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样品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1.样品粉碎:对于固体样品,如矿石、植物组织等,通常需要将其粉碎成适当的粒度。

粉碎过程可以使用机械研磨仪、球磨机等设备完成。

2.样品溶解:对于固体样品中需要分析的化学物质,通常需要将其溶解到适当的溶剂中。

溶解可以通过加热、超声波处理或者搅拌等方法完成。

3.样品提取:对于复杂的样品矩阵中的目标分析物,需要进行提取操作,将目标分析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提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气相萃取等。

4.样品过滤:对于含有悬浮物、杂质或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过滤操作以去除杂质。

常用的过滤方法包括滤纸过滤、膜过滤、离心沉淀等。

5.样品浓缩:对于分析物含量较低的样品,需要进行浓缩操作以增加其浓度。

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蒸发浓缩、萃取浓缩、固相萃取浓缩等。

6.样品洗涤:对于一些有机化合物或被污染的样品,需要进行洗涤操作以去除杂质。

洗涤方法可以使用溶剂洗涤、溶液洗涤或者水洗等。

7.样品净化:对于一些复杂样品中存在的干扰物,需要进行净化操作以去除干扰。

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净化等。

8.样品稀释:对于浓度过高的样品,需要进行稀释操作以得到适合分析的浓度范围。

稀释方法可以使用稀释液稀释、溶剂稀释等。

9.样品pH调节:对于需要在特定pH条件下进行分析的样品,需要进行pH调节操作。

pH调节可以使用酸碱溶液、缓冲溶液等。

10.样品保存: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操作以保持其原样。

保存方法可以是冷藏、冷冻、干燥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同时,不同的分析方法所要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具体分析要求并结合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采样后,取一部分水样在现场测定水温、pH、电导 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同时测定气压、气温、 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
2.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采集 采集废水样品时,应根据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合 理选择采集方法,采集废水样品时,应同时测定流量, 最为确定混合组成比例和排污量计算的依据。根据采样 时间不同,采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水桶、单层采水瓶、深层采水器、 急流采水器、采水泵等,其选择取决于水体情况。 存放水样的容器常用聚乙烯瓶或桶、硬质玻璃瓶、 不锈钢瓶
2.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食品 食品的检测项目主要有食品的营养成分、功效成分、
鲜度、添加剂及污染物等。
(1)采样方式 ★随机抽样: 总体中每份样品被抽取的几率都相同。如 食品的合格率,分析食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是否符合 国家卫生标准。
2.2 试样的预处理
试样处理的目的:采集的大多数样品是不能直接 测定的,必须 经过适当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才能测 定。
使被测组分从复杂的样品分离出来,制成易测定的溶 液形式; 除去对分析有干扰的基体物质; 如果被测组分浓度较低还需进行浓缩或富集; 如果被测组分用选定的方法难以检测还需要进行衍生 化处理使被测组分定量转移成另一种易于检测的化合 物。
❖ 吸收液要求 1)应对被测物有较大的溶解度 2)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快,吸收率高 3)与后续的分析测定方法相匹配 例:测定空气中的氨气,使用稀硫酸作为吸收液
2.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固体吸附剂阻留法
适用范围: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
常用吸附剂:硅胶、活性炭、分子筛等。 例如:空气中苯系物、多环芳烃的测定,常使用 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然后用CS2洗脱后进行分析 (3)滤纸滤膜阻留法 适用范围:尘粒状气溶胶(不易或不能被液体吸 收),如烟、悬浮颗粒物等。 常用滤纸滤膜:定量滤纸、超细玻璃纤维和有机 化学纤维滤膜。 例如: 测定空气中锰及其氧化物时,用玻璃纤维滤 纸阻留,然后用磷酸溶解

样品预处理方法课件

样品预处理方法课件
液-液萃取法
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将目标代谢产物从生物样品中提取 出来。
固相萃取法
利用固相萃取柱对生物样品进行萃取和净化,去除干扰物质。
07
结论与展望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总结
重要性
样品预处理是确保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对于不同样品类型和分析方法,选择 适当的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常用方法
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优点
02
分辨率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
纯化。
应用领域
03
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以及天然产物中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在高压和适宜温度 下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基质中萃取出来。
3
微生物
常用培养、离心、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取。
预处理方法的优化方向
提高回收率
减少干扰
通过改进预处理方法,如优化萃取条件、 选择更合适的吸附剂等,提高目标成分的 回收率。
通过去除或减少样品中的干扰物质,如基 质效应、共存物质等,提高检测方法的准 确性和灵敏度。
降低成本
实现自动化
通过简化预处理步骤、使用更经济的试剂 和设备等,降低样品预处理的成本。
消解法
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破坏样品 的基质,使目标物质释放出来 ,便于后标物质从大量样品中富集到 较小体积中,提高检测灵敏度

02
样品前处理技术
萃取技术
01
02
03
04
液-液萃取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 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固-液萃取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图2-2 萃取操作示意 1-三角瓶;2-导管;3-冷 凝器;4-欲萃取相
图2-3 常压蒸馏装置
3、盐析法: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降低了 某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 之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4、超临界萃取法(SF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a.流体是非液非气的,具有气体较强的穿透 能力和液体较大的密度及溶解度,有较大 的吸附能力,流动性好. b.萃取速度快
什么物质适合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优点
a. 接近常温, 对物质没有变解作用. b. 易达到Pc和Tc c. 化学稳定性好, 无毒, 无色, 无味, 无污染 d. 萃取时间短 e. 费用低 f. 适用热敏感样品 g. 有防氧化和抑菌作用
然后层从的样四品角堆和放中
的不心同点部用位双,套按回
采样转件取数样确器定各具取
体采少样量袋样(品桶,、得
箱)检,样再,用再双按套上回
转取法样处管理采得样平。均
将取样样品管。插入包
装中,回转180。
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
下三层取出三份
检样;把许多检
样综合起来成为
原始样品:用
“四分法”
这类物料不易充 分混匀,可先 按 总件数/ 2 确 定采样件(桶、 罐)数。启开 包装,用采样 器从各桶(罐) 中分层(一般 分上、中、
特点:简便快速,破坏彻底,减少 金属挥发。酸气刺激性大, 腐蚀性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硫酸-硝酸法 如图2-1所示。
(2)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3)高氯酸(过氧化氢)-硫 酸法
(4)硝酸-高氯酸法

简述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简述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简述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样品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将样品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去除干扰物,提高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1. 溶解溶解是样品预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固体样品和粘稠样品。

固体样品一般需要用溶剂将其溶解,然后进行分离和分析。

粘稠样品一般需要加热或添加溶剂,使其变得稀薄,然后进行分离和分析。

2. 水解水解是将有机物或无机物分解成其组成部分的一种方法。

水解可以通过加热、酸化或碱化等方式进行。

水解后的样品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离和分析。

3. 萃取萃取是将有机物或无机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萃取可以通过溶剂萃取、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萃取等方式进行。

萃取后的样品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析。

4.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将样品中的离子与固定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可以通过弱酸性树脂、强酸性树脂、弱碱性树脂、强碱性树脂等方式进行。

离子交换后的样品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析。

5. 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色谱分离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方式进行。

色谱分离后的样品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析。

6. 精确称量精确称量是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称取的一种方法。

精确称量可以通过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方式进行。

精确称量后的样品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样品预处理是分析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同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分离和分析效果。

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纯度和完整性,并避免在预处理过程中引入干扰物。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加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1)100℃~150℃(2)500℃~600℃(3)200℃~300℃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5.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高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6.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

(1)加入暴沸石(2)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3)加入干燥剂(4)加入分子筛7.()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1)灰化法 (2)蒸馏法(3)抽提法 (4)色谱法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9.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1)0.05 kg (2)0.25 kg(3)0.5g (4)0.5kg10.对代表性取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2)采样要遵从样品随空间、时间变化的规律(3)可分为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期抽取样等(4)代表性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可单独使用二、填空题1.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来进行分离的。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4.对于较粘稠的半固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7.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质量监控
对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样 品制备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质量记录
对制备过程中的所有操作进行详细记录,以 便追溯和审查。
05 样品纯化与分离
重力沉降法
总结词
利用重力作用使颗粒自然沉降下来,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详细描述
重力沉降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大、密度与液体相差明显的固体颗粒的分离。通 过在静止或缓慢流动的液体中放置一段时间,固体颗粒会因重力作用逐渐沉降到容器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分离速度较慢,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分离效果。
规和标准。
禁止吸烟和饮食
02
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严禁吸烟和饮食,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
0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避免因误操作导致安
全事故。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分类存放废弃物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合存放导致意外事故。
正确处理危险废弃物
对于具有危险性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得 随意倾倒或排放。
采集方法
随机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样品 作为样本,以评估整体特性。
系统抽样
按照一定的间隔或顺序从总体 中抽取样品,确保每个部分都 有机会被选中。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层,从每层中 随机抽取样品,以提高样本的 代表性。
目的抽样
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有针对 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采集工具与设备
04 样品制备
破碎与混合
破碎
将大块样品破碎成小块,便于后续处理。破碎方法有机械破碎和物理破碎两种。
混合
将破碎后的样品混合均匀,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混合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样品预处理是指在实验分析前对样品进行一系列处理操作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准确、可靠地得到分析所需的指标。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样品采集与保存:在采集样品时,要注意选择代表性样品,并避免与外界环境的污染,以免干扰结果。

为了保持样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可以采用冷藏、冷冻、真空封存等方法进行保存。

2. 样品粉碎与研磨:对于固体样品,如植物、土壤等,通常需要将其进行粉碎与研磨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积,方便后续的提取操作。

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研磨仪、切割机等)或化学方法进行样品粉碎和研磨。

3. 样品振荡与混合:对于液体样品,如水、血清等,常常需要进行振荡和混合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可以使用振荡器、旋转摇床等设备进行样品的振荡与混合。

4. 样品溶解与提取: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溶解和提取操作,以将所需的成分转移到溶液中进行分析。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溶剂萃取等。

5. 样品过滤与离心:在进行分析前,还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和离心操作,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得到清洁的溶液或悬浮液。

过滤可以使用滤纸、膜过滤器等,离心则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

6. 样品净化与富集:某些样品中可能存在着干扰物质,为了降低干扰,可以采用净化和富集方法。

净化常常使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技术;富集则可以采用蒸发、浓缩等方法。

7. 样品补偿与修正:对于某些特殊的样品,有时需要进行补偿和修正操作,以排除干扰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常见的方法包括稀释、配伍掩蔽剂、内标法等。

8. 样品热处理与冷却:在某些分析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热处理或冷却操作。

热处理可以加速反应速率,加快分析过程;冷却则可以降低反应速率,避免反应的干扰。

总之,样品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前准备工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干扰,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确保得到符合分析需求的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除去微粒 减少干扰杂质
浓缩微量的组份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及选择性 改善分离的效果 有利于色谱柱及仪器的保护
2、样品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色谱分析的全过程包括:样品采集、 样品制备、色谱分析、数据处理与结 果表述 样品种类繁多,其组成、浓度、物 理形态等均是色谱分析测定的影响因 素。样品处理技术就成为提高分析测 定效率、改善和优化色谱分析的重要 环节。
生物样品中待测组分存在的形式及处理方法

待测组分存在于体液或细胞外时:
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浓缩制备样品 用沉淀的方法除去干扰组分(蛋白质、DNA、多 糖)

待测组分存在于生物细胞内:
破碎细胞,释放待测组分,再用萃取或沉淀等方 法制备样品
1.生物样品的采集
采集生物样品时注意事项:
(1)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 (2)注意采样部位的准确,特别是动物的组织器 官,一定要认准 (3)生物样品一般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样品采 集后要立即处理 (4)生物样品的采集大部分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 采样工具要消毒,最好在无菌的条件下采样
各种SPE小柱(二)

反相 使用方法 可先用6到10倍柱体积的甲醇或乙腈活化,再 用6到10倍柱体积的水或缓冲液平衡,不要让 小柱干了 样品溶解在强一些极性的溶剂中 加入样品 用强极性溶剂洗脱不想要的组份 用极性弱些的溶剂洗脱第一组感兴趣的组份 用极性更弱的溶剂洗脱剩下的感兴趣的组份 确认回收率

4.蛋白质的去除(续)
(2)盐析法 原理:利用不同蛋白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 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来沉淀去除蛋白质 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镁、硫酸钠、氯化 钠、磷酸钠 影响盐析的条件 盐的饱和浓度 pH的选择 蛋白质的浓度 温度的影响
4.蛋白质的去除(续) (3)有机溶剂沉淀法 蛋白质的沉淀和溶解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 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丙酮 (4)等电点沉淀法 原理: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 用酸、碱调pH值,使蛋白沉淀出来 缺点:蛋白沉淀不完全

浓缩样品的方法 萃取/吹干 沉淀/再溶解 色谱法 液固抽提/固相萃取小柱
固相萃取(SPE)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是基于同液相色谱同样技术开发的产 品,分离复杂样品中的不同组份 固相萃取技术(SPE)的重要性 实验室中60~80%的成本及工作量在样品制备上 加速样品的制备时间 降低样品前处理的成本 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及回收率 更容易自动化 减少样品处理步骤 降低对不稳定样品的影响 提高安全性
共沉淀的损失。
☞缓冲液的一定离子强度,可蛋白质变性时形成疏
松的絮状物,这样可减少药物的物理性滞留和共沉 淀的损失。
化学降解:
使用采集方法的注意事项
(1)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要注意采 样的时间、地点及采样位置的选择。 (2)所有样品都要采集双份,一份分析样 品,一份保存样品,备复查时使用。 (3)样品的采集和储存过程要作记录,详 列采样时间、地点、准确位置等。
(4)采集储存中待测组分不应有损失或发生化学变 化。 损失—包括挥发、在储存容器上的吸附等物理原因 化学变化——包括被氧化、微生物引起的分解、各 组分间的化学反应等 (5)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6)采集后要尽快进行分析样品的制备和分析。

ASE 的原理是选择合适的溶剂、通过增加温度和压 力来提高萃取过程的效率.
ASE 可用来替代索氏提取、超声萃取、手工振摇、 煮沸法和其他萃取方法 ASE 的应用领域:环境、农业、食品、聚合物、制


三种不同型号的ASE
ASE200 ↓ ASE300 ↑
ASE100↑
ASE的突出优点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增加紫外基团以增强紫外检测的灵敏度 增加荧光基团使样品用高灵敏度荧光检测器 改变分离的选择性 改变组份的基团,如: 变离子型化合物为非离子型,用反相方法分离 典型的例子 氨基酸分析
加速溶剂萃取(ASE)

ASE 是用溶剂对固体、半固体的样品进行萃取的技 术.
4.蛋白质的去除(续)
(8)高速离心 原理:根据物质沉降系数、质量、浮力因子 等的不同,应用强大的离心力使物质分离、 浓缩、提纯的方法。
5.微透析技术
微透析技术:实质上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它
利用膜透析原理,微量地对细胞液进行流动 性连续采样的新型采样和色谱样品制备技术。
五、导致待测物损失的因素
各种SPE小柱(三)

离子交换 使用方法 可先用6到10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弱缓冲液 平衡, 样品溶解在去离子水或弱缓冲液中 加入样品 用弱缓冲液洗脱不想要的组份 用强一些缓冲液(改变pH或离子强度)洗脱第 一组感兴趣的组份 用更强的缓冲液洗脱剩下的感兴趣的组份 确认回收率
四、生物样品的制备技术
细胞破碎方法的分类
3.生物大分子的提取
提取生物大分子样品时条件的选择: (1)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稀酸、稀碱、稀盐等,也 可以采用不同比例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 酮、氯仿、四氯化碳 选择溶剂时要注意物质的溶解性,如极性物 质易溶于极性溶剂;碱性物质易溶于酸性溶剂; 温度升高时一般溶解度相应增大;远离等电点 时溶解度增大
除去杂质及干扰组份 把样品分成不同极性的组进行分析 富集微量的组份 SPE 小柱的主要种类 反相 正相 离子交换
SPE小柱的种类
反相
固定相 非极性
正相
极性
离子交换
带电荷
溶剂
从极性到非极性
从非极性到极性
PH或离子强度(低到高)
☞根据SPE小柱的种类及样品的性质,选洗脱 强度不同的溶剂把样品分开 ☞让样品的各组份在固定相上吸附、解吸附, 或不与固定相作用

(2)pH值 在稳定的范围内,pH选择在偏离pI的两侧 注意测量pH值的准确性,误差不应超过0.1 (3)温度 一般提取温度在5℃以下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溶剂的离子强度、介 电常数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蛋白质的去除
(1)加热法
前提条件:待测组分热稳定性好,而其 它易产生热变性 该法最简单,但只能除去热变性蛋白
快速,15分钟 溶剂用量少 萃取效率高 样品基体影响小 可同时选用四种溶剂萃取 安全,全自动 ASE建立了环境, 药物, 聚合物, 食品, 和化妆品 工业的大量应用
ASE工作流程
加样品 加溶剂 时间 (min) 0.5–1 5
泵 溶剂
加热 加压 静态萃取
吹扫阀
5 循环
炉体
新溶剂冲洗
0.5
萃取池
氮气吹扫
2.细胞的破碎





根据样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破碎方法: ①动物的胰脏、肝脏、脑组织一般比较柔软,用 普通的匀浆器研磨 ②肌肉及心脏组织较柔韧,要先绞碎再作成匀浆 ③植物组织用一般碎磨法 ④含纤维较多组织则必须在捣碎器内破碎或加砂 研磨 ⑤对具有坚韧细胞壁的微生物,常用自溶、冷热 交替、加砂研磨、超声波和加压处理等方法。
三、样品预处理常用的方法


高速离心 过滤、超滤 选择性沉淀 萃取 索氏抽提 衍生反应 新样品处理技术—加速溶剂萃取(ASE) 浓缩样品 液-固萃取 /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样品小柱
样品预处理的过程
去除微粒


过滤 过滤膜/过滤装置 有机(0.5m)/无机(0.45m) 膜片可更换 一次性使用的膜 使用方便简单,交叉污染小 有更小内径,可用于微量样品的处理 高速离心 大于:10,000g
1–2
静态阀
萃取结束 准备分析
Total (min) 12–18
收集瓶
氮气瓶
食品安全评价中ASE的应用
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 动物组织中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 粮食中的农药
粮食中的毒枝菌素
熏肉中的多环芳烃
葡萄干中的杀真菌剂
咸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 一些正在发展的方法
浓缩样品
第二章 样品预处理方法
一、概述: 1、样品处理的目的
色谱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毛细管电泳 平面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
液相色谱—核磁 气相色谱—红外
色谱法应用
石化过程分析 工业卫生调查和评价 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食品分析 法庭取证分析 医疗诊断 核能和燃料分析 制药过程监测 化妆品和香料组成分析 商品质量检验
吸附:
原因之一:玻璃表面或橡胶塞会吸附药物,特
别是脂肪胺类及含硫化合物。
解决方法:
☞可采用硅烷化减少玻璃表面的吸附性 ☞非极性提取溶剂中加入少量极性溶剂可减少 器皿对药物的吸附。
原因之二:血样中红血球和纤维蛋白元凝块的形
成,常能引起待测物的共沉淀。
解决方法:将全血样品加入缓冲液后再行提取。
☞这样血球散开,药物可从血球表面解吸,以减少
4.蛋白质的去除(续)
(5)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析、电渗析、微孔 过虑、气体渗析、超精密过虑等 超滤法的特点(与沉淀法比较) 适用于小量样品 适用于对酸碱不稳定的样品 待测物质结合在膜上,影响回收率 超滤膜的材料:醋酸纤维素、聚酰胺、聚砜等
4.蛋白质的去除(续)
(6)凝胶层析 原理:利用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 在流过凝胶 固定相时的保留时间不同,分离待测的小分 子化合物和大分子蛋白质。 (7)柱层析 原理:用能吸附蛋白质的材料装填成小柱。 使含蛋白质的样品流过,样品中的蛋白质被 柱填料吸附,而待测组分则流出小柱。




占样品分析时间的比例( > 60%) 样品预处理所用时间远大于色谱分离的时间 占分析的消耗总成本最大 消耗大量的溶剂及其他化学品 是决定性的步骤 实验的重复性及准确性最差的环节 影响实验结果好坏的最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