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词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李清照的诗词特点

李清照的诗词特点

李清照的诗词特点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出的贡献。

她的词不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苛求字句的精湛,所用的典故也不多,但是词中处处可见生动鲜明的事物与细致入微的心理。

李清照的语言清新朴素,词句之间展现出的是她“眼所见而存于心”的鲜活的事物;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如弥漫在身边的檀香,融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叙尽了人之常情,又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令人回味其中,又欲追溯其源。

一、归纳特点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

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

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

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

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

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

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

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

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

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见到倒装句式。

比如《醉花阴》中的“瑞脑销金兽”,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香炉,应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本是“西风卷帘”。

然而这样不仅压了韵脚,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诗句韵味。

试析李清照《声声慢》抒情艺术

试析李清照《声声慢》抒情艺术

最后,词中的语言朴素自然,但却充满了艺术感染力。例如,“满地黄花堆 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描写了黄花的凋零和作者的憔悴,充满了悲 凉和凄美的意境。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则通过对梧桐和细雨的 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综上所述,《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独特艺术风格 的完美体现。这首词以其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深沉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真实 自然的描写方式,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这首词不仅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窗口。
三、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 的评价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叠字艺术得到了历代的广泛赞誉。宋代文学家陆游 曾赞叹道:“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是你李清照的词;冰河是你李清照的词;江 山是你李清照的词;你李清照的词又是你的词。”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李清照 在叠字艺术上的造诣。
四、结论
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其独特的叠字艺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 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不仅加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力,还 为诗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因此,《声声慢》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公认的她的代表作。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 活的一幅缩影。全词以“愁”字为核心,通过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作者 所处的环境气氛及其内心世界,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若见其人的艺术魅力。
首先,这首词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一下子抓住 了读者的心。词人通过寻觅的动作和冷清的环境,描绘出自己孤独无助、凄凉惨 淡的境遇。这种开篇的手法独特而新颖,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李清照体现婉约派特点的诗词

李清照体现婉约派特点的诗词

李清照体现婉约派特点的诗词摘要:一、李清照的婉约派特点1.情感细腻2.意境优美3.含蓄委婉二、李清照的诗词作品1.《如梦令》2.《声声慢》3.《点绛唇》4.《浣溪沙》5.《渔家傲》三、李清照婉约派诗词的艺术价值1.情感真挚2.文字优美3.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正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女词人,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婉约派特点。

婉约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流派,主要特点是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含蓄委婉。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她的诗词情感真挚,文字优美,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梦境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过去的心情。

词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表现了作者婉约派的特点。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另一首代表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词中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词情感真挚,文字优美,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作者婉约派的特点。

《点绛唇》是李清照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令,词中写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这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表现了作者婉约派的特点。

《浣溪沙》是李清照的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词中写道:“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这首词情感真挚,文字优美,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作者婉约派的特点。

《渔家傲》是李清照的一首具有豪放派特点的词,词中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文字优美,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体现了作者婉约派的特点。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诗人,她的诗词多写爱情、家国情怀、生活琐事,风格清丽,含蓄婉约。

她的诗词以抒情为主,语言流畅婉转,意境幽静深邃,情感真挚动人,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新脱俗
李清照的诗词语言清新脱俗,不拘泥于俗套,她的诗词包含了大自然、人物、情境等,节奏感强,节奏宁静,押韵婉转,情感含蓄,善于运用比方和修辞,使诗句更加优美和生动,体现出李清照谨慎,深入人心的特点。

二、婉约含蓄
李清照的诗词富含婉约含蓄的情绪,她的诗句华丽流畅,但情感却深藏不露,暗含着深切的感受,涵盖了人生百态,表达了她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

她的诗词不像一些男性诗人的诗词那样直截了当、热情洋溢,而是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丝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三、朴实自然
李清照的诗词朴实自然,强调了生命本身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她讽刺性地抨击那些虚伪、浮夸和虚荣的行为,鞭挞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倡导真善美的生活方式,呼唤人们回归自然,珍视自己的本性和人性,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1。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史学家认为是宋代女词人中的代表性人物,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力。

她的诗词以自然淳朴的情感、浪漫主义的倾向和艺术表现力强而著称。

以下是对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的赏析:一、自然淳朴的情感李清照的诗词情感表达自然、淳朴,没有底蕴深邃、状况复杂的复杂情感。

她的情感如白沙献瑶池一般,简单的表达中透露着深刻的情感思想,反映了她自然而然的情感感受。

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通过对昨晚的自然变化进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失恋的痛苦和回忆。

她把自己的感觉流露出来,而没有表现出欲盖弥彰的姿态。

二、浪漫主义的倾向李清照的诗词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她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爱情等主题的追求和渴望,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情感色彩。

她的诗词内容深入浅出,富有幻想性和遐想性,把私人的感觉融入到舒展的自然图景之中。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这一句就是流露出对失恋的痛苦和对追求爱情的向往的表达。

三、艺术表现力强李清照的诗词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和较高的艺术成就。

她运用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语言,把婉约、柔媚的情感深入人心。

她的诗词对于色彩的表现尤为绚烂,常用色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如《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现了诗人对失恋的幻灭,悲伤.而此时的海棠花带给人一种跌宕、悲凉的感觉,在敌我之间,更多了一份孤独感,衬托出诗人更深的失意与万分难过的感情。

总之,李清照的诗词把自然特征和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的自然背景产生不同的诗情,所表现的情感和表现方法,是文学创新的蓝本,她的文艺风格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之处,对于后人的文学原创有着深远的影响。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我在此整理了婉约派李清照的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婉约派李清照的诗词11、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李清照?〔宋代〕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

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2、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宋代〕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

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的孤独和寂寥。

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脑熏香,沁人心脾。

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

“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

“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

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

“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

“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

浅析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和艺术风格1. 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特征李清照的诗词情感特征以清新淡雅、悠然自得为主,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仙风道骨的境界。

她在诗中抒发出对爱情的渴望,但又不失清高,把激情化作淡淡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而又抒情的清新之意。

她的诗歌中更多的是抒发出对生活的淡然,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之中,表达出一种自然而又淡雅的情怀。

李清照的诗歌情感特征淡淡的,没有张扬,也没有太多的浪漫,但是却能够把她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淡雅的情感。

2.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风格,字数在200字以上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以其独特的节奏、押韵和抒情性而著称。

她的诗歌通常以五言、七言古诗为基础,又有自己的特色,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她的诗歌中渗透着浓郁的婉约风格,抒发了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

此外,她的诗歌中还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自然风景与情感融为一体,把淡淡的悲伤和深沉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的诗歌艺术风格也受到了众多诗人的影响,她的诗歌中不仅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有着清新的节奏,把自然风景与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被誉为“诗仙”。

3. 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词,以情感表达为主,有着浓郁的悲伤情怀。

她的诗歌,多以抒发心中的悲伤为主,抒发了她的孤独、无奈、失意之情,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愤怒,以及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抗。

此外,李清照的诗歌也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对友情的珍惜、对家庭的深情等。

此外,她的诗歌还有着浓郁的哲理色彩,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总之,李清照的诗歌,以情感表达为主,有着浓郁的悲伤情怀,表达了她心中的悲伤、无奈、失意,以及对爱情、友情、家庭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4.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形式李清照诗词的艺术形式是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她的诗歌结构主要有五言古诗、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三种形式,其中以五言古诗最为常见。

李清照诗词内容

李清照诗词内容

李清照诗词内容
李清照的诗词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爱情与婚姻:李清照的许多诗词都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她对爱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2.离别与思念:李清照的诗词中经常出现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她通过诗词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受。

3.自然与风景:李清照的诗词中经常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她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4.人生感悟与哲理:李清照的诗词中还包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她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诗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离别和思念的深深感受,还有对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她的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遗产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名号:1078姓名:吴中义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吴中义内容摘要:几百年来,李清照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她在诗词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

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她的诗词讲求格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他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崇”。

“《云韵集》卷十云:两宋妇人能词不少者,无出其右矣。

”关键词:俚语含蓄美婉约词崇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

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

她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她的词被推为“压倒须眉”、“词采第一”、“婉约词宗”,受到古今读者的称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探讨它的艺术特色,对我们继承文学遗产,繁荣文学创作,有很大裨益。

一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写柔情密意,离愁别恨,相思苦衷。

李清照作为大词家,她的大多数作品亦是如此的,千古流传的李清照词的主要内容正是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

但是作为抒情圣手的李清照,写来与前人迥然有别,自出新意。

在艺术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首先,李清照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

《萍洲可谈》说:“李清照多移艺,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

”所谓“出人意表”,就是指她善于捕捉形象,描写心理,能用轻巧新颖的手法写出别人难以写出的情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就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个性。

粗心的卷帘侍女对花的命运不关心,对风雨打打击后的海棠的变化无所察觉,当女主人询问时,便随口回答:“海棠依旧。

”但是女主人惜花如命,即使在睡梦中也在为海棠忧虑,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侍女,海棠花如何?对侍女的回答很不满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既十分自然妥贴地表现了女主人对花草细心爱护惋惜焦灼的心情,也是对粗心大意的侍女的轻微责备。

人物的外在动作是他的思想感情与心理的反映,因此,李清照词的抒情手段更多的是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

如《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这首词上片写暖风解冻,叶芽舒展。

春天来临的信息,使敏感的女词人情思荡漾,因而发出“酒意诗情谁与共”的慨叹,表现了词人与丈夫离别独居的愁苦。

下片连写三项动作:斜奇支山枕、、剪弄灯花、初试夹衫。

穿上金缕线缝的春衣,更勾起为谁悦容的相思之苦;因愁绪满怀,诗人无心赏花观柳,所以闷闷躺下,但是辗转反侧,竟磨损了钗头凤;最后词人怕浓愁入睡做恶梦,因此索性起床剪灯把玩。

旧传人们以灯花为喜事的预兆,所以通过剪灯花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闺妇情意缠绵和受离愁煎熬的痛苦,还有刻画了思妇盼望亲人归来喜事临门的心理,“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煎灯花弄”被前人誉为“入神之句”。

词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把心灵深处的愁苦,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能慢慢咀嚼,领略词人为离愁别苦的心境。

这种以动作表现心理的写法,虽不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动作与情感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整个作品的感情更加生动可感,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

曹植《美女篇》中“盛年处房室,夜中起长叹”,写出了一个得不到佳偶的美女。

两者相比,李清照词形象的鲜明性和刻画感情的细腻性远胜曹植的《美女篇》。

用表情表现感情活动的,如《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描摹女词人与初婚未久的丈夫分别,独居思念之苦。

前人已指出句子是脱胎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但是与前人相比,李词在艺术上确是向前发展了。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仅写得工整,语言极为自然,而且“才下”与“却上”相连,将相思无计消除的心理状态表现得逼真极了。

李清照不仅善于具体地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来抒情,而且还善于创造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揭示蕴藏的内心世界,表达感情。

如《醉花阴》:这首词,不仅一再渲染重阳之夜的思乡活动,而且抓住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这一特点,创造了“人比黄花瘦”这一形象,一个“瘦”字含有多少相思和幽怨!作者在这里以物比人,寄幽细凄清之情于菊花的清高雅致的清瘦形象与词人的风度形象和谐一致,塑造了词人黯然神伤的憔悴形象。

让读者联想到“瘦可怜,袅娜细腰的美人倩姿。

”这一全新形象塑造,生动地表现了抒情女主人销魂荡魄的相思之苦。

又如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所塑造的凝眸楼头望归舟的思妇形象,“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处。

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

”女主人的痴情委婉孤寂深沉都从这一生动的形象中表现出来。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景物往往涂上感情的色彩。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作者不正面说我与山水亲,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的强烈感情赋予山水,使景物人格化,物我得到了更好的融合。

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佳句相似,都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诗人热爱自然的感情,物我交融,主客观统一,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李清照还善于化虚为实,将心灵深处抽象的无形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抒发愁情时,她把它写得有长度:“从今更添一段新愁”;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有形体:“柔肠一寸愁千缕”;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用准确的语言,将愁进行生动的描写,就使得人类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了。

李清照还特别善于使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画面,传达感情,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真切自然。

如《临江仙》,这首词写客居的寂寞。

柳梢梅萼的春天的消息,亦徒增“人客建康城”的感慨,当年感月吟风,而今老去寂寞,甚至试灯和踏雪也无心情。

下片直抒衷肠,却形象自然,读之潸然泪下。

铺叙也是李清照经常运用的手法。

慢词确实需要铺叙,但慢词的铺叙应该有丰富的形象,才能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感情。

李清照的慢词,便具有这种特点。

如咏白菊的《多丽》篇就是大量用典和铺叙手法写成的典型。

铺叙和抒情融为一体,是十分成功的佳作,词中这样描写白菊:“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这也不像,那也不像,白菊花像什么呢?噢,原来像屈原,像陶渊明。

词人用博喻的手法来描写白菊花,而且在逐个否定中给以掘深。

屈平、陶令之比新颖别致,词人不从外表比,而且从内在气质上把白菊与隐逸的高士划上等号,并寄托了词人的爱好和情操。

其它诸如《声声慢》、《永遇乐》等这些代表李清照艺术风格的著名长调,也都采用铺叙的手法。

以铺叙的手法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作,以达到抒情的目的,重在叙写抒情人物,这就是李清照词的铺叙的特点。

总之,作为一个抒情大家,李清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抒情手段来抒发描绘感情,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二诗词讲求格律,必须具有音乐美。

其语言是很难驾驭的,李清照却以惊人的才华,驾轻就熟地创造明白如话,清新流畅的诗歌语言,在宋词中别具一格,大放异彩。

李清照词从字面上看并不深奥,绝无晦涩难懂之嫌,大多数还是浅显的,但由于词人的精心选择、提炼,使这些语言通俗而雅致,常见而新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词人吸收了民间新鲜活泼的口语。

如: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侧难留。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奇。

(《孤雁儿》)这些常话犹如说话,表面看来平淡无奇,可是蕴含深厚。

大胆地把“也侧”、“没个人”、“不许“等等这些在当时看来粗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

创造性地把正统文人鄙视的民间口语运用到词作中,达到了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

其语言似拙实巧,情味隽永。

因此,人们称李清照是词的本色行当第一。

其次,李清照词的语言锤炼而不见痕迹,工妙却出于自然。

李清照的词明白如话,决不是直接口语所能达到的。

是经过精心加工提炼的。

锤炼而不见痕迹的典型的例子,首推《声声慢》一词中叠字的运用。

在一首词中运用了这么多叠字,而又全无斧凿的痕迹,不禁令人叹止,所以引起前人的一致赞美。

有的称许“《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二阕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李清照词锤炼语言也表现在用典上,李词中不少语言是从前人的诗词中变化而来的。

可贵的是她用典那样自然妥贴,始终保持李词明白易懂的语言风格,从不用生僻难懂的典,即使读者不知出典,也能了解词意。

其三,李清照提炼文学语言的成功,还表现在创造了新颖的文学词汇。

当传统的形容词不能充分表现事物的某种性质时,李清照善于从生活中自铸新语来生动描绘事物。

如“宠柳娇花”、“帘卷西风”、“绿肥红瘦”等。

确实李清照的炼字炼句,正是“大巧谢雕琢”(陆游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雅俗共赏,浑如天成。

李清照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在遣词造句。

锤炼语言上不仅具有一般作家的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光彩,女词人善于捕捉心中特有的感受,创造出新颖别致,语意统一,声情并茂,音韵和谐,明白如话,平易通俗的文学语言。

三从李清照词的题材、内容以及表现方法的总体看,李清照应属婉约派。

清代王士桢说过,“婉约以易安之宗”,由此可见,李清照是婉约派之首。

李清照作为文学史上有名的词家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我们再作深一步的研究。

就会发现婉约只是李清照与其他婉约派词人风格的共性,清新含蓄才是其个性。

李词清新表现在内容上,李清照舍弃庸俗肤浅的描写,而代之以真情实感的抒发和对事物的深细体会,而且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表现这种真挚的感情。

李词清新表现在语言上是锤炼了明白如话的诗歌语言。

李清照扫除陈陈相因的用滥了的珠翠、脂、粉等字眼,代之以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至今读来还是非常新鲜的,创造了全新的文学语言,浅显易懂,而又朴素淡雅,与浓艳香丽的花间词风截然不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欣赏李清照的词,犹如与一个熟识的老朋友谈话,在听她出自内心的倾诉。

李词的名句是平淡已极的,但恰是这些名句,感人肺腑,给人以清新自然的鲜明印象。

含蓄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特点,特别是古典诗歌的特点,而李词充分体现了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