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 通用试验要求 04.1045-2008

合集下载

04.030-2009-00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04.030-2009-00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SQR.04.1045
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 通用试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及 Q/SQR.04.935 中的定义。
3.1
干线 main stem
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份。
1
Q/SQR.04.030-2009 3.2
支线 lateral 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 1 所示)。 3.3 分支点 embranchment point 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 l 所示)。 3.4 接点 juncture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5 端子 terminal 插头和插座的统称。 3.6 干区 desiccation bound 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行李舱内等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 damp bound 除干区以外,电线束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刺破连接 SKT 端子将电线绝缘层刺破与电线导体相接,达到良好的电接触并具有一定抗拉力的连接方式。 3.9 插接器 connector 插头和插座安装在护套内的组合件。 3.10 护套 housing 接受端子形成电气连接的塑料件。 3.11 插头 male 插入插座形成电气连接的端子(包括电线附件的方法)。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编织线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编织线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汽车用电器盒标准 三元乙丙橡胶材料 汽车用熔断器 线束波纹管 电线束绝缘胶带标准 线束紧固件标准 轿车、轻型汽车温度场底盘测功机法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道路车辆—低压电缆 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 汽车用低压电缆

汽车电器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

汽车电器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

2006年10月汽车上电气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 VW 80101标准中心 8M A00 共 49 页第1页主题词:部件,电气部件,电子部件,试验条件目录1应用范围2 一般技术要求2.1 规定和测试顺序2.2 定义2.3 汽车技术要求范围和技术要求种类2.4 工作方式2.5 功能状态2.6 一般试验条件3 电气技术要求3.1 工作电压3.2 工作电压干扰3.3 反馈3.4 电平:高-低状态配合3.5 在欠电压和过电压情况下的功能3.6 工作电流3.7 稳定电流图像和稳定电荷图像3.8 极性变换可靠性3.9 过电流稳定性3.10 长时间工作状态的耐过电压性能3.11 短时间工作状态的耐过电压性能3.12 叠加的交流电压3.13 供电电压缓慢下降和上升3.14 电压扰动时的复位性能3.15 防短路可靠性3.16 击穿强度3.17 绝缘阻抗3.18 中断3.19 电压降3.20 电磁兼容性(EMV)4 机械方面技术要求4.1 振动4.2 机械振动4.3 坠地试验4.4. 卷曲连接和插入连接4.5 汽车上电气组件和电子组件的插接件4.6 导线抗拉强度5 气候环境要求5.1 在恒温状态下的试验5.2 在温度交变情况下的试验5.3 分级温度试验5.4 抗大气腐蚀能力5.5 环境稳定性5.6 水是温度突变的原因6 化学方面的技术要求6.1 抗试剂的稳定性7 疲劳试验7.1 电气和电子系统/元件的疲劳试验7.2 电机系统/元件的疲劳试验7.3 零部件的特殊疲劳试验8 表9相关参考资料修订同VW 801 01:2005-06标准比较,作了如下修改:— 2条,一般技术要求作了补充—表5,注释作了补充—取消了材料技术要求条款— 工作方式3作了补充— 3.4条:电压电平。

表7说明输入状态与电压电平的配合情况,在表8中,说明当接线柱5接通时作采纳的电压电平— 在功能状态C、D和E方面,不允许有不明确的功能— 3.5条,在欠电压和过电压情况下的功能,图3电压波形图,都作了校正— 3.8条,极性变换可靠性、用途作了补充,技术要求作了说明— 3.9.2条,电输出,电流负荷作了规定— 3.15条,防短路可靠性,技术要求作了说明,插图有所补充— 3.18条,断路,插头断开有所补充— 4.1条,振动,第1段有修改— 在空调条款中,工作方式3.2,试验时的机械操纵法有补充— 试验尘埃,美国亚利桑那州尘埃A.2,按ISO 12103-1标准处理— 5.2.1条,温度交变与规定的变化速度,工作方式有补充— 5.2.2条,快速温度交变与规定的转变持续时间,补充了印刷体电路(铂)— 5.5.2条,电动机洗涤,以前是在6.2条中— 简化了温度分布曲线图解,工作方式数据作了补充— 疲劳试验,7.1条以及7.1.1条,工作方式和注释都作了补充以前版本1987-06;1988-08;1992-01;1993-04;1994-05;1995-06;1998-01;1999-06;2000-09;2001-04;2003-05;2004-07;2005-061适用范围VW 801 01标准为汽车电气的、机电的和电子的元件/系统规定了一般试验条件在使用该标准时,如果牵涉到零部件特殊的供货技术条件、图纸及货运手册,通常都要使用第8条表27提供的数据(信息),有时还要就一些相关的补充数据与大众康采恩的一些主管专业科室协商行事。

VW801010610-新版 中文版

VW801010610-新版 中文版

2006年10月汽车上电气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 VW 80101标准中心 8M A00 共 49 页第1页主题词:部件,电气部件,电子部件,试验条件目录1应用范围2 一般技术要求2.1 规定和测试顺序2.2 定义2.3 汽车技术要求范围和技术要求种类2.4 工作方式2.5 功能状态2.6 一般试验条件3 电气技术要求3.1 工作电压3.2 工作电压干扰3.3 反馈3.4 电平:高-低状态配合3.5 在欠电压和过电压情况下的功能3.6 工作电流3.7 稳定电流图像和稳定电荷图像3.8 极性变换可靠性3.9 过电流稳定性3.10 长时间工作状态的耐过电压性能3.11 短时间工作状态的耐过电压性能3.12 叠加的交流电压3.13 供电电压缓慢下降和上升3.14 电压扰动时的复位性能3.15 防短路可靠性3.16 击穿强度3.17 绝缘阻抗3.18 中断3.19 电压降3.20 电磁兼容性(EMV)4 机械方面技术要求4.1 振动4.2 机械振动4.3 坠地试验4.4. 卷曲连接和插入连接4.5 汽车上电气组件和电子组件的插接件4.6 导线抗拉强度5 气候环境要求5.1 在恒温状态下的试验5.2 在温度交变情况下的试验5.3 分级温度试验5.4 抗大气腐蚀能力5.5 环境稳定性5.6 水是温度突变的原因6 化学方面的技术要求6.1 抗试剂的稳定性7 疲劳试验7.1 电气和电子系统/元件的疲劳试验7.2 电机系统/元件的疲劳试验7.3 零部件的特殊疲劳试验8 表9相关参考资料修订同VW 801 01:2005-06标准比较,作了如下修改:— 2条,一般技术要求作了补充—表5,注释作了补充—取消了材料技术要求条款— 工作方式3作了补充— 3.4条:电压电平。

表7说明输入状态与电压电平的配合情况,在表8中,说明当接线柱5接通时作采纳的电压电平— 在功能状态C、D和E方面,不允许有不明确的功能— 3.5条,在欠电压和过电压情况下的功能,图3电压波形图,都作了校正— 3.8条,极性变换可靠性、用途作了补充,技术要求作了说明— 3.9.2条,电输出,电流负荷作了规定— 3.15条,防短路可靠性,技术要求作了说明,插图有所补充— 3.18条,断路,插头断开有所补充— 4.1条,振动,第1段有修改— 在空调条款中,工作方式3.2,试验时的机械操纵法有补充— 试验尘埃,美国亚利桑那州尘埃A.2,按ISO 12103-1标准处理— 5.2.1条,温度交变与规定的变化速度,工作方式有补充— 5.2.2条,快速温度交变与规定的转变持续时间,补充了印刷体电路(铂)— 5.5.2条,电动机洗涤,以前是在6.2条中— 简化了温度分布曲线图解,工作方式数据作了补充— 疲劳试验,7.1条以及7.1.1条,工作方式和注释都作了补充以前版本1987-06;1988-08;1992-01;1993-04;1994-05;1995-06;1998-01;1999-06;2000-09;2001-04;2003-05;2004-07;2005-061适用范围VW 801 01标准为汽车电气的、机电的和电子的元件/系统规定了一般试验条件在使用该标准时,如果牵涉到零部件特殊的供货技术条件、图纸及货运手册,通常都要使用第8条表27提供的数据(信息),有时还要就一些相关的补充数据与大众康采恩的一些主管专业科室协商行事。

汽车电气VW80101_091101_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_中文版

汽车电气VW80101_091101_和电子部件一般试验条件_中文版

月 11 年 9002
30�9002�01�6002�60�5002 �70�4002�50�3002�40�1002�90�0002�60�0002�60�9991 �10�8991�60�5991�40�3991�10�2991�80�8891�60�7891�10808 WV 本版前以 件条验试、件部子电、件部气电、件部�词键关 00AM8�号类分
95 共
。2 表和 1 图见 式方求要其及围范求要车汽 。压电验试的接反极电池电蓄下况情动启接外 。压电验试的时作工池电蓄 。压电验试的下况情转运机动发 压电称标 。压电作工许允小最的时作工件试 。压电作工许允大最的时作工续持件试 。作工不 件试。 度温 低最的 许允 所中程 过 输运者 或放存 件试 为意� 限下 的度温 放存 。升温身自虑考予不。作工行进地续持 件试许允时此�度温境环低最或抑高最即�限下或抑限上的度温限极作工 。度温验试为即度温该�明说他其无如。℃�5±32+�温室 。作工不件试。量热留滞和燥干漆油内舱机动发如例括包它 。度温境环高最的许允所中程过输运者或放存件试为意�限上的度温放存
q至a q至a sqjigfe
K9XPI )1 和 K4K5PI K9XPI )1 和 K4K5PI K9XPI )1 和 K4K5PI
热湿 雾盐 热湿 雾盐 热湿 雾盐
041� 041� 09� 031�
04� 04� 04� 04�
021� 04� 舱机动发 2.2.4 4.1.4 2 )3 07� 04� 部外 头车 2 度锐 b1 021� 04� 部内 头车 a1 2 . 2 . 4 4.1.4 )3 。求要体具明说上书务任计设在须必则� �值数�据数的中表定确分充能不要只 。准标 80108 WV 用应须必�式型护防 PI 的境环装安定确确精了为 围范求 要 节照按 击冲械机 节照按 荷负动振 型类求要

大众实验要求VW80101 中

大众实验要求VW80101 中

2.6.1 功能状态A 试件在加载各项试验参数过程中和加载后满足规定中的所有功能。该状态要在具诊断能力的控 制器无任何故障存储记录。
2.6.2 功能状态B 试件在加载各项试验参数过程中和加载后满足规定中的所有功能。但可能有一项或多项功能在 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外。结束加载试验参数以后试件重新满足所有规定中的所有功能。存储功能 必需保持在功能状态A。
以前的版本 1987-06,1988-08,1992-01,1993-04,1994-05,1995-06,1998-01,1999-06,2000-09,2001-04, 2003-05
2
1. 适用范围 此标准规定了汽车中电气和电子组件的一般试验条件。 应用本标准时,补充零件专用的技术供货条件、图纸和任务书要应用章节 8 的表格 23 并且与主 管专业部门协商去的对应说明。
汽车中的电气和电子组件 通用试验条件
关键词: 组件,电气组件,电子组件,试验条件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概述 2.1 规则和试验顺序 2.2 定义 2.3 汽车部件的要求范围和其对车辆的要求方式 2.4 材料要求 2.5 工作方式 2.6 功能状态 2.7 通用试验条件 3 电气要求 3.1 工作电压 3.2 反馈 3.3 电平:高-低端配置 3.4 过压和电压不足下的功能 3.5 静态电流记录 3.6 工作电流 3.7 防电极反接 3.8 过流耐抗性 3.9 长时过载耐抗性 3.10 短时过载耐抗性 3.11 叠加的交变电压 3.12 供电电压的缓慢降低和升高 3.13 电压中断情况下的复位性能 3.14 短接耐抗性 3.15 击穿耐抗性 3.16 绝缘电阻 3.17 断路 3.18 电降压 3.19 电磁兼容性(EMV) 4 机械要求 4.1 振动 4.2 机械振动 4.3 落体试验 4.4 卡接和插接 4.5 车辆中电气和电子组件的插接接头 5 气候方面的要求 5.1 恒定温度下的试验 5.2 交变温度下的试验 5.3 大气曝晒试验耐抗性

德国大众 吨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试验标准

德国大众 吨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试验标准

共 94 页第1页LV 1243.5吨以下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要求目录页适用范围第一部分:电气要求1 参考标准2 通用部分2.1 概念和定义2.2 扫描率和测量值分辨率2.3 工作电压范围2.4 功能状态2.5 工作方式2.6 参数试验2.7 用漂移分析法不间断监控参数2.8 物理分析2.9 接口说明2.10 实施的限制条件3 试验选择3.1 试验选择表4 电气试验和要求4.1 E-01 长时间过电压4.2 E-02 瞬态过电压4.3 E-03 瞬态欠电压4.4 E-04 Jumpstart(跃变启动)4.5 E-05 Load Dump(甩负荷)4.6 E-06 叠加的交流电压4.7 E-07 供电电压缓慢下降和缓慢提升4.8 E-08 供电电压缓慢下降快速提升4.9 E-09 复位特性4.10 E-10 短时中断4.11 E-11 启动脉冲4.12 E-12 具有智能发电机调整装置的电压波动波形4.13 E-13 插脚中断4.14 E-14 插头中断4.15 E-15 极性变换4.16 E-16 接地偏移4.17 E-17 信号线路和负荷电路短路4.18 E-18 绝缘电阻4.19 E-19 静止电流4.20 E-20 击穿强度4.21 E-21 反馈4.22 E-22 过电流第二部分:环境要求5 通用部分5.1 参考标准5.2 概念和定义5.3 工作方式5.4 渗透温度5.5 参数试验5.6 用漂移分析法不间断监控参数5.7 物理分析6 使用特性曲线6.1 寿命设计6.2 温度集中试验7 试验选择7.1 试验选择表7.2 试验流程图8 机械试验和要求8.1 M-01 自由落体试验8.2 M-02 碎石冲击试验8.3 M-03 防灰尘试验8.4 M-04 振动试验8.5 M-05 机械冲击试验8.6 M-06 机械持续冲击试验9 气候试验和要求9.1 K-01 高温 / 低温存放9.2 K-02 梯度温度试验9.3 K-03 低温工作9.4 K-04 再次油漆温度9.5 K-05 温度冲击试验(部件)9.6 K-06 盐雾喷射试验,在舱外工作情况下9.7 K-07 盐雾喷射试验,在舱内工作情况下9.8 K-08 湿热循环试验9.9 K-09 湿热循环试验(附霜冻)9.10 K-10 防水保护— IPX0至IPX6X9.11 K-11 高压射流清洗 / 蒸汽射流清洗9.12 K-12 有浪涌水的温度冲击试验9.13 K-13 浸入式温度冲击试验9.14 K-14 恒定湿热试验9.15 K-15 与部件组一起的凝露试验9.16 K-16 温度冲击试验(无外壳)9.17 K-17 阳光辐射试验9.18 K-18 有害气体试验10 化学试验和要求11 寿命试验11.1 L-01 机械 / 液压耐久寿命试验11.2 L-02 高温耐久寿命试验11.3 L-03 温度交变耐久寿命试验12 附录12.1 试验流程图12.2 各种安装范围的典型温度集中试验12.3 高温耐久寿命试验计算模型12.4 温度交变耐久寿命试验计算模型12.5 恒定湿热试验计算模型—锐度212.6 凝露试验、试验箱程序设计和曲线12.7 汇总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对3.5吨以下汽车使用的电气、电子、机械电子部件和系统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和试验要求的规定。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

目录1 范围..............................................................2 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3.2 负荷代码....................................................3.3 试验代码....................................................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3.5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4 一般要求..........................................................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4.2 可靠性目标..................................................4.3 试验样品数..................................................4.4 试验代码....................................................4.4.1 电气负荷代码 .........................................4.4.2 根据安装位置推荐的环境负荷代码(除电气负荷以外) .....4.4.3 机械负荷代码 .........................................4.4.4 温度负荷代码 .........................................4.4.5 气候负荷代码 .........................................4.2.6 化学负荷代码 .........................................4.2.7 外壳防护代码 (8)4.5 连续监控....................................................4.6 功能循环....................................................4.7 试验计划....................................................4.8 试验流程....................................................4.9 一般试验条件................................................5 试验方法..........................................................5.1 性能、功能验证试验..........................................5.1.1 五点功能/参数试验 ....................................5.1.2 单点功能/参数试验 ....................................5.1.3 目视检查 .............................................5.2 电气试验....................................................5.2.1 暗电流测量 ...........................................5.2.2 耐异常电压试验 (12)5.2.3 瞬时掉电试验 .........................................5.2.4 低电压复位试验 .......................................5.2.5 供电电压缓慢变化试验 .................................5.2.6 交流干扰电压叠加试验 .................................5.2.7 开路试验 .............................................5.2.8 地电位偏移试验 .......................................5.2.9 电源电位偏移试验 .....................................短路试验 ...................................................绝缘电阻测量 ...............................................绝缘强度试验 ...............................................电子电气零部件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不同安装位置上电子电气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iec汽车电子试验规范

iec汽车电子试验规范

说明:IEC(国际电工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针对于民生用的电子产品制定相关试验规范与测试方法,如:主机板、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液晶萤幕、游戏机...等,其试验主要精神都从IEC延伸过来的,其中主要代表就是IEC60068-2,环境试验条件其[环境试验]就是指将样品暴露予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然而对其在实际中遇到的使用、运输和储存条件下的性能做出评价,透过规范的标准使用,以便使该样品的环境试验达到统一而又具再线性。

环境测试可以模拟产品是否能够适应在不同阶段(储存、运输、使用)的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温度变化、温度冲击、盐雾、粉尘).等,以及验证产品本身的特性与品质不会受到其影响,低温&高温&温度冲击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使试验样品对之后的试验更为敏感,冲击&振动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可使样品立即损坏,空气压力&交变湿热&恒定湿热&腐蚀应用这些试验,可以接续热与机械应力的试验影响。

IEC重要规范分享:IEC 60068-2-1-冷测试目的:测试汽车元件、装备或其他元件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操作及储存能力。

测试方法分为:1. Aa:不生热试件之温度骤变法2. Ab:不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3. Ad: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注意事项:Aa: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

2. 先降温至规范之指定温度再放待测试件。

3. 稳定后试件上各点温差不超过±3℃。

4. 测试完成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大气压下,直到完全除雾;移转过程中试件不加电压。

5.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

Ab: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2. 试件于室温下置入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

3. 试件于试验结束后应留置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回复至标准大气压下;变温期间试件应不加电。

4.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Q/SQR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 通用试验要求1)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Q/SQR.04.1045-2008前 言本标准规定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汽车上的电气电子系统/部件的通用试验要求。

它作为每个电气电子系统/部件的具体技术规范或技术要求的基础,为产品的开发,认可及质量检验提供基础试验检验依据。

本标准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管理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试验技术中心、乘用车工程研究一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成、陆云峰、朱礼铭、董明。

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通用试验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奇瑞汽车的电气电子系统/部件的通用试验要求。

在使用该标准时,须结合具体系统/部件的技术特征,结构,安装位置等,根据表1选取试验项目或变更试验要求,并体现在具体的技术规范或图纸中。

按照优先级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产品图纸、系统/部件的技术规范、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Q/SQR.04.030 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SQR.04.095 塑料、织物氙弧灯连续照射试验Q/SQR.04.748 车辆电器电子零部件EMC试验方法及其要求Q/SQR.04.93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DIN 40 050-9 Road vehicles-Degrees of Protection(IP Code)-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objects,water and access Electrical equipment3 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3.1.1系统功能上关连的一组部件,例如ABS系统(防抱死系统),ESP系统(电子稳定系统)。

3.1.2部件构成系统的零件,例如,执行元件、传感器、控制器。

3.1.3试样准备试验的系统或部件。

3.1.4功能包含规定的系统功能和诊断功能。

3.2 符号和缩略语3.2.1I R (Rating current)—额定电流。

3.2.2T MAX,HS (Maximum hot-soak temperature)—对流受热温度,是一种在停车之后,在相应的技术要求范围内(见表2)出现的最高环境温度。

3.2.3T HS (Highest storage temperature)—试样所允许的最高存储或运输温度,如油漆烘干和在发动机舱的加热过程。

试样在此温度中不工作。

3.2.4T RT (Room temperature)—室温(+23±5)℃,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即试验温度。

3.2.5T LO (Lowest operating temperature),T HO (Highest operating temperature)—下限或上限的极限工作温度。

在此温度下,试样可以持久运行。

不考虑试样的自温升。

3.2.6T LS(Lowest storage temperature)—下限的存储极限温度,是试样存放或运输时允许的最低温度,试样不工作。

3.2.7U Omax (Maximum operating voltage)—最高的工作电压,在此电压下,试样可以持续工作。

3.2.8U Omin (Minimum operating voltage)—最低的工作电压,在此电压下,试样可以工作。

3.2.9U R (Rating voltage)—额定电压。

3.2.10U TA(Test voltage of the alternator)—发动机运转时的试验电压。

3.2.11U TB (Test voltage of the battery)—仅由蓄电池供电时的试验电压。

3.2.12U TC(Test voltage for reverse-polarity battery connection)—外部起动模拟电源极性反接时试验电压。

4 基本要求4.1 基本试验要求待试的试件,推荐要有6个,对于提高的要求,则至少要10个试样。

全部试样都要经过预处理 (预处理见 7.1.1 条)。

如果无特殊规定,温度公差为±2℃。

如果没有其他要求,试验温度为T RT,相对湿度为 25%至 75%。

试验电压按表 1,如有变更,须同主管设计部门协商采用,试验电压必须在试验报告中记载清楚。

表1 试验电压试验电压1)12V系统(V)24V系统(V)U TA14.5±0.128±0.2U TB12±0.124±0.21)试样的试验电压4.2 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表2的内容应根据具体系统/部件的技术特征,结构,安装位置等,部分或全部体现在系统/部件的技术规范中。

见图1和表3。

图 1区域划分Q/SQR.04.1045-20086表3 整车各部件要求部件名称 要求 振动负荷根据下列条款 机械冲击根据下列条款 工作温度范围(℃)存储温度范围(℃)环境耐抗性 化学试剂2)耐抗性根据表16 防尘、防水密封性根据下列条款T LO T HO T LS T HS在按照此规范使用的情况下,或者误操作情况下,试样有可能进水,这就要使用IP 6K 8防护等级(例如门、盖、脚部空间、水箱等)。

如表中的数据内容不充分,则该技术要求应在系统/部件的技术规范中给予定义。

1a 车前区域内部 6.1.4 强度2 6.2.2 -40 +1203)-40 +130盐雾、湿热 e, f, g, i, j, q, s 7.5.1和7.5.4 1)1b 车前区域外部 -40 +70 -40 +902 发动机部件 6.1.4 6.2.2 -40 +1203)-40 +140盐雾、湿热 a~q 7.5.1和7.5.43 发动机附件 6.1.1 - -40 +1403)-40+140盐雾、湿热 a~q 7.5.1和7.5.4变速箱附件 6.1.2 与其他部件无连接的进气系统部件 6.1.34 水槽 6.1.4 6.2.2 -40 +70 -40 +90 盐雾、湿热 f, g,j, q, s 7.5.1和7.5.45 仪表台、中控面板 6.1.4强度26.2.2 -40 +70 -40 +90 湿热 m, r, s7.5.16 车门(内部) 6.1.4 6.2.1 -40 +80 -40 +100湿热 m, r, s, t 7.5.1和7.5.47 车门、侧围(外部) 6.1.4 6.2.2门4.2.1-40 +70 -40 +90 盐雾、湿热 f, g, j, q 7.5.1和7.5.48 室内地板、中通道、行李箱 6.1.4 6.2.2 -40 +70 -40 +90 湿热 m, r, s, t 7.5.1 9 室内顶棚 6.1.4 6.2.2 -40 +95 -40 +105湿热 s 7.5.1 10 底盘部分 6.1.4 6.2.2 -40 +70 -40 +90 盐雾、湿热 a~q 7.5.1和7.5.411 顶棚、前舱盖、后备箱盖、后保险杠部位 6.1.4 6.2.2-40 +70 -40 +90 盐雾、湿热 e, f, g, i, j, q, s 7.5.1和7.5.4前舱盖、后备箱盖、后保险杠部位6.2.11)附加的防淋水试验、沉浸试验按照按7.5.2和7.5.3条; 2)仅在技术规范中有此要求时才用试剂c(蓄电池电解液); 3)温度曲线和后续加热阶段按照图18和表22。

4.4 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划分如下:4.4.1 工作模式 1试样不通电模式— 工作模式 1.1 试样没有任何导线连接— 工作模式 1.2 根据实车安装状态连接所有导线,但是不通电4.4.2 工作模式 2试样工作,电源由蓄电池电压U TB提供,关闭汽车发动机。

全部系统部件(例如传感器、执行元件)和导线都连接到试样上。

— 工作模式 2.1 系统/部件的功能未被激活(例如休眠状态)— 工作模式 2.2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部件功能被激活4.4.3 工作模式 3试样工作,电源电压由U TA提供全部系统部件(例如传感器、执行元件),包括机械部件和导线都需连接到试样上。

— 工作模式 3.1 系统/部件的功能未被激活— 工作模式3.2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部件功能和电气被激活4.4.4 试验室工作模式同工作模式 3.2,但试验电压和电气负载根据相关试验要求。

4.5 功能状态该条款定义了试验中和试验后试样的功能状态。

针对每项试验,均规定了功能状态。

附加要求需在技术规范或图纸中说明。

4.5.1 功能状态 A试样在试验中时和试验后,都能满足全部规定的功能规范要求。

4.5.2 功能状态 B试样在试验中所有功能都能满足全部规定的功能规范要求,但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参数超过限值要求,试验后所有功能均能自动恢复正常限值范围内;存储记忆功能应满足功能状态A的要求;4.5.3 功能状态 C试样在试验中有一个或多个功能不符合功能规范要求,但是试验后所有功能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4.5.4 功能状态 D试样在试验中有一个或多个功能不符合功能规范要求,但是试验后,通过复位或简单的技术处理(如更换保险丝)后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4.5.5 功能状态 E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有一个或多个功能不符合功能规范要求,必须经过替换或者维修。

5 电气要求5.1 工作电压工作电压见表4。

5.2 电压跌降5.2.1 目的该项试验是模拟可能出现的工作电压快速跌降工况。

5.2.2 试验图2 是直接给试样供电的电源电压曲线。

电压值,时间及试验循环数见表5。

表 5 中的全部电压曲线均需试验。

图 2 直接给试样供电的电源电压曲线表5 电压曲线电压曲 线序号123 4 5 6 7 8起动机啮合时 典型电压曲线标准 起动 电压 曲线 急速 起动 电压 曲线 启动 期间 最低 工作 电压 升高 曲线 1 升高 曲线 2 升高 曲线 3 公差U B (V) 12 12 12 12 12 12 12 12±0.2U S (V) 5 3 4.5 3 6 3 3 3 U A (V) 6.5 5 6.5 5 6.5 3 3 3 U R (V) 0 0 2 2 2 0 0 0 t r (ms) ≤5 ≤5 ≤5 ≤5 ≤5 ≤5 ≤5 ≤5±10%t 6 (ms)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t 7 (ms)50 50 50 50 50 50 50 50 t 8 2s1s10s1s 10s 100ms 1s 10s t f 100ms 100ms 100ms 100ms 100ms 100ms 1s 10s f (Hz) 2 2 2 2 2 2 2 2 ±10% 试验循环 10101010 10 10 10 10 / 循环间隔1s –2s 1s –2s 1s –2s1s –2s1s –2s1s –2s1s –2s1s –2s±10% 注:对于电压曲线6,7,8,频率可不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