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合集下载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元青花和五彩瓷款识及相关问题/episteme/ 2011-6-14 14:34:17 作者:张英来源:《文物考古与现代科学》作者系吉林省博物馆研究员当今叙述鉴定中国陶瓷要领的著作,多谓元青花瓷足底露胎无釉,故亦无款[1];又谓元青花瓷存世数量很少,国内外“只有二百件左右”[2]或“总数大致在三百件以上”[3];又有谓“元代青花瓷器窑址中出土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品率不高,同时又大量流入国外”[4]。

凡上种种,似在陶瓷界内已成定论,多年来未见有人提出异议。

笔者近年据考古资料进行研究,认为事实并不如此,甚至恰与上述诸说相悖,而且国内外现藏的大量被认定是明代中、晚期的青花和五彩瓷,其实是元代的产品。

下面略述浅见,不当之处,尚祈识者斧正。

一、款识过去人们都以为“元代瓷器带款识的极为少见,除青白釉盘碗中有印着‘枢府’或‘太禧’款的以外,一般青花器物均无正规年款。

”[5]然而近年出土的考古资料证明,元青花和五彩瓷器的款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正规的纪年款,亦有吉祥语款、姓名款和记事铭文之类。

(一)纪年款纪年款分两种,一种书帝王年号,又称年号款;一种以60年周而复始的甲子表明年号,又称干支款。

1.年号款这种有明确纪年的规矩款识,据笔者目前了解,在国内至少已发现有6件,且都是出土品,国外则发现有1件。

(1)1992年,吉林扶余岱吉屯元墓M1中出土1件釉上五彩花卉纹瓷碗,碗高6、口径14.5、足径5.2厘米。

胎体洁白坚致,釉面滋润晶莹。

底足内釉上绘红彩双重圈,内书楷体“至正年制”两行4字规矩款识[6](图一,1)。

(2)近年笔者两次前往景德镇作古窑址考察,曾见1987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清理珠山官窑遗址堆积中出土的5件青花五爪九龙或双龙纹碗、盘,在碗、盘的底足内,均釉上绘青花双重圈,内书八思巴文“至正年制”两行4字规矩款识。

其中有1件碗陈列在龙珠阁展厅(陈列号253),高6、口径12.2、足径4.8厘米,只是被误排在明代中晚期正德年青花瓷器序列中展出(图一,2)。

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

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

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简介故宫博物馆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件被誉为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文物,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敬畏和震撼。

本文将介绍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的背景和特点。

背景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指那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顶级文物。

这些文物的数量虽然众多,但其中有一件被公认为最重要的镇馆之宝,是故宫博物馆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价值的藏品之一。

特点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有许多特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件代表性的镇馆之宝。

1. 翡翠白菜翡翠白菜是故宫博物馆中最受欢迎的文物之一,也是一件很小巧精致的珍品。

这件文物是一颗由翡翠制成的白菜,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状逼真。

翡翠白菜寓意着“福禄寿喜”,被许多人视为吉祥之物。

2. 乾隆御窑黄地龙纹尊乾隆御窑黄地龙纹尊是一件由明代乾隆皇帝御窑所制的瓷器。

这件文物是以黄色为背景,绘有精美的龙纹图案。

黄地瓷器是乾隆时期的特色,龙纹则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黄地龙纹尊的形状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 佛像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中的佛像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

这些佛像大都由贵重的材料制成,如黄金、银、玉等。

佛像造型各异,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悲温和。

佛像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辉煌成就。

每一件镇馆之宝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呈现出完美的艺术和工艺品之美。

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庄严与深邃,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物,并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22个博物馆镇馆之宝

22个博物馆镇馆之宝

对于很多旅游爱好者来说,旅游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处,必须转一转当地的博物馆。

但是对于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却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连这些镇馆之宝都没有得见,绝对是件憾事。

1.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万历孝敬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

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2.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3.浙江艺术紫檀博物馆镇馆之宝:儒家书房该书房是由大班台、大班椅和小型休息室组合而成。

以传统榫卯工艺精工细作,气势宏伟,尊贵大方,威严而稳重,具有强烈的视觉立体感。

选料考究,采用36吨珍稀的顶级印度小叶紫檀木。

用料恰到好处,多一分显得累赘,少一分亦不行,充分显示了设计用料的水平。

由86名工艺大师耗时1800多天,精雕细琢而成,用东阳木雕的雕刻工艺一丝不苟、淋漓尽致地讲述了讲述了孔子从出生、周游列国、拜访老师、辞官修书以及逝后封圣等一生的历程。

全榫卯结构,正宗红木家具传统工艺,精细毫厘之间,堪称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4.天津博物馆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

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

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部绘制雏鸡、芍药等。

在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

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

这么小的站台,只用几根细丝固定……如果去天津博物馆观看,你可千万别近观。

5.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晋王献之行草《鸭头丸贴》那15个你看不出来的字是:鸭头丸,故不佳。

北京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京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京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京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们在博物馆“讲述”岁月的故事看过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人,在走出影院之后,都会忍不住赞叹:原来看似“死物”的博物馆陈列品,也蕴含着不少动人的故事。

坐落在北京城里的100多家博物馆,也大多有各自的“镇馆之宝”,却往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12月17日,首都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在2012年乃至以后的年月里,这个联盟将扮演“线索”的角色,将属于各家博物馆的一颗颗“明珠”,联结成一条首都专属的“璀璨珠链”。

天地奥秘之旅天上的星辰,地下的宝藏,看似遥远的它们,却是组成您熟悉的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元素。

当您有幸与它们在博物馆里相逢,或许会发现,人类世世代代生活的这个星球,有如此多的奥秘有待探寻;而这颗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又是沧海一粟。

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里评价地球的那一句“基本上无害”,背后却是道不尽的天地奥秘。

■北京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侏罗兽看点:侏罗纪小兽身藏进化密码2011年8月25日,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使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中华侏罗兽化石,成为有资格跻身“镇馆之宝”行列的新锐。

中华侏罗兽的化石发现于辽宁建昌县。

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1.6亿年的侏罗纪的小动物,它体长约有10厘米。

当年,它可能住在树上,以躲避掠食者的袭击,并捕食昆虫来填饱肚皮。

现代哺乳动物分为原兽类(卵生哺乳动物)、后兽类(有袋类)和真兽类(有胎盘类)。

中华侏罗兽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确定真兽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分异发展的时间。

■北京天文馆镇馆之宝:南丹铁陨石看点:500年前,有客太空来在北京天文馆的院子里,有一个“重量级人物”——1992年8月“入住”、重达680公斤的北京天文馆“镇馆之宝”南丹铁陨石。

时间回到将近500年前,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一场铁陨石雨降落在广西南丹。

这场陨石雨留下的遗物,已被发现的至少有大小不一的19块,总质量约为9.5吨。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北京博物馆是中国首都的文化瑰宝,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着一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别珍贵的展品。

下面将介绍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青铜司母戊鼎青铜司母戊鼎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用于祭祀活动。

鼎的四面浮雕着精美的纹饰,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2. 玉环龙纹钮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玉环上雕刻着精细的龙纹钮,展现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3. 红山文化陶人俑红山文化陶人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陶人俑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陶艺的精湛技艺。

4. 明代《千里江山图》这幅《千里江山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刘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宏大壮丽,气势磅礴,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高峰之作。

5. 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瓷器精美绝伦,绘制精致,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瓷器的高超技艺。

6. 元代《五牛图》这幅《五牛图》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展现了元代绘画的独特风格。

7. 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瓶子绘有精美的美人图案,色彩艳丽,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珐琅彩瓷器的高超技艺。

8. 明代宣德炉明代宣德炉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炉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展现了明代铜器的高超技艺。

9. 清代《八骏图》这幅《八骏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清代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艺。

10. 秦代兵马俑秦代兵马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兵马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秦代陶俑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北京博物馆亲自欣赏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文化意义
铜奔马的造型雄健、气势磅礴,反映 了东汉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和马文化, 是中华艺术史上的杰作。
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 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文化意义
四羊方尊的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青铜铸 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清明上河图的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其 画面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构图巧 妙,笔墨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 历史意义。画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 清明时节市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风俗民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VS
社会影响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于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国国家博 物馆的珍贵馆藏之一,对于提升公众对古 代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的音色优美动听,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珍品之一。
东汉铜奔马
总结词
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品。
详细描述
东汉铜奔马是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品,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该雕塑以一匹 奔跑的骏马为主题,马匹矫健有力,四蹄飞扬,展现出强烈的动感。整个雕塑线 条简洁明快,造型生动逼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四羊方尊
历史背景
西周大克鼎是西周时期青铜器, 于清朝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 县,是当时所见最大的青铜器。
文化意义
大克鼎代表了西周时期青铜器铸 造技术的巅峰,其造型雄伟、纹 饰精美,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 制度和文化特点。
鸟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鸟尊是春秋时期青铜酒器,出土于山 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是第 一件以鸟形为主题的青铜酒器。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为故宫书画代表作品,该画为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描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

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

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

图轴纵104cm,宽36cm。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

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但并非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

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缂丝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

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

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

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

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

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叮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

”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珐琅的代表作品。

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

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陶瓷的代表作品。

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

景德镇有句话说“若要穷,烧郎红”,因为其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

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北京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古代文物的博物馆。

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件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藏品,那就是青铜玉山。

青铜玉山是一件著名的商代器物,出土于河南南阳市境内的鲁山县大辛庄商代墓地,现藏于北京博物馆。

一直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全球最具价值的青铜器之一。

青铜玉山的整体高度为72.5厘米,由多件部分组成,包括玉、铜、金三种材质。

它呈现了一个高山峻岭的模样,山顶为玉质,远山近山分别用铜制成,而山脚下有两只青铜饰物,分别为云纹龙形铃和云纹虎形铃。

整体造型生动、精细,展现了当时青铜大师无可比拟的匠心和技艺。

青铜玉山寓意深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融合了龙、虎、象、鼠等动物及自然界风景等多种元素的艺术瑰宝。

在古代,玉山常常被赋予神秘的神格色彩,人们认为它代表福祉、吉祥、长寿等吉祥的寓意。

因此,青铜玉山也成为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之一的代表。

在整个博物馆中,青铜玉山是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对它赞叹不已,并且纷纷拍照留念。

青铜玉山不仅仅是一件文物,更是代表了中华文化最精髓和最神秘的一面。

总之,青铜玉山是中国文明和艺术的瑰宝,它既是古代文化的代表,又是艺术品的代表。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形象,更在于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青铜玉山不仅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也引领着今人的审美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由互动百科上万网民在5月18日(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投票选出的,包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汉金乌瓦当、首都博物馆的班簋、中国古动物馆的许氏禄丰龙、国际友谊博物馆瓷塑天鹅、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武士饮兽图》门墩、明十三陵博物馆的金冠[明神宗]、北京晋商博物馆的大德玉印章等十件珍贵展品荣获了“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清明上河图》
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神面卣通梁高33.8厘米,通盖高30.1厘米,器高16.4厘米;口径长14厘米,腹径长19.6厘米,底径长15.2厘米,重量4.23千克。

子母口,器体口沿甚高,颈微束,鼓腹,圈足起棱。

器盖较高,顶是圆拱状,近沿部呈直壁。

拱形提梁跨於器颈长径两端。

主体纹饰作浅浮雕状,但神面双角和象首双耳均加细线刻划云纹。

器和盖的正背面均饰正视神面,鼻梁隆起两侧为块形耳。

圈足上饰同首双身蛇纹。

神面卣的主题图案为一威严夸张的神面,神面的双角和象首双耳刻有细线云纹。

神面卣的这种装饰,表现了古人对鬼神的畏惧与虔敬,整件器物营造了一种庄严肃杀的气氛,具有典型的商周青铜器特征,是青铜艺术品中的旷世珍品。

详细查看词条:神面卣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藏于:古陶文明博物馆
这件汉金乌瓦当造型奇异,瓦体硕大,工艺精湛,气象非凡。

它是汉武帝甘泉宫建筑的重要构件,甚至可以说是甘泉宫建筑的标志。

它表现了汉代精神、理想和气质,它身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内涵。

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镇馆之宝”评选,被评为金奖。

详细查看词条:汉金乌瓦当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藏于:中国古动物馆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类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发掘的板龙极为神似。

禄丰龙的第一件标本是杨钟健教授在1941年根据一具完整的骨架描述命名的。

到今天,总计有超过十具的禄丰龙复原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

这个属,体型中等,大约4.5到6公尺体长,具有小巧的头颅及相当长的颈子。

前肢为后肢的三分之二长度,强而有力的前肢推测它能够直立二足式的行走;同时前肢虽然较后肢稍为纤细,但是推测有可能它可以用四足做近距离的短程移动。

新近发现到的足印化石证实了这项推论。

禄丰龙壮硕的尾巴在平衡头部躯体上有重要的功能。

它们
的牙齿短而密集排列,是典型的食植物性齿列。

它的长颈得以觅食树梢嫩叶为食,同时也可能捕捉一些小型的昆虫及其它动物做为餐点副食。

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huenei)是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板龙科(Plateosauridae)、禄丰龙属(Lufengosaurus)的一种。

植食性,体长约5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

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详细查看词条:许氏禄丰龙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藏于: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
松堂斋有一对元朝贵族府第留下来的门礅,左右图案稍有不同,一边是“胡人驯兽”,一边是“胡人饮兽”。

刻工精细、保存完好,是珍品中的珍品,图案的雕刻手法大气磅礴,是当时蒙古族统治中原的象征。

《武士饮兽图》门墩,也叫《胡人饮兽图》门墩,是元朝宰相府遗留之物,图案的雕刻手法大气磅礴,门墩刻工精细、保存完好,是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专家鉴定,图案是赵孟頫所画,反映了统治者对于汉族的镇压和怀柔两种政策,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统治者担心异族的灵魂卷土重来,元朝遗留下来的石雕、瓷器等文物通通被列入销毁之范围。

此为元朝皇族之珍品遗物,号称中国门礅之王!
据专家鉴定,图案是赵孟頫所绘,反映了统治者对于汉族的镇压和怀柔两种政策。

现在一幅保存完整的赵孟兆页真迹价格上千万,雕刻在石头上比画在纸上多了雕刻工艺,而且保存下来更为艰难,元朝的雕刻能完整保存到现在毛磷凤角。

这对门墩从独特性、稀缺性和历史内涵上讲,价值应该比赵孟頫的画更高,号称中国门礅之王!
详细查看词条:《武士饮兽图》门墩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藏于:北京晋商博物馆
大德玉印章,晋商将印章的使用纳入到旧式金融体系中,并完美地把印章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商业印章体系。

就印章的形制而言,有方、圆、菱形及不规则图形。

按照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抬头章、落地章、押数章、骑缝章、防伪章等等。

这一组印章在使用的时候分别印在票据不同的地方。

印章纹饰多样,多采自民间吉祥图案,如“天官赐福”、“和合二仙”以及八仙人物等等,各有寓意,体现了晋商的经营理念以及文化涵养。

该印章来源于大德玉票号,大德玉票号旧址位于太谷县城钱隆巷5号,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票号由绸布庄改成,创立于清同治年间。

股东为榆次车辋常家,总经理为常恽、常之训,共设分号9处。

于1914年歇业。

旧址坐西向东,并排两院,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有房屋40间,均为砖木结构。

现保存基本完好。

详细查看词条:大德玉印章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故宫博物院北京书法瓷器青铜器历史文物收藏张择端利玛窦周恩来友谊地下宫殿十三陵定陵印章
[1]比特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