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使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柳氮磺吡啶的功能主治

柳氮磺吡啶的功能主治

柳氮磺吡啶的功能主治1. 概述柳氮磺吡啶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其具有多种功能以及广泛的主治范围。

本文将对柳氮磺吡啶的功能主治进行详细介绍。

2. 功能柳氮磺吡啶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抗感染:柳氮磺吡啶对多种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抗炎:柳氮磺吡啶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和疼痛,常用于治疗各类炎症性疾病。

•抗过敏:柳氮磺吡啶可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引起的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抗肿瘤:柳氮磺吡啶在一定剂量下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应。

•免疫调节:柳氮磺吡啶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3. 主治柳氮磺吡啶的主治范围广泛,可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3.1 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脓皮病、蜂窝织炎等。

3.2 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真菌皮肤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花斑癣等。

3.3 炎症性疾病•关节炎:如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皮肤炎症:如湿疹、银屑病等。

3.4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

•荨麻疹:如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等。

•食物过敏:如蛋白质过敏、花生过敏等。

3.5 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柳氮磺吡啶可辅助化疗,提高疗效。

•乳腺癌:柳氮磺吡啶可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

3.6 免疫调节•提高免疫力:柳氮磺吡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柳氮磺吡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部分人群对柳氮磺吡啶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柳氮磺胺吡啶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柳氮磺胺吡啶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柳氮磺胺吡啶的药理作用是什么?生活中的一部分药物,是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却对人的身体免疫调节,抗消炎,有着很强大的功效,但是药物都有毒素,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常见的柳氮磺胺吡啶,过多服用或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肤红疹和肝脏损伤严重的,还会伴有贫血的现象,所以在平时要注意控制。

★药物用途该品为磺胺药,其特点是服用后,在远端小肠和结肠,在肠内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 氨基水杨酸而显效。

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药理作用柳氮磺胺吡啶是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的偶氮化合物,在三个方面发挥抗风湿作用。

①抗炎作用:通过抑制血栓素合成酶及脂氧酶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溶蛋白酶活性以及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产生抗炎效果。

②免疫调节:有人观察到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类风湿因子的合成及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

③抗叶酸代谢:可抑制叶酸盐在空肠内的水解及转运,还可竞争性地抑制叶酸代谢中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及丝氨酸转羟甲基酶的活性。

使DNA合成障碍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周期,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与青霉胺和金制剂接近。

也可用于治疗瑞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疹、肝脏损害和贫血等。

用法:以第1周0.5g、 1~2次/日,以后每周递增0.5g/日,直到2.0g/日维持为宜。

疗效不佳者可加至3.0g/日。

治疗剂量宜个体化,维持量一般不低于1.5g/日。

要定期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保持每日摄入一定量水分。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口服,初量为一次1-1.5g,每6一8小时1次。

维持量为一次0.5g,每6小时1次。

2.小儿常用量口服,2岁以上,初量一次按体重5-10mg/kg,每4小时1次,或按体重10-15mg/kg,每6小时1次,维持量为按体重7.5-10mg/kg,每6小时1次。

2012执业西药师药理学辅导:柳氮磺吡啶

2012执业西药师药理学辅导:柳氮磺吡啶

类别:合成抗微生物药磺胺类——抗酸及抗溃疡药
「药理作用及用途」
口服后被结肠内细菌裂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有减轻炎症反应作用。

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的治疗。

「适应症」
能起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并延长其缓解期。

也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量用法」
口服:成人每日2~3g,分3~4次,逐渐增量至每日4~6g,好转后每日减量为1.5g,直至症状消失。

(疗程一年)。

也可用于灌肠,每日2g,混悬于等渗盐水20~50ml中,作保留灌肠;也可添加白及粉,以增大药液粘滞度。

「不良反应」
1.长期服药可发生恶心、呕吐、药疹、药物热、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应检查血象、肝、肾病病人慎用。

尚可影响精子活动能力而致男性不育症。

2.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可抑制本品在肠道中分解,因而影响5-氨基水杨酸的游离,有使本品降效的可能,尤以各种广谱抗菌药物为甚。

「注意事项」
①对磺胺、水杨酸盐过敏者禁用。

②肝肾疾患及哮喘患者慎用。

③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妊娠及哺乳妇女遵医嘱使用。

④服药期间应监测血象。

⑤同时服用氰钻胺片(vitb12片)将影响后者吸收。

⑥可能引起儿童溶血性贫血。

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八期CHINA HEALTH INDUSTRY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Benzos ulfa,Gastropyrin,Salicylazosulfapyridin e,SASP),别名:柳氮磺吡啶、柳氮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磺胺柳吡啶等[1]。

柳氮磺胺吡啶是水杨酸与磺胺吡啶的偶氮化合物。

口服后在肠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和氨基水杨酸。

有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2]。

2年来笔者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3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6例,男61例,女55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0.5~3年;对照组116例,男60例,女56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0.5~3.5年。

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 采用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柳氮磺胺吡啶片,规格:0.25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450,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每日2~3g,分3~4次,逐渐增量至每日4~6g,好转后每日减量为1.5g,直至症状消失。

1.2.2 中药治疗方法(对照组) (1)脾胃气虚型。

患者临床表现:黏液稀便或便中少量脓血,腹部隐痛,腹泻,纳差腹胀,舌质淡,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药用:炒薏苡仁30g、党参15g、茯苓15g、莲子肉10g、广木香(后下) 10g、炒扁豆15克、葛根15g、桔梗10g、大枣4枚、生姜5片、甘草5g、黄芪15g、炒白术15g、砂仁(后下)5g。

(2)阴血亏虚型。

患者临床表现:痢下赤白,脓血黏稠或虚坐努责,排便困难,午后低热,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效与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效与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效与作用
柳氮磺胺吡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柳氮磺胺吡啶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 抗菌作用: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蝶呤酸合成,阻断细菌的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放线菌等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治疗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和肺炎链球菌感染等疾病。

2. 消炎作用:柳氮磺胺吡啶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因此,它可以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疾病,如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3. 免疫调节作用:柳氮磺胺吡啶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抗菌能力。

它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4. 预防与治疗尿路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可通过负责葡萄糖代谢的乙醛-3-磷酸脱氢酶的竞争抑制作用,抑制细菌的糖酵解过程,阻断尿道和膀胱中细菌的生长。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5. 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柳氮磺胺吡啶可通过抑制疟原虫的二氢蝶呤酸合成,阻断其核酸合成,从而起到抗疟疾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疟疾疟原虫感染,特别是对于对磺胺类药物敏
感的恶性疟效果较好。

总的来说,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抗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和疟疾。

2023年关于“柳氮磺胺吡啶”解析

2023年关于“柳氮磺胺吡啶”解析
(3)胃肠反应:肝炎、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血性腹泻、叶酸吸收障碍、地高辛吸收障碍、口腔炎症、腹泻、腹痛及中性粒 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横断性脊髓炎、惊厥、脑膜炎、暂时性脊柱后路病变、马尾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外周神经 病变、精神抑郁症、眩晕、听觉丧失、失眠、共济失调、感知错幻、耳鸣及嗜睡。
2、柳氮磺吡啶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明显的可逆性少精子症。 约有三分之一的治疗患者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的不良反应有瘙痒、荨麻疹、皮疹、发热、变性珠蛋白小体贫 血、溶血性贫血和紫绀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一般低于1/30。以往的经验表明每日的服药剂量为4克或4克以上,或 血清总磺胺嘧啶浓度超过50g/ml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
(1)血液系统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巨幼细胞性(巨红细胞性)贫血、紫癜、低凝血酶原血症、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先天性中性粒白细胞减少症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超敏反应: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 syndrome)、剥脱性皮炎、表皮坏死松解症(Lyell’ssyndrome)伴角 膜损伤、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DRESS)、过敏反应、血清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病、肺炎或伴有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血管炎、纤维性肺泡炎、胸膜炎、心包炎或伴有心包填塞、过敏性心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狼疮样综合征、伴有 或不伴有免疫复合物形成的肝炎及肝坏死、重症肝炎有时需肝移植、急性痘疮样型副银屑病(Mucha-Haberman syndrome)、横纹肌溶解症、光敏反应、关节疼痛、眶周水肿、结膜和巩膜充血及脱发。
9、胃肠道症状:有肝中毒的报道,包括肝功能检查值偏高(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乳 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黄疸、淤胆型黄疸、肝硬化、可能还有肝细胞受损、包括肝坏死和肝功能衰竭。这些病 例中的某些可能引起死亡。此外,还报道过一例导致肝功能改变的川崎综合征。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能主治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能主治

柳氮磺胺吡啶的功能主治简介柳氮磺胺吡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磺胺类抗生素的一种。

它以其卓越的抗菌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本文将介绍柳氮磺胺吡啶的主要功能和常见的主治疾病。

功能柳氮磺胺吡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作用:柳氮磺胺吡啶能够抑制细菌体内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致病菌特别有效。

2.抗原虫作用:柳氮磺胺吡啶还能够抑制原虫体内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干扰其代谢,抑制其繁殖和生长。

3.免疫调节作用:柳氮磺胺吡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主治柳氮磺胺吡啶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1.呼吸道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对于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缓解感染症状,减少炎症反应,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尿路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对于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也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可以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和感染程度。

3.肠道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可以有效治疗因沙门氏菌、志贺菌等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它通过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帮助患者康复。

4.皮肤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对于引起皮肤感染的细菌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它可以通过局部使用,消灭病菌,减轻炎症,促进伤口的愈合。

5.眼部感染:柳氮磺胺吡啶可以用于治疗引起眼部感染的细菌,如结膜炎、角膜炎等。

它可以通过眼部滴剂的形式使用,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帮助眼部恢复健康。

除了上述主要的主治疾病外,柳氮磺胺吡啶在一些其他细菌感染疾病中也有应用,如中耳炎、鼻窦炎等。

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遵守用药剂量和疗程。

注意事项在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药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用药剂量。

“蚕豆病”你知道吗?蚕豆病用药禁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蚕豆病”你知道吗?蚕豆病用药禁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蚕豆病”你知道吗?蚕豆病用药禁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前不久,小编收到有位亲的要求,想了解“蚕豆病”。

今天,小编特做以下整理,希望对大家了解该疾病有所帮助哦~~7月市妇幼保健院檀溪路院区儿科收治了一名“小黄人”。

“宝宝被父母抱来时脸色蜡黄、发热、拒奶、反应差,并伴有四肢抖动,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经皮测胆红素值高达681.4umol/l,后被确诊为‘蚕豆病’。

”蚕豆病是什么?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蚕豆和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

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

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成人较少见。

蚕豆病症状患者一般在食用蚕豆后1-2天内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一旦发病,来势凶猛,表现为全身不适、脸色苍白、厌食、恶心、黄疸、尿色加深(血红蛋白尿)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休克、全身衰竭,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平时有家长还以为患儿皮肤发黄是因为肝炎引起,从而导致误诊。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蚕豆病”是一种基因缺陷,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南方地区较常见,40%以上有家族史。

只要体内缺乏“G6PD酶”,或本人、家族中有“蚕豆病”史者,就可能罹患该病。

防治蚕豆病及注意事项(一)用药禁忌或慎用药物对于 G-6-PD缺乏症者来说,有部分药物属于用药禁忌或慎用药物。

药师总结了相关资料,作一个汇总,供大家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氮磺吡啶使用注意事项
本品口服后,少部分药物在胃和上部肠道吸收。

大部分药物进入远端小肠和结肠,在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

磺胺吡啶在药物分子中主要起载体作用,在肠道碱性条件下,微生物使重氮键破裂而释出有作用的药物。

5-氨基水杨酸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并延长其缓解期。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肠溶片,口服,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8-12片),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可渐增至一日4-6g(6-24片),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g-2g(6-8片)。

不良反应: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µg/ml)与毒性有关。

浓度超过50µg/ml时具毒性,故应减少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
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可表现为
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在
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由于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致游离
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

偶见发生核黄疸。

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

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
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

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
用药。

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
快感或抑郁感。

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10.罕见有胰腺炎、男性精子减少或不育症。

注意事项:
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卟啉症、血小
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

2.应用磺胺药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亦可服
碱化尿液的药物。

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药消失。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及其他磺胺类药
物呈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亦会过敏。

4.治疗中须注意检查以下几项:
(1)全血象检查,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

(2)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用药效果及调整剂量。

(3)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
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

(4)肝、肾功能检查。

5.遇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
小时一次,使症状减轻。

6.根据患者的反应于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采用间歇治疗(用药
二周,停药一周)。

7.腹泻症状无改善时,可加大剂量。

8.夜间停药间隔不得超过8小时。

9.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小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