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侧脑室脉络丛囊肿
超声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临床分析

1 . 2 仪 器 与 方 法 应 用 G E 7 3 0 p r o及 P HI L I P S I U 2 2
彩 色 超声 诊断 仪 , 探 头频 率 3 . 5~5 MH z 。所有 检查 数
表1 脉 络 丛 囊 肿 合 并 其 他 系 统 畸 形 情 况
3 讨 论
E 医药 2 0 1 4年 3月 第 3 6 卷 第 期
H e b e i M
』
丛 型
7 51
换脑脊液 , 并使蛛网膜下腔积血尽快得到清除 , 减少 了 脑膜刺激 , 使症状得到缓解 ; 也避免了脱水剂等带来 的 不 良反应 , 及时有效 的降低颅内压 , 将颅脑损伤程度降 低 。结 果显 示 , 可 以 明显 缩短 患 者住 院时 间 , 降低并 发
形者为 1 7 8例, 通过观察在 2 8周前囊肿全部消失 , 合
并其他系统畸形 为 2 3例 。2 0 5例 中 除 1 0例 终 止 妊 娠, 其 他胎 儿 均通过 羊水 穿刺 进行 染色 体 核型分 析 , 发 现 4例 为 l 8三 体 综 合 征 ( 2例 为 单 侧 多 发 脉 络 丛 囊 肿, 2例 为双侧 多 发脉 络丛囊 肿 ) 。见 表 1 。
6 张庭友. 脑脊液持续 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 网膜下腔 出血 的疗效
观察 . 河 北 医药 , 2 0 1 3 , 3 5: 1 8 1 1 — 1 8 1 3 . 7 单强 ,鞠东辉 ,陈广宁. 腰大池 引流治疗创 伤性蛛 网膜下腔 出血的 疗效观察 .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学报 , 2 0 0 7, 2 8: 1 4 3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1 —1 2 )
据 及 图像通 过仪 器 自备 软件 系统进 行测 量 和保存 。孕 妇 取仰 卧位 , 经腹 常规 检查 胎儿 、 胎盘、 羊 水状 况 , 测 量 各 项生 长参 数 , 着 重 观察胎 儿颅 内结 构 , 以胎 儿双顶 径 标 准切 面为 主 , 显 示 脉络 丛 后 进 一 步 观察 其 形 态 及 内 部 回声 , 胎儿 脉络 丛囊 肿 为脉 络 丛 内边 界 清 晰 的无 回 声区, 测 量其 大小 , 对 发现 有脉 络丛囊 肿 的胎儿 再进 一 步对 各 系统全 面 检查 , 观察 有无 合并其 他 结构 异常 。
什么是脉络膜囊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什么是脉络膜囊肿
导语:孕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怀孕的过程中产检是少不了的,因为定期的产检可以了解每个阶段胎儿不同的发育情况。
如果胎儿的生长有一些问题
孕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怀孕的过程中产检是少不了的,因为定期的产检可以了解每个阶段胎儿不同的发育情况。
如果胎儿的生长有一些问题就可以在检查中及时发现。
比如说胎儿畸形,胎儿脉络膜囊肿等,有很多人对胎儿脉络膜囊肿不是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
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超声检查发现的侧脑室脉络丛散在的、直径≥3mm的小囊肿。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
检出脉络丛囊肿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带穿刺取脐血培养,以除外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正常的胎儿也可以出现脉络丛囊肿,但大多26周后消退。
如果26周后还不消退,而且是双侧的,孩子生后应该做颅脑的检查及脐血细胞的染色体检查。
如果能够消失,就不会出现压迫和颅压增高,出生后的智力或其他方面也不会因“脉络丛囊肿”而受到影响。
1.脉络丛强回声内见囊性暗区,囊壁薄边缘光滑,整齐,多呈圆形。
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
2.动态观察囊肿大小,如果囊肿小于1cm或越来越小,染色体异常可能性小,同时应注意检查其他部位是否有新发现的畸形,有时超声检出脉络丛囊肿后,其他畸形还不能检出。
但也有学者认为,脉络丛囊肿大小、数目、双侧或单侧、是否进行性缩小或消失,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度不会改变,检出脉络丛囊肿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
侧脑室囊肿是什么

侧脑室囊肿是什么相信有些准妈妈在产检的时候会发现胎儿侧脑室囊肿,这听起来很令人害怕,准妈妈们总是会想得比较多,长期这样,准妈妈会精神过于紧张,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侧脑室囊肿是什么,准妈妈们也可以有个心理准备,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产检,才能给胎儿最好的保护。
目前认为侧脑室囊肿病理分型有:神经上皮样囊肿(包括脉络丛囊肿和室管膜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其中大多数为脉络丛囊肿。
脉络丛囊肿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在整个脑室系统均可发生,最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其次为侧脑室体部、枕角和颞角,额角罕见,与脉络丛的解剖分布有关。
脉络丛囊肿常在胎儿时就已经发生,与第18号染色体三体有关,也可能和21号染色体变异有关,但是大多数在出生后2年内消失,并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侧脑室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本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一旦囊肿阻塞脑脊液循环,则可以造成胎儿脑室扩张.脉络膜囊肿多在早期妊娠晚期或中期妊娠早期发现,孕24~26周后明显缩小或消失.侧脑室有囊性肿块一般对胎儿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囊肿比较小,而且在左侧侧脑室一般不会堵塞脑脊液循环,不造成颅内压增高等。
暂时可以先不处理这个囊肿的问题,如果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则可嘱孕妇随访观察,至妊娠结束。
检查中若发现胎儿脉络膜囊肿,不要立即认为是病理性或生理性的,应同时仔细检查胎儿是否合并有其他畸形,如果胎儿合并有其他畸形时应建议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羊水作染色体检查,以尽早排除染色体疾病.如果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则可嘱孕妇随访观察,至妊娠结束.等生产完后,可以到神经外科就诊,可能需要定期复查,确定此囊肿的性质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然后确定治疗方案。
通过上面的介绍,对于侧脑室囊肿是什么,相信准妈妈们心中也有自己的理解了,其实,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天使,作为准妈妈千万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如果发现侧脑室囊肿就要坚持复检,最后确定情况如何,这是为宝宝未来的健康保障,也是为每个家庭的幸福保障。
胎儿脉络丛囊肿55例临床分析

可伴有其他系统异常 , 可 能存 在 不 良 妊 娠 结 局 。本 文 对 因 超
声 检 查 发 现 胎 儿 脉 络 丛 囊 肿 而 行 胎 儿 染 色 体 产 前 诊 断 的 病 例 进 行 了研 究 观 察 与 分 析 , 旨在 探 讨 胎 儿 脉 络 丛 囊 肿 的 临 床
构 异 常 3例 ( 双手 姿势 固定 ; 严 重唇 腭裂 、 小 下颌 ; 股 骨短 ) 。 囊肿 直径 在 3 ~2 O mm 之 间 。4 6例 脉 络 丛 囊 肿 于 孕 2 8周 前 消失 , 1例 孕 3 2 周前消失 。
2 . 2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 5 5例 脉 络 丛 囊 肿 胎 儿 中 , 染 色 体 核 型 异 常 者 2例 , 占3 . 6 4 , 异常核型均为 1 8 - = " 体 。其
关键词 脉络丛囊肿 ; 胎儿; 染 色 体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9 3 0 X( 2 0 1 5 ) 0 5 — 0 8 3 4 — 0 2 中图 分 类 号 : R7 1 4 . 5
胎 儿 脉络 丛 囊 肿是 产前 超 声 检 查 常 见 的声 像 学 表 现 , 自
杨冬 梅 庞丽 红 李敏 清 曾雅 畅 陈冬 秀
(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属 医 院 产 前 诊 断 与 遗 传 病 诊 断 中心 南 宁 5 3 0 0 2 1 )
摘 要 目 的 : 分 析 胎 儿 脉 络 丛 囊 肿 的临 床 表 现 与 处 理 方 法 。方 法 : 收集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因超 声 检 查 发 现 胎 儿 脉 络
彩超诊断胎儿双侧脑室脉络丛囊肿合并室缺1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2年第12卷第5期 113彩超诊断胎儿双侧脑室脉络丛囊肿合并室缺1例刘杰,冯运芝,尤东华,张春艳(解放军第159医院特诊科)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2.05.053本文报告一例彩超诊断胎儿双侧脑室脉络丛囊肿合并室缺。
1 病例资料孕妇,38岁,自述5月余,来我院常规检查。
我院彩超示:胎儿双顶径58mm,股骨长径约43mm,肱骨长径约40mm,羊水深约73mm,心率161次/分,脐带血流:RI:0.67,S/D值3.0。
胎儿头位,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两侧丘脑可见,小脑半球未见明显异常,颅后窝池可探及深约8mm液性暗区。
于双侧脑室脉络丛内均可见圆形无回声,左侧大小约10mmx9mm,右侧大小约13mmx9mm。
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可清楚显示,室间隔膜周部连续中断,缺口约4mm,两条大动脉走行正常。
胎儿内脏:肝、胃、双肾、膀胱可见,双肾无分离。
胎儿脐带呈两条动脉一条静脉。
颈部皮肤未见压迹。
由于肢体遮挡,面部显示不清。
彩超诊断:(1)宫内单活胎中期妊娠;(2)胎儿双侧脑室脉络丛囊肿;(3)胎儿室间隔膜周部缺损。
2 讨论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脉络丛内充满脑脊液的假性囊肿。
彩超显示为在脉络丛较强回声结构中出现无回声的小囊肿,单侧或双侧,以双侧较多见,囊肿大小不等。
脉络丛是由软脑膜的血管向脑室内生长和脑室膜上皮突向脑室而形成,内含有大量血管,是脑脊液的主要来源[1]。
脉络丛囊肿常在中孕早期被发现,大多数在26周左右消失,只需动态观察,无需任何处理。
因胎儿脉络丛囊肿合并室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性有所增加,多考虑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总之,临床医生需要根据胎儿有无其他超声异常,并综合考虑孕妇年龄和血清学筛查结果,决定是否要对脉络丛囊肿胎儿进行核型检查。
参考文献[1] 许健.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折壁与最内壁浆膜层及间隙,最内层肌层为低回声,中心部为肠腔气体或液体,可成相应的高回声或低回声。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

【 关键 词】 脉络丛囊肿 ;产前诊断 ;1 8三体综合征 ;Acri i d 综合征 a
P e aa a n s f e l h ri l u yt AN i , n.f l t m n sH si lMe i l rn tl g oi o t oodPe s s Y G Yn HEr g f ie Wo e ’ opt , dc Di s F aC x C s g i Ai a d a a
t me t r p e na c a d e a s c ae t ft lc o s ma a no ma iis n n r o y t m bn r aiis i r se r g n y, n b s o i td wih e a hr mo o l b r lte a d e us s se a o v m lte
杨 颖综 述 贺 晶审校
【 摘 要 】 胎 儿 脉 络 丛 囊 肿 (hri lxscs ,C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种 常 见 的 胎 儿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异 常 , 发 cood peu yt P s是 s 其
病率 达 l 4 , 过 妊 娠 早 中期 的产 前 超 声 检 查 可 诊 断 。C C %一 % 通 P s可能 和 胎 儿 的某 些 染 色 体 和 神 经 系 统 异 常
4 o U ft s s f rn . h y c n b i g o e y r u i e u t s u d e a n t n d r g te f s r s c n % f a e u u fi g T e a e d a n s d b o t l a o n x mia i u n h r to e o d e n r o i i
起患 儿 急性脑 积 水 。 ]
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的临床分析探讨

· 临床 研 究 ·
B超诊断胎儿颅内脉络膜囊肿的体会

B超诊断胎儿颅内脉络膜囊肿的体会郭瑾【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08(017)001【摘要】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经B超诊断为胎儿颅内脉络膜囊肿(CPC)8例并追踪至妊娠结束。
在随访过程中囊肿不消退或增大者,胎儿异常的机会明显增加;囊肿消退者胎儿无异常。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4年12月经B超诊断CPC 8例,追踪至妊娠结束。
1.2方法孕妇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涂耦合剂,行常规产科B超检查。
1.3仪器使用仪器为PH IL IPS HD I 4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 z。
2结果8例CPC胎儿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见表1。
表1 8例CPC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3]GUAR ING L,RO SAT P.P reva lence and s ign ificanceof iso latedchoro id p lexus systs detected in w om en ofadranced m aterna l age[J].P renat D iagn,1999,19(2):128-129.B超诊断胎儿颅内脉络膜囊肿的体会@郭瑾$沈阳一五七医院!辽宁沈阳110000[1]严英榴,杨秀雄,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总页数】2页(P75-76)【作者】郭瑾【作者单位】沈阳一五七医院,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颅内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 [J], 陈纲;刘康;印弘;席一斌;李陈;田萍2.B超诊断胎儿颅内脉络膜丛囊肿的体会 [J], 鲁红;胡香英3.颅内脉络膜囊肿治疗体会(附4例报道) [J], 陈勇鹏;陶煦民4.颅内脉络膜裂囊肿的低场强MRI诊断 [J], 刘金有5.颅内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 [J], 魏小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侧脑室脉络丛囊肿
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超声检查发现的侧脑室脉络丛散在的、直径≥3mm的小囊肿。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
如果26周后还不消退,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压迫和颅压增高等情况。
胎儿侧脑室脉络丛囊肿,很可能是因为胎儿发育引起的一种生理性情况,也有可能是染色体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
正常的胎儿也可以出现脉络丛囊肿,但大多26周后消退。
如果能够消失,就不会出现压迫和颅压增高,出生后的智力或其他方面也不会因“脉络丛囊肿”而受到影响。
因此,单纯脉络丛囊肿常常没有明确的病理意义,预后良好。
但胎儿脉络丛囊肿与染色体异常(18-三体、21-三体等)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检出脉络丛囊肿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带穿刺取脐血培养,以除外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而且需要观察有无存在其他部位畸形。
如果26周后还不消退甚至渐进性增大造成梗阻就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的妇产科看看,这样有助于医生的诊断,以便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流产手术,不然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脑瘫。
如果26周后还不消退,而且是双侧的,孩子出生后应该做颅脑的检查及脐血细胞的染色体检查。
孕妇需要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心情压力过大,同时定期到医院做好检查,随时关注胎儿的变化,而且也要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且需要好好的休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锻炼。
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后,先不要惊慌,要保持好心态。
得了脉络丛囊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饮食上注意补叶酸
如果在孕15周左右,检查出来胎儿脉络丛囊肿,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观察,可以补充叶酸一个月,多吃含有叶酸的食物,这对孕妈妈和胎宝宝都有好处。
另外,饮食上可以多吃新鲜鱼肉、杏仁(每次不宜过多)都是有帮助的!
2、注意补水适当
准妈妈每天饮水量不能太多,因为在诊断中,发现大部分脉络丛囊肿都伴随着羊水轻微过多的情况。
所以,要适当地补充水分,不再是多喝水。
3、检查上注意复查
胎儿脉络丛囊肿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若为单纯性脉络丛囊肿无需特殊处理,注意在孕28周复查就好,这个复查是特别重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