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讲解

合集下载

历史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件

历史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件
01
02
03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03
法国的宗教改革
重要、复杂、影响深远
总结词
改革背景
改革内容
改革影响
16世纪初期,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天主教会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宗教信仰的纯洁性。
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教会的权威和剥削,主张建立廉洁教会。
法国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欧洲各国对于宗教自由的探索和争取,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西班牙的宗教改革
激进、暴力、反动
总结词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在收复失地运动结束后,天主教会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支柱,教会的腐败和剥削引起了社会不满。
改革背景
反对教会的权威和财富,主张回归原始基督教义。
改革内容
西班牙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于欧洲各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激起了欧洲各国对于宗教自由的进一步探索和争取。
宗教改革的现状
05
宗教改革运动的延续
现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如天主教的“梵二会议”、基督教的“福音派运动”等,致力于推动宗教信仰的传播和教义的更新。
多元化的宗教实践
现代宗教改革运动鼓励对宗教传统的多元化理解和实践,尊重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
现代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
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和合作,推动了宗教间的相互理解和和平共处。
对政治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开始得到发展和传播。
文化的多元化
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建筑和艺术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式。
宗教建筑和艺术的变革

历史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ppt

历史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ppt

教皇与教会的问题
教皇和教会的腐败现象。
教会财富和权力的过度集中。
对教义和仪式的严格规定和控制。
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和干预。
改革的推动力量
教会内部的分裂和异端思想的传播。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世俗政权和民族国家的崛起。
个人的觉醒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02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
瑞士的宗教改革
2
3
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对于我们理解欧洲历史和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今世界,宗教和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关系,避免将宗教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推动宗教和政治的分离。
对未来的启示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要点三
民族国家崛起
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崛起,促进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民族团结。
要点一
要点二
经济发展促进
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政治体制变革
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政治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机器的完善。
要点三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新教在欧洲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现代欧洲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它与天主教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它促进了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为现代欧洲历史的重要篇章。
宗教改革也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
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5: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5: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2.内容 (1)1529年的改革法令: 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 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 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②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自上而下地展开:宗教改革由封建中央政府推动,自 上而下地展开,英国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 首脑,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改革后的天主教被定 为“英国国教”。 (2)改革比较保守:虽然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英国国 教改革在教义和仪式上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3)引发了清教运动:清教属于新教派,实际上是加尔文教 派,后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 大量天主起了清教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 为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其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坚持《圣经》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 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很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发展。
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 尚美德,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4.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3.影响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 (2)改革后的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对欧洲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 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资产阶级手里,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 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件6: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6: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3.特点 (1)改革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 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 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2)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 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4.影响 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必须服从英王意志和国家法令的 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宗教改革墙
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
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
革者墙)。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
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
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
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
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
字:“黑暗过去即光明”。它是16世纪加尔文宗教改革使日内瓦作
为“新教的罗马”的产物,也是加尔文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运动
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见证。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4)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加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
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王、主教
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已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时,
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一个共和国。
——恩格斯
不同点: ①用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 财富与成功,更激进,更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②由信徒选举神职人员,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英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 教规的权力;保留天主教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影响: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分析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分析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
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 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 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 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 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 形态; 4、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 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 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第3课 宗教Leabharlann 革运动的扩展加尔文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营镇。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巴黎蒙 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良尔大学 攻读法律,也在布尔日大学攻 读过法律。 正当加尔文年仅八岁的时候, 马丁·路德把自己的“95条论 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发动了 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从小就 成为天主教徒,但在青年时期 改信新教。为了免受迫害,不 久他离开巴黎。经过一个时期 的旅游生活后,就定居在瑞士 巴塞尔市。从此隐姓埋名,努 力钻研神学。1530年他二十七 岁时发表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 《基督教原理》。该书概括了 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
罗马耶稣会教堂 波尔塔建造1575—1577年
耶稣会也是基督教的异端之 一,由洛约拉创建。它的成员被 要求许下严厉的誓言,除永远过 圣洁生活、不贪图荣华、坚持追 求正义外,还要严格服从神父和 总会长的意愿。
战争的苦难 组图 雅克·凯洛特 版画 法国 1648年 绞架树
“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 果子。”战争中,树上都结出了 尸体。在30年中,战死的士兵有 100多万,拥有1800万人口的德 国,战后剧减到400万

课件2: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2: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改革的原因 ①16世纪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罗马教廷 不仅在经济上控制和掠夺英国,还不断干涉英国宗教和世 俗事务。 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阶 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 廷的控制。
2、内容(P71) 3、结果
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概阅
时间:16世纪 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领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 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
课堂训练题: 1.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C A.天主教会的派系斗争 B.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C.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天主教规和仪式改革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 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目的是维护日益 强大的王权。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3、历史作用
①社会风气的变化 ②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 ③日内瓦也成为“新教的罗马”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 改革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 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 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条件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的影响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 的影响 ③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④支持宗教改革的 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6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6
第五单元 第 3 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 天才去发动,需要另一个天 才去结束;路德,这个煽动 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 卡尔文,这个组织家,则在 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止。对 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 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卡尔 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_1_1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天___主__教(以罗马为中心) 东__正__教(君士坦丁堡是中心) _1__6_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天__主___教 新____教
东__正___教
①_路___德__教(宗)②_加___尔__文__教③_英__国___国__教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 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
2、确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 新教派;
3、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发展; 4、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 5、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 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
合作探究一: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 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 级的利益?你认为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比较,英国 的宗教改革有哪些独特之处?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③ 主张简化教会仪式。 不同:①卡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 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概阅
时间:16世纪 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领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

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共30张PPT)

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共30张PPT)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依据材料分析右图人物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在大学里,加尔文抓紧一切时间来
充实自己。学法律的他又迷上了哲学。路德教 的新思想如同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着他。大学 毕业以后,教学工作之余,他便设法和新教团体保持密切联系。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 加尔文在巴黎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思 想家的作品,深受人文主义影响,从而发现教皇制度的迷信性 质,并且否定大公教会的神职人员制度、对传统的过分高举, 和对弥撒及圣礼等看法。
些具有专制倾向的原则,为实现“王权至尊”寻找法理依 据。1534年《至尊法案》中正式提出“王权至尊”这个概 念,它是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 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通过《至尊法案》,亨利八世 成为集教俗两界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至尊统治者。
——边瑶《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王权至尊”的确切 含义。这一状况是如何实现的?
(2)对英国的影响: ①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 落到___新__兴__资__产__阶__级_____手中、对英国社会 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②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形成___清__教__运__动_____, 随后开始了资产阶级 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
改革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 家利益的需要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③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④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即 清教徒运动。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 (1)派别:__路__德__派___、 _加__尔__文___派__、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 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 统治的政治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 问题三:英国宗教改革的方式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 ⑴原因: 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②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 ⑵形成:亨利八世时 ①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 无权干涉;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②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一世时 ①重申《至尊法案》②神职人员效忠英王③信 仰得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加尔文
加尔文 (1509—1564),法国 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 (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 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该书对 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 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加尔文提出 “先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 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上帝的 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要遭 殃。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贷取利; 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 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 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三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改革的深入
日内瓦大学
1559年,加尔文创办了日内瓦学院(即后来的日内瓦大 学),学院训练出来的传道人分布于欧洲一些国家,其影响 力遍及欧洲各国。在17世纪前,日内瓦大学只是一个拥有神 学院和人类学学院的小学校。到了18世纪,医学院和自然科 学院相继成立。19世纪中期,政治学院和社会学学院也加入 到其中。现为瑞士第二大公立大学。
问题一: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哪些?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及影响: ①重新解释基督教教义:A-反对盲从,《圣经》 权威至高无上;B-主张信仰得救,即先定论 ②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选举神职人员 ③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过节俭生活 ④教会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⑤将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⑥迫害异己,判处塞尔维特火刑(人教版) ⑦影响:形成新教加尔文宗,影响法、英等国
问题七: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它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
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 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 展。
3、在精神文化方面,正是因为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
问题二: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问题二: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 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 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 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 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国 等
亨利 英国 八世 国教 伊丽 莎白 一世
①基本保 英国 留原教义 和仪式② 解散修道 院
问题五:指出西欧一共形成了哪几个新教派别? 各自传播到哪些地区?
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问题五:指出西欧一共形成了哪几个新教派别? 各自传播到哪些地区?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 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 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 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 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 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 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 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 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 辱” 。
“先定论” ——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 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 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 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 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对于那些神定了罪必须 灭亡的人,他们不能进入生命的门,也是出自公正,无可 非议,然而却不可了解的判断的,关于那些蒙拣选的人, 我们认为呼召就是拣选的证据,而称义也是另一个表明标 记,直到他们在荣耀中算为完全。上帝既以呼召和称义来 印证他所选的人,就把当蒙弃绝的恶人摈弃了,使他们不 认识神的、不能得到圣灵的帮助而成圣,好表示等待他们 的只是神的审判。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意大利、德意志
【概念阐释】中世纪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 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 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 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 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这段材料 反映了什 么问题?
提示: 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 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
课堂训练题: 1.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C A.天主教会的派系斗争 B.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C.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天主教规和仪式改革 2.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 A 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依据 D.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C 3.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兴起于哪两个国家?
亨利八世 伊丽莎白一世
亨利八世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 (1533-1603) 英国都铎王朝黄金时代 的缔造者,亨利八世的公主, 1533年9月7日生于格林尼治。 她受过良好教育,通晓拉丁、 法、意大利等语,信仰新教。 早年便卷入复杂的宫廷斗争。 作为女王,她战胜过不可一 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 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 是英格兰宗教改革平和化及 伊丽莎白一世 民族统一的坚决倡导者和执 行人。
路德新教 德意志北部和 东北部 北欧(瑞典、丹麦、 挪威)、美国
加尔文派
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英国国教(又称安立 甘宗或者圣公会)
瑞士
英国(仍是封建 教会)
问题六:不管各国的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有何种 程度的差异,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请同学 们结合前面思考学过的知识概括出这一共同点来, 并总结出宗教改革的实质。 • 共同点: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 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 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 • 宗教改革的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 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 斗争。
影响的衰微,导致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
4、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动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
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 备。
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概阅
时间:16世纪 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领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 运动。 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 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
腊像馆里的英王形象
温莎古堡
问题四: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①改革方式: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②新教内容: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份 ●英国新教:英国国教(会)
改革 人物 马 丁· 路 德 加尔 文
课标: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小结 新教 核心教义 其它主张 派别 路德 ①“因信称义”②全体 简化仪式 教 信徒皆教士③信仰的 神甫娶妻 唯一根据是《圣经》 蔑视权威 加尔 ①《圣经》权威至高 简化仪式 文教 无上;②主张信仰得 选举神职 救,即先定论 生活节俭 ①《至尊法案》规定 英王为教会首脑②神 职人员须效忠英王③ 信仰得救,《圣经》为 惟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