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棍玩具111
我与爸妈比童年作文(10篇)

我与爸妈比童年作文我与爸妈比童年作文(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爸妈比童年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爸妈比童年作文1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童年,我们的童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当然父母的童年同样也带给他(她)们无限的乐趣,更造就了他(她)们勤劳的双手。
不同的环境,会拥有怎样的童年呢?好吧,我要和爸爸妈妈来一次童年PK赛--------(一)比零食一说到零食,爸爸可来劲了,他扳着手指一样一样地说:“小时候最火的就是搅糖稀: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糖稀。
一毛钱一团。
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
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爸爸越说越来劲:还有啊,我小时候最不可思议的零食是棉花糖:五分钱一团,一勺一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
棉花还能吃,还是甜的!还有冰棍真的是冰棍除冰就是棍了,绝对货真价实!还有------”“爸爸总算停下来了。
”当然这下该我说了:“现在我们的零食也不差,象好吃的署片,香嫩的肯德基,妈妈馋的直流口水,我才停了下来,相比而言,爸爸妈妈那时的零食就太少了,当然不用说自然是我们这个年代获胜了。
”(二)比童年的乐趣一说到童年的乐趣,我和爸爸都争着要说,爸爸说他那时候的动画片有《神笔马良》,只要一支笔一画就什么都有了,还有《天马流星拳》、可爱机灵的《蓝精灵》、《忍者神龟》-------还没等爸爸完全说完,我就等不及了,连忙说:“现在动画片也不比你那时候差,有变化无穷的《伏魔金刚》,还有《名侦探柯南》、《喜洋洋和灰太狼》、《虹猫蓝兔七侠传》多的去了,呵呵!”爸爸听我讲着,一脸羡慕,我不禁暗喜。
(三)比勤劳现在的我们,说起勤劳不禁有些惭愧,爸爸的时代,除了学习外,回家后,还要洗衣、做饭、做家务事,而我们已经被完全异化了,每天的任务就是读书,很少做家务,还时常抱怨东抱怨西,太不懂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了。
把木棍当成金箍棒玩具的作文

把木棍当成金箍棒玩具的作文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西游记》这部动画片,那里面的四个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一些书经,取经路上,魔难重重,最后取得了胜利。
我非常喜欢孙悟空,武艺高强。
那天我在院子里找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木棍当做金箍棒,又把衣服系上最上面的一个扣子,扭一扭腰然后,眼睛一瞪,了了一眼院子,嘿!有几只鸡在俺的地盘散步,“看棒”我喊了一声,拿起木棍就向鸡群冲去,这时,一只公鸡叫了一声,所有鸡都吓得魂飞魄散,四处奔跑,鸡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我把木棍一甩,果然是高手,木棍打在了刚才叫的那只公鸡脑袋上,那几不知怎么了,“砰”,倒在了地上,我看了马上一转身,向屋里“飞”去,“俺老孙去也”。
我冲向小屋的桌上,拿起苹果就吃,看来“孙悟空”打完鸡也得饱餐一顿呀!后来我才知道,那只鸡本来过几天就要杀,今天,本人就让他一棒就坐地牺牲。
童年时那么纯洁、有趣。
中班益智区教案(优秀10篇)

中班益智区教案(优秀10篇)中班益智区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根据景物的特点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述,向旅客介绍各个景区。
2、引导幼儿制作红色景区纪念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根据景物的特点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述,向旅客介绍各个景区。
难点:制作红色景区纪念品。
活动准备:家乡的红色景点图片、卡纸、蜡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红色景点吗?你们又到过哪些红色景点呢?(引导幼儿大胆说出家乡的红色景点名称)二、播放红井视频,交待区域活动内容。
1、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到了我们家乡的红色景点,也参观了许多的景点。
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大家都去过的一个红色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红井)2、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不同的。
材料来做红井,你们喜欢吗?(喜欢)3、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也做了一个红井,你们看看老师的红井是用那些材料做的。
等下小朋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做做红井好吗?三、交待区域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活动。
1、师:老师在手工区给你们准备了橡皮泥、一次性餐快、积木、彩色纸等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红井、在图书区给你们准备红井的书和纸、笔、你们可以在图书区制作有关红井的图书。
在表演区准备了《红井水》的磁带你们可以边欣赏边表演2、组织孩子们讨论选择喜欢的区角或材料。
教师:现在你们可以和同伴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可以和朋友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让幼儿现在座位上商量玩什么)教师:商量好了吗?谁来说说商量的结果?你准备用材料什么和谁一起去玩?准备怎么玩?(让孩子在进区前想好玩什么,怎么玩)2、重点对制作红井和制作图书的孩子提出要求。
要求图书区的幼儿制作好后讲讲红井故事。
3、组织幼儿进区进行游戏。
引导幼儿共同合作。
四、在重点引导制作红井幼儿的同时,关注其他幼儿的游戏情况。
风车中班手工教案优秀4篇

风车中班手工教案优秀4篇风车中班手工教案篇一设计意图: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活动过程及方法:1、发现小风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风车玩一玩。
2、试试怎样让风车转的快。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二)做一做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方法略(三)玩一玩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四)比一比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五)想一想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风车中班手工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学习用剪、黏贴和钉等方法制作风车。
2、在用自制的风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风车的范样;正方形的广告纸、筷子、安全图钉和剪刀等人手一份;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教师玩转风车,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儿童伸缩棒制作方法

儿童伸缩棒制作方法儿童伸缩棒是一种适合孩子们玩耍的玩具,能够改变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和活动。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儿童伸缩棒的制作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材料准备:1. PVC管:可以选择内径约为2.5厘米,外径约为3厘米的PVC 管作为伸缩棒的主材料。
2. PVC管连接件:选择内径与PVC管相同的PVC连接件,用于连接伸缩棒的不同部分。
3.短杆和杆头:可以使用木质或塑料材料制作短杆和杆头,用于固定和保护伸缩棒的各个部分。
4.彩色胶带:用于美化伸缩棒的外观,增加孩子对其的喜爱度。
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PVC管按照一定的长度切割,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来确定合适的长度。
一般推荐长度在6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这样孩子使用时能够自如地控制伸缩棒的长度。
2.将短杆和杆头制作成合适的形状,保证其能够与PVC管连接并固定。
步骤二:连接PVC管1.将一个PVC连接件插入PVC管的一端,确保连接稳固。
2.将另一段PVC管插入相同的连接件中,使其与第一段PVC管连接在一起。
3.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插入更多的PVC管和连接件来延长伸缩棒的长度。
步骤三:装饰伸缩棒1.使用彩色胶带将PVC管和连接件进行包裹,使伸缩棒看起来更加美观。
2.根据孩子的喜好,在伸缩棒的顶端固定杆头,并用彩色胶带将其包裹。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简单的儿童伸缩棒即可制作完成。
孩子可以拉伸和收缩伸缩棒,将其用作探索和游戏的道具。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儿童伸缩棒时要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选择好质量可靠的PVC管和连接件,确保它们没有尖锐或硬边,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此外,使用彩色胶带时要避免将其粘贴在孩子易接触到的部位,以免误食或危及安全。
总之,儿童伸缩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并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这种玩具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们乐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一个属于孩子们的伸缩棒,给他们带去快乐和惊喜!。
冰棒棍教案优秀范文

冰棒棍教案优秀范文冰棒棍是夏天里随手可得的一种材料,慢慢地积累,收纳盒里的冰棒棍越来越多了。
结合我班创意美工的课题研究,何不利用这些材料来组织幼儿开展美工活动呢。
这样既可以美化生活,又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事先将冰棒棍刷上漂亮的颜色,准备一些瓶盖、纽扣、光盘等辅助材料,活动中引导幼儿用冰棒棍摆一摆、拼一拼、积极创想生动形象的物体造型,并学习用胶水粘贴牢固。
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活动目标】1、尝试用二根以上冰棒棍摆一摆、拼一拼,积极创想,创作生动形象的物体造型。
2、能将冰棒棍牢固的连接,并选择瓶盖、纽扣等材料,大胆装饰,运用贴、粘、拼等方法进行创想制作。
3、在创想制作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重点】能运用冰棒棍创想制作,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冰棒棍与冰棒棍之间的连接,力求牢固、美观、生动。
【活动准备】教具:长短不一样的冰棒棍若干,放在桌子中间的小框里。
磁性黑板一块。
若干简笔图形,介绍用。
学具:长短不一的冰棒棍若干、纽扣、瓶盖、彩纸等。
提供材料架,以便幼儿选择其他材料运用。
乳胶、双面胶、剪刀、油画棒、小框等。
【活动过程】一、冰棒棍的想象。
1、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冰棒棍)(出示冰棒棍,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材料的特殊性。
)瞧:一根冰棒棍远远望去,像什么?二根冰棒棍,摆一摆,像什么?换个样子摆一摆,像什么?谁会用三根四根或更多的冰棒棍摆一摆,拼一拼呢?你会拼出什么造型来呢?(评析: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散幼儿的思维。
冰棒棍对幼儿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孩子们平时一般不会太大留意,然而今天看来,冰棒棍成了宝贝,它可以变成有趣的造型。
)先请个别幼儿交流:你想拼什么?怎么拼?(评析:教师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观察,并积极创想,请个别幼儿交流,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2、小朋友,你们也想摆一摆,拼一拼吗?请你回到桌子旁边去试一试吧。
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论文

幼儿园建构游戏实施与指导? 前言:“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
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
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
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现状:在坐的各位都知道,组织和开展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我们观察在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建构游戏流于形式化,没有使建构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时间上安排不够充分,玩具的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幼儿园中都建立了区角,可是真正能让孩子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非常少。
相当多的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仅仅把建构游戏当作调剂品来使用。
如:建构游戏的时间仅安排在家长快来接的时间段。
这其中的弊端是相当大的。
建构游戏安排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段内,显然是无法发挥其教育意义的,它只会让孩子学会做事半途而废。
而且,建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的创造性就无法真正发挥起来???? 2、玩具种类和数量不足;许多幼儿园虽然配置了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可在选择时却忽视了儿童认知的需要,比如:玩具种类、难度单一,忽视幼儿的年龄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需要,玩具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作用。
雪糕棍奇遇记——小班自主游戏案例

雪糕棍奇遇记——小班自主游戏案例一.游戏背景雪糕棍是我班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低结构材料游戏之一。
孩子们对各种低结构材料充满探索欲望。
起初,孩子们喜欢动手进行自由拼摆游戏,逐渐地,教师结合《指南》及孩子们现阶段的游戏需求,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日常生活中较好收集、幼儿喜欢摆弄的各种颜色、大大小小的雪糕棍。
雪糕棍是班级操作区材料盒里的普通一员。
教师的起初的预期只是希望孩子们能进行简单的平面拼摆或计数、点数游戏,可是意想不到的玩法由一个小夹子的出现突然开启。
某一天,雪糕棍的趣味游戏之旅开始了。
二.游戏实录1.遇见,小夹子——从平面到立体这天,冰冰来到操作区,她在材料盒里找了一根雪糕棍。
突然,她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几个小夹子。
她将手里的小夹子在雪糕棍的上下左右都拼摆了一圈,刚准备放回盒子里,她用食指和大拇指尝试捏了一下小夹子,似乎发现了什么。
之后,她又开始她将雪糕棍拿在手中,将几个彩色小夹子试探性地并排夹在雪糕棍上。
旁边的宋博然疑惑地问:“这是什么啊?”冰冰开心地说:“这是小牙刷!”(图1)她一边说一边做假装刷牙的样子。
旁边的宋博然随后也选择在雪糕棍的上方和下方夹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小夹子,又拿起一根细的雪糕棍竖直地用小夹子夹在雪糕棍上,选了半天他选择了红色夹子夹在雪糕棍顶部。
他将作品开始尝试立起来,可是立了几次都不成功,他又用几根雪糕棍垫在作品的下方。
几次尝试后,终于成功了。
接着他又用多根雪糕棍开始摆放在桌子上,摆出了不同方向的路。
他笑呵呵地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我的跨海大桥。
”分析与思考:此活动的开展源于幼儿对低结构材料——雪糕棍的喜爱。
这种喜爱恰好就是他们开展活动的动力,从而促使他们自发地来到操作区,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拼摆。
随着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的小夹子与之前教师投放的雪糕棍进行创意组合,幼儿使用雪糕棍由平面的自主拼摆过渡到与其他低结构材料进行组合拼摆的立体造型。
这是幼儿自己将找到的新材料与雪糕棍进行组合出现的立体构造的第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