最新蛋白质的检测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蛋白质检验》方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蛋白质检验》方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蛋白质检验》方案(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高中生物实验《蛋白质的检测》方案
黄烜裕、黄琳然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2—CO—NH—CO—NH2)
双缩脲反应原理:
NH2—CO—NH—CO—NH2 +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
B液:0.01g/mlCuSO4溶液)==紫色络合物
紫色络合物结构式蛋白质中与双缩脲有类似的结构:肽键—CO—NH—(至少
含有两个肽键才能进行双缩脲反应),因此使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待测实验材料:氨基酸溶液、鸡蛋清稀释液、牛奶
器材:电子天平、称量纸、100mL烧杯2个、50mL烧杯、10mL量筒、5mL量
筒、标签纸若干、试剂瓶2个、吸管2支、玻棒、试管若干
试剂:固态NaOH、无水CuSO4
三、实验步骤
1、配制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 0.1g/mL NaOH ,取5g固态NaOH加
蒸馏水溶解,稀释至50ml;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 CuSO4,取0.5g无
水CuSO4溶于蒸馏水,稀释至50ml。

2、取4支试管分别贴上标签,分别加入①蒸馏水②氨基酸溶液③鸡蛋清稀释液
④牛奶各2mL。

3、分别向试管①~④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2mL,振荡摇匀。

4、分别在①~④试管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

5、观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四、预期实验结果:
①②号试管溶液呈蓝色(无反应,Cu+溶液呈蓝色)
③④号试管溶液呈紫色(双缩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

《蛋白质的鉴定》课堂实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增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蛋白质鉴定原理及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及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蛋白质相关知识,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

(2)提问:如何鉴定一个物质是否为蛋白质?2.理论讲解(1)讲解蛋白质鉴定原理: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离子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发放实验材料: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等。

(3)实验步骤:a.准备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蒸馏水和双缩脲试剂。

b.将试管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至沸腾。

c.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d.对比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结果。

(4)注意事项:a.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b.加热时,注意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c.观察颜色变化时,要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

(2)提问: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否为蛋白质?(2)拓展: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四、作业布置1.复习蛋白质鉴定原理及实验操作。

2.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实验?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蛋白质鉴定原理的理解程度。

3.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及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激发同学们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 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 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

大班科学活动:蛋白质研究——生物实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蛋白质研究——生物实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蛋白质研究——生物实验教案。

1.教学目的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探索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而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教案设计2.1.实验前准备2.1.1.实验物资准备:1.牛奶1升2.醋100ml3.滤纸若干4.塑料袋1只5.热水杯1个6.拌匀器1把2.1.2 实验环境准备:1.实验桌面清洁卫生。

2.班级保持安静,保证实验效果。

2.2 实验操作步骤2.2.1 实验前要求介绍:1.在实验背景介绍和实验方法操作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进行预先技能练习,从而提升实验样品的质量和实验成功的比例。

2.2.2 实验步骤:1.制作蛋白质沉淀液:将牛奶1升倒入热水杯中,加入100ml的醋,用拌匀器进行搅拌。

放置5-10分钟,待牛奶凝固后,加入适量凉水搅拌均匀。

此时,醋发生反应会使牛奶凝固,制成固态蛋白质沉淀液。

2.过滤蛋白质沉淀液:将蛋白质沉淀液倒入一个塑料袋中,并挤压蛋白质沉淀液,以通过滤纸过滤掉水分。

3.吹干蛋白质:将干燥的蛋白质沉淀液放在一个热水杯中吹干,以便将其变为固态蛋白质。

4.测量蛋白质质量:将制成的固态蛋白质称重并记录下其重量。

2.2.3 实验结果处理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蛋白质含有哪些元素和营养成分?蛋白质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重要作用?5.教学评价1.本教案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2.该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成功率。

3.该活动的实际效果仍需学生自己的积极配合和认真学习,否则教学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作为一种有趣的大班科学活动,蛋白质研究——生物实验教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和生物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热情。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可能带来的乐趣和惊喜。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篇一: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word版)人教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演示教学课件)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功能。

(2)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及方法。

(3)能够独立完成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特性。

(2)学会使用化学试剂进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

2. 脂肪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

3.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

4.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5.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6. 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功能。

(2)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及方法。

2. 教学难点:(1)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技巧。

(2)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生物组织样本(如苹果、花生、鸡蛋等),化学试剂(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试管、滴定管、天平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组织样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检测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2. 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及生理功能。

3. 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及方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及方法,讨论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6. 实验结果展示: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分析并解释结果。

7.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物质,其结构和功能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此外,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也是教学重点,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结构与蛋白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它们是蛋白质稳定性的关键因化位点;四级结构则涉及到蛋白质的聚集和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蛋白质的检测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方法,理解其原理。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例如,在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学生需要掌握试剂的配制和操作步骤,学会观察和记录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颜色变化判断蛋白质的含量。
7.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进化
蛋白质的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蛋白质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例如,蛋白质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实现的,蛋白质序列的变化会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或生物需求。蛋白质的进化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8. 教学难点:蛋白质研究的实验技术
蛋白质研究的实验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蛋白质研究技术。例如,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蛋白质的鉴定技术,包括质谱、氨基酸序列分析等;蛋白质的功能研究技术,包括酶活性测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这些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合作交流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实验过程中与同学共同探讨实验操作和结果,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教案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1原理:蛋白质与 试剂 产生 的颜色反应 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豆浆、蛋清稀释液要求: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颜色宜浅 (2)仪器: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 (3)双缩脲试剂:配制:A 液: 溶液(2mL ),B 液: 液(3-4滴) 使用要求: 使用,先加NaOH 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热) 操作流程实验结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则出现 色,反之,则 。

注意事项1.取材:若用黄豆,必须提前浸泡1-2d 。

若用蛋清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2.双缩脲试剂的A 液和B 液要先后加入,造成碱性环境,使蛋白质与形成紫色络合物,否则Cu 2+会先生成Cu (OH )2沉淀,把紫色遮蔽。

3.B 液不可过量,否则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生成的紫色。

4.鉴定前应预留部分样液做对照。

[校本作业]1、下列叙述能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是 ( C ) 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B.收缩、运输、免疫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C.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A .NH —COB .—NH —CO —C .—NH 2—COOH —D .NH 2—COOH 3、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 ( D )A .12800B .11018C .11054D .11638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 63H 103O65N 17S 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个数为 ( D ) A .63 B .62 C .17 D .16组织样液2mL+双缩脲试剂A 2mL振荡 观察 无颜色变化 双缩脲试剂 B 3~4滴,振荡观察 紫色5、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共有4条肽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1
2
一、教学目标
3
1.知识目标
(1)简述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4
5
(2)说出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6
2.技能目标
7
尝试应用双缩脲试剂鉴别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方法。

8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9
通过实验,认同蛋白质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之一,认识细胞里面有物质。

10
11
二、教学重难点
12
1.教学重点
(1)蛋白质检测的实验原理;
13
14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

15
2.教学难点
16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17
18
三、教学过程
→摇匀
4.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及结果(30′)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络合物
观察实验、验证结

小结(1′)
1.同学们,有同学做出其他实验结果的吗?试着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实验不成功的。

2.同学们记得清理自己的实验桌。

四、教学板书
20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