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案例例子分析解析
[管理学]连锁经营案例赏析
![[管理学]连锁经营案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ec63340b4e767f5acfcec1.png)
案例四、超市店铺开发细则
一、连锁超市网点分布的策略 1.连锁超市网点,以分布在各居民住宅区为原则,一般超市 均以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和日用品为经营内容,而这些商品 大多是消费者要反复购买,吃了上顿,要下顿,选择性相对要小, 开门七件事样样少不了。因此;消费者就近便利购买为原则。 2.超级市场的顾客通常稳定性强;在超市多次购物的顾客占 50%,且流动性低,超市的常客一般是距离1500米,步行15-20 分钟,自行车3-5分钟的住家居民。 二、新开门店选址 1.居民区为主:选择方圆1500-3000米的居民集中区开店,以 稳定的居民为主。 2.选择交通要道开店,应选择以下班客流为主流的交通要道, 并且要有适宜停放交通工具的道路,如:客车、轿车、自行车等。 因为顾客在上班时大多急匆匆赶时间而下班则有较从容的购物时 间与兴趣。
1997年开始,“联华”有意识地将生鲜食品经营与“厨房工程” 贴近,在山东、浙江、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寻找基地,先后建立 起了肉食品、鸡蛋等生产供应基地。与此同时,还开创了超市与园 艺场定向种菜的先河,建立起了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这年6月, “联华”将生鲜配送中心搬至上海城郊结合的大场地区,场地扩为 4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的加工场,1000平方米用于装卸生 鲜食品的周转场地。在经营生鲜食品时,“联华”还与科研单位联 手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加工和销售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食品、黑 色食品等高科技食品。目前,“联华”的生鲜食品经营,已具有相 当的规模。从经营品种看,有猪牛羊肉、蔬菜、水产品、分割家禽、 蛋品等19个大类,1200多个品种;从经营网点看,有180多家门店; 从销售份额看,生鲜品几乎占"联华"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充分体现 了它的个性化经营的特色。这种个性化的经营特色,突破了传统的 商业经营,实现了由原来单一零售业向“产加销、科农贸”多元化 的转变,提高了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种连锁经营形式案例分析屈臣氏-全聚德SPAR

三种连锁经营形式案例分析一、屈臣氏集团只以公司名义开直营店1、直营连锁案例介绍提到屈臣氏,恐怕现在国内的消费者都已耳熟能详。
屈臣氏集团——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3300多间零售店。
去过的人真切地享受到它舒适的购物体验,没去过的对它“个人护理专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
自1989年4月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如今已发展到四十多家。
2002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人民币610多亿,仅中国便超过5个亿。
屈臣氏是李嘉诚旗下屈臣氏集团的保健及美容品牌。
据了解,屈臣氏集团已经在内地拥有三项投资,分别是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百佳超市和屈臣氏蒸馏水屈臣氏不会开展特许加盟来加快开店速度。
无论是集团旗下的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还是百佳超市,全部以直营方式拓展市场,因为加盟店的管理容易失控。
所以屈臣氏是不会接受个人加盟的,只能是直营方式进入一个城市,而且对于地址的选择有很严格的要求,包括经营场所的面积、人流量等等。
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是屈臣氏集团最先设立的零售部门,在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间个人护理连锁零售店,成为亚州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集团,其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菲律宾,为每周平均总数高达两百万的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乐趣。
2、直营连锁案例分析所谓直营连锁是指连锁的门店由连锁公司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统一经营、利益独享、风险独担的一种高度统一的商业经营形式。
屈臣氏集团在多地出资设店,各分店的所有权都由总公司所有。
屈臣氏集团总部负责连锁公司在人事、财务、投资、分配、采购、订价、促销、物流、商流、信息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经营,而店铺只负责销售业务。
屈臣氏集团采取直营形式是因为容易控制各店,统一经营管理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占有市场;整体实力雄厚,有利于同金融界和生产商打交道;集中采购的方式使集团从整体上获得成本上的优势;集团的政策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方便性。
永和豆浆的连锁经营案例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末,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登陆中国并迅速以超过千家店面的规模赢得中国市场时,永和豆浆开始现身祖国大陆市场,向“洋快餐”发起挑战,并致力于打造全球中式餐点连锁第一品牌。
目前,永和豆浆在祖国大陆的店面总数已经达到150余家,其中包括15家直营店和130余家加盟连锁店。
2005年,这些店的总营业额达到4亿元。
永和豆浆的成功,为中式快餐的连锁经营提供了经验。
定位中式快餐纵观麦当劳、肯德基等成功企业,连锁经营要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而品牌背后是一个立得住的产品。
开展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为企业产品准确定位,是建立连锁品牌的基础。
在进入市场之初,连锁企业首先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以便为企业选择一个独特的市场位置。
此位置:(1)能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2)构成一定的进入壁垒;(3)能为自己提供超过竞争者的相对优势。
永和豆浆的推出,是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和反复尝试的结果。
正如公司总经理林建雄所说,要做这个品牌并不是我们突发奇想,其实是符合了永和豆浆一贯倡导的健康饮食,把豆浆产品产业化,然后再作延伸的战略构想。
永和豆浆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
当时,一群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追于生计,聚集在台北与永和间的永和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片供应早点的摊铺。
因为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致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声名远播,传遍全岛。
至今,在台湾还有四海豆浆、世界豆浆等源自永和老兵的豆浆店。
然而,由于这些传统小吃全部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随着老兵们的相继离去,后来的产品常常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虽然岛内各地自称源自永和地区的早餐店越开越多,但永和豆浆的影响已日渐式微,在人们的印象里,永和豆浆已与街头巷尾的豆浆摊贩毫无二致。
像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创始人林炳生是从小喝着永和老兵的豆浆、吃着永和老兵的烧饼油条长大的,对它们的日益消退尤为惋惜。
连锁企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连锁超市是一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分店的知名连锁企业。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XX连锁超市在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发生在XX连锁超市的侵权纠纷案件,探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消费者李某在XX连锁超市某分店购买了一瓶洗发水。
使用过程中,李某发现洗发水内有异物,经检查为玻璃碎片。
李某立即与超市工作人员联系,要求赔偿损失。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洗发水为正规厂家生产,产品合格,拒绝赔偿。
李某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进行调查核实。
经调查,该批洗发水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且该批洗发水为XX连锁超市从供应商处采购。
消费者协会要求XX连锁超市赔偿李某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XX连锁超市不服消费者协会的处理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就以下问题存在争议:1. XX连锁超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2.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三、争议焦点分析1. XX连锁超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本案中,XX连锁超市提供的洗发水存在质量问题,对消费者李某造成了人身伤害,因此XX连锁超市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造成人身伤害的,按照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计算;(二)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损失的实际价值计算。
”本案中,李某要求赔偿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XX连锁超市应承担赔偿责任,判决XX连锁超市赔偿李某人民币5000元。
商业连锁行业的最佳实践成功案例研究

商业连锁行业的最佳实践成功案例研究近年来,商业连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类行业的成功离不开企业们的最佳实践策略。
为了更好地了解商业连锁行业的最佳实践,本文将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研究,探索其成功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 案例一:麦当劳麦当劳是全球最成功的连锁快餐品牌之一。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高度标准化的经营模式。
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一致的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服务水平。
这种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使得消费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麦当劳店中品尝到相同的美食,这也是他们建立起全球品牌形象的重要原因。
另外,麦当劳还注重创新。
他们不断推出新品,满足消费者的变化需求。
例如,麦当劳推出了无肉产品,以迎合素食主义者的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成功。
2. 案例二:星巴克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之一。
他们的成功与其独特的品牌体验密不可分。
星巴克提供了舒适的环境、高品质的咖啡和个性化的服务,使得消费者喜欢在星巴克度过闲暇时光。
另外,星巴克对于咖啡豆的采购和烘焙过程严格把关,确保了咖啡的品质。
他们通过与咖啡豆供应商的合作,确保所使用的咖啡豆源自可持续发展的农场。
3. 案例三: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超市之一。
他们的成功源于“低价优势”。
沃尔玛以大规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商品。
这种低价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并使得沃尔玛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沃尔玛还注重在战略位置上建立超市,以方便消费者。
他们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开设超市,确保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到店购物。
4. 案例四:宜家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零售商之一。
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购物体验。
宜家的产品注重功能性和简约设计,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宜家还提供了愉悦的购物体验。
他们在店内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区、儿童游乐区等,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放松和愉悦的感觉。
[管理学]连锁经营案例赏析
![[管理学]连锁经营案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ec63340b4e767f5acfcec1.png)
1997年开始,“联华”有意识地将生鲜食品经营与“厨房工程” 贴近,在山东、浙江、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寻找基地,先后建立 起了肉食品、鸡蛋等生产供应基地。与此同时,还开创了超市与园 艺场定向种菜的先河,建立起了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这年6月, “联华”将生鲜配送中心搬至上海城郊结合的大场地区,场地扩为 4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的加工场,1000平方米用于装卸生 鲜食品的周转场地。在经营生鲜食品时,“联华”还与科研单位联 手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加工和销售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食品、黑 色食品等高科技食品。目前,“联华”的生鲜食品经营,已具有相 当的规模。从经营品种看,有猪牛羊肉、蔬菜、水产品、分割家禽、 蛋品等19个大类,1200多个品种;从经营网点看,有180多家门店; 从销售份额看,生鲜品几乎占"联华"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充分体现 了它的个性化经营的特色。这种个性化的经营特色,突破了传统的 商业经营,实现了由原来单一零售业向“产加销、科农贸”多元化 的转变,提高了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由代理制转变为特许经营是市场的选择。王刚经理介 绍说,“原来在一条街上,就会出现代理商无序竞争的 现象,不利联想品牌的树立。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可 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对品牌、管理经验的整合,产 生 ‘大联想’,的品牌效应。” 特许经营是一种强调 "双蠃"的竞争模式,这就要求特 许者与被特许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不仅可以使 经营更加愉快,也可以便整个网络牢固而有力。因此, 如何选择理想的加盟者是非常重要的。
2.萨姆会员商店以优质优价的各种商品来款待会员。 商品种类从餐厅用品、家用电器到化妆用品、休闲食品、 海鲜、肉类、蔬菜等应有尽有,充分地满足了会员的各 种需要。 3.萨姆会员商店为会员提供多种服务。主要项目有复 印、快速收银、商品展示、购物休闲廊、免费停车场等, 确保顾客方便、满意地购物。 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以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沃尔玛集 团的会员制商店迅速在世界各地兴办起来。1996年它在 中国深圳市开设了萨姆会员商店,营业面积12000平方米 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连锁经营案例例子分析解析

连锁经营案例例子分析解析连锁经营是一种以一个品牌、标识、经营理念和经营方法为基础,由若干个加盟商通过加盟合同与总部签订,从而在全国范围内独立经营分店的商业模式。
它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能够快速扩张并实现统一管理。
下面将通过一个连锁经营案例来进行例子分析解析,以便深入了解连锁经营的特点、优势和挑战。
案例:某连锁餐饮企业该连锁餐饮企业始于2005年,以提供健康、美味、快捷的餐饮服务为宗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多家分店。
该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依靠标准化的菜单、统一的经营理念以及专业化的培训系统,吸引了众多加盟商的加入。
优势分析:1. 品牌效应:连锁经营可以通过统一的品牌形象、标志和宣传推广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增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和信任度。
2. 管理标准化:连锁经营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采购、质量控制、经营流程等,从而保证各分店的服务质量和口味的一致性,提高顾客满意度。
3. 经济规模效应:连锁经营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从而使每家分店获得更高的利润。
4. 专业化培训:连锁经营总部为加盟商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包括产品知识、经营技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加盟商更好地开展业务。
挑战分析:1. 控制力丧失:作为加盟商,虽然能够受益于连锁品牌的影响力和管理优势,但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遵守总部规定的经营方式、产品标准等,并且无法独立决策,这可能对一些有创业激情的个体商户来说是一种限制。
2. 经营风险:由于连锁经营的成本较高,如租金、店面装修、人员培训等,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加盟商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3. 市场饱和:连锁经营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有很多知名连锁品牌存在,这就给新加盟商带来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解析分析:1. 成功因素:该连锁餐饮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其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策略、严格的统一标准和质量控制、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优秀的培训和团队管理。
连锁企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连锁企业(以下简称“原告”)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知名品牌企业。
原告拥有“XX”注册商标,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告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多家模仿其商标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商标权益和消费者利益。
2019年,原告发现某市一家名为“YY连锁店”(以下简称“被告”)在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了与原告注册商标极其相似的标识,涉嫌侵犯原告的商标权。
原告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争议焦点1. 被告使用的标识是否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的侵权?2. 如果构成侵权,被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三、案例分析1. 商标侵权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
在本案中,被告在其销售的产品上使用的标识与原告的注册商标“XX”在视觉上极为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的侵权。
2. 被告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由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案中,原告作为商标注册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未经原告许可的情况下,在其销售的产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已经构成对原告商标权的侵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在其产品上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50万元。
四、案件启示1. 加强商标保护意识:企业应重视商标保护,及时注册商标,并在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加强商标管理,防止他人侵权。
2. 建立健全商标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商标管理体系,对商标使用进行规范,定期进行商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百思买(Best Buy)
49,694
1,317
178 美国超价商店公司(Supervalu) 40,59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93
198 澳大利亚伍尔沃斯公司(Woolworths) 36,523
1,349
309 法国巴黎春天百货集团(PPR) 26,534
1,368
339 大众超市 (Publix Super Markets) 24,515
案例一 国美电器
1.黄光裕是一个极其强势的领导人。在上世纪8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企业要想 获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极其强势的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企业内部几乎没有民主可言。黄 光裕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人,他头脑清醒,善于捕捉市场机会,独断专行,企业中的任 何人都不得反对他。
2.选择电器行业作为国美的宏图大业。位于前门珠市口的“国美电器店”的前身是“国美服 装店”,但是服装生意并没有预期那样红火。黄光裕自言不太懂服装,因为服装有款式、面料、 质地、规格、季节等各种差异,变化很多,潮流更新快,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自己根本没有 兴趣去学这些知识。他的兴趣是在观察,为什么他的邻居的家电生意比他好,他在学习人家是 如何做电器生意的。黄光裕善于剖析自己,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最后选择最能 发挥自己长处的电器行业作为国美的宏图大业。
世界500强企业之连锁企业(2010)
排名 公司名称 (中英文) 营收(单位:百万美元) 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1 沃尔玛(Wal-Mart Stores) 408,214
14,335
22 家乐福(Carrefour)
121,452
454
57 麦德龙(Metro)
91,152
532
58 乐购(Tesco)
案例一 国美电器
在18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 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 “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 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 如今的国美电器,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 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 一品牌,正向着“成为全球顶尖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长远战略 目标持续快速前进。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三,2007年 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七。2008年,在世界品牌价值 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中排名第5位。
1,161
378 麦当劳(McDonald‘s)
22,745
4,551
495 美国科尔士百货公(Kohl's)
17,178
991
中国连锁百强企业(2008)
贴士:
连锁企业分类: 综合零售(沃尔玛) 专业零售(百思买)
行业分布: 日用消费品(十足) 药品(一正) 食品(正新)
案例一 国美电器
90,234
3,690
79 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 71,422
1,086
122 欧尚集团(Groupe Auchan) 55,141
919
排名 公司名称 (中英文) 营收(单位:百万美元) 净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124 Seven & I Holdings
54,701
480
3.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采取了差别化竞争策略。在凭票供应的卖方市场,绝大多数国有商家 采用“抬高售价、大量批发,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但是,黄光裕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走 “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发展之路。黄光裕拥有原始生意人的精明,再加上他的审时度势, 居然在那个时代就采取了差别化的竞争策略,使得国美走上了快速的发展道路。
2011年,开始扩张提速,计划新开400家左右门店。
案例一 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20年发展成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的绝对老大,和掌 门人黄光裕的个人优秀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86年,17岁 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 的4000元,然后又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 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那是一座二层小楼, 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1987年1月1日,从第一家“国美 电器店”正式挂牌至1995年年底,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 家;到2004年底,国美电器已在全国及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拥有 了190个门店;2006年达到587家,门店总营业面积约为222万平方 米。2007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已经增至654家,营运 利润8.94亿元人民币。 国美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这与国 美的掌门人黄光裕先生的个人素质有绝对的关系。
1987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 仅 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目前,国美电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经发展 成为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同时国美 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成都、重庆、西安、广 州、深圳等国内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拥有直营店560余家,10多万 名员工,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在国家商务部公 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 联家电连锁第一名;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 电器以498.4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 售业。2004年底,国美电器基本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级市场的网络建设, 同时扩展到较为富裕的二、三级市场,并制定了2008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的 目标。2003年11月国美电器在香港设立分部,目前已成功发展到七家分店,迈 出了开拓海外市场探索性的第一步,同时预示国美电器最终将进入国际市场。 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在“2004百富人气榜暨品牌影响力”评 选中,国美电器位居品牌影响力企业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