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生素对益生菌存活率影响的研究_李忠玲

合集下载

抗生素与益生菌

抗生素与益生菌

抗生素与益生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及益生菌与抗生素的关系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

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青霉素是最早被发现并大规模使用的抗生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青霉素大量生产。

1943年,已有足够青霉素治疗伤兵;1950年,产量可满足全世界需求。

青霉素的发现与研究成功,成为医学史的一项奇迹,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

从那以后,从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中发现了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现在即使不依赖微生物也能通过化学的手段合成抗生素。

抗生素研究进入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化的阶段,还建立了大规模的抗生素制药工业。

金霉素(1947年)、氯霉素(1948年)、土霉素(1950年)、制霉菌素(1950年)、红霉素(1952年)、卡那霉素(1958年)等陆续被发现。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20世纪60~8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面对细菌,人类似乎一下子拥有了大批武器。

遇到很多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医生们大都不假思索地注射青霉素,效果显著。

青霉素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一天用100个、200个单位就很有效了,后来使用剂量明显上升,再后来,即使剂量上升药效也很差。

到了今天,即使是治疗普通的呼吸道炎症,一袋注射用生理盐水(250毫升)中需加入青霉素剂量为1 000万个单位;用量上升了几十万倍。

"不是青霉素不好了,是敌人变得越来越狡猾、强大了。

"曾经遥远的"超级细菌"现在已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度接近。

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起效。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不仅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还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提出一些保护肠道健康的建议。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阻止细菌增殖的药物。

它们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家庭环境中,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例如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抗生素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其中包括干扰细菌壁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以及阻断核酸合成等机制。

由于这些作用机制与人体自身无关,因此也会对人体内存在的一些有益细菌产生影响。

二、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细菌的集合体,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并保护免疫健康。

然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不良菌群在肠道中增殖,进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

1.降低益生菌数量抗生素不仅可以杀死致病菌,也会影响到肠道中一些有益细菌的生长。

这些有益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它们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调节免疫反应。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这些益生菌数量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功能。

2.增加耐药性细菌数量过度使用抗生素还会促使耐药性细菌的增加。

当抗生素只能杀死部分病原体时,那些具有耐药基因或发展出耐药机制的细菌将得以幸存下来,并且传递给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耐药性对多种类型的抗生素都能起作用,因此形成多重耐药性。

3.导致功能异常肠道菌群紊乱远不止对有益细菌的数量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过度增殖。

这些有害细菌可能会分泌毒素或引发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三、保护肠道健康的建议为了保护肠道健康并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谨慎使用抗生素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与医生进行咨询,并按照医嘱进行正确用药。

4株益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试验

4株益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试验

4株益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试验
胡仕凤;何月英;曾德年;宁玲忠;戴荣四
【期刊名称】《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年(卷),期】2006(11)3
【摘要】试验用9种常用抗菌药物,采用2种不同试验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药物耐受性试验.结果发现,蜡样芽孢杆菌能耐受3种抗菌药物,耐受率33.3%,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能耐受6种抗菌药物,耐受率66.7%,而酵母菌对所有抗菌药物均具有耐受性,耐受率100%.
【总页数】3页(P4-6)
【作者】胡仕凤;何月英;曾德年;宁玲忠;戴荣四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
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羊源芽孢益生菌的筛选与Y5-39菌株的鉴定及其耐受性试验 [J], 郭云霞;郝庆红;朱宝成
2.黄连素及益生菌改善二甲双胍肠道不耐受性的疗效分析 [J], 任婷婷;索丽霞;陈晓
鸥;杨玮;汤明明;李学庆
3.早期益生菌结合肠内营养干预对ICU老年SAP患者肠道耐受性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J], 王晓; 周文来
4.4种复合益生菌制剂与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分析 [J], 赖吉俭
5.11株益生菌对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J], 曹国文;戴荣国;周淑兰;付利芝;陈春林;徐登峰;郑华;张邑帆;杨松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用抗生素不同作用方式对4株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饲用抗生素不同作用方式对4株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广力
}第 2 6器 5
2 0 1 7 5 J l
1 . I . 4预混 料 及 } j 粮 力
抗生 素 添加 参 考专 家提 供 的使川 说 明
2结 果 与 分 析
2 1 j { 与 3 ’ } ’ 囊 【 I _ 、 { 矗 t f 膏 己 匀】 , 1
物 乳 杆菌 ) ;
着贮存时间的延长 , 益生菌 的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 的下 降 。 益生 菌 除 了其 本身 或其 次级 代谢 产 物对 动
物 生产 性 能 有 明 显 的 正效 应 外 ,还 要 求 其 安 全 性 高, 不 能 因为使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 间接 导 致 动 物 正 常 菌群 抗 药性 的提高 。同时 , 如 果 能够 与某 些抗 菌 药 物联 合 应用 , 则更 为理 想 。 从 这 个角 度讲 , 理 想 的微
代 抗 生素 在 畜牧 养殖 中的应 用 奠定 基 础 , 以期 能够 指 导益 生 菌在 微生 态制 剂 中 的使 用 。
1材 料与 方法
1 . 1 试 验材 料
1 . 1 . 1 试 验菌 种及 编 号
山东 宝 来 利 来 生 物 工 程 股 份 有 限公 司 菌 种 保 藏 中心 提供 。芽孢 菌 : C1 - 0 0 8 5 、 0 1 5 5 ( 枯 草 芽孢 杆 菌) ; 乳酸菌 : C 2 — 0 0 2 6 ( 戊 糖 片球 菌 ) 、 C 2 — 0 0 1 5 ( 植
[ 中图( f ̄- g - ] ¥ 8 1 6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g - ] m0 5 — 8 6 1 3 ( 2 0 1 7 ) 0 5 — 0 0 1 8 — 0 4
【 摘 要] 本试验研 究 了饲料 贮存 、 饮水作 用方式过程 中常用饲用抗 生素对 4株益生 茵活性的影响 。 结果表 明, 在饲料 贮存过 程 中, 2株 芽孢菌保持较 高存 活率 , 而植物乳杆 菌与戊糖片球 菌活菌数 分别下降 1 、 0 . 3个数 量级 , 且 抗生素组与 空白组之 间无 明显差异 ; 饮 水作 用方式过程 中, 芽孢 茵对 1 2种抗 生素不敏 感 , 乳杆菌对 5 0 p p m 的左氧氟沙星作用 1小时活菌数 下降 1个数

中国农大首次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会提高农药的生物利用率 进而增大

中国农大首次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会提高农药的生物利用率 进而增大

2019.3科海传真中国农大首次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会提高农药的生物利用率进而增大农药暴露的危害风险日前,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周志强教授团队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Antibiotics may increase triazine herbicide exposure risk via disturbing gut microbiota》的研究论文。

据介绍,人们通常会受到多种外源化合物的同时暴露,外源化合物之间常常在代谢、毒性等方面会产生相互作用。

抗生素和农药作为人类频繁接触的外源化合物,会同时被人体摄入,然而抗生素是否会对农药的暴露风险产生影响却鲜有报道。

本工作探索了抗生素对除草剂农药潜在风险性的影响,并阐述了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抗生素会显著提高农药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率,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

通过建立肠道菌群缺失模型大鼠以及肠道菌群转移技术,证明了抗生素改变的肠道菌群是导致这些除草剂农药暴露风险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该研究从肝脏代谢酶和小肠转运蛋白的角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组学等手段探讨了肠道菌群影响除草剂农药风险性的机制。

该研究首次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会提高农药的生物利用率进而增大农药暴露的危害风险,而引起该现象的一个重要机制是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改变。

植物病毒可充当农药“搬运工”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植物病毒可充当纳米粒子载体,有效将杀虫剂输送到土壤深处,杀死危害植物根系的害虫,降低对环境的毒害。

这项研究有助开发高效率,对环境危害小的除虫技术。

杀虫剂不易渗透到土壤深处,杀死危害植物根系的害虫,为有效除虫,农民往往大量喷洒,导致土壤中杀虫剂残留严重,并深入地下水中。

用纳米粒子将杀虫剂运载到土壤深处,可大幅减少杀虫剂用量。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和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多种生物纳米粒子与杀虫剂结合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可轻而易举地渗入土壤,最大深度达30厘米;豇豆花叶病毒也能到达30厘米深的土壤,但运载杀虫剂的能力较弱;而酸浆花叶病毒只能到达土壤4厘米深处,因此,可用于运载除草剂。

博士生发现新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

博士生发现新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

博士生发现新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菌的出现成为全球性的医学难题。

然而,好消息来了!最近,一位博士生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为人们解决了一大困扰。

这位博士生名叫张宇,就读于XX大学医学院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ZY-123”的新型抗生素,经过实验验证,这种抗生素对耐药菌的灭效果异常显著,给人们抗菌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在研究中,张宇首先从自然界中收集了大量的菌株样本,包括常见的耐药菌。

然后,他采用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对这些菌株样本进行筛选。

通过与已有的抗生素进行对比实验,筛选出了对耐药菌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新型抗生素ZY-123。

ZY-123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它能够广谱杀灭多种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其次,ZY-123对耐药菌具有较强的破坏效果,能够有效地抑制耐药菌的繁殖和生存。

最重要的是,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ZY-123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ZY-123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甚至能够解决一些传统抗生素难以对付的耐药菌。

在动物模型实验中,注射ZY-123后,实验动物很快恢复了健康,幸存率也显著提高。

这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ZY-123的研发过程并不容易。

张宇与他的团队花费了长时间研究和试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发现这种对耐药菌具有显著灭效果的新型抗生素。

如今,ZY-123已进入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会尽快投入市场应用。

一旦ZY-123正式问世,相信会给人们的抗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不仅能够有效对抗耐药菌,也能够减少人们对传统抗生素的依赖,并避免出现更多的耐药菌。

总之,博士生张宇的发现无疑是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他发现的新型抗生素ZY-123对耐药菌的灭效果显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探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探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探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抗生素的定义与作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药物。

它们被广泛使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如肺炎、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

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对靶标细菌进行干扰,从而达到杀灭细菌或阻断其生长的效果。

二、肠道菌群及其功能肠道菌群是指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各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其中包括了细菌、真菌和古菌等多种微生物群落。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有助于食物消化、有益营养吸收以及参与免疫调节等。

1. 有助于食物消化肠道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等食物成分,产生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挥发性脂肪酸和氨基酸。

这些产物有利于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顺利通过消化系统。

2. 有益营养吸收某些菌群可以帮助人体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肠道内的双歧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K,而大肠杆菌则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3. 免疫调节肠道菌群还参与免疫调节过程。

它们与免疫系统紧密联系,通过相互作用和通讯来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

一些研究表明,失衡或缺乏多样性的肠道菌群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三、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1. 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治疗在杀灭或抑制感染组织内的致病细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与致病细菌相对立,在人体中存在着许多正常微生物共同居住和协作工作,使用抗生素会不可避免地抑制这些正常微生物的生长。

2. 改变菌群组成抗生素可以导致肠道菌群中某些种类的微生物减少或丧失。

在抗生素治疗期间,常见的现象是潜伏菌和耐药菌的过度增殖。

这种微生态平衡的改变可能给机体带来负面影响。

3. 减少菌群多样性抗生素常常不仅杀灭目标致病细菌,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

这导致了肠道菌群中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并可能使微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和侵袭。

4. 超级感染的风险滥用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引发超级感染的风险增加。

一些致病细菌进化出了对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能力,使得传统抗生素无法奏效。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用益生菌治疗的分析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用益生菌治疗的分析

一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用益生菌治疗的分析摘要:患者某某某,男,40岁,反复性腹痛腹泻24年。

患者诉24年前因感冒后使用抗生素至腹痛腹泻,时轻时重、大便呈溏稀状,少量粘液,无脓血便,无明显里急后重,无黑便,平素小便正常,发病后仍反复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霉素;甲硝唑;黄连素;肠炎宁片;肠炎灵胶囊等”,患者20余年来肠胃经常不适,稍微不注意点饮食就出现腹痛腹泻,都经过输液服药后好转,患者睡眠可,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

治疗经过:给予患者停用所有的抗菌素,包括他自己经常使用的黄连素,换成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一次两粒,一日三次;枯草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一次两粒,一日三次,加用低聚果糖适量,半个月后患者腹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大便基本成型,后来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加低聚果糖治疗半年,现在患者精神可,已无经常性腹痛腹泻。

分析:肠炎是一种慢性的自发免疫性疾病,目前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相关学者认为肠道内正常菌群与致病菌群比较失调所致,经过相关表明,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是形成肠炎的重要原因,肠道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弱导致致病菌的能力上升,打破了肠道自身的免疫平衡,引发炎症,形成肠炎。

医学人员曾利用梯度稀释法对患者肠炎粘膜致病菌进行分析,发现炎症发生时,肠球菌、肠杆菌、小梭菌都会有大量增多,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大量减少,在正常肠内粘膜中,双歧杆菌和拟杆菌大量上升,小梭菌大量减少,说明肠炎的重要发病机制是肠内菌群失调,也为益生菌合理的调节肠道失调菌群提供了前提。

具有生物活性是益生菌的显著特点,人体摄入适量的有益菌对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利。

其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兼性厌氧性的地衣芽孢杆菌等都是益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关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治疗肠炎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反应机制,肠道的中的促炎症因子可以通过益生菌有效抑制,益生菌可以有效杀灭肠道细菌,同时对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修复肠道粘膜避免炎症因子侵害肠道粘膜,细胞排列的完整性、肠道粘膜免疫功能都可以通过益生菌发挥出免疫修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其在配合饲料中的地位是不能被其他营养物质所替代的。

益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改善畜禽生产性能,这在许多试验中已得到证实,其中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是益生素中常用的菌种。

大量试验证明,将益生素分别与抗生素、寡糖、酸化剂、中草药、肽等合理配伍表现出了理想的使用效果[1]。

抗生素与益生素配伍使用,其意义有2点:一是通过添加益生素减少或避免抗生素的某些副作用;二是抗生素作为一种较成熟的饲料添加剂目前在各类饲料中已普遍应用,并能显著地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因而在短期内用益生素完全代替抗生素其难度还很大[2]。

抗生素对益生素可能有三方面的影响:掩盖益生素的使用效果;破坏有益微生物的活力;杀灭肠道有害菌而对有益菌无影响。

因此,抗生素与益生素究竟怎样以更佳的方式投入生产,既能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性能,又能满足绿色畜产品生产的要求,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向[3]。

本文仅对抗生素配伍使用作一初步研究,希望对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1材料和方法1.1菌种a.产朊假丝酵母;b.枯草芽孢杆菌;c.嗜酸乳杆菌。

以上菌种由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保存。

1.2培养基a.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mL,pH值自然;b.蛋白胨5g,葡萄糖10g,磷酸二氢钾1g,琼脂粉18.4g,硫酸镁0.5g,孟加拉红0.033g,氯霉素0.1g,蒸馏水1000mL;c.TSA: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5g,氯化钠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1~7.5;d.改良MC:大豆蛋白胨5g,牛肉膏5g,酵母膏5g,葡萄糖20g,乳糖20g,碳酸钙10g,琼脂20g,1%中性红5mL(调pH值后再加),蒸馏水1000mL,pH6.0;e.MRS:酪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葡萄糖5g,乙酸钠5g,柠檬酸二胺2g,吐温80,1mL,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蒸馏水1000mL,pH6.8。

1.3抗生素a.硫酸粘杆菌素B;b.杆菌肽;c.土霉素;d.莫能霉素钠;e.盐酸林可霉素;f.新霉素硫酸盐;g.磺胺嘧啶;h.酒石酸泰乐菌素。

1.4仪器和设备高温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振荡器、恒温培养箱。

1.5方法将相应抗生素按不同浓度过滤除菌后混入降温至50℃的各相应培养基,同时以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做空白对照。

由成熟斜面粘取少许菌泥,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常用抗生素对益生菌存活率影响的研究李忠玲1,李本光1,岳淑宁2,张红艳1,秦涛2(1.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600;2.陕西省酶工程技术中心,陕西西安710600)摘要:研究了9种抗生素对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对3种益生菌存活率影响都较小的抗生素有3种,占所研究抗生素总量的1/3。

对产朊假丝酵母有影响的抗生素有1种,占所研究抗生素总量的1/9;对枯草芽孢杆菌有影响的抗生素有6种,占所研究抗生素总量的2/3;对嗜酸乳杆菌有影响的抗生素有6种,占所研究抗生素总量的2/3。

以上可以看出,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受到抗生素影响的几率较大,产朊假丝酵母受抗生素影响的几率较小。

关键词:抗生素;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71(2012)01-0061-04Effect of antibiotic on survival rates of probioticsLI Zhongling1,LI Benguang1,YUE Shuning2,ZHANG Hongyan1,QIN Tao2(1.Institute of Enzyme Engineering,Shaanxi Academy of Sciences,Xi’an710600,China;2.Shaanxi Center of Enzym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Xi’an710600,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9antibiotics on survival rates of Candida utilis,Bacillus subtilis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were studied.There were3an-tibiotics,1/3of total antibiotics tested in this study,having slight influencing on survival rates of all3probiotics.There was1antibiotic,1/9of total antibiotics tested in this study,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C.utilis.There were6antibiotics,2/3of total antibiotics tested in this study,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B.subtilis.There were6antibiotics,2/3of total antibiotics tested in this study,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L.acidophil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subtilis and L.acidophilus were more sensitive on antibiotics than C.utilis.Key words:antibiotic;Candida utilis;Bacillus subtilis;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收稿日期:2011-08-15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K02-13)作者简介:李忠玲(197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育种、酶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适当倍数,取1mL 加入灭菌后的培养皿,倒入各相应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

产朊假丝酵母用孟加拉红培养基,28℃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用TSA培养基,30℃培养;嗜酸乳杆菌用改良MC培养基,30℃培养。

菌体存活率=加抗生素培养皿中菌落数÷空白培养皿中菌落数×100%。

2结果与讨论2.1硫酸粘杆菌素B对益生菌的影响硫酸粘杆菌素B规定使用剂量0.05g/L~0.10g/L。

2.1.1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下不影响该菌存活率,在使用剂量加倍的情况下该菌存活率为97%(见图1),说明该菌对该药品规定使用浓度不敏感,可以共同使用。

2.1.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使用剂量时该菌存活率为0,在使用剂量减小至0.01g/L时该菌的存活率仅达到42%(见图1),说明该益生菌对该药品规定使用剂量敏感,不能与该抗生素共同使用。

2.1.3对嗜酸乳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使用剂量时对该菌体存活率影响不大,但抑制该菌生长,对照菌落24h可数,加有抗生素的随剂量的加大可数时间延长,较低剂量在72h可数,较高剂量在96h 可数。

该抗生素的存在导致菌落形态有所改变,由较圆的形状变为很小的星形。

在规定的使用剂量下菌体存活率为96%,当使用浓度增加至0.20g/L时存活率降低为60%,总体趋势是随着剂量的加大存活率降低(见图1)。

但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下对该菌抑制生长。

考虑到动物体内的代谢时间较短,认为该药品不宜与该益生菌共同使用。

2.2杆菌肽对益生素的影响杆菌肽规定使用剂量0.004g/L~0.04g/L。

2.2.1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不抑制该菌生长,不影响该菌活菌率,在使用剂量加倍的情况下该菌体存活率为96%(见图2),说明该菌对该抗生素规定使用浓度不敏感,可以共同使用。

2.2.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不抑制该菌的生长,但影响该菌的存活率。

在添加量为0.04g/L条件下存活率仅为25%,在添加量为0.02g/L条件下存活率为64%,说明该菌对该抗生素耐性较低,不宜共同使用。

同时可以看出,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该菌存活率呈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到0.08g/L时菌体存活率为0(见图2)。

2.2.3对嗜酸乳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不抑制该菌生长,但影响该菌存活率,在添加量为0.02g/L时活菌率仅为18%,说明该菌对该抗生素规定使用剂量敏感,不宜共同使用。

同时可以看出,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该菌存活率呈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到0.03g/L时菌体存活率为0(见图2)。

2.3土霉素对益生菌的影响土霉素规定使用剂量0.01g/L~0.05g/L。

对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下不抑制这3种菌生长。

在添加量增加至0.10g/L的情况下3种菌存活率分别为98%、98%、98%(见图3),说明这3种菌对该药品规定使用浓度不敏感,可以共同使用。

2.4莫能霉素钠对益生菌的影响图1硫酸粘杆菌素B对益生素的影响Figure1.Effects of colistin B on probiotics图2杆菌肽对益生素的影响Figure2.Effects of bacitracin onprobiotics图3土霉素对益生素的影响Figure3.Effects of oxytetracycline onprobiotics莫能霉素钠规定使用剂量0.11g/L~0.09g/L 。

2.4.1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该菌不能生长。

在添加量降低至0.007g/L 的情况下该菌存活率为72%,当添加量为0.014g/L 时该菌存活率降低为0(见图4)。

而且该药品导致该菌菌落形态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圆形变为近似三角形。

所以该抗生素对该益生菌的作用影响较大,不宜与该益生菌共同使用。

2.4.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该菌不能生长,在添加量降低至0.014g/L 的情况下该菌存活率为20%(见图4)。

所以该抗生素对该益生菌的作用影响较大,不宜共同使用。

2.4.3对嗜酸乳杆菌的影响该药品在规定使用剂量时该菌不能生长,在添加量降低至0.014g/L 的情况下该菌存活率为21%(见图4)。

说明该菌对该药品规定使用剂量敏感,不能共同使用。

2.5盐酸林可霉素对益生菌的影响盐酸林可霉素规定使用剂量0.0077g/L~0.077g/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