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精品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解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3. 主题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欣赏与评价: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故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3.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5. 欣赏与评价: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故事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自我认知的程度。
3. 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轻声词语,正确认识多音字。
重点指导写好“挖”字。
2.在不理解的地方或体会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出示老虎的图片)看到“大老虎”三个字,你的印象是什么?(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有关老虎的俗语,大家来读一读。
2.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却是一只完全不一样的老虎(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师简要解释“窝囊”的意思。
(没有本事的意识)你有什么疑问?在题目旁边作批注了吗?这只窝囊的老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图片二、检查预习过渡: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读通课文。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我来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好,自信!】1. 读好易读错的词语。
2. 多音字。
“角、着、露、哄”3.读好轻声字。
课件出示轻声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师相机正音,生齐读。
4. 读好几个成语。
三、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
过渡:字词掌握好了,相信对课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在自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了疑问或特别有感受的词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作批注】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提示:先不着急读课文,想想怎么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呢?师谈话:回顾第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写在空白处,这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出示图片讲解);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点批注。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3 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述了一只大老虎,因为自己的外貌和能力与其他老虎不同,而感到自卑和窝囊。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境后,这只大老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心,成为了一只勇敢的虎。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背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3.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3.3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4.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4.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4.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5.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5.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与其他同学良好配合。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故事文本。
6.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6.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教学工具,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和进行讨论。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这些课文都回忆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展现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有趣,充满童真童趣。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演出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己表演的反思。
同时,课文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进步。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三、教学目标认识“囊、露”等13个生字,会写“段、俩”等15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
默读课文,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的心情。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批注阅读法:引导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第【1】篇〗一、文本教学解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内容妙趣横生,语言幽默逗趣的好课文。
初次与课文相遇,就被课文的题目所吸引,心里不禁暗暗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呢?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哪里呢?心里有了疑问,阅读就有了方向,一口气通读完课文后,终于明白了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了哪里——这只老虎不会豁虎跳。
当然,这只老虎并不是真的老虎,而是“我”在学校文艺汇演上扮的老虎。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文艺表演上,“我们”班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一段情节是兄妹俩在森林里迷了路,碰上一只老虎。
“我”就扮这只老虎,用不着说话。
彩排的时候,演哥哥的小朋友说演老虎就得会豁虎跳,但是“我”不会,他觉得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不算老虎,但是老师跟这位小朋友的观点不一样,老师认为扮老虎不一定要会豁虎跳。
于是“扮老虎要不要豁虎跳”这一矛盾冲突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主导了“我”的心情变化。
开始排练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扮老虎需要豁虎跳,虽然“我”套上老虎皮后脸、手、脚都不露,之前“露露脸”的愿望实现不了了,但是扮老虎不用讲台词,“我”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的。
临上场的时候,“我”从演哥哥的小朋友那里得知扮老虎得会豁虎跳之后,“我”的心情开始像坐过山车一样,不停地大起大落了。
当演哥哥的小朋友提出这个建议时,“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这一动作和心理,饱含了“我”无限的紧张和害怕:“我”多么怕老师临时起意把“我”换下去啊,如果这次“我”连一个既不露脸,也没台词的角色都演不了,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演出了。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对于“我”而言,老师的“通情达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老师在了解了“我”的能力后,明确说明了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老师的话对“我”而言犹如一颗定心丸,慰藉了我紧张的心情;二是老师给“我”细致地讲解了“我”在台上的表演步骤,有了老师对“我”的肯定和支招,“我”又重拾自信了!排练过程中,“我本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十九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含反思

第十九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 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思考,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 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行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老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老虎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出课文内容。
2. 阅读: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标记生字、生词,并尝试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 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思考。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内部的讨论和交流。
内容包括对课文的理解、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等。
5. 总结:在讲解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3.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回答。
2. 作业: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写作。
3.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的反馈等。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PPT: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思路。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1课时精品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囊、羡”等7个生字,读准“露、角”等5个多音字,会写“班、殷、段”等14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7词语。
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重点】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多媒体呈现老虎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老虎又被称作什么吗?快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预设1:老虎被称作“百兽之王”。
预设2:这是一只威风凛凛、威武凶猛的老虎。
2.老虎在同学们眼里是那么威武,那么读了课文题目《一只窝囊的老虎》,你有哪些疑问呢?(板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预设1: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这只老虎窝囊呢?预设2:这只大老虎真的窝囊吗?过渡:原来课文题目里隐藏了这么多悬念呀,那这么有趣的一个故事是谁写的呢?3.作者简介:叶至善(1918—2006),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儿子。
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学生》主编。
著有《失踪的哥哥》《花萼与三叶》《未必佳集》。
曾帮助父亲叶圣陶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开明少年丛书》。
(板书:叶至善)设计意图:从图片引入话题,联系生活经验,用现实的大老虎的样子与课文的这只大老虎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了解作者叶至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随文识字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标注拼音的生字。
窝囊(nán g) 露(lòu)过面羡(xiàn)慕角(jué)色殷(yīn)切头盔(kuī)豁(huò)虎跳撇(piě)了撇嘴啊(ā )呜(wū)霉(méi)糨(jiàn g)糊亏(kuī)得哄(hōn g)堂大笑笨拙(zhuō)唉(āi)声叹气发誓(shì)瞌(kē)睡踱(duó)多踱去3.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回顾批注的方法,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做简单的批注。
2.能借助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找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
二、教学重点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
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1. (多媒体呈现老虎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老虎老虎被称为什么呢预设:威武、凶猛、威风;老虎是森林之王。
2.老虎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威武神气,可是课文里的老虎却被认为是窝囊的,谁来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但最终演出失败的故事。
二、回顾旧知,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1、回顾之前学到的批注的阅读方法,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课文进行批注呢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批注对内容的体会、疑问,对写法的体会,以及自己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着重对描写作者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进行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默读课文,自主批注,借助批注理解课文。
3、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哪里做了什么样的批注。
二、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1.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边画出体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原2.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语句和找出的原因,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多媒体呈现第一行,相机出现其他内容。
)课件出示:教师引导过程:(1)如果是咱们班有节目要演出选演员的话,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预设:我会很期待,因为我也想展现自己。
(2)那么作者是不是也很期待呢他期待的原因是什么呢预设:作者也是很期待,他期待的原因是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公开课精品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
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
正式演出时“砸”了。
于是“我”寻求原因。
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叶至善(1918—2006年),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
代表作: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原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之后学习狮子用万兽之王之称以及用万兽之皇之称。
课后作业
五、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三部分来写的。
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意见()。
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
六、重点段落品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参考答案:
一、幸亏挖土逃跑裤子
二、笨拙的表演机灵的小朋友期待的目光窝囊的老虎
三、通情达理唉声叹气垂头丧气哄堂大笑
通情达理:李叔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都愿意和他说话。
四、略。
五、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不同
六、1.突然马上如今
2.非常期待上台表演。
3.因为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却很可爱,很有趣。
七、略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独特的言语是他们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思与独特的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
加强言语独特性的培养,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对生活产生独特的视角,提高他们感受言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以独特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对生活、对心灵进行自由的剖析和描述,以使他们的言语流光溢彩、五彩缤纷,还要使他们在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同构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谁知道有关老虎的故事?下面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件事,但是为什么是窝囊的老虎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知一下。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读文。
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一遍。
2.检查读文。
这位同学有这么几句话读得不太顺,让他再读一读或大家齐读。
三、品读课文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还得把课文读懂、读好。
2.我们来读第1—3自然段。
(1)指名两位小朋友读,谁的朗读读到大家心上去了?我们大家都来这样读一读。
(2)指名接着读,你也来问一问。
(3)“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
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很怎样的心理?(可爱期待)
3.“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
这一段用哪些动词具体说明表演时的动作顺序?
(者仅用了“爬”“站”“叫”“扑”“追”“躺”六个动作把老虎怎么演写得具体明确。
)
4.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排练时感觉怎样?
(自信排练难)
5.演出时我是怎样的心理?(紧张)我的表演如何?(哄堂大笑)
四、总结全文
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可爱期待上台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自信排练难
紧张演出哄堂大笑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露水(lòu lù)三角(jiǎo jué)
露角
露面(lòu lù)角色(jiǎo jué)
二、看拼音写词语。
bān jí yí duàn pái liàn záɡuō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忽然突然
1.他的()到来,打乱了我的学习计划。
2.我()想起来了,大哥往常就是这样呼唤羊群的。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答案
一、lù lòu jiǎo jué
二、班级一段排练砸锅
三、1.突然 2.忽然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语。
念()级()桃()练()
岭()极()逃()拣()
二、词语仿写。
垂头丧气(外貌描写)
打瞌睡(含有动词)
三、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
老师没有把握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先四脚着地()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起来,啊呜啊呜()着,向他们()去,他们逃你就()。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下来——死掉。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二课时答案
一、思念班级桃子练习山岭极限逃走拣起
二、无精打采神清气爽踢足球看电视
三、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有把握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四、爬站叫扑追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