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民以食为天:康师傅的中国发家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以食为天:康师傅的中国发家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以食为天:康师傅的中国发家史台湾亿万富翁魏应州在1950年代就读的小学现在仍在他的家乡台湾彰化永靖。

可追溯至蒋介石统治时代的学校正墙上还留有“礼、义、……耻”的训诫标语。

那时候,与中国大陆进行贸易无疑就是对所有这些“品行原则”的背叛。

街对面是一座建于1997年的纪念公园,纪念的对象是一对夫妇,他们对中国大陆信奉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

魏德和及其妻子在拥挤的祖屋里抚养了七个小孩,祖屋里住着100名魏氏家族成员。

四个儿子都因在中国做生意而成为亿万富翁。

现在,这四个儿子正花费数百万美元重建他们的祖厝,作为大陆游客的一个旅游景点,而大陆游客目前已成为台湾旅游业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

在两岸冷战时期的敌对关系于1980年代开始解冻之后,魏氏兄弟很快便进入中国大陆。

继1992年在天津开设第一家方便面厂之后,他们的康师傅方便面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魏氏家族的顶益控股集团在高度自动化的大陆工厂每年生产160亿包方便面。

他们提供200多种口味,以此来吸引中国各地处于不同气候和文化的消费者。

现在,魏氏兄弟找到了一个更为利润丰厚的业务:饮料。

现年57岁的顶益集团董事长魏应州在回想他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机时说:“是贪婪吸引我进入饮料业的。

”他此时正远离台湾的家乡,在中国东部城市天津他们最初开设的那家方便面厂附近接受采访。

天津是顶益集团以及魏氏家族拥有74%股份的投资控股公司——顶新国际集团的总部。

他的贪婪意识得到了回报:自2009年以来,顶益集团的饮料业务收入已超过了方便面业务。

这家《福布斯》亚太顶尖50强企业在2010年的总销售额增长31%,至67亿美元,净利润增长25%,达4.78亿美元。

而且看来这个增长势头将持续一段时间。

据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AC Nielsen)的统计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12个月内,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扩大了11%,销售规模达140亿美元。

而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很可能将吞并规模较小的企业。

康师傅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康师傅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康师傅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企业发展从乡村制油小作坊,到年销售额300多亿的大型食品工业集团,“康师傅”集团创造了奇迹;从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到集食品、零售、餐饮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康师傅”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

康师傅是台湾食品公司——顶新集团属下顶新公司的一个知名品牌,顶新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集团开始投资大陆。

1990年,在北京集团在大陆的第一家企业,“顶好”食用油公司挂牌成立,“顶好清香油”开始上市销售。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特地请来明星做广告。

不料“顶好清香油”质量虽然很好,但惨遭计划经济条件下散装油的沉痛打压,顶好清香油遭遇了滞销,企业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教育消费者,诱导消费者吃包装油。

企业预测在未来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之后,可能这种油脂都会通过更方便的销售的方式,也就是所谓包装油的方式,做到一些改变。

公司在等待着这个未来的机会。

于是,公司初步起创计划遭到着现实的严峻考验。

1992年,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上市,"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掀起一场饮食革命。

短短几年时间,“康师傅”在中国各地建了一百多条生产线,年产方便面达六十亿包,坐上了全球方便面行业的头号交椅。

之后市场迅速成长,1995年起“康师傅”的事业迅速从方便面扩大业务至糕饼及饮料等领域,截止2006年底,公司总投资已达到20亿美金,先后在中国四十余个城市设立了生产基地,员工人数近四万人,总营业额24亿美元。

1996年,康师傅控股在香港上市,康师傅的母公司顶新集团开始向餐饮、流通等领域大举扩张,将美国快餐品牌“德克士炸鸡”收归旗下,立志在三年将其做成中国西式快餐的前三名。

然而就在事业急速膨胀的时候,顶新集团却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

之后,企业用更谨慎的态度去了解消费者,度过难关后的顶新集团,重整旗鼓,又向零售、餐饮领域继续进军。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1992年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上市。

2005年全世界人每吃掉五包方便面就有一包是“康师傅”。

从乡村制油小作坊到年销售额3师傅”的奇迹00多亿的大型食品工业集团是谁一手创造了“康从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到集食品、零售、餐饮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康师傅”。

"康师傅" 的老板并不姓"康",而是台商顶新集团董事魏应交及其兄弟。

"康师傅" 是1992 年顶新为进军大陆而设的品牌。

在90 年代初,由于大陆人民害怕速食食品有损健康,所以这类食品在大陆不太受欢迎。

魏应交为标榜其速食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康师傅",以显示是健康食品,加上当时的目标市场是中国北方而北方人会尊称别人为"师傅",所以便在品牌上加上"师傅" 二字。

这便是"康师傅" 的名字由来。

92 年,正值台湾经济火红。

虽然顶新当时只是中小型企业,在魏应交决定往内地发展时,四周都是反对之声,但他相信未来中国是营商腹地,他毅然带著1 亿台币便往大陆去。

现在可以证明他的眼光准确。

"康师傅" 以速食面起家,原来魏应交全无生产速食面经验。

魏氏兄弟在台湾承继了父亲的油品企业,因速食面要用油炸,正好为魏氏未来的事业选定方向。

在国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688号A栋内中,他们首先决定在天津开业,他们相信如能在吃面最多和最讲究的北方占一席位,那么进占其他市场也没甚么问题。

另方面,魏应交实行"尊重当地人民" 的营商之道,在集团内台籍员工与本地员工的待遇相同,他自己和台籍高级管理人员也不会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因此不但可以减低成本,还可以得到当地人的拥戴。

魏应交并与当地政府的保持良好关系,避免了封杀或不合作的情况。

耕耘11 年终见成果,今天"康师傅" 已是大陆食品业的龙头大哥,其实这与"康师傅" 建立初期"通路精耕"和坚持现金交易的经营手法有关。

康师傅公司简介

康师傅公司简介

康师傅公司简介一、公司背景介绍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糕饼。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现任首席执行官魏应洲。

康师傅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目前本集团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

以下是康师傅公司的发展史:1958年创立顶新集团的前身在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1992年7月18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方便面正式上市。

1995年7月,成立天津顶园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进入糕饼事业。

1995年12月,成立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进入饮品事业1996年02月,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1997年01月,成立方便面、糕饼、饮品事业群。

2004年,康师傅推出矿物质水,加入到竞争激烈的水市场。

2006年康师傅营业额达到23.32亿美元,其中方便面、茶饮料都位居行业第一,果汁饮料也位居市场三甲。

2007年,康师傅矿物质水市场占有率大幅跃进,根据调查机构及企业2007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康师傅以17.3%的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国内水市场的第一品牌,保持多年不变的瓶装水传统市场格局已经被打破,市场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公司的经营理念康师傅的经营理念“诚实、务实、创新”诚实: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石务实:是康师傅稳步成长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以诚信团结、勇于开拓的精神,推动集团持续不断成长创新、永续经营。

三、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一)、愿景:1、让康师傅成为中华美食的代言2、建立全球最大的中式方便食品及饮料集团康师傅透过自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2009年12月底本集团拥有493个营业所及79个仓库以服务5,798家经销商及72,955家直营零售商。

康师傅品牌成长历程.doc

康师傅品牌成长历程.doc

商学院13级营销专升本 学号:131562030 姓名:易建超康师傅公司简介:顶新集团的前身原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 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集团创初期,先后在北京、内蒙、济南等地区投资办厂,并推出了“顶好清香油”、“康莱蛋酥卷”等知名产品。

但由于当时国内整体消费水平偏低,这些产品“叫好不叫座”,一度使公司在大陆的经营投资陷入困境。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市场的冷静分析,直到91年底,魏氏兄弟决定投资方便食品。

经过多方考察,选中了具有超前服务意识的“天津经济开发区”作为“康师傅”第一个生产基地。

1992年7月18日,在全体员工努力拼搏及开发区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第一碗红烧牛肉面在天津开发区诞生了。

从此“康师傅”方便面伴随着“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承诺飞进了千家万户,一时间“康师傅”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方便美食的代名词。

据权威调查机构的报告指出,康师傅方便面于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6%及43.5%,处于中国方便面生产厂商的龙头位置,已经成为最受消费大众喜爱的方便食品。

康师傅方便面产品的主要特点有三点:丰富美味,小巧大容量,以及不烫手设计。

康师傅方便面种类繁多,口味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康师傅方便面根究口味不同,包装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讲袋装85克市场卖价为2.5元,桶装82.5克则根究口味细分,在3元到4元不等。

它的最大特色——以康师傅红烧为主的十余种不同口味的方便面系列,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心中方便面的代名词。

而其旗下的方便面也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面王”。

与此同时康师傅进行了品牌的延伸,将康师傅的品牌延伸到饮料行业的各个领域,进行了产品的深度组合,康师傅这个品牌现在已经成为顶新集团的主打品牌,也是全中国人民最信任的品牌,它象征着健康;深得消费者喜爱。

顶新集团康师傅企业史

顶新集团康师傅企业史
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战略规划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等 方式,提升康师傅品牌 知名度和美誉度。
深化渠道布局
与经销商、零售商等合 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合 作关系,扩大销售渠道 。
提升客户服务
优化客户服务体系,为 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 务体验。
挑战与机遇
饮料系列
传统茶饮
康师傅绿茶、康师傅冰红 茶等。
能量饮料
康师傅红牛、康师傅启力 等。
水果味汽水
康师傅橙汁汽水、康师傅 苹果汁汽水等。
小吃系列
膨化食品
康师傅虾条、康师傅粟米条等。
休闲零食
康师傅坚果、康师傅薯片等。
轻食系列
康师傅轻食沙拉、康师傅轻食鸡肉卷等。
市场与竞争
04
市场定位
方便面市场领导者
康师傅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中国 方便面市场的领导者,拥有广泛
诚度。
渠道网络
康师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网 络,覆盖了从大城市到农村的各
级市场。
产品创新
康师傅注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 新口味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
样化的需求。
挑战与对策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其他品牌的崛起,康师傅面临着 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对此,他们注 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 牌影响力,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多元化的产品线
除了方便面,康师傅还涉足饮料、 糕饼、快餐等多个领域,构建了多 元化的产品线。
专注于本土市场
尽管也拓展了海外市场,但康师傅 的主要市场份额仍在中国大陆,对 本土市场的了解和适应是其成功的 关键。
竞争优势
品牌影响力

“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

“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

“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作者:————————————————————————————————日期:2“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来自: 创业之家论坛(/)1992年,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上市。

2005年,全世界人每吃掉五包方便面,就有一包是“康师傅”。

从乡村制油小作坊,到年销售额300多亿的,大型食品工业集团,是谁一手创造了“康师傅”的奇迹?从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到集食品、零售、餐饮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康师傅”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康师傅”创始人魏应行做客《台商故事》,讲述创业的曲折经历。

[演播室]康师傅不姓康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台商故事》。

我们要给大家讲的是康师傅的故事。

康师傅不姓康,康师傅姓魏,为什么的魏师傅会创办了康师傅,在康师傅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先来认识康师傅的创始人魏应行先生,魏先生你好。

当时为什么想起叫康师傅,没叫魏师傅。

魏四:康吧,应该作食品从健康趋向,康这个,而且康在我们,小有迷信,在品牌里面秘密里面,康是扬音。

取这个名字就比较向上,向扬。

这样一个名字,师傅是一个在北方很普通的一个尊称,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之后,大家反而非常耳熟能详,非常容易沟通。

这个我觉得名字取得不错。

主持人:是不是有人真的会以为您姓康,叫您康师傅。

魏四:应该普遍有这样的,有这样的感觉,康师傅的老板姓康。

主持人:其实不论是魏师傅还是康师傅,刚来的大陆的时候都不是很顺利,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当年魏先生刚才到大陆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导视:初到大陆,就赔掉了上亿家产。

(差点卷铺盖走人)失败的卖油郎,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食品业的大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下来请收看“康师傅”的创始人,魏应行的创业故事。

[小片一]接连投资失利解说:1988年10月的一天,在香港飞北京的747班机上,一个28岁的台湾小伙,显得兴奋而又不安。

飞机就要降落在北京首都国国际机场,这将是他第一次踏上首都北京的土地。

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4大发展历程简述

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4大发展历程简述

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4大发展历程简述【原创实用版】目录1.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概述2.康师傅在杭州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初创期3.康师傅在杭州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快速发展期4.康师傅在杭州的第三个发展阶段:稳定发展期5.康师傅在杭州的第四个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期6.总结: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正文康师傅作为我国著名的食品企业,其在杭州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

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这一时期被称为初创期。

康师傅在杭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开始生产方便面等食品,并在当地市场进行销售。

经过几年的努力,康师傅在杭州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 21 世纪,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康师傅不仅在杭州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开始涉足饮料、饼干等食品领域。

此外,康师傅还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策略,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在杭州乃至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康师傅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渠道建设等措施,保持了企业在杭州市场的竞争优势。

同时,康师傅还通过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杭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期。

在这一阶段,康师傅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例如,康师傅推出了一系列健康、绿色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

此外,康师傅还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结:康师傅在杭州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初创期到快速发展期,再到稳定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康师傅凭借自身的努力,在杭州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便面:掘到第一桶金1959年,家父亲德和在彰化乡村办起了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

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后由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继承,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应行身负家人重托,从转道来到大陆。

他在各省之间辗转考虑,足迹几乎踏遍全家。

因为家庭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

当时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和品牌。

应行决心开发“顶好清香油”,创立“来自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广告。

当时正在大陆热播的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吴敬娴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语深入人心。

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

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瓶的“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后来康师傅又先后试推“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两种产品虽然广告都很出色,但同样犯下了高估市场的错误,一直未能获得理想的销售。

至1991年的三年间,应行已赔掉了所携来的1.5亿台币的半数以上,几乎要打道回府。

恰好在这时他嗅到了方便面的市场机会。

当年他经常乘坐火车,并食用从带来的方便面。

后来渐渐发现,一同搭车的人们对他的方便面常常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能买到。

康师傅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决定主攻方便面市场。

由于过去在,氏四兄弟在方便面这个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就像幼稚园的学生一半。

因此在推出新产品事便小心翼翼,边做边学。

当时为了了解大陆的口味,便通过试吃的方式来改进佐料配方。

同时在定价方面,发现当时的大陆市场上只能买到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等地有售,却因价格偏高而难于推广,另外一价格极其低廉的袋装面,价格虽然低廉,但口味非常的差。

康师傅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一点九八元。

1991年适逢天津科技开发区招标,康师傅便在区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把所有家当押进去,准备投产味道很浓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这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确定的最适合大陆人的口味。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已全面铺开。

康师傅一改前两次用真人作广告的作法,顶益决定采用一个相对比较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在称呼上,为适合北方人的思维方式,顶益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当时对大陆观众还很有吸引力,为迎合观众心理,这位“康师傅”当是来自!这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份量足的特点,广告词则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的见”。

1991年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插播条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几乎等于不花钱做广告!康师傅决定展开“康师傅”的大规模广告攻势,选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前的黄金时段播出。

当画面非常漂亮的“康师傅”广告一经推出,立刻打响,各地开始纷纷注目“康师傅”,掀起一股抢购狂潮。

老百姓的热情即刻传染给批发商,甚至一度出现了顶益门前排长队,批发商提着一麻袋一麻袋钱要订货的场面。

为应付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顶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现金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入国外的先进机器设备,招收培训人员。

1992年,第一碗面出笼。

6个月,顶益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将生产线扩大至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康师傅”畅销全国。

“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先机,抢到了‘第一品牌’形象,”顶新集团副总裁家群多年后曾说过,“若是换在今天,任何一个品牌也不可能做到这样。

” 难得的时机和独到的营..销策划造就了“康师傅”。

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龙头位置达十余年之久。

多样化:拓展事业自1992年“康师傅”方便面畅销以来,天津顶益的资本总额由初期的8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亿美元,整个资产翻了25倍。

至1995年,年营业额已由当年报0.27亿发展到24.5亿元。

而此时集团的生产规模又供给不足,不得不在各地继续设厂,搭铺生产线。

尽管到1996年,新成立的顶益、顶益已分占了华南、华东市场,但天津顶益的营业额还是达到了23亿元。

整个公司的业务几乎处在疯狂发展当中。

企业建立初期,地生产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康师傅当年就曾着手建立一个生产包装配件的“顶正”公司,除承担部业务外,还对外承揽业务。

自此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

1996年,顶益开曼公司在联交所成功上市,与此相呼应的是,“康师傅”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1996年便投入了茶饮料的生产,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随着2000年-2001年茶饮料市场的升温,如今,康师傅已处于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包装茶的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50.6%和52.3%。

1997年,康师傅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物流上。

1998年,康师傅在正式成立了第一家乐购生活购物中心,目前已拥有15家营运店,2001年的营收达到了2.25亿美元。

康师傅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正积极发展物流业,未来有可能进入便利超商的经营行列。

但由于过去统一在发展7-11曾连续亏损7年,康师傅会谨慎投资便利超市。

另外,康师傅还在1996年并购了德克士炸鸡连锁店,2001年已达到200家。

2002年,德克士正朝着370家餐厅的目标迈进,营业额也要突破13亿元。

面对入世:稳坐钓鱼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巨头纷至沓来,康师傅是否能安坐钓鱼台?顶益副董事长滕鸿年认为顾客只就记住的前两名品牌来消费。

方便面,消费者会想到康师傅、统一;纯净水,消费者会想到娃哈哈、乐百氏。

对于跨国公司的冲击,以食品来讲全世界设点最多的是日清,全世界方便面生产线最多、销量最大的却是康师傅,在单一国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国的农心,这些品牌都已经到中国集合完毕了,还有谁会来?再来就是小的了。

营多方便面在印尼是老大,而在中国,4年前就不做方便面了。

美厨来自新加坡,但去年在其最后的据点,也难发现其产品。

但是康师傅也不会放任排名第三、第四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康师傅虽然是第一品牌,但时刻在想着拉大与第二品牌的差距,又怎么会让第三、第四名来抢走康师傅第一的位子?康师傅在巩固已有市场优势品牌的同时,也会主动与跨国公司较量。

康师傅的德克士炸鸡在未来肯定要挑战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地位。

目前中国每年有4000亿元的外食市场,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相加才刚刚达到2.2%,“还有多少商机可以被开发?”顶益副董事长滕鸿年说,“中国的市场实在太诱人了,只要你真用心就有比别人多的机会。

”“同样的随着中国对流通服务方面政策的逐步放宽,象乐购这样的大卖场在国的许多城市或地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天津塘沽,有35万人口,绝对可以成立4至5家大卖场。

“康”是指健康的意思,“师傅”则是具有亲切、责任感、专业化的涵,而“康师傅”叫起来,特别有亲切的感觉。

[编辑本段]公司标志康师傅logo独有的敦厚可亲,热情展开双臂形象,让许多顾客熟知与喜悦。

[编辑本段]发展之路..在努力过程中,康师傅不断的实践理想,追求更高的目标,屡屡创新速食面新标竿,让更广大的顾客群众享受到物美质优、价钱公道的速食面康师傅已经成为速食面方面的一大品牌了。

但是他的发迹史却是一部辛酸史功之路:“顶新集团的前身原是1958年创立于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集团创业初期,先后在、蒙、等地区投资办厂,并推出了“顶好清香油”、“康莱蛋酥卷”等知名产品。

但由于当时国整体消费水平偏低,这些产品“叫好不叫座”,一度使公司在大陆的经营投资陷入困境。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对市场的冷静分析,直到91年底,氏兄弟决定投资方便食品。

经过多方考察,选中了具有超前服务意识的“天津经济开发区”作为“康师傅”第一个生产基地。

1992年7月18日,在全体员工努力拼搏及开发区政府的大力协助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正式投入运营,“康师傅”第一碗红烧牛肉面在天津开发区诞生了。

从此“康师傅”方便面伴随着“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承诺飞进了千家万户,一时间“康师傅”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方便美食的代名词。

康师傅”方便面一经推出,立即打响。

顶益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订货的场面。

在这种情况下,顶益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顶新集团也第一次尝到了投资祖国大陆的甜头。

如今,“康师傅”以近一半市场的占有率,稳坐祖国大陆方便面第一宝座。

[编辑本段]经营理念“诚信、务实、创新”-公司正是坚守着这样的经营理念,励精图治才换来今天的骄人业绩,然而成绩属于历史,肩负社会大众和投资人的重托,做大做强,成就世界级食品集团,到全球经济舞台上独领风骚,这才是公司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1][编辑本段]公益事业●从1996年初,顶新便配合国家“希望工程”投入1千万元在全国围展开了“育苗行动”,主要在边贫地区兴建希望小学,为国家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到目前为止,顶新已在、、、、、、天津、等省市兴建了19所希望(中)小学。

为近万名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顶益(康师傅)分公司免费赠送的10万瓶矿泉水,这10万瓶矿泉水将分送到一分局各值勤点和巡逻警务人员的手中。

[3]●大力捐助灾区顶新集团除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之外,还向受灾地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无论是北地震还是两江特大洪水,“康师傅”都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支援救灾的行列。

1998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顶新人自发地捐衣捐物,当地公司还组成了“康师傅抗洪慰问团”,带着一车车康师傅的产品和顶新人的问候来到大提上慰问抗洪官兵。

其它各公司也纷纷捐款捐物。

短短几天,“康师傅”抗洪慰问团的足迹遍布各个重灾区,共为灾区捐赠方便面35000余箱,饼干、纯净水8000余箱,各公司捐赠物品总计折合人民币500万元,均直接送到抗洪一线的大堤上。

致力两岸交流..作为一家从来到大陆的企业,顶新还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两岸的文化交流事业。

1996年顶新将兰阳舞蹈团介绍到大陆交流演出,1997年作为回访,集团又将大陆最优秀的少儿艺术团――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儿艺术团”介绍给了观众,小艺术家的精湛表演受到两岸各界的普遍赞誉。

1997年,顶新和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及味全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我的梦”儿童绘画比赛。

并将获奖作品在台北、、天津、、、等两岸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

为推动儿童美育教育?促进两岸儿童、教师的文化交流,贡献了顶新的一份心力。

1998年顶新投资90万元在天津蓟县下营镇兴建了一所“顶新希望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