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
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

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1.“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的生活需要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间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粒”这句话表明: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D.生物体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水资源抽样调查D.仔细观察牛,并拍照4.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7.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也吃昆虫;还有的田鼠危害牧草。
而鸟和田鼠又往往会成为鹰的食物,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有人将草用网了罩起来,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用网子罩的草却生长良好。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鸟和鹰之间是捕食关系B.昆虫与鸟之间是竞争关系C.对于草来说,昆虫、鸟、鹰都属于生物因素D.若鹰大量被捕杀,那么对草的生长不利8.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
广西梧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广西梧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①→野兔→狼”这条食物链中,①最可能是()A.细菌B.青草C.蝗虫D.太阳光2.下面几种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十省通衢的洛阳市B.洛阳牡丹园C.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丹江口水库3.深圳万象天地“巨人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热出圈。
巨人皮肤上的纹理和毛孔清晰可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他是生物,因为他有皮肤B.他是生物,因为他有清晰的毛孔C.他不是生物,因为他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D.他不是生物,因为他不能动4.“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由小长大B.能繁殖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产生废物5.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A.是不是有细胞构成B.会不会生长C.能不能繁殖D.有没有生命6.下列叙述中能构成完整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草被羊吃,羊被狼吃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狸也吃田鼠7.下列描述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在沙地上种植物能防风固沙B.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蚯蚓能疏松土壤D.大树底下好乘凉8.洮河景色美丽,明德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河边生活着芦苇、河里有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9.下列影响水稻生活的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温度B.水分C.稗草D.阳光10.含羞草叶片受到碰触时就会合拢,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是(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1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依赖生物12.在某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草→鼠→狐”,如果大量捕杀狐,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鼠在较长时间内数量变化的是( )A.B.C.D.13.下列四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牛羊B.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一座山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D.一个鱼缸中的水草、鱼、微生物和水、阳光、空气14.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土沙15.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玉米→蝗虫→青蛙→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农田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B.该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C.增加蛇的数量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D.该食物链中,蛇体内农药的含量最高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生长和发育C.生物都能进行运动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17.诗词和谚语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 草←兔←狐狸B. 草→兔→狐狸C. 阳光←草→兔→狐狸D. 阳光→草→兔→狐狸【答案】B【解析】A.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箭头指向错误 A错误B.该链状结构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和消费者兔、狐狸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 B正确C.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中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且箭头指向错误不能构成食物链 C错误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 D错误故选B.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B. 图中所有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C.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蛇D. 蛙与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草【答案】B【解析】解 A.食物链的起点是由生产者开始的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草→昆虫→蛙→蛇、草→昆虫→食虫鸟→蛇共3条 A正确B.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所有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缺少非生物部分无法构成生态系统 B错误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蛇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蛙和蛇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捕食关系除此以外蛙和蛇还都吃食虫鸟因此还存在竞争关系 D正确故选 B3.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通常是()A. 绿色植物B. 食草动物C. 食肉动物D. 杂食动物【答案】A【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故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因此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通常是动物(消费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绿色植物(起点)\rightarrow 食草动物\rightarrow 肉食动物\rightarrow …4.草履虫从含盐的水滴中游向清水滴的现象叫()A. 呼吸B. 生长现象C. 应激性D. 繁殖【答案】C【解析】解草履虫从含盐的水滴中游向清水滴的现象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故选 C5.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与岩洞里的钟乳石相比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石花是生物的是()A. 生石花能进行呼吸B. 生石花能生长C. 生石花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石花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B【解析】ACD、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能说明生石花是生物不合题意B、能生长不能说明生石花是生物如钟乳石也能长大但是钟乳石不是生物符合题意6.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答案】B【解析】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 B7.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是()A. 水在全球范围内流动B.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C. 鸟类的迁徙跨越多个生态系统D. 河流的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答案】B【解析】ACD、水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鸟类的迁徙跨越多个生态系统、河流的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都说明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ACD不符合题意B、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无法证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B符合题意8.下列各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①会清洁的智能机器人②憨态可掬的熊猫③杀伤力十足的电脑病毒④分布广泛的细菌⑤树荫处的青苔⑥耸入云端的杉树⑦橘子上长出的青霉.A. ②④⑤⑥⑦B. 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③⑦D. ①②④⑤⑥⑦【答案】A【解析】解题干中的②憨态可掬的熊猫④分布广泛的细菌⑤树荫处的青苔⑥耸入云端的杉树⑦橘子上长出的青霉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①会清洁的智能机器人③杀伤力十足的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9.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________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___和食物网流动【答案】生态系统, 生物圈, 食物链【解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就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任何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都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一片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等都是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0.在一定的区域内 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叫做________ 它包括________的下层几乎整个________和________上层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地球之肺”是________【答案】生物, 环境,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全部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11.(2)图中生物C和生物E的关系是________11.(3)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11.(4)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11.(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________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答案】(1)A【解析】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植物因此在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生产者是A表示的绿色植物 BCDE是动物表示消费者【答案】(2)捕食和竞争【解析】(2)在此食物网中 E以C食存在捕食关系同时C和E又同时B 又存在竞争关系【答案】(3)4, A→B→C→E【解析】(3)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A→B→E A→B→C→E A→C→E A→D→E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A→B→C→E【答案】(4)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解析】(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A生产者A、BCDE是消费者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答案】(5)E【解析】(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E处于食物链最高级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12.(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12.(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有一定限度12.(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_ 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答案】(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丙或己(填一个即可)【解析】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有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的含量沿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图二中 1的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对应图一中生物为丙或己【答案】(2)自动调节能力【解析】(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的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并且很难恢复【答案】(3)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析】(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A是生产者 B、C是消费者 D是分解者 E是二氧化碳过程②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呼吸作用13.(1)小猫长成大猫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13.(2)猫生小猫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13.(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刺激________13.(4)猫吃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________【答案】生长【解析】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的生长【答案】繁殖【解析】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答案】作出反应【解析】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营养【解析】鼠被猫捕获猫美餐一顿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4.(1)图中的________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14.(2)图中的草原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那条食物链________14.(3)图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当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狐大量减少那么在短时间内鹰的数量会________【答案】(1)微生物【解析】解(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答案】(2)4, 草→鼠→蛇→鹰【解析】(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每条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吃它为止图中的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蛇→鹰共4条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答案】(3)鹰, 增加【解析】(3)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进行生物富集所以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高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当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狐大量减少兔和鼠会因缺少天敌数量增多鹰因为食物的增多短时间内数量会增加。
模块一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模块一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大雁南飞B.春暖花开C.蜻蜓点水D.旭日东升2.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3.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以下谚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瑞雪兆丰年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玉米遇旱穗难伸D.清明前后,种瓜点豆5.阿拉伯胶树和某些蚂蚁长期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蚂蚁能保护该树免受其他动物的掠食,而该树又为蚂蚁提供树汁和栖息场所。
阿拉伯胶树和这些蚂蚁的种间关系是()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D.土壤7.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于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8.以下是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的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植物→兔→孤狸B.草→昆虫→青蛙→蛇C.剑水蚤→蜻蜓幼虫→鱼D.黄雀→螳螂→蝉→树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草原生态系统10.我们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138)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34一、单选题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食草昆虫→老虎→山羊B.食虫鸟→草→老鹰C.草→蚱蜢→食虫鸟→蛇→老鹰D.狐→老鹰→食虫鸟→蚱蜢→草【答案】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特点是:一般3至5个环节;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一般位于第二环节的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它环节的是肉食性动物。
【详解】A.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山羊,属于消费者,但此选项中各生物间不存在食物关系,如:老虎不吃昆虫;山羊不吃老虎,错误。
B.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错误。
C.该选项符合食物链的定义,起点是草,为生产者,终点是老鹰为消费者,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是狐,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食物链的特点和书写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阳光→草→牛→虎B.玉米→鼠→细菌C.蛇→蛙→昆虫D.草→兔→鹰【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3.如图是我县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C.农作物是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D.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动物是鸟和蛇【答案】B【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_生物和生物圈_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智能机器人⑤青苔⑥流星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⑥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1)营养物质(2)空气(3)阳光(4)适宜的温度(5)一定的生存空间(6)水A、(1)(3)(2)(5)(6)(4)B、(6)(1)(2)(3)(4)(5)C、(4)(5)(3)(6)(1)(2)D、(3)(6)(4)(5)(2)(1)7.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兔狐狸B、水草小虾黑鱼 D、草蝗虫山雀雀鹰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B、猫和老鼠C、人和猪D、蚂蚁和蚱蜢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10.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草B、吃虫鸟C、细菌D、猪11.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12.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13.下列对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土壤、空气是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B、光线不易穿透深层海洋,使得生物在海洋深处绝迹C、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即生物圈D、生物圈为海平面上下各1000米14.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15.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6.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同步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往往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物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B.低温、光照不足的天气导致荔枝减产C.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D.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2、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发达的根系(如右图),这一现象体现了()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指的是()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4、下面四组中,全是生物的一组()A.太阳、玉米、山羊B.蝗虫、蛇、钟乳石C.新冠病毒、银耳、山茶D.虾、鱼、机器人5、“葵花朵朵向太阳”、“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B.③①C.④②D.③②6、一些生活在盐碱土壤中的植物具有盐腺,可以将体内多余的盐分分泌到体外,以维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适应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鼠→猫头鹰B.草→兔→狐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蛇D.蘑菇→兔子→鹰8、风滚草是戈壁上一种常见的植物,称为草原“流浪汉”,当干旱的天气出现后,根部会从土中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沿途传播种子。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六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2.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 ) A.农民 B.农作物 C.耕地 D.耕牛4.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原。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5. 2003 年10月15日 ,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 ) A.食物、氧气、水B.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C .食物、氧气、香烟D.食物、饮料、啤酒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家鸽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10.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班级 姓名 考号A.植物的光合作用B.排除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D.树苗长大11.以下不属于生物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的是( )A.呼吸B.出汗C.排大便D.落叶1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水土流失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14.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D.一块草地15.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
生物和生物圈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共10分)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 营养物质② 空气③ 阳光④ 适宜的温度⑤ 一定的生存空间⑥ 水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 ④⑤③⑥①②
D ③⑥④⑤②①
3.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草→昆虫→青蛙→蛇→鹰
B. 昆虫→蛇→鹰
C. 阳光→草→兔→狼
D. 草→兔→狼→细菌
4.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
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请你分析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B.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 蚯蚓疏松土壤
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8.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苦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 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10.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二、简答题。
(共10分)
11、右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是。
消费者是和。
(2)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
会。
(3)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
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的关系。
12. 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
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不毛之地。
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
请你分析: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3)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4)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探究题。
(20分)
13.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 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2) 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3) 如果该生物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么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与假设相符。
14. 2019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
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土壤后不能被分解,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
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
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
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
生物和生物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1)生产者分解者虫鸟(2)先增多后减少(3)植物鸟
(4)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12. (1)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水、空气、温度、光、土壤等非生物部分
(2)草→兔→狐等 (3)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少
(4)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探究题。
13. (1)有(2)光
(3)①两边田鼠数目相同②鼠妇分布在阴暗处较多
③鼠妇分布在明暗处较多②与假设相同
14. (1)细菌(2)①分成相同的两份②新型材料购物袋③新型材料购物袋能被细菌分解,符合环保要求新型材料购物袋不能被细菌分解,不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