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战城南》

合集下载

战城南的译文

战城南的译文

战城南的译文
战城南杨炯原文翻译如下:
原文: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翻译:塞北的征途十分遥远,城南的战斗多么的辛苦。

旌旗飘舞就像鸟的彩翼,甲胄映日好似鱼的银鳞。

冰冷刺骨的水冻伤了骏马,凛凛秋风愁杀了征人。

将士心中充满了阳光,千里边塞滚动着黄尘。

赏析:这首诗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战城南》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

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诗的首联以对句开起,出句开门见山交代战争的地点,描绘了塞外战争背景寥廓。

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

排比点缀手法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颈联生死攸关之际,人的心境更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在一阵冲杀之后,感慨也随之而来。

因此颈联自然地转入抒情性的叙述,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也是诗人思想倾向的流露。

尾联以景作结,写主人公从内心流露出自豪、自信,充满了胜利的希望。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在浩瀚的文学星空,我们多数人看到的是屈原、李杜、苏辛等巨星所发出的璀璨夺目的光芒,却往往忽视了其他一些作者在文坛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比如“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歌一改南北朝齐梁宫廷诗歌的萎靡浮华,扩展了诗歌的领域和空间,赋予诗歌以新的生机和活力。

战城南汉乐府赏析

战城南汉乐府赏析

战城南汉乐府赏析《战城南》汉乐府赏析嘿,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汉乐府里的《战城南》,这可真是一首让人感触良多的诗呢!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诗里描绘的场景。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一开头,这画面就特别凄惨,战场之上,城南城北都是死人,连埋葬都没有,只能成为乌鸦的食物。

哎呀,这得是多么残酷的景象啊!这就好像咱们在操场上玩耍,突然变成了一片混乱和血腥的战场,多可怕呀!“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里诗人竟然跟乌鸦说话,让乌鸦为死去的战士号叫。

这难道不像我们有时候对着自己的玩具小熊倾诉心里话吗?只不过这里的心情是沉重和悲哀的。

再看“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河水哗哗地流着,蒲苇长得暗暗的。

勇猛的战马战死了,那些劣马只能在那徘徊哀鸣。

这就好像咱们班跑步比赛,厉害的同学受伤下场了,剩下的同学心里又害怕又着急。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在桥梁上盖房子,这能行吗?田地都荒芜了,没有粮食,君王你吃什么?想做忠臣都没办法呀!这就好像我们努力学习,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老师根本看不到,多让人失落啊!“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想着那些好臣子,他们确实值得思念。

早上出去打仗,晚上就回不来了。

这多让人痛心啊!这不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出去玩,结果再也没回来一样吗?这首诗把战争的残酷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心里特别难受。

它没有直接说战争不好,但是通过这些场景和描写,让我们自己就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我觉得啊,这首诗就是在告诉我们,战争是非常可怕的,会让很多人失去生命,会让家园变得破碎。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你们说是不是呀?。

《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

《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

《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战城南》是初唐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雁门关城南一场抗击匈奴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全诗表现了唐军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战城南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释】1、战城南:汉乐府《铙歌》名,内容描写战争的伤亡景象。

后人以此题作诗,亦多写战争。

2、紫塞:泛言边塞。

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3、冒顿(mò dú):即冒顿单于,秦末汉初匈奴的首领,此泛指敌酋。

乌贪:汉西域国名,乌贪訾离国之省称。

《汉书·西域传》下:“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

”其境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此借指敌人的根据地。

4、笳喧:胡笳的弹奏声。

笳:匈奴乐器,即胡笳。

雁门:山名,亦关名,故址在今山西阳高县北,自古即为戍守重地。

5、阵翼:战阵的两侧。

龙城:此借指敌方的首府。

6、雕弓:雕刻有花纹之弓,此代指携带雕弓的士兵。

宛转:犹蜿蜒,队列行进曲折延伸的样子。

7、铁骑:披挂铁甲的精锐骑兵。

驿:马脚胫参有长毫之称。

参驔:检查马匹铠甲等。

参,检验。

对于该词组读音有两种看法,一说“cāndiàn”,另说“cāntán”8、驻白日:用鲁阳挥戈退日典故。

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退回。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弓而挥之,日为之退三舍。

”(一舍等于三十里)于是二人继续战斗。

9、为待:为的是等待,战方酣:战斗正激烈。

【白话译文】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战城南》是汉乐府诗作,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战城南唐代: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译文及注释「译文」城南城北都有战争,有许多人在战斗中死亡,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的口逃掉呢?”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徘徊哀鸣。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人们连南北也分不清了。

连禾黍都不能收获你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怀念你们这些忠诚的好战士,你们实在令人怀念:咱们早晨还一同出去打仗,可晚上你们却未能一同回来。

「注释」①郭:外城。

野死:战死荒野。

②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

豪:通“号”,大声喊叫。

③激激:清澈的样子。

冥冥:深暗的样子。

④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

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鉴赏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生活,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战城南》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

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

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恰如李调元在《雨村诗话》里评述的:“浑厚朴茂,犹开国风气。

”读后令人神情激奋,成为诗人代表作之一。

首联以对句开起,出句开门见山交待战争的地点,仿佛画家的笔先挥毫泼墨抹出一个塞外广袤的背景。

一个“辽”字,一个“远”字,表现出塞北的广阔无际,也给诗歌增加了空间感。

《汉乐府诗》第二首《战城南》

《汉乐府诗》第二首《战城南》

《汉乐府诗》第二首《战城南》【篇目】[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战城南[乐府诗集·汉乐府诗·鼓吹曲辞·铙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作品介绍]《战城南》系乐府旧题,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

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注释]①郭:外城。

这两句中的城南、城北为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也都有战死的人。

②野死:战死荒野。

乌:乌鸦。

传说乌鸦嗜食死尸腐肉。

这句说,战士尸遗荒野,正好供乌鸦啄食。

“乌可食”三字极写作者哀悼之情。

③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异乡人,故称之为“客”。

豪:“嚎”的借字,今通作“号”,号哭。

④谅:揣度之词,犹今口语“想必”。

⑤安能:怎能。

子:指乌。

这三句是作者对乌的要求。

余冠英说:“古人对于新死者,须行招魂的礼,招时且号且说,就是‘号’。

诗人要求乌先为死者招魂,然后吃他。

”⑥激激:清澈貌。

⑦冥冥:幽暗貌。

这里指蒲苇的葱郁。

⑧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

枭:勇。

⑨驽(n ú奴)马:劣马。

徘徊:彷徨不进貌。

⑩梁筑室:指战争中在桥上构筑工事营垒。

梁,桥。

一说,梁,表声的字。

⑾何以北:一作“梁何北”。

这两句是说,桥上构筑了营垒,河南、河北的交通断绝。

⑿禾黍:泛指田野种植的谷物。

这句是说,战争影响生产,禾黍不获,租赋则无所出。

⒀子、良臣:指战死者。

⒁这两句指战士出攻阵亡。

[译文]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战城南诗歌鉴赏

战城南诗歌鉴赏

战城南诗歌鉴赏
《战城南》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其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首先,诗歌以“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开头,以对句形式交代了战争的地点和背景。

诗人巧妙地利用“辽”、“远”二词展现塞外的广阔和荒凉,同时通过“苦辛”暗示战争的艰辛。

在颔联“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中,诗人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战场的景象。

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烈。

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幡旗”比作“鸟翼”,将“甲胄”比作“鱼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军队威武的气势和士兵的斗志。

颈联“生死攸关之际,人的心境更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在一阵冲杀之后,感慨也随之而来”,通过描写战后士兵的心境,展现了战争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摧残。

秋风凛冽,塞外草衰,一派萧瑟之气,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

然而战士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

这种矛盾的心境,更加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总的来说,《战城南》这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诗人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乐府民歌——《战城南》

乐府民歌——《战城南》

乐府民歌——《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内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梁,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何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莫不夜归。

赏析:
又是一番战争之后萧条的景象。

城南城北到处都充满着浓郁的血腥之气。

死尸横七竖八凌乱地倒在地上,鸦群飞过,哀鸣深深;风悍的军士已在战场中如秋花般凋谢,只剩下那迷途的老马要暗叹息。

而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谁造成的,贪婪的人啊,我们不你建筑了豪华的宫殿,提供了华美的宴席你却为什么只想让我们你争我伐,命丧黄泉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①,野死不葬乌可食②。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③。

野死谅不葬④,腐肉安能去子逃⑤?水深激激⑥,蒲苇冥冥⑦。

枭骑战斗死⑧,驽马徘徊鸣⑨。

梁筑室⑩,何以南?何以北⑾?禾黍不获君何食⑿?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⒀,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⒁!
【注释】
①郭:外城。

这两句中的城南、城北为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都有战争,也都有战死的人。

②野死:战死荒野。

乌:乌鸦。

传说乌鸦嗜食死尸腐肉。

这句说,战士尸遗荒野,正好供乌鸦啄食。

“乌可食”三字极写作者哀悼之情。

③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异乡人,故称之为“客”。

豪:“嚎”的借字,今通作“号”,号哭。

④谅:揣度之词,犹今口语“想必”。

⑤安能:怎能。

子:指乌。

这三句是作者对乌的要求。

余冠英说:“古人对于新死者,须行招魂的礼,招时且号且说,就是‘号’。

诗人要求乌先为死者招魂,然后吃他。


⑥激激:清澈貌。

⑦冥冥:幽暗貌。

这里指蒲苇的葱郁。

⑧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

枭:勇。

⑨驽(nú奴)马:劣马。

徘徊:彷徨不进貌。

⑩梁筑室:指战争中在桥上构筑工事营垒。

梁,桥。

一说,梁,表声的字。

⑾何以北:一作“梁何北”。

这两句是说,桥上构筑了营垒,河南、河北的交通断绝。

⑿禾黍:泛指田野种植的谷物。

这句是说,战争影响生产,禾黍不获,租赋则无所出。

⒀子、良臣:指战死者。

⒁这两句指战士出攻阵亡。

【赏析】
倘要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此歌的特点,大约只需一个字——“奇”。

《战城南》属《汉乐府·鼓吹曲辞》,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本为“军乐”,其叙军旅生涯,按说该有挑灯看剑、飞骑击敌的壮声才是。

这首歌,却只有出攻不归、抚尸荒野的悲泣——以此哀音,作赳赳“军乐”,堪称开军歌之奇格。

“战城南,死郭北”。

古以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城”之南,亦正“郭”之北。

抒写一场惨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开笔之奇,即已令读者惊讶。

诗人来到这块战场,展现于眼际的,竟是无人掩埋的遍野尸身、“哑哑”啄食的一天乌鸦,该怎样毛骨悚然?按照通常的写法,诗人接着该声泪俱下地悲悼死者了。

此歌却不然:诗人未及吟叹,死者却先开了口:“为我谓乌,且为客豪(即“嚎”,哀号)。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设想横陈之尸,竟会告语诗人,请求飞禽为他们哀悼,已属奇想;而告求的飞禽,恰恰又是最为贪婪而面目可憎的乌鸦,希冀这样的恶禽为战死者号哭,就更匪夷所思了。

不过,乌鸦在啄食尸身以前,确实总要在空中盘旋一下,“哑哑”地嚎叫几声,使人联想到它仿佛在为死者哀号。

相比之下,那些驱使士卒战死沙场又不闻不问,任其尸身暴露腐烂的贪功之将,则是连禽兽心肠都不如了!用如此“壮”语,写士卒无可告愬的哀愤,真可令读者慨然而叹:奇思!
悲怆的诗人,在惨不忍睹的荒野久久踯躅。

此刻,荒野的河水,又怎知士卒的遗恨,依然泛着清亮的波光;昏沉的暮色中,唯有苍苍的蒲苇,还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为死者叹息。

枭雄的战骑,当初曾载着勇士们奔驰杀敌,而今却倒毙满野,再不见那“所向无空阔,真
堪托死生”的雄风;远处,却又时时传来凄长的嘶鸣,那是幸存的驽马在荒野上孤寂徘徊……诗中以河水“激激”(清澈貌)之明,衬蒲苇“冥冥”之暗,以“驽马”嘶鸣之音,衬“枭骑”战死之寂。

对仗自然工整,描摹情景如画,展现了一幅何其凄凉、荒寂的战场暮景!这些描述,与上文尸陈遍地、乌鸦群至的景象交织一片,不构成了表现诗人悲怆之情的奇境?
执殳前驱、杀敌报国,本是好男儿的壮心。

也正在这首铙歌产生的同时代,人们曾发出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语,表现了一种定国安邦、以战弭战的时代壮志。

不过战争这东西非同寻常:和剑与火的壮丽进军所伴随的,往往是田园荒废、城池倾颓的破坏;在斩将搴旗、功封万户的背后,则是成千成万热血男儿的捐躯。

壮丽和惨酷、豪迈和悲怆,就这样相辅相成、相倚相伏,构成了战争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此刻诗人所面对的,正是这—切。

所以,当诗人对死者长声悼叹时,他的心情颇为矛盾。

“梁筑室”以下五句,就运用似断似续的问句,排比而下,表达对战争创伤的咨嗟、战士饥馁的伤悯,写得如怨如诉,诗行间正有几多愤懑在盘旋、奔突;“思子良臣”二句,则以蝉联句式,抒写对“良臣”的思念,偾懑一变为哀惋,回环往复,读来如闻呜咽吞泣之音;最后的“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将“良臣”战死疆场的悲壮一幕,如快镜头一样,又重新在读者眼前拉过,留下的是人亡景存、既壮又悲的不尽缅怀……这就是《战城南》在发为告语乌鸦的奇思、驽马哀鸣的奇境后,所抒发的奇情:它无疑是在告诉人们,战争是惨酷的。

但是,那些在战争中视死如归、勇敢献身的“良臣”,又是值得人们崇敬和永久缅怀的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