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合集下载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使用说明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使用说明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

小儿初剂量为一日40~60mg/kg,分3~6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维持量一日30mg/kg,分3~4次口服【注意事项】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卟啉症,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

2.应用磺胺药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亦可服碱化尿液的药物。

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及其他磺胺类药物呈现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亦会过敏。

4.治疗中须注意检查以下几项:(1)全血象检查,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

(2)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用药效果及调整剂量。

(3)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

(4)肝,肾功能检查。

(5)遇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小时一次,使症状减轻。

(6)根据患者的反应与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采用间歇治疗(用药二周,停药一周)。

(7)腹泻症状无改善时,可加大剂量。

(8)夜间停药间隔不得超过8小时。

(9)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小剂量。

【不良反应】1.最常见的有:恶心、厌食、体温上升、红斑及搔痒、头痛、心悸。

2.下面所列的较少见,且可能与剂量有关:血液系统反应:红细胞异常(如:溶血性贫血、巨红细胞症),紫绀。

胃肠道反应:胃痛及腹痛。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耳鸣。

肾脏反应:蛋白尿、血尿。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0 — 1 6 )
美 沙拉 嗪 与柳 氮 磺 吡啶 治疗 溃疡 性 结肠 炎 疗效 比较
程永明
( 闻喜县人民医院, 山西 闻喜 0 4 3 8 0 0 )
次数 、 里 急后重 、 大 便性状 、 腹痛、 血便等 主要症状 , 并加 以评 分, 分值越低效果越好 。同时记录并对 比 2组不 良反应情况 。 1 . 5 疗效评价标 准 参 照《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 分型及 疗效标准》 日 评定 , 显效 : 黏膜正常 , 大便常规正 常 , 结肠 镜下见
但美沙拉 嗪组下 降幅度更为显著( P < 0 . 0 5 ) 。见表 l 。
表1 2组症状评分对b ( ±s 。 分)
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 2 0 %, 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 尸 < l 0 . 0 5 ) 。 结论
与柳氮磺吡啶相比, 针 对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应 用 关沙 拉 嗪 治
溃疡面愈合 , 临床症状 和体征消失 ; 有效 : 大便 常规阴性 , 溃疡
【 摘要 】目的
探 讨美沙拉嗪与Biblioteka 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 结 面轻度炎症 , 症状及体 征明显减轻 ; 无效 : 大便 常规 检查 、 结肠
镜检无变化 , 症状体征无改善。
肠 炎 的 疗 效 差 异 。 方 法 选 取 我 院 消化 内科 2 0 1 1 年 2月一 2 0 1 6 年 2月收 治 的 溃 疡 性 结肠 炎 患者 1 0 0 例, 采 用数 字表 抽 取 法 随机 分 为 2组 , 就 关 沙拉 嗪 ( 关 沙拉 嗪 组 , n = 5 0 ) 与柳 氮磺 吡 啶( 柳氮磺吡啶组 , n = 5 0 ) 的 治 疗 效果 展 开 对 比 。 结 果 治 疗 前 ,

锡类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锡类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郁、 悲观、 焦虑等心理 。患者 入 院后 , 护士 主动热情 地介 绍病
3 8例患者进 过精心治疗与 护理 , 治愈出院 1 例, 好转 出院
3 6例 , 未愈 出院 1 例。
4 小 结
老年肺结核 的用 药安全 问题直 接影响 着结核病 的 治疗 , 药物不 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 高。正确认识 抗 结核药物的不 良反应 、 掌握应对措施是 保障患者用药 安全 、 使
理, 2 0 1 2 , 4 ( 2 ) : 1 1 3 .
[ 6 ] 王黎霞. 抗 结核 药品使用手册 ( M) . 北京 : 中 国协 和医科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8 : 5 4—6 2 .
开始到患 者 出院 以后 , 从 而使 患者 得到连 续的 治疗与 指导 。 通过举行座谈 会等 形式 向患 者全 面 系统地讲 解肺 结 核 的知 识, 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 , 出门戴 1 2 1 罩, 不随地吐痰 , 不 对着别 人打喷嚏 , 戒烟戒酒 , 保证 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 , 如散 步 、 太极拳等 , 避免呼 吸的感染 。强调坚持用药 的重要性 , 出院后 继续按 医嘱服药 , 不可间断或 自行停药 , 定期复查 , 以便 了解 病情变化与治疗效果 。
[ 7 ] 宋丽丽 . 浅谈老年住院患者 的心理护 理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2 O ) : 4 4 2 7 .
[ 8 ] 高孟秋 . 抗结核药物的不 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 J ] . 中国
全 科 医学 , 2 0 1 1 , 1 6 ( 6 ) : 3 4 .

5 4 7 2・
吉 林 医学 2 0 1 3年 9月 第 3 4卷 第 2 6期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1. 引言1.1 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尚不清楚该病的病因,但与遗传、免疫、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易发展为结肠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复发和缓解交替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有望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

1.2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介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是一种含有活性双歧杆菌菌种的益生菌产品,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等作用。

这种活菌胶囊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柳氮磺吡啶具有抗炎、抑菌、止泻等作用。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症状,改善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的联合应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另一方面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以快速控制炎症进程,缓解症状。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耐酸力和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研究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耐酸力和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研究
1 4.
在 多种儿科呼吸 系统疾 病临床治疗各种方 案中 , 雾化 吸
入治疗方法是 临床比较常见和重要的治疗方法 。由于该方法 操作 比较简单 , 不 良反应也小 , 临床 疗效 明显 , 因而受到很
多 医生或 患者家长 的信赖 , 一些患儿在 家也常常应用雾化 吸
[ 8 ] 洪潆 . 超 声雾化 吸入 与氧气驱 动雾化 吸入 治疗儿 童咳嗽 变异
作者单位 : 2 0 1 2 0 6 上海信谊 药厂有限公 司药物研究所 通讯作者 : 孙宁云
5 ] 邓泉珍 , 冯文 , 黄如珍 , 等 . 氧气雾 化吸入 与超 声雾化 吸人 在 胸 闷咳嗽及呼 吸困难消失 时间 明显少 于空气 压缩雾化 患儿 , [
两组治疗后 , 雾化吸入 患儿血氧饱和度及最 大呼气流量 明显 提高 , 氧雾 化吸入治疗具 有临床症状 消失 迅速 、见效快 、更 安全等 特点 。但是 也有研 究发现采 用空气 压缩泵 雾化吸
婴幼 儿 肺 炎的 应用 观 察 . 海 南 医学 院学 报 , 2 0 0 8 , 1 4 ( 4 ) : 3 9 7 —
3 9 9.
[ 6 ] 陶宝琴 . 氧驱动雾化给药对 降低A , J L 支气 管哮喘雾 化吸人 副作 用效 果分析 . 中国实用医药 , 2 0 1 5 , 1 0 ( 5 ) : 1 5 9 — 1 6 0 .
品的内在质 量。
该耐酸力和溶 出度检测方法准确 、重现性好 、操作简单 , 能够有效控制产
【 关键词 】 柳氮磺吡啶 ; 耐酸力 ; 溶出 ;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O I :1 0 . 1 4 1 6 4 / j . c n k i . c n l 1 — 5 5 8 1 / r . 2 0 1 5 . 1 7 . 2 0 4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学实践杂志
4 2 4
2 0 1 3年 1 1月 2 5 日第 3 1卷 第 6期
J o u r n a l o f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Vo 1 . 3 1,No . 6, No v e mb e r 2 5, 2 0 1 3
S t u d y o n b i 0 e q ui V a l e nc e o f s ul f a s a l a z i ne e nt e r i c - c o a t e d t a bl e t i n he a l t h y v o l u n-
( 1 0 8 . 8± 2 4 . 0 5 . 0± 2 5 . 0 ) %; 5 - A S A相 对 生 物 利 用 度 为 ( 9 4 . 1±2 2 . 0 ) % 。以 A U C 。 一 计算, 受试制剂 S E C T中 s s相 对 生 物 利 用 度 为 ( 1 0 6 . 9± 2 3 . 4 ) % ; S P相 对 生 物 利 用 度 为 ( 1 0 4 . 1± 2 5 . 0 ) %; 5 一 A S A 相 对 生 物 利 用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p h a r ma c o k i n e t i c s a n d r e l a t i v e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 e n t e r i c — c o a t e d t a b l e t s f r o m
[ 关键词 ] 柳氮磺吡 啶; 磺胺 吡啶 ; 5 氨基水杨 酸 ; 生物等效性

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

磺胺类抗菌药。
遮光,密封保存。
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2、柳氮磺吡啶栓。
物质毒性
药物简介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柳氮磺吡啶是水杨酸与磺胺吡吡啶的偶氮化合物,具有抗菌、抗风湿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肠道内被该处细菌 分解为磺胺吡吡啶(SP)与5-氨基水杨酸(5-ASA)。SP有微弱的抗菌作用,它在药物分子中主要起载体作用, 阻止5-ASA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吸收,仅在肠道碱性条件下,肠道微生物使重氮键破裂而释出有效成分。其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是5-ASA与大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减少 大肠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同时抑制肠前列腺素的合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前列腺素增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 (白三烯)的合成。其抗风湿作用可能是通过磺胺吡吡啶抑制肠道中的某些抗原性物质而产生的,从而抑制强直 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过程。柳氮磺吡啶在胃肠道几无吸收,对结缔组织有特别的亲和力,并从肠壁结 缔组织中释放出磺胺吡吡啶。
药典信息
来源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类别
贮藏 制剂
本品为5-[对(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杨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18H14N4O5S应为97.0%~101.5%。
本品为暗黄色至棕黄色粉末,无臭。 本品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
1、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359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620图)一致。
柳氮磺吡啶
有机化合物
01 化合物简介
03 物质毒性 05 安全信息

2023年关于“柳氮磺胺吡啶”解析

2023年关于“柳氮磺胺吡啶”解析
(3)胃肠反应:肝炎、肝功能衰竭、胰腺炎、血性腹泻、叶酸吸收障碍、地高辛吸收障碍、口腔炎症、腹泻、腹痛及中性粒 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
(4)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横断性脊髓炎、惊厥、脑膜炎、暂时性脊柱后路病变、马尾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外周神经 病变、精神抑郁症、眩晕、听觉丧失、失眠、共济失调、感知错幻、耳鸣及嗜睡。
2、柳氮磺吡啶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头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明显的可逆性少精子症。 约有三分之一的治疗患者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的不良反应有瘙痒、荨麻疹、皮疹、发热、变性珠蛋白小体贫 血、溶血性贫血和紫绀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一般低于1/30。以往的经验表明每日的服药剂量为4克或4克以上,或 血清总磺胺嘧啶浓度超过50g/ml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
(1)血液系统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巨幼细胞性(巨红细胞性)贫血、紫癜、低凝血酶原血症、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先天性中性粒白细胞减少症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超敏反应: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 syndrome)、剥脱性皮炎、表皮坏死松解症(Lyell’ssyndrome)伴角 膜损伤、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DRESS)、过敏反应、血清病综合征、间质性肺病、肺炎或伴有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血管炎、纤维性肺泡炎、胸膜炎、心包炎或伴有心包填塞、过敏性心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狼疮样综合征、伴有 或不伴有免疫复合物形成的肝炎及肝坏死、重症肝炎有时需肝移植、急性痘疮样型副银屑病(Mucha-Haberman syndrome)、横纹肌溶解症、光敏反应、关节疼痛、眶周水肿、结膜和巩膜充血及脱发。
9、胃肠道症状:有肝中毒的报道,包括肝功能检查值偏高(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乳 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黄疸、淤胆型黄疸、肝硬化、可能还有肝细胞受损、包括肝坏死和肝功能衰竭。这些病 例中的某些可能引起死亡。此外,还报道过一例导致肝功能改变的川崎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英文名称:Sulfasalazine Enteric-Coated Tablets
汉语拼音:Liu Dan Huang Bi Ding Chang Rong Pian
【成份】
柳氮磺吡啶
【性状】
本品为肠溶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

【适应症】
主要用于炎症性肠病,即Crohn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规格】
0.25g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一日1.5~2g。

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

小儿初剂量为一日40~60mg/kg,分3~6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维持量一日30mg/kg,分3~4次口服。

【不良反应】
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20~40mg/ml)与毒性有关。

浓度超过50mg/ml时具毒性,故应减少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由于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致游离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

偶可发生核黄疸。

5.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

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

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

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

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10.罕见有胰腺炎、男性精子减少或不育症。

【禁忌】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小儿禁用。

【注意事项】
1.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卟啉症、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血紫质症、肠道或尿路阻塞患者应慎用。

2.应用磺胺药期间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亦可服碱化尿液的药物。

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治疗中至少每周检查尿常规2~3次,如发现结晶尿或血尿时给予碳酸氢钠及饮用大量水,直至结晶尿和血尿消失。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及其他磺胺类药物呈现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亦会过敏。

4.治疗中须注意检查以下几项。

(1)全血象检查,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

(2)直肠镜与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用药效果及调整剂量。

(3)治疗中定期尿液检查(每2~3日查尿常规一次)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

(4)肝、肾功能检查。

(5)遇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除强调餐后服药外,也可分成小量多次服用,甚至每小时一次,使症状减轻。

(6)根据患者的反应与耐药性,随时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采用间歇治疗(用药二周,停药一周)。

(7)腹泻症状无改善时,可加大剂量。

(8)夜间停药间隔不得超过8小时。

(9)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小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磺胺药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

人类中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因此孕妇应禁用。

2.磺胺药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磺胺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

因此哺乳期妇女应禁用。

【儿童用药】
由于磺胺药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应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应用磺胺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

如严重皮疹、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等是老年人严重不良反应中常见者。

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尿碱化药合用可增强磺胺药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2.对氨基苯甲酸可代替磺胺被细菌摄取,对磺胺药的抑菌作用发生拮抗,因而两者不宜合用。

3.下列药物与磺胺药合用时,后者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毒性发生,因此当这些药物与磺胺药合用,或在应用磺胺药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

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

4.骨髓抑制药与磺胺药合用时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

如有指征需两类药物合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5.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与磺胺药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少,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6.溶栓药物与磺胺药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

7.肝毒性药物与磺胺药合用,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

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

8.光敏药物与磺胺药合用可能发生光敏的相加作用。

9.接受磺胺药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10.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磺胺形成不溶性沉淀物。

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因此不宜两药合用。

11.磺胺药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合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

12.磺吡酮(sulfinpyrazone)与磺胺类药物同用时可减少后者自肾小管的分泌,其血药浓度升高且持久,从而产生毒性,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在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磺胺药的剂量。

当磺吡酮疗程较长时,对磺胺药的血药浓度宜进行监测,有助于剂量的调整,保证安全用药。

13.与洋地黄类或叶酸合用时,后者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因此须随时观察洋地黄类的作用和疗效。

14.与丙磺舒合用,会降低肾小管磺胺排泌量,致磺胺的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延长,容易中毒。

15.与新霉素合用,新霉素抑制肠道菌群,影响本品在肠道内分解,使作用降低。

【药物过量】
当每天用量达到或超过4g或血清药物浓度超过50mg/ml,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增多。

【药理毒理】
本品为磺胺类抗菌药。

属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药,吸收部分在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

5-氨基水杨酸与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减少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

因此,目前认为本品对炎症性肠病产生疗效的主要成份是5-氨基水杨酸。

由本品分解产生的磺胺吡啶对肠道菌群显示微弱的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少部分在胃肠道吸收,通过胆汁可重新进入肠道(肠-肝循环)。

末被吸收的部分被回肠末段和结肠的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残留部分自粪便排出。

5-氨基水杨酸几乎不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形自粪便排出,但5-氨基水杨酸的N-乙酰衍生物可见于尿内。

磺胺吡啶可被吸收并排泄,尿中可测知其乙酰化代谢产物。

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出现于母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