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合集下载

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

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

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有一天,她与一位同学刚走出教室突然头晕腿软,晕倒在地,在场的同学吓了一跳,赶忙把她送到附近的一所医院。

物理学家小故事

物理学家小故事

篇1:物理名人故事伽利略的故事伽利略,一个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著名的斜塔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人。

他用自己观察和研究天体的成果,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根据。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天文学家,是近代机械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勤学精神深受大家的赞赏,而且他非常好问,哪怕是一个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他也要问一个为什么。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注视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

他用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摇摆不定的灯。

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于是,他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一性。

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

这就是钟表得以制造的原理。

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望远镜的发明上。

有一天,他听说荷兰人用凸镜和凹镜组合成玩具可以放大物体。

这一夜,他坐在桌子前反复思考这个现象。

第二天一早,他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他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一个小望远镜就这样诞生了。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制作,他最终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时,伽利略用他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

令人惊讶的是,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它上面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

他在落体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挑战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但在伽利略的试验中,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落到了地面上。

这一试验震惊了全世界,也改变了人们对物理学的认知。

这就是伽利略,一位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人。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普通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挑战未知的难题。

篇2:物理名人故事牛顿的故事牛顿在家中的果园中思考问题,不慎撞到苹果树,结果一个苹果砸到他的头上。

物理学家的故事

物理学家的故事

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学这门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理论和发现。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辉煌成果,也启发了无数追求知识的年轻人。

以下是几位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让我们在他们的足迹中一同探索。

1. 牛顿的苹果理论牛顿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据传,当时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颗苹果掉在他头上,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法则的思考。

通过数学分析,牛顿发现质点间的引力与质量之间成正比,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成就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也为后续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德国裔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其相对论的理论而闻名于世。

相对论是一种描述时间、空间和引力关系的理论。

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和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即光速不变和加速运动对时间的影响。

相对论的提出颠覆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观念,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居里夫人是波兰裔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和丈夫居里共同研究了放射性元素,发现了铀矿石具有“放射性”这一独特现象。

她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也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居里夫人的辛勤工作和勇敢精神为后来的女性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4. 卢瑟福的原子核理论卢瑟福是新西兰裔的物理学家,他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有一个致密的核心。

这个实验为原子核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为后来的核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模型被后来的科学家广泛接受,并对核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霍金的黑洞理论霍金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以其对黑洞理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黑洞是一种极度紧密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都不让光逃逸。

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物理学家的小故事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小翔哥的空间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发布时间:2014-12-23 10:35|日记本: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赫兹(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

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

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

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

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

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

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

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

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

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

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

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

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

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

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入射波与反射波重迭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

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1888年,赫兹的实验成功了,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

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见光、热波一样的被偏振。

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而磁场垂直于电场,且两者均垂直传播方向。

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

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

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想知道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吗?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以供大家学习。

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一)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

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

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

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

”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

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

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着作。

这些着作是牛顿在整个一生中艰难地隐藏着的秘密。

秘密随他逝去,在他死后,有人试图了解这个尘封的秘密。

毕肖普·霍斯利奉命检查过这个箱子,并希望出版箱子里的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箱子中的内容后,惊慌失措地猛然把箱子盖盖上了。

100年后,戴维·布鲁斯特再次查看了那个箱子,但他通过小心地摘录和几个严肃的小谎言便把“黑匣子”里的真相完全掩盖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后终于还是被解开了。

人们被“黑匣子”里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证据表明,牛顿当时潜心研究的是长生不老药和废金属向黄金转化的方法。

伽利略的有趣小故事

伽利略的有趣小故事

伽利略的有趣小故事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是一位具有众多成就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他的贡献在科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他的一生中,伽利略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件和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他的个性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一、望远镜的发明伽利略以他对天文学的贡献而闻名,他的望远镜成为他著名的发明之一。

在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后,立刻致力于制造并改进自己的望远镜。

经过许多实验和研究,他终于制造出一种能够放大30倍的望远镜,并用它观察了天空中的物体。

二、千禧年的争议根据当时的宗教观念和天文学理论,许多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星体都绕着地球运行。

然而,伽利略的观测结果却显示出这个观点的错误。

他发现了几颗卫星绕着木星运行,这一发现给当时的宗教界和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伽利略的理论与天主教教义相悖,因此他遭到了宗教界的批判和迫害。

他被迫收回自己的发现,并被逐出了天主教教会。

尽管如此,伽利略坚守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并坚信他所发现的确实是存在的。

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伽利略的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自由落体的实验伽利略以其研究物体自由落体而闻名。

根据传说,他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以验证所有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速度下落的理论。

据说,伽利略从比萨斜塔顶端同时释放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一个重一个轻。

令人惊讶的是,不论其重量大小,两个物体同时撞击地面。

通过这一实验,伽利略揭示了自由落体的规律,并为后来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四、对日心说的支持尽管伽利略在承认千禧年争议中受到了许多抨击,但他对日心说的支持从未动摇。

根据日心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运行。

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了宗教界和学界的激烈反对。

伽利略根据他的观测和实验证据坚持这一理论,并发表了支持日心说的著作。

这使得他再次引起了教会和当局的不满。

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小故事100字左右作文

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小故事100字左右作文

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小故事100字左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小故事100字左右作文篇1爱因斯坦出生于年,这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给我们科学事业发展始上带来了许多成绩。

我今天读了一篇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让我颇有启发。

这篇文章写了爱因斯坦在换旧画时想到了一个问题,突然摔了下来,可他不顾疼痛,就去把一个自己的想法记了下来。

这时,我真对爱因斯坦敬佩,他不顾疼痛,还一直研究问题,这要是我的话,早就“罢工”去处理伤口了,哪还有时间去研究问题呀!还有一次,爱因斯坦被比利时王后邀请去访问比利时,王后还组织了一个欢迎委员会,到火车站隆重去迎接他。

结果爱因斯坦却自己步行走到了比利时,王后问他:“为什么要走来?”爱因斯坦却说:“步行比乘车愉快。

”掩卷沉思,现在社会上爱贪小便宜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人用金钱出卖友谊。

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见到一个人丢了十块钱,旁边的人见到了一声不吭。

后来,那个人走远了,来了一个人,不以为然地一弯腰,把地上的十元钱捡走了,却当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些人与爱因斯坦相比差得真是天壤之别呀!爱因斯坦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简朴,可那些人呢,爱贪别人的小便宜,成为金钱的奴隶,还让人瞧不起。

爱因斯坦的事迹现在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希望在当今社会上有更多的“爱因斯坦”。

关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小故事100字左右作文篇2小爱因斯坦的梦想我叫阿尔伯特,今年8岁了。

从小我就很喜欢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太阳会动?星星是不是很遥远的太阳?世界上有没有尽头?有一次,我在床上躺着,看着天花板出神。

突然间,我想象自己骑在一道光束上,以光速飞向远方。

我飞啊飞啊,飞过了无数颗星星。

可是,不管我飞得多快,前方永远都有星星在闪烁。

我开始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无论怎么飞,前方总有新的星星出现?这难道就是宇宙没有尽头吗?我越想越迷糊,最后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了爸爸的工作室,问他:"爸爸,宇宙是不是真的没有尽头?"爸爸笑着说:"这个问题可真不简单啊!不过,也许将来你就能找到答案。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相关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成功的秘诀: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能够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很多人也一样有用。

”二、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

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

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

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三、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但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

他突然悟到能够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四、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

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感悟: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

这是多么的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2.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23岁毕业于着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

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

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

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

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

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着名的运动三大定律。

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

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

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

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3.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

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

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4.爱因斯坦和牛顿是物理学家中最耀眼的两位,通过下面的故事,我们可以体会下他们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爱因斯坦小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做工艺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爱因斯坦拿出的是个很丑陋的小板凳。

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他,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丑陋的板凳吗?爱因斯坦说有,他真拿出两个更丑陋的。

他说虽然前一个板凳很丑陋,但是比后来两个要好的多。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

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

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

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5.牛顿的黑匣子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

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

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

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

”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

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

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着作。

这些着作是牛顿在整个一生中艰难地隐藏着的秘密。

秘密随他逝去,在他死后,有人试图了解这个尘封的秘密。

毕肖普·霍斯利奉命检查过这个箱子,并希望出版箱子里的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箱子中的内容后,惊慌失措地猛然把箱子盖盖上了。

100年后,戴维·布鲁斯特再次查看了那个箱子,但他通过小心地摘录几个严肃的小谎言便把“黑匣子”里的真相完全掩盖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后终于还是被解开了。

人们被“黑匣子”里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证据表明,牛顿当时潜心研究的是长生不老药和废金属向黄金转化的方法。

正像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在戏剧《在好国王查理的黄金岁月》里放入牛顿口中的话一样,剧作家借角色表达了牛顿的心声:“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废金属向黄金的转换,长生不老药,光与颜色的魔术,压倒一切的是圣经的隐义。

我却把时间浪费在了其他地方,多么大的时间浪费,无价的时间!”秘密着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罗门神殿的力量,圣经启示录、丹尼尔之书和关于教会历史的数百页论述。

看过“黑匣子”中的证据后,所有人都会认为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后一个。

牛顿的天性是玄奥的、隐蔽的,并且还有着深深的神经过敏,他的后继者惠斯顿把他评价成:“其性格是我所曾知道的最惧怕、最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

”所以他整个一生都疏远女性,终生未娶。

6.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

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

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

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

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

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

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

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

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