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第二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二,三,四节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二,三,四节笔记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二、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其造成了昼夜的交替变化。

地球的自转也引起了地球的赤道膨胀和极地收缩,使得地球呈现出椭圆形的形状。

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其轨道呈现出椭圆形状,且轨道上有四个季节交替。

2. 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变化,这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白天,太阳光照射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在夜晚,太阳光消失,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同时积累了白天所获得的养分。

地球自转也影响了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气候和降水。

3. 地球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差和季节变化。

地球赤道附近受太阳直射,气候温暖,而离赤道越远的地区则气温逐渐降低。

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带,如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和温带气候带等。

地球公转也导致了季节的交替,对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地球的大气圈和气候带1.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外围围绕地球旋转的气体层。

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是氮气(78)、氧气(21)以及其他的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2. 大气圈的重要作用大气圈对地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它能吸收太阳辐射,防止高能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直接照射地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大气圈也能够保持地球的温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生物的生存。

3. 气候带的形成地球的气候带是由地球的公转和大气圈造成的。

由于地球赤道附近受太阳直射,而地球两极则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气温高,气候湿润,而极地气候带气温低,气候干燥。

四、地球的水资源1. 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河流、湖泊、冰雪和地下水中。

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7。

2. 地球水资源的利用地球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笔记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笔记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笔记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课堂笔记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原子的结构模型称为核式结构模型,也称为行星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最相似。

⑴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⑵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高速运动。

⑷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⑸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注:参照物是在研究问题时,事先选择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5.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6.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个事实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2)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8.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计算公式:(4)单位:①国际主单位:米/秒(m / s )②常用单位:千米/时(km / h )③换算关系:1米/秒= 3.6 千米/时;1千米/时= 1/3.6 米/秒9.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路程—时间图像(2)速度—时间图像10.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大致快慢程度。

高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笔记

高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笔记一、整式及其运算1. 整式的定义:只包含有限个代数式并且每个代数式的系数都是整数的代数式称为整式。

2. 幂的运算法则:a^m * a^n = a^(m+n),(a^m)^n = a^(mn),(ab)^m = a^m * b^m,(a/b)^m = a^m / b^m。

3. 四则运算法则:- 加法法则:多项式相加,合并同类项,即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 减法法则:多项式相减,将减数中每一项改变符号,再按加法法则合并同类项。

- 乘法法则:多项式相乘,将每一项乘以另一多项式的每一项,并合并同类项。

- 除法法则:多项式相除,除法的基本法则是“左除”,即将被除式从左至右地除以除式。

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 + b = 0(a≠0)的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方程ax + b = 0,解为x = -b/a。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不等式ax + b > 0,解为x > -b/a;对于不等式ax + b < 0,解为x < -b/a。

4.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x < (-b-c)/a 或 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c-b)/a < 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x ≤ (-b-c)/a 或x ≥ (c-b)/a。

- 对于不等式|ax + b| ≤ c,解为(-c-b)/a ≤ x ≤ (c-b)/a。

三、二次根式和二次方程1. 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a的根式称为二次根式。

2. 二次根式的化简:将二次根式化为简化形式,包括去除平方因子、合并同类项、有理化分母等。

3. 二次方程的定义:形如ax^2 + bx + c = 0(a≠0)的方程称为二次方程。

高一生物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第二章笔记第二章是高一生物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到细胞和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细胞的代谢过程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物第二章的详细笔记。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保护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器,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场所。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4.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5.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类和包装,将其送往不同位置。

6.液泡:储存细胞内的物质,如水、有机物等。

7.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8.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9.核膜:包裹着细胞核,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10.染色质:位于细胞核内,包含遗传信息的DNA。

二、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磷脂分子由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组成,形成双分子层,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2.膜蛋白:嵌入在细胞膜中,参与物质的运输、信号传导等功能。

3.胆固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4.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膜可以选择性地通过一些小分子和离子,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5.分隔环境:细胞膜将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稳定的内环境。

6.细胞识别和黏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和黏附过程。

三、细胞的代谢过程1.细胞呼吸:包括糖的分解过程(糖酵解、乳酸发酵和细胞色素氧化)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半乳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2.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3.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翻译是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

4.核酸合成:包括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四、细胞的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完成细胞的分裂过程。

2.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形成。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第二章第二章:陌生的海底世界读书笔记摘抄:1. “在这无垠的水平线上,我们似乎漂流在太空的无边无际中。

”这是主人公纳摩教授在海底探险船内第一次眺望海底世界时的感叹。

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海底世界。

2. 海底一片黑暗,只有人工的电光照亮着探险船的周围。

纳摩教授用望远镜观察着海底的生物和景观,他被它们的美丽和奇特所吸引。

这些描述使我对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3. 纳摩教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一群巨大的鱼类,它们移动时发出奇特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仅令人震撼,还让我意识到海洋中存在着许多我们不为人知的声音和生命。

感悟:《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未知的海底世界。

在这个章节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

首先,纳摩教授在第一次眺望海底世界时的感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的比喻“漂流在太空的无边无际中”让我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广阔和无限。

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而我们只是在海洋表面活动,对于海底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这也让我意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仍然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发现。

其次,通过纳摩教授的观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的美丽和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这使我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探索和研究海洋中的生物,以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纳摩教授发现的海洋声音让我深思。

海洋中存在着许多我们不为人知的声音,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音乐世界。

这让我想到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随着海洋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中的声音越来越受到干扰。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海洋的保护,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保护海洋中的生物和它们的声音。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我对海底世界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希望人类能够更加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保护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留下更美好的海洋环境。

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一、初识周恩来在的第二章里,我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一道亮光,那亮光就是周恩来。

他呀,简直就像一颗启明星。

我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风度翩翩又充满智慧的人呢?当斯诺见到他的时候,周恩来用温和文雅的态度欢迎着斯诺。

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

我就寻思着,这是不是就是那些伟大人物的独特之处呢?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特别有魅力的人,一出场就自带光芒。

周恩来与斯诺的对话,那真是妙啊,每一句话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

他谈论着红军的理想和目标,让我感觉就像是一个智者在讲述古老而伟大的传说。

二、红军的神秘面纱红军在我心里,原本就像一团迷雾。

可这第二章啊,就像是一阵清风,开始吹散这团迷雾了。

我仿佛能看到红军战士们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你想啊,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

这就好比是在沙漠里生长的胡杨,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死死地扎根在那里。

红军战士们的信念就像胡杨的根,深深地扎在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中。

他们相互之间的情谊,那也是没得说的。

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在营地里的欢声笑语,看到他们互相分享着仅有的一点食物。

这哪里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这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三、革命的火种这一章让我看到了革命的火种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的。

红军就像一群传播希望的使者。

我不禁想问,要是没有他们,这片土地会是怎样的黑暗呢?就像如果黑夜没有星星,那该多么可怕。

他们把革命的思想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红军战士都像是一个小火把,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熊熊燃烧的大火。

这大火,要把旧世界的黑暗统统烧掉。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街头巷尾,向老百姓讲述着未来的美好生活,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就像干涸土地渴望雨水一样。

四、百姓与红军老百姓和红军之间的关系啊,那可真是鱼水情深。

红军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我就想啊,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军队吗?就好比你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遇到了一个给你温暖怀抱的人。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笔记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的笔记,供您参考:
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4.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的营养联系。

食物链一般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

5.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6. 生产者: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7. 消费者:异养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而是通过捕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来获取食物和能量。

8. 分解者:异养生物,以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等为食,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

9.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使系统内的生物数量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10.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如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第二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1. 生物起源的理论:- 特殊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创造而来的。

- 随机创造说:认为生物是由于偶然事件创造而来的。

- 演化创造说:认为生物是通过演化过程产生而来的。

2. 进化的证据:- 变异和继承: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差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将自己的有利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 变异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利基因的积累将导致物种的适应性增强。

- 同源结构:不同物种具有相似的结构,说明这些物种之间存在共同的祖先。

- 人工选择:人类通过选择某些特征培育出不同品种的植物和动物。

3. 物种的起源:- 辐射进化:同一祖先物种根据不同环境的需求演化出不同的形态。

- 最近共同祖先说:不同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 分支进化:同一物种分裂为不同的物种。

4. 进化的影响:- 推动进化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和选择压力。

- 进化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下去。

- 进化使得物种多样性增加,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5. 进化的限制:- 存在环境限制和生理限制,限制了物种的进化能力。

- 生物体复杂度的增加也带来进化的限制。

- 进化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适应。

6. 生物分类的原则:-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 生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生态角色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7. 生物分类的意义:- 便于研究和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为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为物种的演化和进化提供线索。

上述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笔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起源的理论、进化的证据、物种的起源、进化的影响、进化的限制、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意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银行汇票存款 使用会计科目: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3、银行本票存款 4、信用卡存款 5、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6、存出投资款
第二节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及其种类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票据所形成的债权。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是否带息,分 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我国会计实务中,企业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应按票面价值入账;带息应收票据,应在期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 据的账面余额。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收到票据时的核算: 借:应收票据(票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应收票据到期的核算 1、计提票据利息:利息=到期价值×利率×期限 2、票据到期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实收数) 贷:应收票据(票面值+已提票据息) 财务费用(带息票据息)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现金管理的范围 会计核算中的现金,指库存的人民币及外币,是 流动性最大的一种货币资金。 二、现金收付的核算 三、现金溢余的处理 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点(先通过“待处理财 产损溢”)。对未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报经批准 后作营业外收入处理;对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由 责任人负责赔偿。
二 、银行存款 存放银行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破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 业外支出”。 三、其它货币资金 1、外埠存款:外地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开立存款专 户的款项。
汇出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采购时: 借:商品采购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将多余的资金转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3、票据到期,承兑方无力承兑(一般为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收款项 贷:应收票据(票面值+已提票据息) 三、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贴现利息=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期 企业实得款=到期价值—贴现利息 借:银行存款(实收数) 借或贷: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二 、 应收账款
一、 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二、商业折扣不影响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 应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入账;在存在现金折扣时实务中采用总价法 核算,给予顾客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方。 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17 银行存款 (代垫运费等) 三、坏账损失的转销方法:直接法和备抵法。 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估计坏账损 失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等。不仅应收账 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而且其他应收款也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和 预付账款只有在分别转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后,才可计提坏账准备。 在余额百分比法下:每期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估计坏账准备 ,结合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结余情况,按坏账准备的应有 数和已有数的差额确定计提或冲销数。 每期期末的补提或冲销金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 ”借方(贷方)当前余额。如果>0 补提;<0 冲销。
第三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1、一般应专设“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对于预付账款不多的 企业,可记入“应付账款”科目,但编表时必须将“预付账款” 单独列示。 2、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性质,或无望 收到货物时,应转入 “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科目,计提 坏账准备。 二、其它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应收和 暂付的款项 。 含①应收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应向 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④备用金;⑤存出保证金;⑥预付账 款转入;⑦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受核算内容的限定,该项 目的期末余额一般不大,正由于该项目涉及的是非经营购销活动 的应收债权,使其成为企业用来调节挂账的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