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8个幽默的小故事

【导语】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其实在科学家身上也有许多幽默的小故事呢!以下是整理的关于爱因斯坦8个幽默的小故事,欢迎参考!【1.真假司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举世闻名,此后,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盛名之下的爱因斯坦每天忙于应付不计其数的大学请他作演讲,搞得他疲惫不堪!爱因斯坦每次到大学去都是由专职司机理查开车送他,一到会场后,理查就在台下听演讲,一直做了30来次听众,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从头听到尾。
理查是位风趣的美国人,一天他向疲于奔命的爱因斯坦提建议:"您实在太辛苦了,也一定讲烦了,您的演讲内容我可以背下来了,我想下次演讲时让我穿着您的衣服,让我来代您演讲直到被发现为止,可以吗?""妙啊,反正那里认得我的人也不多。
"同样富于风趣的爱因斯坦回答道。
此后的那场演讲,穿着爱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对于相对论的解说没有任何差错,他把爱因斯坦的表情和动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
爱氏则打扮成司机,不仅开车送理查来演讲,而且坐在台下认真听讲。
然而,就在演讲结束,理查准备下台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
一位教授模样的先生站起来,像发连珠炮似的提出了许多问题。
真的爱因斯坦静坐在会场的角落,心中吃惊不小,但他表情上还是若无其事。
假的爱因斯坦却轻松地对那位教授说:"你的这些问题很简单,连我的司机都能回答...喂,理查,你上来帮我做些说明吧!"于是,真正的爱因斯坦这时才步上讲台,并迅速地对问题作了说明!【2.诙谐相对论】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
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通用12篇)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故事(通用12篇)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牛顿小时候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篇1牛顿曾经一度“说谎”,而且这个不怎么高明的谎言竟然成功地骗过了母亲,这件事情让他一生都难以忘记。
当时,牛顿的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生贫苦,更不想让天资聪慧的牛顿永远留在乡间,于是就想培养他独立谋生的能力,要他去学一学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可是牛顿非常喜欢学校,也非常喜欢读书,但母亲始终不答应他的请求,坚决要他辍学。
最后牛顿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
那些日子里,牛顿每天清早跟着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生意。
可是这个好学的孩子并不喜欢经商,他就“偷懒”地把一切事情都交托给老仆人经办,而他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牛顿却丝毫没有培养起经商的兴趣和热情,反而使他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面只有那些书,那些字里行间的美妙含义,那些在温暖的英国乡间午后度过的读书时光……后来,倔强的牛顿干脆就不去镇里经商了,而是嘱托老仆人独自去。
可是,他毕竟是个孩子,也怕家里人发觉,所以他每天还是与老仆人一同出门,不过,走到半路他就停下来,躲在一个篱笆下面读书。
每当傍晚时分老仆人归来的时候,牛顿再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和老仆人一同回家。
牛顿在这个自己编织出来的“谎言”中,悠然自得地读完了许许多多的书籍,少年金色时光里充满了浓浓的书香。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
一天,牛顿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却偏偏被路过的舅舅看见。
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盛怒之下还把牛顿的书一把抢了过来。
可是舅舅一看,牛顿所读的是一本数学书,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受到了莫名的感动。
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科学家故事简短的【五篇】

科学家故事简短的【五篇】1.科学家故事简短的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
有一次上手工课, 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 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 急得满头大汗。
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 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 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 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 “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 生气地说: “我想, 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 他走到老师面前, 肯定地对老师说: “有, 老师, 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 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 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 说: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 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 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 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 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 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 他又再次投入制作。
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 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
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 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 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 他都要力求做好, 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 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2.科学家故事简短的德莱斯发明了自行车现在, 自行车像潮水一样, 遍及世界各地, 进入家家户户。
但很少有人知道, 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 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 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 多年走路的辛苦, 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 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 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 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

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有一天,她与一位同学刚走出教室突然头晕腿软,晕倒在地,在场的同学吓了一跳,赶忙把她送到附近的一所医院。
物理学家小故事

篇1:物理名人故事伽利略的故事伽利略,一个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著名的斜塔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人。
他用自己观察和研究天体的成果,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根据。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天文学家,是近代机械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勤学精神深受大家的赞赏,而且他非常好问,哪怕是一个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他也要问一个为什么。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注视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
他用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摇摆不定的灯。
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于是,他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一性。
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
这就是钟表得以制造的原理。
他的创新精神体现在望远镜的发明上。
有一天,他听说荷兰人用凸镜和凹镜组合成玩具可以放大物体。
这一夜,他坐在桌子前反复思考这个现象。
第二天一早,他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他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一个小望远镜就这样诞生了。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制作,他最终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当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时,伽利略用他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
令人惊讶的是,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它上面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
他在落体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挑战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但在伽利略的试验中,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落到了地面上。
这一试验震惊了全世界,也改变了人们对物理学的认知。
这就是伽利略,一位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人。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普通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挑战未知的难题。
篇2:物理名人故事牛顿的故事牛顿在家中的果园中思考问题,不慎撞到苹果树,结果一个苹果砸到他的头上。
物理学家的故事

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学这门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理论和发现。
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辉煌成果,也启发了无数追求知识的年轻人。
以下是几位伟大物理学家的故事,让我们在他们的足迹中一同探索。
1. 牛顿的苹果理论牛顿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据传,当时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颗苹果掉在他头上,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法则的思考。
通过数学分析,牛顿发现质点间的引力与质量之间成正比,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成就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也为后续科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德国裔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其相对论的理论而闻名于世。
相对论是一种描述时间、空间和引力关系的理论。
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著名的等效原理和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即光速不变和加速运动对时间的影响。
相对论的提出颠覆了牛顿经典物理学的观念,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居里夫人是波兰裔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和丈夫居里共同研究了放射性元素,发现了铀矿石具有“放射性”这一独特现象。
她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也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居里夫人的辛勤工作和勇敢精神为后来的女性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4. 卢瑟福的原子核理论卢瑟福是新西兰裔的物理学家,他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有一个致密的核心。
这个实验为原子核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为后来的核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模型被后来的科学家广泛接受,并对核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霍金的黑洞理论霍金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以其对黑洞理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黑洞是一种极度紧密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都不让光逃逸。
有关科学的小故事

有关科学的小故事故事一,牛顿的苹果。
据说,17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一天午后,坐在果园里思考问题。
突然,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这一幕让牛顿陷入了沉思,最终他由此发现了地球引力的普遍规律。
这个小小的苹果,不仅引起了牛顿的好奇心,也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故事二,达尔文的鸟类观察。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船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航行。
在这段时间里,他观察了大量的鸟类,特别是鸟嘴的形状和功能。
通过这些观察,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和进化论的理论,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三,居里夫人的辐射研究。
居里夫人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和钋这两种放射性元素。
在研究过程中,她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最终因此患上了白血病,不幸去世。
然而,她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也为后人在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科学是一门充满探索和创新的学科,它不仅需要我们的好奇心和勇气,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每一个科学家都是在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引起我们好奇心的现象,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能够沸腾?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我们才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发现规律,最终推动科学的发展。
因此,让我们一起保持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对科学充满热情的探索者,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相关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成功的秘诀: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能够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很多人也一样有用。
”二、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
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
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
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三、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但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
他突然悟到能够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四、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
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家的小故事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小翔哥的空间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发布时间:2014-12-23 10:35|日记本: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赫兹(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
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
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
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
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
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
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
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
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
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
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
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
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
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
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入射波与反射波重迭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
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1888年,赫兹的实验成功了,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
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见光、热波一样的被偏振。
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而磁场垂直于电场,且两者均垂直传播方向。
1889年在一次着名的演说中,赫兹明确的指出,光是一种电磁现象。
第一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开始的。
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讯号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20世纪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
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
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
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
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
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
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
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牛顿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ni(1879--195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他1905年提出的相对论,使人们对物理学和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崭新的时空观上。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是一个安静而孤僻的孩子,喜爱阅读和听音乐,做事认真而目的明确。
他虽然文静,但并不顺从被动,甚至向家庭教师扔过椅子。
后来,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但仍然非常固执。
爱因斯坦洞悉力敏锐16岁发现了牛顿力学的缺陷,拨开当时“物理学天空上的两朵乌云”之一。
爱因斯坦推翻了人们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绝对的常识,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正确解释了布朗运动,推导出了著名的公式 e=mc2。
他的第二个科学成就的高峰是在1915年到1917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修正了牛顿的引力理论,预言了使世界为之轰动的光线引力弯曲现象,提出了激光的原理,开创了宇宙学的研究。
统一场理论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统一问题,是报一生未竞的事业,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1933年,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直到去世。
他一生都热心于社会正义和人类和平事业。
他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
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他是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在钱学森提出回过后,美国人大为生气,并对他严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罚.美国人曾经给钱学森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无人烟的小岛,用各种各样的刑罚折磨他,据说半年就少了50斤.可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美国人放出话,只要钱学森愿意留在美国,不回中国,就马上给予他最优良的设施,比原来更好,更美的生活,给他更大的荣誉.钱学森没有放弃.依然意决回国.钱学森(1911.12.11--)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
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
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55年回国。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
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
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爱思考,好提问。
据说还在他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爸爸领他上街,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他就问:“爸爸,那马车为什么不走呢?”父亲说:“它在休息。
”麦克斯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息呢?”父亲随口说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麦克斯韦认真地说,“它是肚子疼!”还有一次,姨妈给麦克斯韦带来一篮苹果,他一个劲地问:“这苹果为什么是红的?”姨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
谁知他吹肥皂泡的时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缤纷的颜色,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上中学的时候,他还提过象“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活猫和活狗摩擦会生电吗”等问题。
父亲很早就教麦克斯韦学几何和代数。
上中学以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麦克斯韦差不多都会了,因此父亲经常给他开“小灶”,让他带一些难题到学校里去做。
每当同学们欢蹦乱跳地玩的时候,麦克斯韦却进入了数学的乐园,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或者独自坐在树荫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着数学难题。
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10个物理学家的故事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
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
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
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
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
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