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美国页岩气开发情况的分析

美国页岩气开发情况的分析

美国页岩气开发情况的分析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为世人瞩目,对美国乃至全球的能源格局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此我们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它与煤层气、致密砂岩气一起,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三大品种。

相对常规天然气而言,页岩气实际上是原生原储的天然气贫矿。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常规天然气好比是“大金娃娃”,页岩气相对富集的地质块体不过是“甜点”。

就是这种贫矿,十年前美国的开采还微不足道,而现在已占美国天然气开采总量的约1/4,一场页岩气开发热潮正在美国上演。

而且,页岩气的开发也在深刻影响着美国的能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美国页岩气开发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国家,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1821年。

但是,页岩致密低渗的特点导致页岩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在本世纪以前,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并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随着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的成熟,开采成本大幅下降,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具备了可行性。

近年来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发展速度惊人。

2004年,美国页岩气井仅有2900口,2005年不过3400口,2007年暴增至41726口,到2009年,页岩气生产井数达到了98590口。

而且,这种增长势头还在继续保持,2011年仅新建页岩油气井数就达到了10173口。

美国页岩气的大开发,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水平,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石油进口从2005年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0%下降到2012年的42%,净进口量从1300多万桶/天降至800万桶/天。

而且,美国60年来首次成为炼油产品出口国,美国在2009年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国际能源署在2012年11月份发布一份十分乐观的预测:在2017年将超过沙特成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美国页岩气开发热潮出现的原因北美大陆页岩气储量丰富。

中国石化赴美页岩气考察报告

中国石化赴美页岩气考察报告

中国石化赴美页岩气考察报告一、概况2009年初根据股份公司王志刚高级副总裁的指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

4月底股份公司蔡希源副总地质师带领油田部有关人员到研究院听取了调研汇报,随即对中国石化页岩气工作做出了安排。

油田部牵头,以华东分公司为主,组织江汉油田、勘探南方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对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发育的广大地区开展选区评价工作,并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为中国石化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作准备。

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王总洞察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问题关键,提出页岩气勘探开发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

蔡总亲自组织了由总部机关和基层企业的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中国石化第一个页岩气技术考察团。

对赴美国考察的内容、对象及日程作了详细安排,强调要对BP等大公司的管理及技术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要求我们准备好问题深入地问、到现场看设备、看施工、看关键环节。

考察团最后在宗铁副主任的带领下,不负使命,克服时差带来的困难、不顾长时间乘机带来的劳顿,出发第一天就连换3个航班赶到考察目的地,最后用短短的2周时间横跨美国中西部三大页岩气盆地,对3家在页岩气地质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页岩气储产量都有成就的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1、考察团组成团长宗铁石油工程部副主任(工程)团员戴少武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总地质师(地质)周松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工程管理)曾庆坤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处长(钻井)何发岐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处长(地质)李建青华东分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地质)谢先平华东分公司非常规项目部副主任(测试)2、考察对象及内容BP是2008年开始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通过在自己的区块生产、购买气田以及合作等方式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日产360mmcf/天的能力。

它在地质评价、区块优选以及整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生产组织、项目运作方面具有良好的经验值得中国石化借鉴。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一、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美国五大页岩气系统地质地化特征简表
盆地 主要产层时代 沃斯堡 Barnett 密西西比 60~90 15~61 4.5 1.0~1.3 4~5 2.5 300~350 20 1950~2550 111 0.43~0.44 阿帕拉契亚 Ohio 泥盆系 90~300 9~30 0~4.7 0.4~1.3 4.7 2.0 60~100 50 600~1500 55.5 0.15~0.4 密西根 Antrim 泥盆系 48 21~37 0.3~24 0.4~0.6 9 4 40~100 70 180~720 41.7 28.12 0.35 1132~1415 0 0.66~1.64 伊里诺依 New Albany 泥盆系 30~122 15~30 1~25 0.4~1.0 10~14 5 40~80 40~60 180~1470 44.4~58.3 0.43 283~1415 0.76~1.09 圣胡安 Lewis 白垩系 150~570 61~91 0.45~3.5 1.6~1.88 3~5.5 1~3.5 15~45 60~85 900~1800 72~94.4 0.2~0.25 2830~5660 0.87~5.46
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一、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二、页岩气成藏机理 三、页岩气开采技术 四、页岩气研究意义
一、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目前,全球对页岩气的开发并不普遍, 仅美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其中,美国已进入页岩气开发的快速发展 阶段,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美国早己 进入商业性运营阶段。
一、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1. 密歇根盆地Antrim页岩
密歇根盆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北美大陆中、上泥盆统广泛 分布有机质页岩(TOC含量0.3-24%),Antrim页岩是其中之 一。盆内充填5182m沉积物,其中Antrim页岩和相关岩层厚 274m,页岩纯厚21-36m。

美国页岩气报告

美国页岩气报告

美国现代页岩气开发免责声明本报告是美国政府机构资助的一个项目的研究报告。

无论美国政府或其任何机构,或其任何雇员,都不保证(明确表达或暗示)所披露的任何信息、装置、产品或流程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也不对其承担法律责任或义务,也不表示其使用不会侵害他人权利。

文中以商品名、商标、制造商或其他方式提及的任何特定商品、流程或服务,并不必然等于或暗示美国政府或其任何机构对其的认可、推荐或偏好。

作者在报告中表达的观点和看法,并不必然陈述或反映美国政府或其任何机构的观点和看法。

美国现代页岩气开发项目编号DE-FG26-04NT15455提交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司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俄克拉荷马市地下水保护理事会ALL咨询公司编写2009年4月本报告基于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司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资助的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E-FG26-04NT15455。

NETL的项目经理Robert Vagnetti先生和Sandra McSurdy女士提供了关照与技术指导。

本研究由地下水保护理事会(GWPC)管理,ALL咨询公司作为主研。

GWPC和ALL咨询公司对下列联邦、州、工业机构和院校表示感谢,它们在大量资料提供、数据收集和技术评论方面所给予的帮助对本项目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对花费了时间与精力评鉴和拓展我们对报告论题理解的个人分别表示感谢。

作者要特别感谢下列实体的帮助与支持:阿肯色州油气委员会、路易斯安那州自然资源部、密歇根州地质调查部环境质量局、蒙大拿州油气保护委员会、蒙大拿州自然资源部、纽约州环境保护部、俄亥俄州自然资源部矿物资源管理处、俄克拉荷马州公司审核委员会、宾夕法尼亚州环境保护部、德克萨斯铁路委员会、田纳西州、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亚分校、西弗吉尼亚环境保护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美国环境保护署、州石油与天然气环境法规评审公司(STRONGER)、BP美国生产公司、Chesapeake 能源公司、Devon能源公司、东方资源公司、Fortuna能源公司、美国独立石油协会、斯伦贝谢有限公司、环球油气井服务公司、Weatherford国际有限公司。

美国Newark East区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技术启示

美国Newark East区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技术启示

美国Newark East区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及技术启示许维武;顾秋香;汶锋刚【摘要】美国德克萨斯州Newark East页岩气区是德州产量最大的页岩气田,共有生产井6200余口,产量5663×104m3/d.该页岩气区的成功开发,是压裂技术进步推动气藏开发的典范.从泡沫压裂到凝胶压裂,再到水力压裂,水平井压裂从1-2段压裂增至6段以上,压裂技术在该区的开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开发过程中,钻井技术由直井向水平井转变,水平井逐渐成为区内生产井的主要类型.该气田的成功开发对国内页岩气开发具有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4(000)017【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水平井;同步压裂【作者】许维武;顾秋香;汶锋刚【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煤田地质化验测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3米切尔能源公司原来主要开发目标为Boonsville区浅层砾岩气。

在经过30多年生产后,天然气产量已经很低,气田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开拓新气区的要求。

米切尔公司部署了大量的探井,以测试密西西比系生物礁、Viola地层及Ellenburger地层的含油气性。

1980年上半年,在勘探深层目标时,钻穿Barnett页岩层,显示出较大的页岩气量。

在1981年部署第一口Barnett页岩气探井后,为实现对储层的控制,米切尔公司先后部署了36口检查井。

第一口页岩气井(MEC1C.W.slay)采用氮气泡沫压裂,该井生产12年,共计产气6×106 m3,随后关井2年,使用瓜胶再次压裂,生产2.5年产气0.82×106 m3。

又关井2年,然后采用水力压裂又产气28.5×106 m3。

目前该井月产气量0.18× 106 m3。

(中国石化)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中国石化)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EIA预测,美国页岩气产量2020年将达2743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39%,2030年将达3514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46%。详见下图:
Q■E生-T中無GO■CH才听Q"OO6O■"时于lO9QOO
ssce-as--=-Qssh円iehhrt円h啊円ne^imnncm「■帆
=•0OUg0U0UO00O00000O0U•=O00UU000
ZrE2小zEE円z-MzfH<-amz円CMrezzE刊ZZzrEE
注:预测2013页岩气产量将有一定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今年天然气价格过低
3、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未来增长潜力大但有不确定性。
美国页岩油资源也很丰富。据EIA的资料,页岩油可采资源量达33亿吨。随着页岩气的开发成功,页岩油资源也受到重视。目前,北达科他州的巴肯页岩(Bakken)、德克萨斯州的鹰滩(EagleFord)和巴奈特(Barnett)是页岩油的主要产区。美国页岩油产量已经由2000年的约15万桶/日(750万吨/年)增长到2011年的接近100万桶/日(约5000万吨/年),年均增长19%。页岩油占石油总产量的比例由1.9%增长到12.8%。
三是能源和地缘政治结合的方式出现新变化。油气管道走向长期主导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过去十年,LNG贸易额翻了一番,已占全球天然气交易量近1/3,当前仍保持10%的年增长率。将来,天然气进口国的命运将不再取决于管道走向,海上贸易通道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LNG终端和运输船队在能源政治中的话语权将增大。
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全球领先。页岩油气的突破源自于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水平钻井、水力压裂、微地震检测等,其中核心技术是水平井技术的推广和分段压裂技术的突破。2000年以后,水平井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大量推广,使单井产量有所提高。当时美国市场气价高达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很多石油公司看到有利可图,开始卖掉海外资产回归美国并大量圈地。2005年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突破,使单井产量进一步提高,开发利润大幅提升。这时大石油公司开始介入,但土地资源多被中小公司占有,他们便大量收购中小公司(如埃克森美孚花410亿美元收购XTO公司)。由于大公司的介入,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与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钻井和压裂费用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从2000年的5-6美元降到4美元以下。投资量不断放大,使页岩气产量由2005年的19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378亿立方米。随着供应量的急剧增加,美国市场气价则由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降到目前的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由于气价降低,石油公司则把大量投资用于页岩油开发而减少了对页岩气的开发投入。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目录_Toc28155708引言 (2)1 美国页岩气藏特点分析 (2)2 地层评价 (3)3 岩石机械特性地质力学 (4)4 钻完井技术 (5)5 压裂技术 (8)5.1 清水压裂技术 (8)5.2 重复压裂技术 (9)5.3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9)5.4 同步压裂技术 (10)6 结论和建议 (10)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引言美国页岩气资源量达16. 9 万亿m3,可开采资源量7. 47 万亿m3。

至20 世纪90 年代末,美国页岩气产量一直徘徊在( 30 ~50) 亿m3 /a。

2000 年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使得页岩气产量迅速增长。

2005 年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成功开发了沃思堡等5 个盆地的页岩气田,产量以100 亿m3 /a 的速度增长。

2008 年产量达到600 亿m3,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8%,相当于中国石油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目前则已占到天然气总产量的13% ~15%。

截至2008 年底,美国累计生产页岩气3 316 亿m3。

预计2015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2 800 亿m3。

自2009 年以来,北美的页岩气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美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实现了自给自足并能连续开采上百年。

美国页岩气快速发展是技术进步、需求推动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前期的页岩气藏分析、地层评价、岩石力学分析、后期的钻完井技术以及压裂增产技术。

1 美国页岩气藏特点分析美国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的衰竭特点,初始产量高,前3 年急剧下降,随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保持稳产并有所下降,生产寿命可达25 a 以上。

美国页岩气资源丰富,致密页岩分布范围广,有效厚度大,有机质丰富,含气量大,裂缝系统发育,原始地质储量丰富,岩石埋深和粘度含量相对较低,有利于实施水力压裂,规模生产效果比较好。

美国已经将具有合适页岩气类型、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以及裂缝发育等综合条件的页岩作为开采目标。

页岩气调研报告

页岩气调研报告

目录1 调研概述 (1)1.1 北美页岩气研究现状 (2)1.2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 (2)2 页岩气地质理论 (3)2.1 页岩气成因机理 (3)2.2 页岩气成藏机制 (3)2.2.1 成藏机制 (3)2.2.2 成藏控制因素 (4)2.3 有效页岩气层识别 (6)2.3.1页岩气地质评价 (6)2.3.2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7)2.4页岩气产能 (8)2.4.1 含气量影响因素 (8)2.4.2 含气确定方法 (9)3 页岩资源评价 (9)3.1 评价因素 (9)3.1.1 生气能力 (10)3.1.2 储气能力 (10)3.1.3 易开采性 (10)3.2 评价参数 (11)3.3 评价方法 (12)3.3.1 容积法 (12)3.3.2 资源丰度类比法 (12)3.3.3 体积丰度类比法 (12)3.3.4 成因法 (12)3.3.5 综合分析法 (13)3.3.6 福斯潘法 (13)3.3.7 单井储量估算法 (13)4 页岩气的开发 (13)4.1 钻井工艺 (13)4.2 测井工作 (14)4.3 固井技术 (14)4.4 完井技术 (14)4.4.1 套管固井后射孔完井 (14)4.4.2 尾管固井后射孔完井 (14)4.4.3 组合式桥塞完井 (15)4.4.4 机械式组合完井 (15)4.5 储层改造 (15)4.5.1 裂缝检测技术 (15)4.5.2 压裂液体系 (15)4.5.3 压裂技术 (16)5 页岩气产能影响因素 (17)5.1有机组分 (17)5.2 无机组分 (17)5.3 天然和诱导裂缝 (18)6 中国页岩气特点 (18)7参考文献 (18)1 调研概述油气工业从1880年开始到现在大致有300年的历史,历经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三个阶段和三大领域。

油气藏分布方式分别有单体型、集群型、连续型3种类型。

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转变是第一次理论技术创新,以寻找油气圈闭为核心;从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向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转变是第二次理论技术创新或革命,以寻找有利油气储集体为核心,致密化“减孔成藏”机理新论点突破了常规储集层物性下限与传统圈闭找油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发方式对产能影响大
水平井是目前主要的页岩气藏生产形式。水平井的产量是垂直 井的3-4倍多,成本仅是直井的1.5-2 倍。目前85%的开发井为水平井 +多段压裂。
平均产量, MCFD
3000
2000 1000 0 0 200 400 600 直井平均产量 水平井平均产量 800 比率 1000
3.0 2.0 1.0
曾庆坤 何发岐 李建青 谢先平
4
2、考察行程
4月6日, 抵达美国。 4月7-9日,与 Chevron进行技术交流、参观钻井现场及设备、参观 天然气生产流程。 4月10-11日,北美构造及地层考察,以大峡谷地层剖面为主。 4月12-13日,与哈丁歇尔顿公司交流,参观页岩气压裂现场;参观 页岩气钻井现场,并进行技术总结。 4月14-16日,与BP交流,在HOUSTON会见BP北美天然气业务总部领导, 讨论伍德福特(Woodford )页岩气作业概况及技术交流(地震,钻井 等); 参观岩芯实验室; 在OKLAHOMA前往气田实地考察整个生产流程 (包括:井场准备,钻井,压裂,清洗井眼,生产和运输等)。 4月17日,代表团乘飞机离开洛杉矶回国。
管头承压能力要求较
高,固井质量要好, 水泥返高到地面;水
平段是5/套管固井完
井。
28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4.4 钻井液体系
防止粘土膨胀; 提高井眼稳定性;
预防钻井液漏失;
提高钻速。 直井段(三开前)对钻井液体系无特殊要求,主要采 用水基泥浆。水平段钻井液主要采用油基泥浆。
29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23
2、选区评价技术
4) Ro是热成因页岩气成藏的主控因素。Ro介于
1.1%~3%的范围是热成因型页岩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在北美俄克拉荷马东南的阿科马盆地Ro达到4.89% Woodford页岩中也发现了页岩气藏。改变了以往对页岩Ro 上限小于3%的观点, 但Ro过高会导致页岩气藏中的二氧化 碳含量增高。
24
3、地震资料的应用
美国几个页岩气田都位于常规油气勘探程度 较高的地区,常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用来解释页岩 层段的断层和顶底板。
25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4.1 水平段井眼位置及方向的设计主要依据地应力资料
最大应力方向
水平井眼取向
水平井眼位置选择在低应力区、 高孔隙度区、脆性矿物富集区和富干 酪根区,为后期压裂提供有利条件。
5.1 页岩压裂工艺优化
压裂规模优化 主要是根据产量与经济 效益总结中得出规律的。 裂缝半长400m。水平井 每段长100-130m左右。
因此,虽然各井压裂有不同的压裂规模,但主要情况差不多:水平井 水平段长1300m,10段压,每段加砂100方左右,用水约2000方。
31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的敏感性,并分析测试TOC和吸附等温曲线。 Bp通过参数井的系统取心,在“相控页岩分布”的思路指导下,对岩心 的层序和沉积细致描述,研究页岩的沉积特征,编制不同层系页岩沉积相平、 剖面图。 Arkoma 盆地的伍德福德页岩的系统岩心分析表明,页岩气分布在碎屑 岩和碳酸盐岩构成的旋回沉积的富含有机质页岩段中,该段TOC、Ro指标与 页岩气产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国内对页岩的岩芯分析与国外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试验设备与 试验方法方面。
5.2 页岩气水平井单井分段多级压裂工艺流程
分段多级压裂:压裂的规模化、裂缝的网络化、作业的
工厂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32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5.3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配套技术 (1)射孔优化
一般页岩水平段长1300m,每个压裂段100-130m,每段射3-4
次,每次射孔2-3尺,孔密8-16孔/米,60°相位角。
田开发进入。
HARDING-SHELTON:是较早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独立公司,在页 岩气钻井设计、压裂设计及现场技术服务具有特点。
14
一、 概况 二、 调研成果 三、 建议
1、页岩气藏特点 2、选区评价技术 3、物探技术
4、水平井钻井技术
5、水平井压裂技术 6、“井工厂”理念
15
1、页岩气藏的特点
与常规测井无异,但对于页岩参数的确定,在勘探阶段需要通过岩心资料的
分析标定、ECS测井获得。 通过对已知页岩气藏总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含气性等地球化学参数与 测井资料标定建立气藏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新井或新层评价时可通过测井模 型确定各项参数。
21
2、选区评价技术
2)页岩气储层评价
岩心分析:确定孔隙度、储层渗透率、泥岩的组分、流体及储层
55%井初始无阻流量没有工业产能
30
直井压裂平均产量达0.8万方/d左右 水平井压裂平均产量可达 10 万方 /d 以 上,最高达30万方/d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生产周期比较长
早期以游离气为主,产量较高,递减快(第一年产量降到65%) 后期以吸附气产出为主,产量相对较低,年递减率2%~3%,单井日产2-3万方 预测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达30~50年 保持合理的生产制度
水平井眼方向沿最小水平应力
方向钻进,后期压裂裂缝与井眼方
向垂直,压裂改造效果好。
26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4.2 丛式钻井
可采用底部滑 动井架钻丛式井组。 每井组3~8口单支水 平井,水平井段间距 300-400m左右。
27
4、页岩气水平井钻井
4.3 井身结构 —主要是三级结构
由于后期加砂压 裂,因此对套管及套
压裂现场 采气井场
钻前现场
水平井钻井现场
采气曲线
12
4、考察的认识与体会
(1) 外国公司具有极强的安全意识及周密防范措施; (2) 每个页岩页岩气成藏地质各具特色和勘探开发特点; (3)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包括:资源评价技术、地震 处理与解释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含微地震监测)等。 (4) 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点:井位设计、压裂设计。
0.0 1200 天数 18
水平井/直井产量比
4000
4.0
1、页岩气藏的特点
4)产量递减先快后慢,生产周期长
kentucky东部泥盆系页岩气产量递 减曲线,xx井26年累计产量 1333×104m3
60
Million Cubic Feet
一般无自然产能,所有井都要实施压裂改 造。据美国资料统计: 40%的井初期裸眼测试时无天然气流
井“工厂” -采 气
钻井井架
8
3、考察对象及主要活动
(2)哈丁.歇尔顿公司
技术交流:
4个报告,主要就资源评价、 压裂、测井及裂缝监测技术进 行了深入的交流。
9
3、考察对象及主要活动
(2)哈丁.歇尔顿公司
现场考察:
参观了1个压裂井 场、2个采气井场。
2口井同步压裂施工现场 规模大,井场占地面积大,2口井分
2
一、 概况 二、 调研成果 三、 建议
1、页岩气藏特点 2、选区评价技术 3、物探技术 4、水平井钻井技术 5、水平井压裂技术 6、“井工厂”理念
3
1、考察团成员
团长
团员


石油工程部副主任(工程)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总地质师(地质)
戴少武


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物探)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处长(采油气)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处长(地质) 华东分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地质) 华东分公司非常规项目部副主任(采油气)
13
4、考察的认识与体会 (5)三个公司的页岩气业务各具特点:
CHEVRON:在复杂山地地区钻井部署及“工厂化”生产组织、同步
压裂以及高演化烃源岩页岩气评价技术 具有特点。2008年通过购买页岩 气田开发进入。 BP:在地质评价、区块优选以及整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生产组织、项 目运作方面具有良好的经验值得中国石化借鉴。2008年通过购买页岩气
5.1 页岩压裂工艺优化的内容
5-1/2”套管大排量压裂,降摩阻
测井数据分析及经验总结; 闭合压力,施工方案优化; 淡水、砂,0.5%以下添加剂; 高强度、密度小,沉降速度小 ; 目前是经验总结的结果;
30
井筒适应性分析
射孔井段选择 地应力场分析 压裂液优化 支撑剂选择 施工规模优化
5、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
1)页岩气资源丰富
美国48 个州广泛分布了含巨量天然气的高有机质页岩。德克萨斯州 初步开采的Barnett 页岩提供了本土48 个州天然气生产总量的6%。分析
估计至2011 年多数的储量增长(50%到60%)将来自非传统的页岩气。
四个新的页岩气(Haynesville,Fayetteville,Marcellus 和 Woodford)可采气体总量可能超过15万亿。 对比研究,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海相地层中发育的优质烃源岩是国内 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专家初步估计页岩气资源量大约30万亿方。
6) 页岩的孔隙度
7) 页岩的渗透性 8) 构造格局
14) 输气管网
15) 井场情况与地貌环境 16) 污水处理与环保
20
2、选区评价技术
2)页岩气储层评价 测井和岩芯分析是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两种主要手段。
测井:数据主要包括ECS、GR、成像测井、声波测井等;
从CHEVRON、HARDING-SHELTON、BP等公司的资料看,页岩气的测井技术
19
2、选区评价技术
1)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技术
北美地区页岩气评价包含16个参数,内容全面。 1) 有效页岩的厚度 2) 页岩的有机质丰度 9) 沉积、构造演化史 10) 页岩横向连续性
3) 页岩的热演化程度
4) 页岩的矿物组成 5) 页岩的含气量
11) 3D 地震资料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