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
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体育运动的基本特点是:A. 竞技性B. 动态性C. 规则性D. 全面性答案:D. 全面性2.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体力B. 塑造体型C. 改善身体素质D. 提高运动成绩答案:C. 改善身体素质3.以下哪种项目是不属于田径运动?A. 铅球B. 排球C. 长跑D. 跳远答案:B. 排球4.以下哪项不是主要的篮球比赛规则?A. 进攻时不能持球超过8秒B. 球员在进攻时有步行的限制C. 进攻方控球员被抢断后,无法再次获得球权D. 篮筐以下的空间为可进攻的区域答案:C. 进攻方控球员被抢断后,无法再次获得球权5.以下哪个不是足球比赛的荣誉称号?A. 欧洲金球奖B. 世界杯金靴奖C. 亚洲足球先生D. 美洲杯冠军答案:D. 美洲杯冠军二、判断题1.体育项目分为竞技体育和娱乐体育两类。
答案:正确2.排球比赛每局得分先达到25分且领先对方2分方可获胜。
答案:错误 (排球比赛每局得分先达到25分且领先对方2分方可获胜,但在第五局(如有)是到15分领先2分才能获胜)3.网球比赛中,如果发球方发出的球直接击中网并落在对方场地内,则发起一次二发。
答案:错误 (如果发球方发出的球直接击中网并落在对方场地内,则需要重新发球,称为"let")4.篮球比赛中,任意球是指在罚球线上进行的投篮。
答案:错误 (篮球比赛中,任意球是指在出界线与边线之间进行的投篮)5.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解释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
答案: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能够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增进友谊,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请简要介绍一项你喜欢的体育项目以及它的规则。
体育理论课(体育课件)

体操类运动
竞技体操
包括自由体操、平衡木、 吊环、跳马等项目,以难 度和稳定性为主要评分标 准。
艺术体操
以女子为主要参赛者,包 括绳、圈、球、棒、带等 项目的竞技。
健美操
以身体训练为主要目的的 体操运动,注重身体线条 和肌肉的展示。
田径类运动
短跑
包括100米、200米等项目, 以速度和爆发力为主要要 求。
体育赛事与组织管理
赛事组织流程
包括赛事策划、赛程安排、场地布置、人员调配等。
赛事规则与裁判
制定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培训合格的裁判员,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和顺利进行。
赛事营销与推广
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和推广赛事,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赞助商。
THANKS
感谢观看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体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技能和娱乐活动,随 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有组织、有规则的竞技 和健身活动。
发展
体育在古代主要是军事训练和宫廷娱乐,现代则 发展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体育活动,包括奥 运会等国际赛事和各种民间体育活动。
体育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体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运动项目、参与人群、竞技性质等。
体育理论课
目录
• 体育概述 • 体育基本知识 • 体育运动项目 • 体育训练方法 • 体育健康与安全 • 体育文化与社会定义与意义
定义
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 社会文化活动。
意义
体育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促 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个人品质
通过体育活动中的挫折和成功, 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
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促进经济发展
体育理论比赛试题及答案

体育理论比赛试题及答案引言:体育理论是体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体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规律。
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水平以及体育管理者的决策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体育理论比赛试题及其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一、体育理论基础1. 体育的定义是什么?答: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竞赛,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2. 简述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
答: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包括:- 健身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 教育功能: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 娱乐功能: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 竞技功能:通过体育竞赛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
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答:体育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体育活动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改善心理健康,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运动训练理论1. 什么是运动训练?答: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动员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的过程。
2.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 系统性原则:训练内容、方法和负荷要系统化,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
- 循序渐进原则:训练的难度和负荷要逐步增加,避免急功近利。
- 个性化原则: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要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 恢复性原则:保证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有充分的恢复时间。
3. 如何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答:制定运动训练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目标。
- 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 训练周期的安排,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
- 训练内容的选择,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
(完整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古代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体育的基本观点国外观点:1、体育是促进人体健康发展的教育 2、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开发人类运动潜能的活动与制度的总称国内观点:狭义:对身体的教育广义:社会文化的活动体育的基本观点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简而言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
体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一个过程包括:体育观念、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实施和体育效果等。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1、体育价值目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2、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经济、政治、舆论手段。
3、体育价值评价标准: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三、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建设体育价值观的必要性评判性、自调性、定向性、驱动性等是体育价值观最主要的特点。
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和观念。
体育精神:是人类体育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体育价值系统精华,它是体育内在品质的感性表现,又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体育活动意义的理性认识。
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1、竞争观念2、规则观念3、民主观念4、开放观念1、民族观念 6、协同观念 7、主体观念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科学体育观的两个决定因素:1、现代体育科学的巨大发展2、长期体育工作经验启示科学体育:人们对体育运动科学原理和规律性的认识,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体育科学。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一)1.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11、体育锻炼的六项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
12、篮球场地的长为(28m),宽为(15m),3分线半径(6.25)米;排球场地的长为(18m)宽为(9m)。
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4、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16、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19.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7 轮。
轮数=N-1场数=N (N-1)/2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8篇)体育理论课篇1教学内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怎样合理地安排锻炼教学重点:运动量的测定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运动量的测定,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
学生也能乐意和老师配合。
教学过程:你平时是否注意锻炼的科学性?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注意合理休息。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问: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就能增进健康,因此无须刻苦努力,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非常刻苦,练得非常刻苦,练得越狠锻炼效果越好。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学生回答。
运动负荷过大,会才产生不良的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负荷过小,则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二)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
其次,要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相互制约的特性来确定负荷的强度和量。
另外,还要注意大、小运动负荷的`结合,使大小运动负荷交替出现。
尤其在安排强度大的负荷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的锻炼。
每周大强度的锻炼最多不应超过1—2次。
二、合理安排休息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你知道怎样休息吗?休息的方法分为两种: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两次负荷较大的体育锻炼之间究竟休息多少时间合理?对一般同学来说,休息一天即可。
身体锻炼期足够休息期身体锻炼期三、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一)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体育理论

七年级1、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者完好状态。
2、健康四大基石的观念,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3、毛泽东他把身体比喻为“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与体”。
3、中国营养学会将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及薯类;第二类是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三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蛋、鱼虾等;第四类是奶类及制品,豆类和坚果;第五类是动、植物油等纯能量食物。
通过合理摄取这五类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4、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现,约有20.62%的14岁乡村男生和13.30%的14岁乡村女生贫血。
5、肥胖可以导致高血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成年后患脑梗塞、中风、偏瘫等疾病的几率比体重正常的人大大增加,必须及早预防。
6、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母、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
目前,传染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世界至少有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900万是儿童。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意义及预防方法?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呼吸道侵入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注意个人卫生。
3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
4在疾病流行期,采取必要的防护。
8、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由粪便,易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两季。
细菌性痢疾就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9、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坚忍性、自制力、果断性、自觉性等多个方面。
10、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
田径也是奥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
体育理论课教案【最新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最新8篇】体育理论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明白体育熬炼能够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牛牛范文为您细心收集了8篇体育理论课教案,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教学时间:45分钟篇一三、教学内容分析;人体的运动实力可以体现在肌肉力气、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熬炼提高自身生理机能的发展,就必需了解影响人体运动实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实力的方法。
1、什么是身体机能;2、初中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3、为什么体育熬炼能够发展身体机能;4、发展身体机能应留意的事项。
篇二:体育理论课教案篇二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概论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一、教学任务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其次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1、篮球运动的特征2、篮球运动的特点第一、集体性特点其次、对抗性特点第三、转换性特点第四、时空性特点第五、增智性特点第六、综合性特点第七、智艺性特点第八、职业性特点第九、商业性特点(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竞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化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欣赏性加浓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第一、贵在“理念”其次、智在“聪颖”第三、高在“制空”第四、快在“ 节奏”第五、悍在“凶恶”第六、准在“高分”第七、全在“综合”第八、变在“瞬时”第九、星在“奇妙”第十、技在“升华”第十一、阵在“机动”第十二、帅在“智谋”第十三、男、女“并趋”(四)中国的篮球运动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其次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2)1949-1995年为其次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其次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第一时期(1895-1948年)其次时期(1949----1996)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高的基础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五)思索题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理论测试题目第一章体育概述1、什么叫做体育?①狭义:身体的教育②广义:身体的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
2、体育的组成有哪些方面?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
3、学校体育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①体育课程②课外体育运动③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4、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者共同点在哪里?①都是以身体力行为基本手段②都需要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③都有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因素。
产生疲惫后采取什么手段恢复?①良好的睡眠和安静休息②活动性休息③采取一些物理恢复手段④营养合理补充⑤心理调节5、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者的不同点有哪些方面?(目标的不同)①学校体育应该和其他教育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②竞技体育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
③社会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6、社会体育的基本特点有哪四性?参加对象的广泛性、健身性、活动时间的业余性、活动内容的娱乐性。
7、体育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体育意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
肺活量评定什么功能?你的肺活量指标正常吗?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反映了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正常。
8、《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何时颁布的?1995年6月20日9、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体育提出了哪三项具体任务?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②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10、体育有哪些功能?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娱乐功能④军事、经济、政治功能11、健康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12、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怎样的?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13、体质的范畴包括哪几个方面?①形体生长发育水平②生理机能水平③体能发展水平④适应能力的水平14、高校体育的任务主要有那几个方面?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②掌握三基养成锻炼习惯③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提高道德素养④发展大学生体育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15、据测定我国19-22岁成年人安静状态时,心率男性每分钟约是多少次?女性每分钟约是多少次?肺活量男女约是多少?①心率:男75﹒6次/分,女77﹒3次/分。
②肺活量:男3800—4000毫升,女2700—3100毫升。
16、“主副项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课内增知,课外强身,一专多能,全面发展17、“主副项制”体育教学成绩如何评价?主项成绩20%+副项成绩20%+游泳20%+体育理论20%+学习态度10%+体质和健康标准10% 18、《体质和健康标准》颁布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002年7月4日19、《体质和健康标准》中的优秀、良好、及格等级评定分别是多少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5分为几个,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20、《体质和健康标准》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三项满分的标准时什么?男生:1000m:3.39分以下立定跳远:255cm以上坐位体前屈:18.1cm女生:800m:3.37分以下立定跳远:196cm以上坐位体前屈:18.1cm21、《体质和健康标准》测定的项目有哪几类?共五类,有六项。
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或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或50m,800m 第二章体育的生理科学基础1、肌肉有哪些特性?①弹性②伸展性③粘滞性2、采用肌肉的三种收缩形式锻炼分别起什么作用?①向心肌肉收缩属于最普通的一种,重复次数多而阻力中或小的联系,可增大肌肉体积及肌肉耐力,训练初期也可增加力量。
②等长肌肉收缩时肌肉的总长度没有改变,实际上肌肉的收缩成分(肌纤维)是处在收缩中而使弹性成分拉长,从而使整块肌肉长度保持不变。
③超等长肌肉收缩对肌肉锻炼价值极大。
3、有哪些因素影响肌肉力量?①肌肉的生理横截面②肌群的协调能力③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④肌肉收缩的代谢适应。
4、你是否有锻炼后肌肉酸疼的感觉。
解释一下原因。
有。
在一次活动量较大的锻炼以后,或是隔了较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
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延迟性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纤维的痉挛所致。
5、为了预防肌肉酸痛,你可能采取哪些措施?①科学安排锻炼复②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的某些部位③准备活动要充分④锻炼完后要有整理运动⑤重视肌肉的拉伸牵拉练习6、如已经发生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缓解?热敷。
伸展练习。
按摩。
口服维生素C。
针灸、电疗等手段。
7、各年龄段的人骨骼有什么特点?①成年人的骨具有最大的坚固性。
②儿童的骨硬度差,韧性大,可塑性大,不易骨折,但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③老年人的骨脆性比较大,易骨折,不易愈合。
8.要想增高,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12-18岁期间的儿童少年,骺软骨生长速度很快,18岁以后骺软骨本身骨化,骨不再长,在骨的骨化过程中,受压力大的部位较受压力小的部位发育快,因此要想长高,适宜的体育锻炼要把握好这个时期。
9.为了骨骼的健康,生长发育期的体育锻炼应注意什么?①身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②要有充足的睡眠,伸展性运动对长高有很大作用。
③充足的营养④过量补充钙反而促进骺软骨过早愈合,长不高⑤增高剂、增高鞋之类对已完成骨化的人是没用的。
10.人体的六大关节分别是什么?.①肩关节②肘关节③腕关节④髋关节⑤膝关节⑥踝关节11.你了解人体运动的三大供能系统吗?请简单叙述.①磷酸原系统:能够立刻分解放能,不需要氧气,也不会产生乳酸。
②乳酸能供能系统:人体肌肉在较长时间后,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不能及时补充ATP,肌糖进行无氧酵解供能,不需要氧气,产生产物乳酸。
③有氧供能系统: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有糖和脂肪有氧代谢供能。
12.想减肥的人做什么运动最好?为什么?.健身慢跑、较长时间步行、健身操。
长时间运动,会动用到体内的脂肪,有助于减肥。
13.参加比赛如何吃最聪明?①吃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②饮料不宜喝过多③赛前的饮食最好为高糖膳食④戒刺激性食品。
14.要减肥应如何注意饮食?①按3:1原则进食,必须控制脂肪含量少于30%的食物②特别注意每次进食的数量;③以淀粉为主食,代替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④多吃富含抗氧化食物;大量饮水;学会折中的技巧。
15.你了解心脏的功能吗?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脏有什么益处?心脏是推动血液不断流动的动力,心脏的健康直接关系人的健康。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在整个氧运输系统中处在最重要的地位。
锻炼对心脏的良好影响。
经常锻炼的人,心肌细胞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及营养供应能力,每博输出量多,心肌力量强等等。
16.最大吸氧量如何理解?你会评价自己的最大吸氧量水平吗?最大吸氧量是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达到最大能力时人体每分钟所摄取的氧量。
普通健康人的最大吸氧量约为每分钟2-3升,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6-7升。
最大吸氧量=1.488+0.038*体重(千克)-0.0049*台阶负荷时第5分钟后的心率。
17.要取得有氧锻炼的效果,在锻炼中应注意哪些问题?①运动强度②一次锻炼持续时间③锻炼频度。
18.请简单叙述产生疲劳的原因?①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变化;②体内能源储备的减少和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降低;③精神意志因素也和疲劳密切相关.19.产生疲劳后,应采取什么手段恢复?①良好的睡眠和安静休息②活动性休息③采用一些物理恢复手段④营养合理补充⑤心理调节.20.肺活量评定什么功能?你的肺活量指标正常吗?肺活量评定呼吸功能. 正常第三讲体育和生活1.你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吗?最重要的有哪些?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
它们都是生命的必需物质,其中三大种类:蛋白质,脂类,糖类。
2.平衡膳食是指什么?专家的饮食建议有哪些?即健康膳食是膳食中营养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和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建议:食物多样;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鱼、蛋、瘦肉等,少吃肥肉;饮食卫生;饥饱适当;收支平衡。
3.身体锻炼的健康饮食金字塔是指什么?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鱼、蛋、瘦肉、牛奶,控制脂肪的摄入。
4.如何界定肥胖?怎样理解超重和肥胖?肥胖是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和其他组织失去正常化一种状态。
虽然肥胖常表现为体重超重,但超重不一定全是肥胖,肌肉和骨骼特别发达的人,体重可能会超重。
5.肥胖有几种类型?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
原因:细胞数目增多和肥大;热能代谢不平衡;体质和遗传;内分泌因素;饮食习惯,性别,年龄,睡眠。
6.减肥容易陷入哪些误区?①“肥胖恐惧症”缺乏生理知识②盲目节食③怕“胖”爱“甜”④减肥“短,平,快”7.运动是如何减肥的?应如何进行?减肥市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人体的脂肪只能进行有氧分解供应能量。
因此,减肥者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每周5次。
每次30-50分钟,以中等强度进行,心率控制在本人最大的心率的70%。
8.你能说出体育锻炼的几个原则?全面性,经常性,适量性,针对性,渐进性。
9.如何理解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决定其行之有效的项目、内容、方法、负荷量、强度、次数等。
10.如何理解体育锻炼的渐进性原则?必须按人体自然发展、机体适应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增强体质效果。
11.什么是运动处方?有哪些种类?运动处方: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
有健身运动处方,预防性运动处方,治疗性运动处方,竞技性运动处方。
12.运动处方内容包括哪些?制定的程序是怎样的?内容包括:确定目标,选择运动处方,确定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程序:1.健康诊断和体力测定。
2 .制定运动处方。
3.实施体育锻炼。
13.选择锻炼内容应注意那几方面问题?①注意把课外锻炼的内容和体育课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②注意把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③注意不同身体素质间,以及身体素质和其他活动的有机结合14.周锻炼次数和时间安排应注意哪些问题?①期末准备测试和测试期间,仍要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②早操时间不宜过长;课外活动时间约为1-1.5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应在晚饭前半小时结束③若在睡眠前进行锻炼时,主要结合全身的冷水浴进行锻炼,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影响睡眠15.针对自己的体能状况,简单叙述如何制定个人运动处方?锻炼内容的合理搭配,锻炼次数和时间的安排;周锻炼计划实施方案。
16.你会评定自己的锻炼效果吗?都有哪些指标?①指数评定法:1形态指数:体重-身高指数,体重-身高-胸围指数。
2生理机能支书:肺活量-体重指数。
②标准对照评定法:脉搏,血压等17.你知道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要求吗?①不要空腹参加体育锻炼②也不能刚吃完饭立即从事大运动量练习③刚锻炼完不要马上吃饭④一般锻炼后,宜休息20-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