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笔算乘法(二)教案
山西省长治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2笔算乘法第2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新人教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新课讲授】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列式:48×37=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37×2=74 1850-74=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336+1440=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p63-64。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通过比较寻找最佳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大胆探究、认真仔细等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原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式题 24×12。
3、探究的问题:( 1 )怎样计算24×12?( 2 )在竖式计算时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 的4写在什么位置?( 3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回顾旧知(1)用竖式计算: 24×2 23×3(2)口算: 24×10 12×202、引出新知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列出算式:2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和刚才做的四道比较,有什么不同?(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12不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探究与解决1、尝试估算:请同学们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24×12≈240、24×12≈200、24×12≈240、24×12≈300。
2、自主探索:提出问题:24×12的积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用的什么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知道,今天的课将会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我将要教授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是他们理解数学世界的重要一环。
一、教学内容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今天将教授第5章第3节“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笔算,并理解笔算的逻辑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中涉及到进位和连续的乘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纸,用于辅助教学和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我展示笔算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笔算的步骤。
接着,我通过PPT展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例如“23乘以45”,我逐步讲解笔算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完成笔算。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进位和连续乘法的技巧。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给予他们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在他们完成练习后,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帮助他们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并在下面列出了笔算的步骤和重要的技巧,如进位和连续乘法。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作业,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写下了详细的解答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还想拓展延伸,让学生们思考,除了笔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案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第2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教学笔记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3例2,教科书P45“练习九”第6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敢挑战吗?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43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某小学有48个班,平均每班有37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列式为48×37。
1.估算并交流。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学情预设】预设1:把48看成50,即48×37≈1850。
预设2:把37看成40,即48×37≈1920。
预设3:把两数都看作整十数,即48×37≈2000。
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情预设】预设1的方法48×37≈50×37,多算了2个37;预设2的方法48×37≈48×40,多算了3个48;预设3的方法48×37≈50×40,把两个数都看大了,误差会更大。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笔算乘法例2》集体备课 教案

(集体讨论)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主备人)
1.笔算下面乘法:
16×16=
25×13=
18×17=
24×19=
2.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颗,一共有多少颗苹果树?
针对性
的巩固
练习
(集体讨论)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地点
主备人
参加
人员
备课主题
笔算乘法例2
重点
难点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1)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
列出48×37的算式后,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得数。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讨论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参与对不同方法的评议。评议估算乘积的范围时,注意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在对竖式计算进行评议时,可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了解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2)在讨论中明确算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
小组讨论时,应结合之前所学习的不进位的乘法和本节课所学的进位乘法,讨论列竖式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一般步骤,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明确笔算乘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顺序。全班汇
重难点突破及措施
(集体讨论)
重难点
突破及
措施
(主备人)
报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经历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1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30×40=80×30=900×10=60×70=21×20=88×10=13×30=32×20=2、笔算:24×3=38×2=『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二)(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

③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某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 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列竖式计算。
23×16= 368 57×38= 2166
答:买排球所花的钱可能是33、34、35、36、37元。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2)如果买完排球后剩余30元,排球的价钱是多少?
14个排球的价钱
30元
你知道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吗?
520元
520-30=490(元)
14×(35)=490(元)
根据(1)得知
可能是33、34、35、36、37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 25 元贵。买了 13个足球后没花完。 (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
380-16=364(元) 28×13=364(元) 答:足球的价钱是 28元。
学习任务三
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达标练习
practice
02. 重点难点 Leaning points
学习重点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学习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 行计算。
核心素养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心的 学习习惯。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笔算下列各题。
怎样计算呢?
小学数学_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3.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教学重难点:难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重点:学习和巩固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之前我们先检测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好不好?1、3 4 5 7 3 3 1 9× 2 1 × 1 1 × 2 1 × 9师:让学生说出前两道题的计算过程教师PPT演示计算方法,生:回答怎么计算过程。
师、:观察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的不同。
生:前三道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乘法,最后一道题是上册学习的有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这几道题同学们都答对了,看来同学们上节课掌握的非常好,你们很棒,那么两位数的乘法有没有进位的情况呢?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乘法(2)进位乘法,板书课题师:PPT出示例2,接下来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49页,看一下你从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1)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7×48= 1776)竖式也写到黑板上。
(2)集体订正,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和计算过程。
师:这样的算式你还会算吗?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指名列式。
(板书:37×48=)2、估算37×48的结果。
4、尝试计算37×48的准确结果,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授课教师:红古区海石学校魏瑜
授课地点:海石湾第四小学
授课班级:三年级2班
授课日期:2013年5月2日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
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板书19×19)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好的方法来计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1)19×19≈400
20 20
(2)19×9=171
19×10=190
171+190=361
(3)19×20=380 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解答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
本环节要体现算理多样性及鼓励学生多思考,勤
同?小组讨论后汇报。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再重新算一遍。
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请你填一填。
2.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学生选做前2道其中的一道,选做后2道其中的一道。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
说出它们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4.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将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5.公司餐厅每天大约要用一次性饭盒75个,算一算七月份大约要用多少个?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板书设计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第1题,重点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任选一个南瓜。
第4题回归到围棋知识上。
第5题渗透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