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2.1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_未来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未来版)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未来版)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未来版)第一章:主题一我是中国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等基本国情。

2.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

教学活动:1. 观看中国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

2. 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博大精深。

3. 组织学生讨论中国的风俗习惯,增进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4. 制作手抄报,展示学生对中国的认识。

评价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了解中国的国情,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第二章:主题二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关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讨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分享家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制作家庭成员介绍卡,增进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

评价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让学生更加热爱家庭。

第三章:主题三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

2. 学生应对成长中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变化。

2. 分享成长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制作成长目标计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评价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困难。

第四章:主题四我爱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学校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

未来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全册教案(精)

未来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全册教案(精)

、本学期教学目标: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

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2、愉快、积极地生活:3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单元目标:1、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23、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课时我们的课余生活目标:12.活动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1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

这里,老师提机电要求:(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

(必要时借书)(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

(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

3、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4、布置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第二课时快乐的双休日教学目标:123、情感: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二、活动一:我的假期愿望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

目的:弓I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假期。

2、全班范围内交流:3、全班同学讨论。

4、教师小结: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第2单元第2课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未来版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第2单元第2课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未来版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第2单元第2课爱护我们
生活的地方│未来版
第二课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点
活动目标:
1. 体验在乡村生活的温顺。

2. 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感受到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学会用多种方式尊重和感谢他们。

3. 学会关怀和关心社区里有困难的人。

4. 有初步的环境爱护意识,爱护公用设施,力所能及地爱护生活周围的设施与环境。

活动重难点:
1. 体验在乡村生活的温顺。

2. 学会关怀和关心社区里有困难的人。

活动方法:
讨论、交流、采访。

活动预备:
记录表
培优辅差:
活动时刻: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未来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未来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我是小导游教学目标: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能以当小导游的形式,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的过程,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教学难点:能当好小导游为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不管我们身在什么地方,家乡美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课件出示家乡的风景图片) 今天,我们就要来当一回小导游,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出示课题)2、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客人,她就是来自杭州的小导游丹西。

她将要带我们一起去参观她的家乡——杭州。

看,她已经来了!二、引导课文学习:1、小丹西手拿导游小旗,进行自我介绍。

情景: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小导游丹西,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杭州市。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就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吧。

2、小丹西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

(1)播放介绍杭州西湖的录象。

(2)录象情景:(小丹西站在西湖边边走边介绍)看了刚才的宣传片,西湖的美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西湖边。

西湖就象一颗明珠静静地躺在杭州市区西面,它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环湖一周约15公里,苏堤与白堤把全湖隔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四季景色秀丽,春天桃花争艳,夏季荷叶连动,秋天丹桂飘香,隆冬雪景如画,大诗人苏轼在诗中这样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现在西湖已经有了老十景和新十景,美丽的景色让人们留恋忘返……3、让学生说说听了小丹西西湖风景介绍后的感受。

是啊,有了好导游的带领,我们不仅领略了美丽的风光,还了解了动人的传说,导游的功劳可不小。

小丹西介绍杭州的人文景观。

(1)叙述:杭州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城,还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

二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学习目标】1.明白自己故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酷爱故乡的情绪。

2.能用画笔记载下自己眼中故乡的美景和自己对故乡的感受。

3.能运用查看、访问、观察资料等方法,明白故乡的故事和故乡的文化生活。

【学习重难点】能运用查看、访问、观察资料等方法,明白故乡的故事和故乡的文化生活是本节的重难点。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故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故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学习历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故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讲义中的小朋友喜欢故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故乡在哪里?自己喜欢故乡的什么风景?二.演一演,猜一猜1. 启发发言:你喜欢自己的故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明白你的故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故乡最美的地方先容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先容并赞美自己的故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寓目的小朋友公布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砚描述他最喜欢的故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砚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应故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风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风景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保举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砚先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故乡的小诗,然后查看自己画的故乡,把查看的终于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1.西席首先讲一个关于故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故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故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故乡的戏曲,并先容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故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砚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故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砚交流是议决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二年级品生导学案 我生活的地方1

二年级品生导学案 我生活的地方1

班级:二(2)班时间: 2 月 25日第1周星期1 总第 1课时教学内容:我生活的地方( 1)执教者:黄娟第小组姓名:情景导入:亲爱的小朋友,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她就是(中国)。

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座英雄的城市,长江、嘉陵江在这里交汇,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重庆)。

在重庆的东南部神奇秀丽的山水中,有一颗位于乌江之滨的璀璨明珠,这就是我们的生长的地方――重庆武隆。

讨论辨析:你知道自己是哪里的人吗?跟同桌说说,你家住在哪里,并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最喜欢的你们那儿的什么好看风景啊,好玩的地方啊,或者是你喜欢的人或事物,都可以说。

1.仿说,说明白:我家在武隆县长坝镇大元村,我家的房子建在山腰上,屋前有一棵棵桃树、李树、梨树,春天的时候,满山的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山野就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可美啦!站在门口就已经能闻到那淡淡的清香了。

屋后有大片青翠的竹林,家里养的鸡鸭常常在竹林里下蛋。

我家前面有一条小河,夏天的时候,我爸带着我到河里游泳,河水中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我爱这生我养我的地方。

2.练说,说精彩。

来看看小导游思达小朋友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我们也可以学着介绍介绍: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重庆市武隆县,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那里的山很美,山上有很多梨树。

春天的时候,梨除了梨花,那里还有碧绿的竹林,层层的梯田,清澈的池塘和潺潺的流水,真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呀!我的家乡盛产梨子,那里的梨子香甜可口,而且汁水多。

那里的梨树像列队的士兵一行行,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多得数不清。

梨子成熟的时候,金黄色的大梨子挂满了枝头,压得树枝都弯下了腰。

我的家乡四季分明。

暖和的春天,炎热的夏天,丰收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都让人感觉至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爱我的家乡,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家乡——重庆武隆!练说:我的家乡在市县我最喜欢家乡的因为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可以写一写,或者画出来。

二年级品德导学案

二年级品德导学案

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二课时)
我的家乡真好(第一课时)
我的家乡真好(第二课时)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我们的食物
食物从哪里来
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食物的来源,懂得珍惜食物。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食物从哪里来。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课时计划
我们的食物2课时食物从哪里来2课时良好的饮食习惯2课时
我们的食物(第一课时)
我们的食物(第二课时)
食物从哪里来(第一课时)
食物从哪里来(第二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方》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课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探究我们生活的地方,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地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来锻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学习重难点】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是本节的重难点。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学习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