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1. 简介本课程设计是基于锅炉第二版的教材,主要面向锅炉的学习者,旨在通过锅炉的结构、原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介绍,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为以下几点:1.熟悉锅炉的基本概念;2.理解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4.熟悉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锅炉的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用途等,让学习者对锅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2 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排、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除尘器、脱硫器等,以及锅炉的工作原理、热力循环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3.3 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运行控制策略、操作控制技巧、运行参数的调整等。
3.4 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流程、日常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内容。
4.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法:通过讲授来介绍锅炉的相关知识,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2.案例法: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让学习者了解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来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锅炉相关知识的理解。
5. 课程设计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习者对本课程设计内容的掌握情况,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对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核。
2.实验报告:对学习者在锅炉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操作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期末论文:要求学习者对本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锅炉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出探讨和思考。
热水锅炉课程设计

热水锅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及使用方法,掌握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热水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掌握热水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熟悉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热水锅炉的工作过程。
(2)能够运用热水锅炉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具备热水锅炉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热水锅炉行业的兴趣,提高职业认同感。
(2)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生产的意识,注重团队合作。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敬业爱岗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使用方法、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热水锅炉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热能传递和热力学基础知识。
2.热水锅炉的结构:讲解热水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锅炉本体、辅机设备、控制系统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3.热水锅炉的分类:介绍热水锅炉的种类,如电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等,并分析各种锅炉的优缺点。
4.热水锅炉的使用方法:讲解热水锅炉的启动、运行、停止等操作步骤,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热水锅炉的基本操作。
5.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强调热水锅炉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应急预案等,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生产的习惯。
6.热水锅炉的维护保养:介绍热水锅炉的定期检查、保养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维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实验法:学生进行热水锅炉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淮南烟煤锅炉课程设计

淮南烟煤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淮南烟煤的基本特性,包括其成分、燃烧特点及对锅炉设备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烟煤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我国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描述烟煤锅炉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并了解这些参数对锅炉效率和安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烟煤锅炉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烟煤锅炉节能改造方案,提升锅炉运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烟煤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
3. 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及能源领域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技术课程,结合实际锅炉运行案例,旨在提高学生对烟煤锅炉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目标,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淮南烟煤基础知识:包括烟煤的成因、分类、物理化学性质,重点讲解淮南烟煤的特点及在锅炉燃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煤炭的分类与性质,第三节 淮南烟煤的特点及应用。
2. 烟煤锅炉工作原理:介绍锅炉的基本结构,烟煤在锅炉中的燃烧过程,热能转换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一节 锅炉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烟煤锅炉的燃烧与热交换。
3. 锅炉运行参数与效率:分析锅炉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探讨这些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锅炉课程设计600

锅炉课程设计600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学会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性能参数。
2.掌握锅炉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
3.熟悉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锅炉的安全技术和环保要求。
6.能够熟练使用锅炉相关的计算软件。
7.具备锅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8.学会锅炉的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9.能够进行锅炉的维护保养和节能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1.锅炉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热量传递和压力升高原理。
2.锅炉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
3.锅炉的运行机制:包括启动、运行、停炉和事故处理过程。
4.锅炉的选型:包括锅炉类型选择、容量计算和参数确定。
5.锅炉的安装:包括安装程序、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锅炉的调试:包括调试步骤、参数调整和性能检测。
7.锅炉的维护:包括维护内容、维护方法和维护周期。
8.锅炉的节能改造:包括节能原理、改造方法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悉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600wm锅炉课程设计

600wm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0wm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3. 学生能够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如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的简单故障分析和处理。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估算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锅炉操作流程的模拟演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锅炉操作过程中安全、严谨的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600wm锅炉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力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锅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600wm锅炉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 锅炉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热力学基本概念在锅炉中的应用2. 锅炉参数计算:讲解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教学大纲:- 热效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蒸发量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 锅炉安全知识:介绍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包括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教学大纲:- 压力容器安全常识- 防火防爆措施及应急预案4. 锅炉操作流程: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锅炉的操作流程。
教学大纲:- 锅炉启动、运行、停炉操作流程- 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方法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锅炉设备,进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锅炉课程设计摘要

锅炉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锅炉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如热效率、蒸发量等;3. 了解锅炉的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描述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及应用场合;2. 学会分析锅炉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 掌握查阅相关资料,对锅炉设备进行选型及性能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锅炉行业的节能与减排。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锅炉专业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锅炉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锅炉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锅炉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应用场合,涵盖教材第一章内容。
2. 锅炉工作原理与结构:详细讲解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3. 锅炉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阐述热效率、蒸发量等参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锅炉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分析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问题、预防措施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教材第四章内容。
5. 锅炉选型与性能评估: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锅炉设备,并进行性能评估,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周:锅炉基本概念与分类;2. 第二周:锅炉工作原理与结构;3. 第三周:锅炉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4. 第四周:锅炉安全运行及维护保养;5. 第五周:锅炉选型与性能评估。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锅炉知识,为后续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00mw锅炉课程设计

100m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00MW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锅炉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100MW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了解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3. 学生了解100MW锅炉的燃料种类及其特性,明确不同燃料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100MW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
2. 学生具备100MW锅炉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启停、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等。
3. 学生能够运用锅炉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并对锅炉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能源事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了解100MW锅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锅炉运行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100MW锅炉的典型结构。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基本知识2. 锅炉工作原理:热力学原理在锅炉中的应用,水循环过程及蒸汽生成。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工作原理3. 锅炉主要部件及功能: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主要部件4. 锅炉运行参数:蒸发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参数5. 锅炉燃料种类及特性:煤、油、气等燃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燃料6. 锅炉操作与运行:启动、运行监控、停车及事故处理等操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六章 锅炉操作与运行7. 锅炉热效率计算与评价:运用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热效率,评价锅炉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原理》专业课程设计计算书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名称:
题目:
院系:电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周数:第周 - 周,共 3周
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220 t/h 煤粉炉校核计算
一、锅炉的原始数据:
1.蒸发量 D t/h (kg/s) 220 (61.11)
2.过热蒸汽压力 P MPa 9.91
3.过热蒸汽温度 t ℃ 540
4.给水温度 t gs ℃ 215
5.排烟温度 py θ ℃ 130
6.热风温度 t rk ℃ 380
固态除渣煤粉炉。
双锅壳燃烧器其结构特性为:喷口外径760㎜,估算热功率17~23MW 。
制粉系统为筒式球磨机、中间储仓式。
三、空气量、燃烧产物和温焓表计算
1. 理论空气量
V 0
= 2. 燃烧产物的理论容积
V0
2N = V2RO = V0
2O H =
3. 烟
4.锅炉烟道中的燃烧产物计算特性
α
取值为:95%
fh
图1 炉膛结构尺寸
炉墙面积和炉膛辐射受热面面积的计算
过热器特性和结构尺寸
省煤器的结构尺寸和特性
名称
符号 单位 第一级 第二级 管子外径 d ㎜ 32 32 管子内径 d n ㎜ 26 26 管子排列方式
错列 错列 垂直烟气方向管子排数 Z 1 16 16 管子横向节距 S 1 ㎜ 90 90 管子纵向节距 S 2 ㎜ 56 56 横向相对节距 S 1/d 2.81 2.81 纵向相对节距 S 2/d 1.75 1.75 受热面面积 H ㎡ 175.6 83.98 烟道截面尺寸、宽度 m 4.3 4.3 深度 m 1.49 1.49 烟气的有效流通截面积 F y ㎡ 4.20 4.20 按水流方向平行连接的管数 Z S 32 32 水的有效流通截面积
f S
㎡
0.017
0.017
图案2 过热器布置系统图
图3尾部受热面布置图
空气烟气I——ϑ表
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