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摘要: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善于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清新,能以细小的生活镜头反映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成为“易安体”。

关键词:抒情白描清新ABSTRACTLi Qingzhao " graceful, fresh, strong lyricism, good at using straightforward style of writing, words are easy to clean, to tiny living lens reflect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Her words with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in the graceful song, greatly influenced the generations, had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in, become" easy antisterone".[Key words]: line ;drawing ;fresh Lyric目录一、李清照简介()二、艺术特色()(一)浓郁的抒情性()(二)朴实的白描手法()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2、用白描的手法写内心活动()(三)浅显清新的语言()1、熔炼家常语()2、讲求音韵美()(四)以瞬间艺术表现人物心理及性格()三、结论()注释()参考文献()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一、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出生于书香味浓郁的上层士大夫家庭。

学识与博,才华出众,是诗、词、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特别是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受到历代词论家的仰慕和敬佩,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派正宗的地位,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文学家杰出代表的地位。

论李清照词(作品)的语言艺术

论李清照词(作品)的语言艺术

论李清照词(作品)的语言艺术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而闻名。

李清照的词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简练精练。

李清照的词言简意赅,凝练精练,字字珠玑,句句抒情。

她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在《如梦令》中,她以短短五言绝句,写出了婉约深婉的爱情之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两句字字珠玑,扣人心弦,把词人的愁绪妙语悉数抒发。

二、运用比兴手法。

李清照在词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使得她的词更加形象生动,充满了色彩和细腻的表达。

在《如梦令》中,词人将自己的感受巧妙地比喻成“红豆生南国”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异地的思念之情。

三、婉约委婉。

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著称。

她善于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情感,给人一种朦胧而虚幻的感觉。

她的词作有时直接而痛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则通过烟雨蒙蒙、花草萧瑟的自然景象来映射自身的痛苦和无奈。

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用短短的词语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留恋和对悲伤的内心体悟。

四、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李清照的词语言艺术还表现在她真情实感的抒发上。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词人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包含了对社会环境和生活状况的反思。

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一词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北方严寒的冬天,表达了她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尽怅惘。

李清照的词语言艺术展示了她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感受,以及对人生百态的真挚关怀。

她通过简练精练的语言、比兴手法、婉约委婉的表达以及对真情实感的抒发,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得她的词作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李清照的词语言艺术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技巧的运用,更在于她深度的情感与思想的融汇。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婉约清新:李清照的词多以婉约风格为主,情感表达细腻、含蓄,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柔美、优雅的感觉。

2. 情景交融:她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情感,使情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远、美妙的意境。

3. 音律和谐:李清照对音律有着很高的要求,她的词往往押韵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

4. 用典巧妙:她在词中巧妙地运用典故,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加了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5. 真挚情感:李清照的词情感真挚,无论是表达相思之情、离别之苦,还是抒发对生活的感悟,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6. 女性视角:作为女性词人,李清照的词常常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有着深刻的描绘。

例如,她的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体现了她婉约清新的风格,通过对雨后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声声慢·寻寻觅觅》则以叠词的运用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词在婉约中蕴含着深沉,清新中透露着隽永,
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诗人,她的诗词多写爱情、家国情怀、生活琐事,风格清丽,含蓄婉约。

她的诗词以抒情为主,语言流畅婉转,意境幽静深邃,情感真挚动人,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诗词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新脱俗
李清照的诗词语言清新脱俗,不拘泥于俗套,她的诗词包含了大自然、人物、情境等,节奏感强,节奏宁静,押韵婉转,情感含蓄,善于运用比方和修辞,使诗句更加优美和生动,体现出李清照谨慎,深入人心的特点。

二、婉约含蓄
李清照的诗词富含婉约含蓄的情绪,她的诗句华丽流畅,但情感却深藏不露,暗含着深切的感受,涵盖了人生百态,表达了她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

她的诗词不像一些男性诗人的诗词那样直截了当、热情洋溢,而是运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丝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三、朴实自然
李清照的诗词朴实自然,强调了生命本身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她讽刺性地抨击那些虚伪、浮夸和虚荣的行为,鞭挞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倡导真善美的生活方式,呼唤人们回归自然,珍视自己的本性和人性,追求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1。

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论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著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

她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有建树,不过最能体现她创作成就的,当属她的词。

在她的词中,倾诉真挚情,熔炼家常语,善用白描法,讲求韵律美,使她的词自成一家。

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一、富有真挚情感真挚情感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

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

靖康之难后,随夫南奔,不久又遭丧夫之痛。

社会的动荡,家庭的变故,经历的不同,苦难的现实取代原先的优裕,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词也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然而,不管是她的前期词,还是后期词,在语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然流畅,富于表现力,绝无刻意雕饰的痕迹。

正是这种语言把词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准确地反映出来,使李清照词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整的统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李清照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

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熔炼家常语李清照《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

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

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

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风凰台上忆吹萧》)。

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

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

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史学家认为是宋代女词人中的代表性人物,具有深远的文学影响力。

她的诗词以自然淳朴的情感、浪漫主义的倾向和艺术表现力强而著称。

以下是对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的赏析:一、自然淳朴的情感李清照的诗词情感表达自然、淳朴,没有底蕴深邃、状况复杂的复杂情感。

她的情感如白沙献瑶池一般,简单的表达中透露着深刻的情感思想,反映了她自然而然的情感感受。

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通过对昨晚的自然变化进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失恋的痛苦和回忆。

她把自己的感觉流露出来,而没有表现出欲盖弥彰的姿态。

二、浪漫主义的倾向李清照的诗词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她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爱情等主题的追求和渴望,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情感色彩。

她的诗词内容深入浅出,富有幻想性和遐想性,把私人的感觉融入到舒展的自然图景之中。

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这一句就是流露出对失恋的痛苦和对追求爱情的向往的表达。

三、艺术表现力强李清照的诗词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和较高的艺术成就。

她运用极富感染力的情感语言,把婉约、柔媚的情感深入人心。

她的诗词对于色彩的表现尤为绚烂,常用色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如《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现了诗人对失恋的幻灭,悲伤.而此时的海棠花带给人一种跌宕、悲凉的感觉,在敌我之间,更多了一份孤独感,衬托出诗人更深的失意与万分难过的感情。

总之,李清照的诗词把自然特征和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的自然背景产生不同的诗情,所表现的情感和表现方法,是文学创新的蓝本,她的文艺风格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之处,对于后人的文学原创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论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李清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出身于宣和年间一个贵族家庭,因受父亲影响而入宫做宠妃,是长恨歌最佳代言人,也因晚年山村颂以及对愁梁,被称作“词圣”。

李清照的词的抒情艺术体现在歌颂美好生活的特点:
一是留恋家园,情愫洋洋。

李清照词中有多处情意绵绵的家园景色,比如她的《点绛唇》中的“一壶酒二曲管,都来晚了却无憾”,“家在水桥边,欲在沙滩上”,这样的自然美景,正是景象里留着李清照熟悉家乡、追忆家园及其无限怀念的情感。

二是情形感怀,情花盛开。

李清照词中有很多表达情感的段落,以及描写爱情得失的故事,比如她的《醉花阴》中的“千杯愁,何时都及还”、“一夜鱼龙舞,花酒醉”,这样的抒情艺术让人陶醉,沉浸在恍惚的芬芳当中,把空虚落寞的心放在酒杯里。

三是文人雅士,抒情得精彩。

李清照词中有很多借鉴古典文学的元素,比如诗如《八六子》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词如《念奴娇》中的“归来江南旧时雨,新伫柳暗楼半夜玉”。

这些文字表达出来的浩然情怀,呼应典藉的文笔,也把欲语还休的心声尽情的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的高度。

李清照的【长恨歌】写到,“西风烈,长安愁”,但此情此景到底是真实亦或是虚构?鉴于李清照封建时代女子未言之痛,体验过什么凄美伤情?令我们挥之不去的主题思考着古人有情未言,而李清照的词歌抒情艺术,却也把那些伤情痛感的倾诉,通过将古典文学与情感结合,无言地唱出来,发出优美动人的抒情美。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凝练,通俗易懂,具有逻辑性,意思富于变化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凝练
李清照的词中遣词曲意,丰富而见解深,结尾巧妙,凝结了许多意趣,高度表现了词的凝练。

比如《桃花源记》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五七日天气新,七八日风和日暮”。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表现出了
春天来临和春天过去的生动描述。

二、多样变换
李清照的词意象丰富,富于变化,能够表达出许多内涵。

以《胡笳十
八拍》为例,第一拍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拍中将自己的孤独、悠远感满溢地抒发出来,并且以
汗水结尾,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在无限广阔中空虚孤独的感受。

三、具有逻辑性
李清照的词具有很强的序次逻辑和理智性,表现出无言的诗意。

比如《渔家傲·秋思》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早晨出行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出来,又唱出一曲
渐行渐远的异乡之恋,具有浓郁的愁绪感。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李清照词充分表达出她心中所思所想,文字内涵深刻,写作手法凝练,思想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内容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

她把女性的柔情美,诗人的理想美和性格的阳刚美融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个性:婉中见直,柔中有刚。

她的词作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她的词作就是她的一部思想情感的发展史。

李词也为后世、为今人留下了一系列既各自独立、又前后发展衔接的知识女性形象,填补空白的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

【关键词】李清照;艺术风格;情感;语言李清照(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

她的词作,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神韵,被当世及后世以“体”名之,称为“易安体”。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著名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

她的词作,不仅在古典时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名篇,被人们传诵把玩,以为绝唱。

词史上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相思苦衷,离愁别恨,李清照作为“婉约之宗"流传下来很多的作品内容是伤春悲愁,离别相思和晚年愁苦,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且每一个特点都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无论是感情的抒怀,意境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创作的技巧,都有独到之处。

一、寂愁哀婉真挚朴素所谓寂愁哀婉,就是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来抒发含蓄婉约的感情,简言之即“曲径通幽”。

柔美是婉约派的共同特点,但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表现。

柳永多发露线俚,市民意识十足;周邦彦浑厚典雅,文人色彩浓厚;秦观细赋婉丽,而“格力失之弱”。

与之相比,易安词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和突出。

李清照的词是她生活经历艺术的再现,她将自己体验的感情用艺术形象毫无掩饰地真实地表现出来。

作品中的“情”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者通过词中“情”的发展变化,感觉词人生活的波澜起伏。

(一)、青春激情的少女时期和新婚期。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平静舒适,她在有教养的家庭长大,思想上受封建礼仪的束缚较少,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良好的文学的熏陶,养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聪慧高洁、活泼开朗的品格。

如<<点绛唇>>“见客入来,袜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闺门少女突然见到生客来访时的天真娇憨之态写得逼真自然。

嗅梅观客,将少女羞涩中又带新奇的心理描写得大胆明朗。

一个天真活泼、热情、纵性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又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如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展示的是包括作家本人在内的一群少女形象,表现了那种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憨态可掬的少女的天然情态,在作家恬淡悠闲的回忆里,又蕴涵了多少留恋向往的感情。

又如她后期的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杰出作品。

全词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

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

(二)、绵绵思愁的婚后生活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诗酒相洽,感情深笃,大胆表露少妇的情感。

新婚燕尔,美满幸福,由衷的幸福喜悦见诸词章。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为怀念结婚不久即因故离家远行的丈夫而作的一首抒情小令,它强烈的抒发了对丈夫的深情至爱,和各处一方的相思之苦,感情深沉热烈,格调自然人性,表达率性大胆。

又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写她爱春爱美,在卖花担买了一枝含苞待放的鲜花,又生怕“郎”说她不美,最后,将那鲜花斜插在发簪,让“郎”比比,到底哪个更美?(三)、充满悲愤忧患的中晚年时期靖康之难被迫难渡,和丈夫病故家破人亡,成为李词前后期的分界。

一连串变故和打击,以及生活的困顿,使后期李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由前期的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变成了一个饱经忧患、愁寂哀婉的中老年嫠妇。

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渔家傲〃记梦》倾诉了词人的这一情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中的“有惊人句”,表明了女词人的自信自负,然而一个“漫”字,又把自信自负的情怀陡然引向了对摧折人才的现实社会的指控。

又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声声呜咽,字字血泪,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无处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没有半点的雕琢与矫饰。

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也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真实映现。

二、情景交融语言创新李清照的词善于营造一种意境美,这意境或清新明丽或庄重典雅,都是通过情景交融的笔墨渲然出来,显示出作者不肯趋于软俗香媚的典雅词格。

与擅长进行宏大叙事和习惯于在词中运用历史典故的苏轼、辛弃疾等大词家相比,易安词的第二个显著特色,就在于常常选取日常的闺阁物事、庭院景色、生活场景,并以情入景,以情统景,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

在个人际遇发生重大变故之前,作为封建时代的贵族女子,李清照的主要生活自然离不开闺阁和庭院,因此易安词大都选取日常的闺阁物事和庭院景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贵之处在于她既能寄情于物、移情于景,真正做到意物相随、情景交融,又能做到以情率物、情胜于景;而远不仅仅是托物表意、借景抒情。

年轻时,李清照是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对大自然是一往深情,她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渲染于水光山色之中,心情地领略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享受大自然赐于的无穷乐趣,创作出一系列清新明丽之作。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一群少女荡舟晚归,“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了栖息的水鸟。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健康而灵动的欢畅,它写出了词人内心和自然界美质的和谐跳动,清晰而典雅,凝炼而疏朗。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等,这些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在<<行香子>>中“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将灵活多变的民间口语入词,语意既浅显,而且又带有韵律美,同时在内容上将牛郎织女的欢会,臵于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风的阴晴不定之中,给美丽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极深的感情色彩,遥寄了女词人一缕情丝。

李清照在词里很喜欢运用叠字、叠句来增强词的音乐性。

又如“知否,知否”“浮槎来,浮槎去”“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等,这些句子大多同句重叠,或只改换一两个字但字数不变,因而音调和谐,句式整齐,语气流畅,节奏明快,既把词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合乎词的格律,富有音乐性。

这一语言特征,能使作品更接近口语,更宜于以朴素流畅之语,婉转曲折地表达情意。

<<声声慢>>是公认的具有音乐美的杰作,前人借白居易形容瑟瑟曲的语言来赞美它: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过誉之辞。

词人连用一系列叠字,创造了低抑悲恻的韵调,恰当地表达了沉重的悲愁。

三、口语化语言多样性创作词不同于诗,词本身是用来歌唱的。

这就要求词的语言大众化,口语化,既便于唱,又便于听。

易安词的语言尤其注重了词的这一本色要求,这构成了易安词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李清照大胆地选用民间口语入词,这与当时社会流行浓词艳句形成强烈对比,她创造性的将当时正统文人所鄙视的民间口语运用到词作中,从而达到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知否”一语,在日常对话中可谓平平,并无诗趣。

但词人怀着伤时惜花的心情,向侍女急切发问,而得到:“海棠依旧”这漠不关心的平淡回答之后,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收煞全词。

“知否,知否?”同富有独创性的“绿肥红瘦”相配合,使人觉得叠得有韵味。

不耐烦的口气宛然在耳,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词人无名的懊恼,无限的凄惋,成为著名的神来之笔。

易安词浅近自然,明白如话,家常易懂。

从现存的词作来看,几乎找不到多少难僻字和生涩古奥的典故。

读李清照的词,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音韵和谐。

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一韵到底,节奏明快,给人以舒适,愉快的感受。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

)使韵脚的变幻,随感情的起伏变化而变换,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李清照词作表现手法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充分表现了她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能。

李清照的词中还常常使用对比手法,对她来讲,对比,似乎是不觅自来的艺术表现形式。

因为她一生的际遇,本身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所以词人运用这一表现形式来再现生活,抒发感情,就显得格外得心应手,真切动人。

”如《永遇乐》“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微怨,春意知几许?元霄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的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

上阙几句都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

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总之,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

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她那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总之,寂愁哀婉、真挚朴素;情景交融、语言创新;口语化语言、多样性创作,构成了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