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中国区域发展网

合集下载

参观西部云谷三期西咸新区观后感3000字

参观西部云谷三期西咸新区观后感3000字

参观西部云谷三期西咸新区观后感3000字案例一:陕西省西咸新区已经建成了一个名为西部云谷的科技园区,这里面的科技产业也更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建设,西咸新区的西部云谷已经逐渐成型,这也是与陕西省发展模式很相符的科技园区,尤其体现了陕西省的高校优势。

西部云谷本身是一个研发基地,其产业链覆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技术、人工智能四大科技产业。

在下面地图中黑圈的地方,也就是西咸新区的西部云谷,这个地方也将形成一片完整的城区,其规模也是着实不小。

西咸新区西部云谷是一个科技产业基地,本身体现了高科技园区的优势。

图中黑圈地方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地区,结构非常明确。

陕西省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属于中上游,但是与北京、沿海省市相比,其实还有一些劣势,但是陕西省的科研优势比较大,因此发展高科技产业,也是符合陕西省的定位。

西方云谷成型之后,其实已经是一片很大规模的城区。

这里面也体现了陕西省西咸新区发展的一个思路——产业先行,这对于集中产业、集中能长期贡献的人群,也是非常有优势的。

西方云谷虽然只是西咸新区众多园区中的一个,但是它的确代表了西咸新区的发展模式,这也是一种适合陕西省、适合西部的模式。

西部云谷,未来也将是陕西省发展的一个亮点,也值得很多年轻人来这个地方。

案例二:有一个公认的科技投入产出比: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

硬科技更是这样。

“硬科技”概念从西安提出后,几年时间已经上升至“国家话语”。

随着“硬科技”概念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从政府到企业再到金融机构,都加大了对“硬科技”的关注与研究。

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

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西部云谷,它是沣西新城的“硬牌”,更是各地涌现的硬科技载体中的典型代表。

在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xx的发言:“硬科技是指那些能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业领域内的原创性核心技术。

”贾xx认为,“硬”字的特殊内涵,就在于它的支撑性,硬科技一定要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

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

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即将于本月底高调亮相。

本网记者获悉,陕西省政府即将通过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此项重量级消息,其规格之高令人瞩目,西咸新区有望成为中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副省级新区。

在这之前的4月8日,江泽林主持召开西咸新区规划工作专题会议称,要理清西咸新区规划的概念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6个重点区域之一,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加快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要谨记“重点—核心—路径—关键”的定位。

图为西咸新区规划图。

在此之前的3月15日,本网记者曾独家报道《“西咸一体化”陕西省收权将设立副省级西咸新区》。

当时当地权威人士透露说,避免争论继续影响到西咸一体化的进程,陕西省政府方面已经决定收权,将过去协调性的西咸新区办公室,升格为实体的管委会,并将由一位副省长兼任管委会主任。

这一职务将有望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

当地官员透露,5月14日,江泽林已率陕西省住建厅、西咸办等众人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并提出希望学习借鉴天津滨海新区在功能布局、产业体系、规划特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目前,西咸新区仍是一个概念上的新区。

其具体由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3个拥有管委会的开发区实体组成。

尽管陕西省方面一直希望藉此推进西咸一体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体制难以理顺。

在这之前的4月8日,江泽林主持召开西咸新区规划工作专题会议称,要理清西咸新区规划的概念关系,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16个重点区域之一,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实现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加快西咸一体化的关键,要谨记“重点—核心—路径—关键”的定位。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升格为实体的西咸新区将打破两市行政区划阻碍,转而由此机构强势推进。

中国国家级新区汇总(最新)

中国国家级新区汇总(最新)

中国国家级新区(最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

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面积以千平方公里计。

这些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区域。

除了正式获批的11个国家级新区,全国还有十几个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国家级新区,其中包括长沙湘江新区、武汉光谷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江西昌九新区、沈阳沈北新区、乌鲁木齐新区、福州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南宁五象新区、昆明呈贡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等。

同新区相比,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及相关试验区(合作区)范围比较大,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相比之下,区域规划文件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原则、战略定位、空间布局、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区域合作等实实在在的内容,具有“细化”、“实化”、“差别化”的特点。

这些规划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

区域政策各有侧重肖金成说,国家级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新区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环境更美好,比老城区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区的经济要素向新区转移,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

“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这些新区实际上就是新的特区。

为促进所在区域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往往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

最详细的西咸新区介绍一、西咸新区概况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

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

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成立背景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发展规划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

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

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

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

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

西咸新区简介及总体规划示意图

西咸新区简介及总体规划示意图

西咸新区简介及总体规划示意图
西咸新区规划面积882平方千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新区。

区域定位为门户新区,即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国际性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国际经济交流的平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的增长极和助推器。

功能定位为科技新区即根据国家赋予西安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的要求,利用陕西科研资源的优势,建设成为西部乃至中国一流的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职能为特征的产业新区。

01 西咸新区区域位置及规划范围图
02 组团范围图
03 大都市空间发展格局图
04 大都市空间交通结构图
05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

西咸新区最新规划

1、西咸新区简介2014年2月19日,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2、西咸新区规划1、建设背景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复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

2011年5月31日,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1年6月13日,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西咸新区列入全国五个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

(西咸新区建设背景图)2、区位范围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总面积882平方公里。

新区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现有人口近90万,城镇化水平23%。

3、规划理念核心理念—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以大遗址保护带、河流生态廊道及都市农业生态田园形成开敞疏朗的“大开”格局及城市绿色基底;在“大开”的绿色格局中,构建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形成“紧凑的城镇,开敞的田园”,实现人口增长与土地集约的“合二为一”。

规划理念—理念1: 核心板块支撑在大面积田园绿地和生态廊道间,以各新城中心功能区为核心,高强度集约开发的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区。

西咸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简介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东距西安市中心1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

区内现状人口约90万,城镇化水平23%。

行政区划涉及西安、咸阳两市的7个县(区),23个乡镇(街办)。

(西咸新区位置图)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

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可开发利用环境空间好,科教资源丰富,文化资源富集,有较好产业基础。

规划到2020年末,人口规模达到236万人,GDP总量达1700亿元。

未来的西咸新区,将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省“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基础。

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新区建设要坚持“三保三新”,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利益”,“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

省长赵正永要求,新区要遵循“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规划理念,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

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强调,要以现代田园城市为载体,同时实现人口承载与节约用地两个目标。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土地、财税、产业、金融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

新区成立以来,努力做好“谋篇、布局、蓄势”三篇大文章。

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主题,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以“大开大合”格局,构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田园城市总体格局及“核心板块+田园城区+优美小镇”的市镇体系,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范式。

西咸新区规划发展

西咸新区规划发展

战略定位、产业布局
战略定位: 根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将泾河新城建设为西安北部中心(由中央商务区、 行政中心、生产流通服务中心构成),西北消费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城乡统筹 田园示范园区。 产业布局: ϗ 泾河新城以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部中心为功能定位,以生产流通综合性服务和能源总部中央商务为 核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地理信息等产业。 ϗ 在泾河新城北部,包茂高速复线西侧规划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包茂高速复线东侧、大地原点周 边规划为“原点产业园”; ϗ 在秦汉大道以东,县东路以西,高泾大道以南,高泾南路以北区域范围内规划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 区”; ϗ 在泾河新城的东北部,包茂高速两侧范围内规划为“现代物流产业园”; ϗ 在泾河新城西北部,规划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ϗ 在原点西路以东,包茂高速复线以西,规划路以南,高泾南路以北范围及周边区域规划为“金融商贸中 心”; ϗ 在泾河南岸,自西向东依次规划有“旅游服务区”、“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家居产业园”等。
秦汉新城规划
秦汉新城概况
秦汉新城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重新规划成立的西 咸新区管委会五个组团之一,总面积291平方公里,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全镇以及渭城、周陵镇的部 分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南位镇,泾阳县高庄镇的部分区域。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 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新区位于西咸新区五个组团核心区域,地理区位优越,南跨渭河与西安相望,随着西安主城区的北 拓以及咸阳城区东扩,两座古都将在这里对接融合,西安、咸阳两市的科教、信息、产业等资源将在这 里聚合裂变。生态优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最大支流泾河绕城而过,内有滩头湿地多处,生态环境 良好,建设滨河城市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北临西北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临亚洲最大内 陆客运站西安城北客运站,西铜铁路、福银高速、机场高速、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文化资 源丰富,周秦汉唐遗迹遍布,大秦帝国都城遗址和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的西汉帝陵廊道绵延雄陈于新 区中部,其中最以汉帝刘邦长陵、刘彻茂陵、刘启阳陵久负盛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遗产保护
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按照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融合的原则,梳理贯通城市文化 脉络,发展历史文化潜在的价值,打造西咸新区内集中彰显 “周秦汉”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集中区。 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为新区勾勒了空间蓝图,确定了新区及各新城的城 市风貌特征:西咸新区——“美丽田园、现代西咸”,空港 新城——“高端商务、城市客厅”,沣东新城——“科技引 领、现代都市”,秦汉新城——“依塬傍水、文化之城”, 沣西新城——“信息高地、蓝绿网络”,泾河新城“水韵蓝 湾、住区典范”。在整体风貌特征的要求下,规划对城市开 敞空间、景观节点、公交导向开发、慢行系统、高度密度、 色彩、屋顶立面、城市夜景和重点片区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设 计。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 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 7 县(区)23 个乡镇和街道办 事处,规划控制面积 882 平方公里。[3]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 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中文名
[4]
新间结构,在新区形成“一 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
新区规划
间结构。 一河: 渭河 两带: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 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 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 完善大都市发展格局; 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 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 泾河新城。
以土地流转、房屋租赁解决农民生活,构筑满足新市民基本 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保障体系,最终形成 “城乡共荣”的局面。
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对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 育、社会福利、商业服务业等 7 类设施进行研究,明确新区 配置标准和模式,提出控制单元概念的创新管控方法,建立 “集约、均等、公平、效率”的公共设施体系。到 2020 年, 新区将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集 约发展,积极吸纳国际教育;建立健全文化体育设施体系, 保障全民文化、健身需求,建设音乐厅、大剧院、体育馆、 博物馆等彰显新区文化体育魅力;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设 施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为居民的医疗、养老等提供坚 实保障。
用地规模:2015 年城市建设用地 160 平方公里;2020 年 城市建设用地 272 平方公里。
道路交通
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主通道共同形成 “五横五纵”骨架路 网。 “五横”:红光大道、西咸快速干道、兰池大道、沣泾 大道北段、高泾大道。 “五纵”:沣渭大道、迎宾大道、沣泾大道南段、秦汉 大道、正阳大道。
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 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 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 积极作用。
西咸新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 紧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 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着力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健全城乡 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着力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 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田园生态景观
规划以 “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 重视“绿色发展”, 构建森林防护体系、郊野公园体系、都市田原体系、遗址公 园体系四大功能支撑体系,形成“大廊道、大田园、大遗址、 大休闲”的景观体系,使新区建设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主 要指标。
城乡统筹
规划从农民角度出发,以社会建设为根本,以“以人为 本”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方式推动新区城乡统筹发展,以新 型社区解决农民居住,通过创建自由市场体系、政策支持、 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等促进农民就业,
西咸新区
201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 号文件[1] , 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至此,西咸新区正式成为国家 级新区,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1]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 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 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 7 县(区)23 个乡 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 882 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是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 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 较好,具备加快发展地条件和实力。[2]
规划定位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 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 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2015 年城市人口 15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 236 万人。
目录
6. ▪ 雨水规划 7. ▪ 供热规划 8. ▪ 燃气规划 9. ▪ 电力规划 1. ▪ 电信规划 2. ▪ 消防规划 3. ▪ 轨道交通线网 4. 4 产业园区 5. 5 建设意义 6. 6 新区大事记 7. ▪ 2011 8. ▪ 2012 1. ▪ 2013 2. 7 现任领导 3. 8 新区标志 4. 9 网上交流平台 5. ▪ 网站简介 6. ▪ 网站理念 7. ▪ 上线日期 8. ▪ 网站类型 建设意义
西咸新区 外文名
XI XIAN NEW AREA
涉及区域 西安、咸阳两市的 7 个县(区)
组团划分 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
构建格局 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
新区级别 国家级新区
1. 1 建设意义 2. 2 新区规划 3. ▪ 总体规划 4. ▪ 规划定位 5. ▪ 发展规模 6. ▪ 道路交通 7. ▪ 文化遗产保护 8. 3 城市设计 1. ▪ 总体城市设计 2. ▪ 田园生态景观 3. ▪ 城乡统筹 4. ▪ 公共服务设施 5. ▪ 给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