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流程(精)汇编
数学集体备课流程及主要内容

数学集体备课流程及主要内容《数学集体备课:一场知识与欢笑的盛会》嘿,大家好啊!今天咱就来唠唠数学集体备课这码事儿。
要说这数学集体备课的流程啊,那可是相当有趣。
就好比是一场大厨们聚在一起研究怎么做好一道菜。
首先呢,大家得凑一块,就像一群小伙伴约好了要去冒险一样。
然后呢,就开始商量咱这次要备哪一道“数学大菜”。
这可得精挑细选,既要考虑到学生们能不能吃得消,又得保证有足够的营养。
接下来,那就是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了。
有的老师会说:“嘿,咱这么教,保管孩子们一听就懂!”另一个老师可能会反驳:“哎呀,那可不行,得这么来……”哇啦哇啦,争得那叫一个热闹,就跟菜市场似的,不过这可不是吵架,这是为了让咱们的“数学菜”更美味呢!一旦有了个大概的方向,那就开始细细雕琢啦!怎么引入这个知识点呢?用个故事?还是来个小魔术?哈哈,这时候老师们的想象力就像脱缰的野马,啥主意都往外蹦。
讨论到激烈处,那场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时候老师A 刚说完,老师B 就跳出来:“哎呀呀,你这不对,听我的!”老师C 也不甘示弱:“你们都不对,还是我这个办法妙!”这时候要是有个外人在,准以为我们在吵架呢!当然啦,光说笑可不行,关键还得落到实处。
我们会把每个知识点都掰碎了、揉烂了,一点点分析,看看怎么才能让学生们好消化。
然后再把整个流程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
等所有细节都敲定了,那感觉就像是大厨们终于做出了一道绝世美味。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仿佛在说:“哈哈,这下学生们有福啦!”这就是数学集体备课,有争论,有欢笑,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而努力着。
每次结束后,都感觉自己又充满了电,迫不及待地想去课堂上大展身手呢!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对数学集体备课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呢?哈哈,那就一起来加入这场欢乐的盛会吧!。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步骤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步骤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组的步骤。
3. 示例分析(20分钟):
教师给出若干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演练(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方程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解方程组的方法。
3. 为下节课做好预习工作。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能力、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等。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围绕二元一次方程组展开,学生在理论理解和实际运用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绩。
但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存在不够细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方面的内容。
最新高一数学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托里二中高一数学组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备课不足,取长补短,将集体智慧与个体特长有机结合,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有效手段。
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托里二中高一数学组本学期实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备课组长担任),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设记录人一名,负责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
主持人和记录人均需参与发言、讨论。
设摄像一名,负责拍照或录像。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一、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五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检测标准、统一练习题目(汉语班可适当增加难度)、统一课后作业。
本次高一数学组集体备课时间:2018年11月6日;地点:博学楼教研办公室;主持人:李远敬;集体备课记录:白双林;拍照:塔娜; 摄像:杨靖筱(特邀)美篇:塔娜每个题目安排2个主备人,既可以各抒己见,也可分工合作。
由排序在前的教师负责安排。
备课小组集体制定学期教学计划,高一数学教研组本学期教学计划是人教社的A版必修1,必修4.明确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在期中考试前讲完必修1,具体见教学计划。
备课组长做好备课分工,确定主备人名单及备课内容(例如上表),由主备人准备教学设计并打印,按时分发给小组其他成员。
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发言稿基本内容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主备人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材料(3月2日)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材料(3月2日)【高一数学集体备课记录】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材料(3月2日)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材料(3月2日)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材料(3月2日)主备人:刘金明2.1数列的概念及其简单表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通案:Ⅰ.课题导入上述例子的共同特点是:⑴均是一列数;⑵有一定次序.从而引出数列及有关定义Ⅱ.讲授新课⒈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⒉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⒊数列的一般形式:a1,a2,a3,?,an,?,或简记为?an?,其中an是数列的第n项1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3”是这个数列的第“3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1111345项12↓↓↓↓↓序号12345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an?1n来表示其对应关系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⒋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⑴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上述数列④;1?(?1)n?1an?2⑵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它的通项公式可以是,an?|cosn?1|2.也可以是⑶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①求数列中任意一项;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5.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数学集体备课流程

数学集体备课流程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新课标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营造创新发展的互动教研局面,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特制订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二.基本情况我组共有8个教学班,共有8位数学教师,尤以中青年教师居多,各位数学教师爱岗敬业,能够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而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其实集体备课在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但是却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往往是为了活动而开展集体备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几乎没什么效果。
三.活动目标1.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备课效率。
2.通过研究课标,分析教材和介绍学生,有机资源整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3.加强复习过程,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协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4.营造创新发展的互动备课局面,以致资源共享。
5.戈夏培育教师的基本功,提升复习、说道课、研课等能力。
四.方法措施1.数学组教师全员参与,每月召开一次集体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备课内容及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求教专家和资深教师介绍学生、搜寻资料、撰写详案初稿,其他成员浅扣教材、介绍学情,筹划简案。
3.全组教师在规定的一天内针对详案初稿进行研评,由中心发言人试讲后整理最后详案,达到资源共享。
4.健全考核与管理制度,每次复习后入选为最佳发言人、最佳简案、每学期入选为最佳详案,并上缴材料以档案。
5.学期末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探索模式,经现典型,推广经验。
五.具体内容活动精心安排篇二:x-x第一学期初三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一、备课组成员本备组有下列成员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要求,本期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研究力度,着力提倡集体备课创新,加强团队合作。
我备课组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总目标为宗旨,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校本教研,聚焦学校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坚持课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努力提高工作效益,切实提高我校初三数学教育教学水平。
高一数学租集体备课实施细则

高一数学租集体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和目的高一数学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第一年,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统一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制定了高一数学集体备课实施细则。
二、实施步骤1.确定备课时间: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备课,确保教师可以充分准备教学内容。
2.制定备课计划: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要求,制定备课计划,明确每次备课的主题和内容。
3.分配备课任务:每次备课前,确定备课组长和备课组员,分配备课任务,确保每个备课组员都能充分参与备课。
4.材料准备:备课组长负责准备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料、试题和参考答案。
5.备课内容分享:备课组员在备课会议上逐一介绍备课内容,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
6.讨论和提问:备课会议上,组员们可以对备课内容进行讨论和提问,解决遇到的问题,完善备课内容。
7.教学方案确定:备课组综合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并记录下需要特别关注的难点和重点。
8.教材和教辅资源整理:备课组长负责整理备课所用到的教材和教辅资源,方便备课组员查阅和使用。
9.教案编写:备课组长根据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案,编写详细的教案,供备课组员参考。
10.教案交流和修改:教案编写完成后,备课组员互相交流和修改,确保教案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11.教学反思和总结:备课会议结束后,备课组成员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对备课过程和教学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备课会议的要求和要点1.准时到达会议室,确保备课会议可以按时开始。
2.注意听取备课组长的总结和安排,遵循会议纪律,保持会议秩序。
3.参与讨论和提问,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尊重他人意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
5.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方案,避免空泛和理论化的讨论。
6.记录会议讨论的要点和结论,备课组长及时汇总和整理会议记录,方便备课组员回顾和参考。
四、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1.效果评估:定期对备课会议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备课组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备课会议的实际效果。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流程表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流程表Preparing for a collaborative math lesson can be an exciting and fruitful process. It is an opportunity for educators to come together, share ideas, and engage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flow of activities during a math collaborative lesson is crucial to its success, as it sets the tone for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among participants. The process usually begins with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followed by the actual lesson delivery, and ends with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备课数学协作课程可以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富有成效的过程。
这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分享想法并进行专业发展的机会。
数学协作课程期间的活动流程对其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参与者之间的协作、沟通和学习奠定了基调。
通常,该过程以规划和准备开始,接着是实际课程教学,最后以反思和评估结束。
During the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phase of a math collaborative lesson, educators typically come together to brainstorm lesson ideas, discuss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design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engagement. This phase may involve creating alesson plan, gather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and assign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each participant. Collaboration is key during this phase, as educators work together to ensure that the lesson is well-structured, engaging, and aligned with curriculum standards.在数学协作课程的规划和准备阶段,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讨论学习目标,并设计促进协作与参与的活动。
2017年高一数学组集体备课方案

2017年高一数学组集体备课方案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1、组织管理: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教研室实施管理。
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具体实施步骤:(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实行先周集体备课。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
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
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