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合集下载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时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时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Re s n S l t n a o o ui o
制品或 模具设计不 合理、操作工没有掌握合适的 工艺
1 塑 制 PAT S A UATR 08 3 刊 8 1 料 造 LSI N FCUE 2 年 月 CM 0
维普资讯
条件 ,或者 因机 械 方面 的原 因 ,常常
关键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丝性丝料 注射 成型
解决措施
制品缺陷 产生原 因
注射 成 型 时 获 得 更 好 的性 能 ,本 文 将 对 热 塑性 塑 料 在 l _ 注 射 成 型 中 常 出现 的缺 陷及 其 产 生 原 因 、解 决 方 法作
如下分 析 。
Abt a t :Va i usde e t a c u n t e p o uci n o rcs ro f c sm y O c r i h r d to f
维普资讯
1g 蔓 t . l j一 l 一 . l
■ _ _ 故障 成 解_ 一_ r dot oes _ _ — 生 与 决・oca loo rl SuenSu nf bm i P _
_ ≮

编者按:从提出问 题、分析原因到给予解决方法, 去解决生产中的问 j 0
制 品 有 明 显 的 熔 接 痕
熔接 痕 是 由于 来 自不 同方 向的熔
融 树脂 前 端部 分被 冷 却 、在 结合 处未
能 完全 融 合而 产 生 的。一 般 情况 下 , 主 要 影响 外观 ,对涂 装 、 电镀 产 生影 响 。 严 重 时 ,对 制 品 强 度 产 生 影 响 ( 别是 在纤 维 增强 树脂 时 ,尤 为严 特
temo lsi b jcinmodn , drao scu e eedfcs h r pat yi et liga esn a sdt s eet c n o n h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塑工艺过程.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塑工艺过程.
●热处理工艺条件(温度、时间等):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热处理条件,如分子链刚性大,二 次结晶程度大等材料热处理时间可以长些。
调湿处理:
●主要作用: ⅰ.避免氧化变色(放入热水中,隔绝氧,如PVC) ; ⅱ.加快得到吸湿平衡,稳定制品尺寸; ⅲ.适量水分对PA等有增塑作用。可以改善柔性、韧
性、拉伸强度等性能。
此脱模时制品易挂伤,变形。
B.Pr=0时,内外压力平衡,脱模顺利,制品质量 高;
C.Pr<0时,制品易偏离模具,变形,表面出现裂 纹等。
3 制品的后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的原因: A. 注射制品结构复杂,壁厚不均; B. 成型时流动行为复杂,有不同的取向、结晶; C. 制品各部分冷却不一致; D. 制品中可能带有嵌件; F. 塑化质量不均等。 这些因素会使制品产生复杂内应力,轻者在使用和贮存中
流变性能:
●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等对熔体粘度的影响规律。 A.聚碳酸酯等,粘度对温度敏感。 B.聚乙烯等,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
●熔体流动速率(流动指数 MI) : 有些聚合物的MI较高,如PE、PP,MI一般应为2-9 克/10分钟。
压缩率:
PA66 在100MPa时,4% ; PS 在100MPa时, 7%; PP 在100MPa时, 8.5%。 压缩率越大,制品收缩率越大,为防止凹陷和 缩孔,相应要提高注射+保压压力。
倒流:自螺杆后退起,至浇口被冻结为止(t2~t3)。
●压力变化:由Po降至PS; ●物料由模腔向外流动; ●该阶段分子取向程度小(倒流波及的范围很小); ●倒流易使制品产生缩孔、凹陷、收缩、尺寸不稳定。 ●减小倒流的主要措施:
A.采用小浇口(点浇口、扁平浇口); B.延长保压时间(保证在保压时间内,使浇口冻结);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标准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标准
GB/T 2035-2008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千 本标准。 3. 1
注射成型 injection moulding 使热塑性或热固性模塑料先在加热料筒中 均匀朔化,而后由移动螺杆推挤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成型 的一种方法。 3.2 模塑收缩率 moulding shrinkage 模塑试样与所用模腔相应尺寸的差, 同模腔相应尺寸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
试样注射成型后,在温度(23士2) °C, 相对湿度30%�60%的环境条件下存放并测噩.存放时间(1� 2) h ,测量所得的收缩率为初始收缩率或"2h"收缩率;存放(16�24) h测, 噩所得的收缩率为"24h" 收缩率;存放(40�48) h,测晕所得的收缩率为标准模塑收缩率或"48h"收缩率。 6.4.2 测量方法 6.4.2. 1 长条试样的测量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收缩率的测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塑收缩率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千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每组五个试样。 5.3 试样制造工艺要求 5.3. 1 在选取样片时,在调试正常后 30模开始取样,连续取样5个试样。关注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注 射温度、 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要求。 5.3.2 对千有玻璃纤维填充的材料还要关注注塑机的螺杆转速, 转速不宜过快, 否则后降低材料的机 械性能。 5.3.3 材料在成型前必须进行充分干燥, 干燥要求参考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 5.4 样件放置 5.4. 1 样件要水平放置在平整的工装架上。 5.4.2 结晶型、 半结晶型材料由千内应力会发生翘曲会影响测歌的结果。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聚合物制品,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二、实验原理注射成型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加工工艺,其原理是将加热熔融的聚合物料注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压力和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该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并且制品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热塑性聚合物料;2. 实验设备:注射成型机、模具、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注射成型机和模具,将所需聚合物料加入注射成型机的料斗中;2. 开机预热:启动注射成型机,将聚合物料加热至熔融状态;3. 调试参数:根据所需制品的尺寸和性能要求,调整注射成型机的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冷却时间等参数;4. 注射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料注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充填模具腔体,并进行冷却;5. 取模检验:冷却后,取出成型制品,进行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注射成型制备的聚丙烯制品外观光滑,尺寸精确,表面无明显缺陷。

经过拉伸测试,其拉伸强度为25MPa,弯曲强度为30MPa。

经过冲击测试,其冲击强度为10KJ/m²。

而经过注射成型制备的聚苯乙烯制品外观光滑,尺寸精确,表面无明显缺陷。

经过拉伸测试,其拉伸强度为30MPa,弯曲强度为35MPa。

经过冲击测试,其冲击强度为15KJ/m²。

六、实验结论通过注射成型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聚合物制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成型制备的聚合物制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和物理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因此,注射成型技术在聚合物制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参考文献1. 刘明,杨华. 注射成型技术在聚合物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塑料, 2018(6): 45-49.2. 张三,李四. 聚合物注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以上为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实验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实验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实验[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用注塑成型方法制备热塑型塑料PP、PE及其共混,以及对不同组成的直条塑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通过实验发现PP的抗拉强度比PE好,但弹性模量比PE差。

共混可以改变PP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使其性能趋向于PE。

[关键词] 注塑成型;共混;力学性能Thermo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experiments[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use the preparation of thermo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type plastic PP, PE and its blending,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plastic to test. It was foun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PP is better than PE, but the elastic modulus poor than PE. Blending can change PP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make it tend to PE.[key words] molding ;blend ;mechanics performance1 引言塑料注射成型源于机械制造业中的金属压铸比。

自从二十年代中期美国制造出第一台塑料注射成型机和欧洲发明了适合于注射成型用的酷酸纤维模塑粉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变迁,注射成型现已发展成为塑料三大加工方法之一。

早在1969年统计,注射成型的制品占所有制品的23.9%,仅次于挤出成型占第二位。

目前,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年各自生产四千至六干台注射机。

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

烟台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名称: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学号: 2011695022098 班级:化112-2姓名:郭焱德组别:二(A)试验时间:周一指导老师:苏红军同组人员:邱诗惠、孙真真、陈明亮、吕肖科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成型原理的理解。

2.掌握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拟定原则,并能对各工艺条件与制品质量的关系作出分析。

3.掌握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注射模具的结构。

4.掌握制作标准测试样条的方法,为性能测试做准备。

二、实验原理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一种重要成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模塑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可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有精细嵌件的塑料制品。

注射成型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受到一定的温度以后,能够变为熔融体,并借助热力和压力的作用使其流动,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的特点而实现的。

其一般过程为:将经过预处理的塑料原料通过料斗加入到注射机的料斗中,塑料受到加热料筒和分流梭的作用而熔融塑化为粘稠性流体,经注射柱塞的推动,即通过喷嘴、模具的主流道、分流道、浇口而最终充满型腔。

由于模具的温度低于塑料的软化温度,因此模具迅速吸收融化塑料的热量而使它由表及里的凝固。

当制件凝结至适当温度时,可开启模具,将制作从模腔中取出。

注射成型过程自塑件从模具中取出即完成一个模塑周期。

注射制作的正常过程就是模塑周期的反复循环。

这一循环完成的时间及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所用塑料的品种、性能、注射成型设备、工艺装置结构等有密切的关系。

三、使用仪器、材料原料:改性PP 设备:JPH80型注射机;标准样条模具;卡尺四、实验步骤●开车前准备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相等。

2.检查各按钮、电器线路等有无损坏,安全门滑动是否灵活。

3.检查料斗是否有异物,并对机筒预热。

4.检查喷嘴是否堵塞,将模具用螺栓固定好。

●注射机开车1.准备工作完成后,首先检查料嘴、喷嘴温度是否合适。

2.接通电源,电机启动。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二、注射过程流体的流动 3、熔体在模腔内的充模流动
慢速充模
充模类型
熔体自浇口向模腔底部逐渐扩展,能顺利排出空气,制品质量较均匀。
但过慢的速度会延长充模时间,使熔体在流道中冷却降温,并出现分
层和结合不好的熔接痕,影响制品的质量。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二、注射过程流体的流动 3、熔体在模腔内的充模流动 充模类型
熔体在喷嘴中的温度变化 注射压力越高,温升越快。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二、注射过程流体的流动
3、熔体在模腔内的充模流动 (1)熔体在模腔内的充模流动类型
熔体的充模过程:从聚合物进入模腔开始到模 腔被充满时为止,熔体充模的流动应为层流流 动。有两种充模形式:
快速充模; 慢速充模: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快速充模 熔体流首先射向对壁,由于模底先被熔体充满,模内空气无法排出而 被压缩,使制品质量不均匀,内应力也较大,表面常有裂纹。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二、注射过程流体的流动
3、熔体在模腔内的充模流动
(2)熔体流的逐渐推进充模过程
充模时熔体前缘变化的各阶段 1—开始阶段;2—过渡阶段;3—主阶段
《聚合物加工工程》
第四章 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
第一节 注射成型概述(录像) 第二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第三节 注射成型工艺
第四章 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
第二节: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分析
一、塑化过程 二、注射过程流体的流动 三、模塑过程压力的变化 四、注射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的取向、结晶及内应力
五、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的取向、结晶及内应力
充 模 过 程 中 聚 合 物 的 取 向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塞式和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结构特点及操作程序;(2)掌握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实验技能及标准测试样条的制作方法;(3)掌握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及其与注射制品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注射过程原理注射成型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及多种热固性塑料都可用此法成型。

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又称注塑,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筒,经加热熔化后呈流动状态,然后在注射机的柱塞或移动螺杆快速而又连续的压力下,从料筒前端的喷嘴中以很高的压力和很快的速度注入到闭合的模具内。

充满模腔的熔体在受压的情况下,经冷却固化后,开模得到与模具型腔相应的制品。

注射成型机主要的有柱塞式和移动螺杆式两种,以后者为常用。

不同类型的注射机动作程序不完全相同,但塑料的注射成型原理及过程是相同的。

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时,模具温度比注射料温度低,制品是通过冷却而定型的;热固性塑料注射时,其模具温度要比注射料温高,制品时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固化而定型的。

本实验是以聚丙烯为例,采用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注射成型。

热塑性塑料的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充模、冷却固化和脱模等几个工序。

(1)合模与锁紧。

注射成型的周期一般是以合模为起始点。

动模前移,快速闭合。

在与定模将要接触时,依靠合模系统自动切换成低压,提供试合模压力和低速;最后切换成高压将模具合紧。

(2)注射充模。

模具闭合后,注射机机体前移使喷嘴与模具贴合。

油压推动与油缸活塞杆相连接的螺杆前进,将螺杆头部前面已均匀塑化的物料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射入模腔,直到熔体充满模腔为止。

熔体充模顺利与否,取决于注射的压力和速度、熔体的温度和模具的温度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熔体的粘度和流动特性。

注射压力是为了使熔体克服料筒、喷嘴、浇注系统和模腔等处压力,以一定的速度注射入模;一旦充满,模腔内压迅速到达最大值,充模速度则迅速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一、概述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已配好的粒料或粉料加入料斗后,进入机筒,在外部加热和内部摩擦热的作用下,树脂熔化成为塑化均匀、温度均匀、组分均匀的混合物堆积在机筒内螺杆或柱塞的前部。

通过柱塞或螺杆向前推进,使一定量的熔体在压力下通过喷嘴进入模具内腔,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压和冷却,便可开模取出制品。

温度、压力和时间是注塑工艺的三大要素,除了考虑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影响之外,还需考虑生产周期的长短。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塑料注射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注塑成型的基本工艺过程。

2、对影响注塑制品质量的工艺因素有感性认识。

三、原料和仪器设备
聚丙烯(注塑级)、HIPS 注射机、秒表、半导体点湿计、表面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
1、拟实验方案,按下列内容,根据原料成型工艺条件和试样质量要求,拟出实验方法。

①树脂干燥条件;②机筒各段温度和喷嘴加热;③注射压力、注射速度
④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⑤制品后处理。

2、操作
①按注射机操作规程调整注射机并安装模具。

②按电源加热;
③注射机各段温度指示达到规定值后,恒温10~20min。

进料、对空注射
如喷出物料光滑明亮,无变色、银丝、气泡,则表明料筒和喷嘴温度较
适合,即可用手动操作方式进行注射试样。

④制样过程中,用点温度计直接测量料温两次,用表面温度计测模具型腔
温度(动、定模各取三点)两次。

⑤注射压力可读压力表值,注射速度用秒表测定螺杆前进速度。

⑥成型周期各阶段时间用秒表测量。

⑦制备试样过程中,模具型腔和流道不可涂擦润滑性物质。

⑧长条形试样和冲击试样在两组不同成型条件下,各取六模,取样前必须
在达到稳定操作条件后,舍去五模以上。

⑨对试样作外观质量检查。

⑩将实验编号以备作力学性能测试。

五、按下表记录注射成型
1、原料名称规格:
名称_____ 牌号______
2、干燥条件:
干燥时间_____ 湿含量______%
3、注射机:
型号_____ 螺杆结构_______
喷嘴结构_________ (自锁式)
4、模具________
型式_________ 每模试样数_____
进料口尺寸(mm)_______
5、成型条件
6、后处理条件:
后处理方法介质________ 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
六、思考题
1.用自己的话叙述注射工艺过程。

2.如何根据原料的性质拟定实验方案?
3.工艺条件怎样影响试样外观和内在质量?
4.注射制品进行后处理有何作用?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