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物质-讲义宋兵兵创新
植物化学物质宋兵兵PPT课件

• 让人爱恨交加的蛋黄
多酚
酚酸
类黄酮
水溶性 口感涩 过多时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
花青素
蓝、紫、紫罗蓝色、洋红、红色、橙色
花青素
• 强抗氧化剂 • 预防癌症 • 延缓衰老 • 增强视力(预防视力疲劳) • 增强免疫力 • 抑制炎症、过敏
会变色的花青素
• 怎样鉴别深色食物是否染色?
胡萝卜素:番茄红素
• 不能转化为维生素A
• 番茄、西瓜 • 葡萄柚、红肉蜜柚 • 芒果、桃、草莓 • 南瓜、柿子
番茄红素
• 抗氧化(类胡萝卜素中活性最强) • 防癌、抗癌 • (前列腺癌、食道癌、直肠癌、口腔癌) • 延缓衰老 • 预防心血管疾病
番茄要怎么吃?
• 生吃or熟吃? • 番茄酱or番茄沙司? • 番茄汁
• 茶叶中含量高 • 本身无色,具较轻涩味 • 遇金属离子产生白色或有色沉淀 • 易被氧化成褐色物质
红茶加工
儿茶素氧化产物
茶黄素
茶红素
茶褐素
茶多酚:
1、降低癌症发生风险:抗氧化、免疫调节 2、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动脉内壁粥样
硬化斑块形成,降胆固醇、升高HDL-C、降血压 3、抑菌、消炎、解毒、抗过敏,预防龋齿
期待下次与大家分享 正确认识与科学食用 膳食营养补充剂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类黄酮
• 抗氧化 • 抗肿瘤 • 保护心血管 • 降血脂、降胆固醇
植物化学物wei

7、单萜类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 单萜类的含氧衍生物(醇类、醛类、酮类)具有较强的香 气和生物活性,是医药、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常用作芳香剂、防腐剂、矫味剂、消毒剂及皮肤刺激剂。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CH3 OH
CH2OH
α-金合欢烯 β-金合欢烯金合欢醇 α-farnesene β-farneseneFarnesol
花色素类 (anthocyanidin)
双黄酮类 (biflavone)
鱼藤酮(rotenone)
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 )、补骨脂乙素 (corylifolinin)
金鱼草素(aureusidin)
儿茶素(catchin)
飞燕草素 (delphinidin)、矢 车菊素(cyanidin)
芥子油甙中的异硫氰酸酯对身体可有效抗癌、促进消化。 芥子油甙这种营养素多存在于白色食物中,例如:大蒜、洋葱等。
5、多酚
OH
HO
OH
OH HO
OH
trans-resveratrol
cis-resveratrol
CH3O HO
OO
OCH3 CH3O OH HO
Curcumin
O OH
OCH3 OH
黄酮类(flavone):
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 谢产物的过程。比如喜树碱、青蒿素等等大量人类需 求的物质都是次生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的双重作用: 有益于健康 有害于身体
喜树碱Camptothecin
青蒿素arteannuin
抗肿瘤,免疫抑制,抗病毒, 抗早孕,改变皮肤表皮的 角化过程。
2020高中化学竞赛讲义设计—天然产物化学-第三章 生物碱(上)

2020高中化学竞赛讲义天然产物化学2020苏州中学竞赛讲义第三章 生 物 碱(上)一、概 述生物碱是人类对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研究得最早而较多的一类成分。
从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 . .u rner 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以来,迄今已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生物碱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如: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石蒜中的生物碱加兰他敏——具有拟胆碱作用 利血平——降压作用由此可看出,在临床用药中生物碱类成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生物碱化学结构的研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线索,如: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cocaine )虽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毒性较大,久用容易成瘾。
化学合成工作者对它进行结构改造,从中找到普鲁卡因(procaine ),不但结构较古柯碱简单,毒性也大大地被降低了,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
N CH 3H COOCH 3OO古柯碱(可卡因)N OOC 2H 5C 2H 5NH 2普鲁卡因(合成品)(procaine)局麻药现有的很多合成止痛药就是根据吗啡的化学结构而设计的。
在生物碱的研究中,创新出不少研究方法、技术和反应,这对天然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㈠生物碱的定义生物碱(Alkaloids)至今也无一个确切而标准的定义。
这是由于随着生物碱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采用新的先进的技术而不断地得到新模式和新结构的化合物,因而经典的、传统的定义就受到了局限性,如:胡椒碱——虽为含氮杂环的衍生物,但不易与酸结合成盐;秋水仙碱——几乎没有碱性,氮原子不结在环上;麻黄碱——氮原子也不结在环上,应属于芳烃胺衍生物。
但按习惯仍将这些化合物归属在生物碱的范围内。
植物化学与天然产物

02
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 疾病等生物活性 • 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作用,黄酮具有抗 炎作用,花青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03
植物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植物原料的预处理与提取方法
植物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
• 溶剂提取法:通过有机溶剂或水从植物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 • 水提取法:通过水从植物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如热水提取、冷浸提取等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流体从植物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 • 酶提取法:通过酶的作用从植物中提取出目标化合物
• 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碱性的有机化合物,如吗啡、阿片等 • 类固醇类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结构的化合物,如胆固醇、雌激素等 • 酚类化合物: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如儿茶素、黄酮等 • 萜类化合物:具有碳环结构的化合物,如薄荷醇、樟脑等 • 脂肪酸类化合物:具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如亚麻酸、亚油酸等
植物化学成分的性质
植物天然产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抗癌药物研发:通过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现新的抗癌药物 • 抗炎药物研发:通过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抗炎活性,发现新的抗炎药物 • 抗菌药物研发:通过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抗菌活性,发现新的抗菌药物
植物天然产物作为药物的来源
• 许多重要的药物来源于植物天然产物,如青蒿素、紫杉醇等 • 植物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候选化合物
植物天然产物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食品领域: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 • 化妆品领域: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保湿、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开发新型化妆品原料 • 农业领域: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生长调节作用,开发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化学物wei

人工合成的混合物的虾青素 :
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 ):
只有藻源的虾青素是100%左旋(3S-3 ‘S)结构,具有最强的生物学活性。
保健食品、高档化妆品、药品 。
2、植物固醇(phytosterols)
植物的种籽及其油料中,国内外研究表明,植物固醇在
肠道内可以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胆固醇吸收
1、酪氨酸酶的利与弊?
2、苹果削完皮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褐色,为什么? 如何防治?
7、单萜类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
单萜类的含氧衍生物(醇类、醛类、酮类)具有较强的香
气和生物活性,是医药、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常用作芳香剂、防腐剂、矫味剂、消毒剂及皮肤刺激剂。
CH2OH CH2OH CH2O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活性氧物质)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re reactive molecules that contain the oxygen atom. They are highly reactiv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unpaired valence shell electrons. ROS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cell signaling and However, during times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e.g. UV or heat exposure) ROS levels can increase dramatically, which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damage to cell structures. This cumulates into a situation known as oxidative stress(氧化应激).
植物化学保护电子书籍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植保2001 (30学时)孔祥清2004年3月概述植物化学保护是应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植物及其产品上的有害生物(如病、虫、草、鼠等),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有机化学农药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植物化学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农药发展的历史农药使用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研究,中国、希腊等国家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有杀虫剂的记载,只不过最早使用的农药主要是植物性和矿物性农药。
我国明朝万历年间《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矿物性的砒霜、石灰、植物性的百部、狼毒、苦参等用于防治害虫的情况。
在10世纪之前,我国就开始用硫酸铜、硫酸亚铁、防治害虫。
烟草、除虫菊、雷公藤、苦树皮等植物性农药在我国也有很长应用时期,但多为零星使用,方法简单、用量少。
农药作为商品大量销售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机及天然产物利用时期(第一代农药)三大杀虫植物除虫菊、烟草、鱼藤的杀虫作用早已被确认,但作为杀虫剂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是在1850年前后开始,1880年后硫磺粉、石硫合剂在英国、德国广泛用来防治植物病害;1882年法国密拉德脱发现了波尔多液可以用来防治霜霉病;1910年硫酸烟碱商品化,但这时期的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棉花等的病虫害。
第二阶段为有机合成时期(第二代农药)自1938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博士发现滴滴涕的杀虫作用后,农药进入了新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滴滴涕在防治卫生害虫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使人们看到了有机化合物作为农药的巨大潜力。
1945年米勒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后人们相继开发出了高效六六六、西维因及有机硫杀菌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士拉德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磷化合物,但法西斯德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直到战后才公布于世。
有机磷化合物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它的发现使有机磷化合物迅速成为农药中一大类重要化合物,是当今品种最多、应用最广、药效较高的一类杀虫剂,1944年又发现2,4—D可以除草,因而出现了除草剂工业。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中的化学反应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研究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化学反 应原理。
实验技能提升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提取、纯化和应 用等实验技能。
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实验失败的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拓展延伸: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知识
深入了解植物胶和胶质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应激反 应具有重要作用,其合成和调控涉及 多种化学反应。
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植物体内可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如酚类、萜类、生物碱等,这些物质 对植物自身防御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 意义。
化学反应对植物生长影响
能量供应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为植物生长提供动力,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 等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
分布部位
植物胶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细胞壁、细胞间质和液泡等部位, 起着维持细胞结构、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损伤的作用。
03
胶质材料基础知识
胶质材料定义及分类
胶质材料定义
胶质材料是一类具有黏附性、弹性和可塑性的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质。
胶质材料分类
根据来源和化学性质,胶质材料可分为天然胶质和合成胶质两大类。天然胶质 如植物胶、动物胶等,合成胶质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植物 中的化学反应植物胶和胶质
材料的研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植物胶基础知识 • 胶质材料基础知识 • 植物中化学反应原理及过程 • 植物胶和胶质材料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目录
• 实验探究:观察不同种类植物胶 和胶质材料特性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精品) 植物化学物课件

二、硫辛酸 1.抗氧化 2.抗炎 3.调节糖代谢 4.对心血管的作用 5.对神经损伤的保护
三、褪黑素 1.调节时间生物学节律 2.抗氧化 3.调节免疫 4.调节能量代谢作用 5.延缓衰老
25
思考题
1 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2 摄取过少、过多的影响 3 影响吸收的因素及食物来源 4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哪些?
能量 蛋白质 视黄醇 硫胺素 核黄素 (kcal) (g) (μg) (mg) (mg)
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的营养素供给标准 100g鸡蛋 INQ 100g大米 INQ 100g大豆 INQ
2400 144
347
359
75 13.3 2.96 8.0 0.74 35.0 3.12
800 234 4.88 — — 37 0.31
40
40
第二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五谷为养:黍、稷、麦、菽、稻
膳食平衡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41
一、谷类及薯类 (一)谷类 •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小米、高粱等,薯类包括 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特点: 热能 50~70% 蛋白质 55% 无机盐、B族维生素
42
42
43
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51
51
(二)薯类
➢ 淀粉含量8%-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含 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含有各种植物化学物:酚类、多糖、胆甾醇、 麦角甾醇、油菜甾醇等
52
52
二、豆类(legume)及其制品
53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 含35%-40%的优质蛋白质,蛋氨酸含量较少
➢ 含15%-20%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含有丰 富的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