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的输出方式有互补输出

合集下载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

光电编码器原理及应用电路交直流侍服器补缀1.光电编码器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议决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器多少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如今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构成。

光栅盘是在肯定直径的圆板上中分地开通多少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多少脉冲信号,其原理表示图如图1所示;议决谋划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响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别的,为鉴定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旱牧铰仿龀逍藕拧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到式和电容式。

根据其刻度要领及信号输出式样,可分为增量式、尽对式以及稠浊式三种。

1.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A、B两组脉冲相位差90海佣煞奖愕嘏卸铣鲂较颍鳽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

它的长处是原理布局大概,机器匀称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滋扰本领强,可靠性高,得当于长隔断传输。

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尽对位置信息。

1.2尽对式编码器尽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多少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量是双倍干系,码盘上的码道数便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差异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恣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稳固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区分率就越高,对付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区分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务必有N条码道。

如今国内已有16位的尽对编码器产品。

尽对式编码器是利用天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法举行光电转换的。

尽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差异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尽对编码器可有多少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尽对位置。

旋转编码器种类及信号输出形式

旋转编码器种类及信号输出形式

旋转编码器种类及信号输出形式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计数器,其功能是使用旋转轴旋转来检测和记录物体的旋转角度或位移距离。

它的编码方式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输出信号形式也不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四种旋转编码器类型,即定子磁极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相位型编码器和编码器阵列。

定子磁极编码器是最常见的旋转编码器之一,它是在旋转轴上安装了一组磁极,当旋转轴旋转时,它们会产生电磁强度变化并由传感器检测,从而测量出旋转角度。

它的输出信号一般是四相编码信号,也称为ABZ信号,即A相、B相和Z相的模拟信号,这三个相位的变化是交互的,当旋转轴逆时针旋转时,A相和B相信号会按照特定规律交替变化而不会同时变化,而Z相信号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则表示旋转轴的一个周期循环完成,同时也可以通过A相和B相的变化比例来检测旋转轴的角度变化。

绝对式编码器是一种新型编码器,与定子磁极编码器不同,绝对式编码器使用磁性存储介质来记录旋转角度,它具有比定子磁极编码器更高的精度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编码器三种输出形式

编码器三种输出形式

编码器三种输出形式编码器是一种将输入数据转换为特定形式的设备或程序。

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我们常常使用编码器来将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是数字到文本、文本到音频、图像到视频等。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三种常见的编码器输出形式。

1.数字编码:数字编码是一种将输入数据转换为一系列数字的编码形式。

这种编码形式通常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中。

数字编码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

离散的数字编码将输入数据表示为一系列离散的数字,例如二进制编码、格雷码等。

连续的数字编码将输入数据表示为一系列连续的数字,例如模拟信号的采样。

2.文本编码:文本编码是一种将输入数据转换为文本形式的编码形式。

这种编码形式通常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和文本分类等应用中。

文本编码将输入数据表示为一系列字符或单词。

常见的文本编码方法包括词袋模型、TF-IDF向量、词嵌入等。

词袋模型将文本表示为单词的频率向量,TF-IDF向量将文本表示为单词的重要性权重向量,词嵌入将文本表示为低维向量空间中的点。

3.图像编码:图像编码是一种将输入数据转换为图像形式的编码形式。

这种编码形式通常用于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图像压缩等应用中。

图像编码将输入数据表示为一系列像素或色彩。

常见的图像编码方法包括位图、矢量图、JPEG、PNG等。

位图将图像表示为像素点的颜色值,矢量图将图像表示为几何图形的描述,JPEG和PNG是两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编码器输出形式,还有许多其他特定领域的编码形式。

例如音频编码将音频数据表示为一系列音频样本,视频编码将视频数据表示为一系列视频帧。

编码器的输出形式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类型,以及应用领域对输出数据的需求。

不同的编码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了解和理解不同的编码形式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法,以及对编码数据进行正确的解码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将不同编码形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和交互,这也是编码器的重要功能之一。

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电路以及常用术语介绍

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电路以及常用术语介绍

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电路以及常用术语介绍来源:互联网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REP)。

当旋转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并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

该信号经后继电路处理后,输出脉冲或代码信号。

旋转编码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品种多,功能全,频响高,分辨能力高,力矩小,耗能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其主要种类有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正弦波编码器。

输出电路图解1、NPN 电压输出和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线路PNP 开路集电极输出电压输出此线路仅有一个NPN 型晶体管和一个上拉电阻组成,因此当晶体管处于静态时,输出电压是电源电压,它在电路上类似于TTL 逻辑,因而可以与之兼容。

在有输出时,晶体管饱和,输出转为0VDC 的低电平,反之由零跳向正电压。

随着电缆长度、传递的脉冲频率、及负载的增加,这种线路形式所受的影响随之增加。

因此要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应该对这些影响加以考虑。

集电极开路的线路取消了上拉电阻。

这种方式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编码器电源的反馈线是互不相干的,因而可以获得与编码器电压不同的电流输出信号。

2、PNP 和PNP 集电极开路线路该线路与NPN 线路是相同,主要的差别是晶体管,它是PNP 型,其发射极强制接到正电压,如果有电阻的话,电阻是下拉型的,连接到输出与零伏之间。

3、推挽式线路这种线路用于提高线路的性能,使之高于前述各种线路。

事实上,NPN 电压输出线路的主要局限性是因为它们使用了电阻,在晶体管关闭时表现出比晶体管高得多的阻抗,为克服些这缺点,在推挽式线路中额外接入了另一个晶体管,这样无论是正方向还是零方向变换,输出都是低阻抗。

推挽式线路提高了频率与特性,有利于更长的线路数据传输,即使是高速率时也是如此。

信号饱和的电平仍然保持较低,但与上述的逻辑相比,有时较高。

旋转变压器分类及接口电路

旋转变压器分类及接口电路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编码器、旋转变压器应用特点和接口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产品通信协议和硬件接口电路以及专用的接收芯片AU5561应用方法。

编码器发展历史早期的编码器主要是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IP值高,能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虽然因为对电磁干扰敏感以及解码复杂等缺点而逐渐退出,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其特有的价值,比如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速度反馈,几乎是不可代替的,此外在环境恶劣的钢铁行业、水利水电行业,旋转变压器因为其防护等级高同样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后来便有霍尔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精度不高但价格便宜,而且不能耐高温,只适合用在一些低端场合,光电编码器正是由于克服了前面两种编码器的缺点而产生,它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接口简单使用方便因而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编码器的生产厂家很多,这里以多摩川的产品为例进行介绍。

下面以旋转变压器、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为例逐一进行介绍。

旋转变压器简称旋变是一种输出电压随转子转角变化的信号元件。

当励磁绕组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励磁时,输出绕组的电压幅值与转子转角成正余弦函数关系,或保持某一比例关系,或在一定转角范围内与转角成线性关系。

按励磁方式分,多摩川旋转变压器分BRT和BRX两种,BRT是单相励磁两相输出;BRX是双相励磁单相输出。

用户往往选择BRT型的旋变,因为它易于解码。

旋转变压器解码图4旋转变压器电气示意图。

旋变的输入输出电压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如下所示:设转子转动角度为θ,初级线圈电压(即励磁电压):ER1-R2=E*Sin2πftf:励磁频率,E:信号幅度那么输出电压ES1-S3=K*E*Sin2πft*Cosθ; ES2-S4=K*E*Sin2πft*SinθK:传输比, θ:转子偏离原点的角度令θ=ωt,即转子做匀速运动,那么其输出信号的函数曲线可表示为图5所示,图中信号频率为f,即励磁信号频率,最大幅度为E,包络信号为Sinωt和Cosωt,解码器就是通过检测这两组输出信号获取旋变位置信息的。

3.3.1编码器

3.3.1编码器

函数式
Y2 I 7 I 6 I 5 I 4
Y1 I 7 I 6 I 5 I 4 I 3 I 5 I 4 I2 Y0 I 7 I 6 I 5 I 6 I 4 I 3 I 6 I 4 I 2 I1
逻辑图
输入输出 为原变量: 输入高电平 有效;输出 为原码。 输入输出 为反变量: 输入低电平 有效;输出 为反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0
× × × × ×
0
× × × ×
0
× × ×
0
× ×
0
×
0
×
×
×
×
×
×
×
×
×
×
×
×
×
×
×
×
74LS148的外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YS YES
Y0
Y1
Y2
I4 I5 I6 I7
ST
74148
VCC YS YES
I3
I2 I1 I0 Y0
Y1
Y2
GND
I0
I1
I2
I3
I4
I5
I6
I7
ST
(a)74LS148电路图
(b)74LS148引脚图
74LS148的级联应用举例:
编码输出的最高位码输出为原码 编

了解编码器输出信号,一招玩转电机控制

了解编码器输出信号,一招玩转电机控制

了解编码器输出信号,一招玩转电机控制展开全文电子电机控制器常常需要接入编码器以检测转子位置和/或转速。

要想选择合适的设备,工程师就必须对若干方面进行评估。

第一步则是判断应用需要的是增量编码器、绝对编码器还是换向编码器。

一经确定,就必须考虑分辨率、安装方式、电机轴尺寸等其他参数。

最合适的输出信号类型并不总是那么明显,而且往往受到忽视。

最常见的三种类型是开集输出、推挽输出和差分线路驱动器输出。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输出类型,帮助工程师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首要原则无论是增量编码器的正交输出,换向编码器的电机极输出,还是使用特定协议的串行输出,这些编码器输出都是数字信号。

因此,5 V 编码器的信号会一直在近似 0 V 与 5 V 之间切换,这两个电压分别对应逻辑 0 和 1。

增量编码器的输出是基本方波,如图 1 所示。

开集输出旋转编码器大多采用开集输出(图2),即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晶体管的集电极引脚保持开路或断开。

当输出为低电平时,输出直接接地。

由于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输出断开,需要使用外部“上拉”电阻,才能确保集电极电压达到所需的电平,即逻辑1。

因此,工程师在连接不同电压的系统时就更具灵活性:通过上拉电阻可将集电极电压上拉至不同电压,使之高于或低于编码器工作电压(图 3)。

不过,这种接口也具有一些缺陷。

许多现成的控制器都已内置了上拉电阻,而这些上拉电阻会消耗电流,即产生耗散功率。

此外,当该电阻与寄生电容组成 RC 电路时,输出在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的转换速率将因此降低。

转换斜率(图 4)即转换速率。

通过降低转换速率,上拉电阻会显著降低编码器运行速度,从而降低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

减小电阻值可以提高转换速率,但是当信号为低电平时,上拉电阻功耗的电流更大,耗散功率也更大。

推挽输出推挽输出使用两个晶体管,而不是一个(图5),因此可以弥补上述开集输出接口的缺陷。

上部晶体管取代上拉电阻,导通时可将电压上拉至电源电压,由于电阻极小,因而转换速率较快。

旋转编码器与PLC的连接

旋转编码器与PLC的连接

旋转编码器与PLC的连接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光电式旋转测量装置,它将被测的角位移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高速脉冲信号)。

因此可将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

不同型号的旋转编码器,其输出脉冲的相数也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最简单的只有A相。

如图所示是输出两相脉冲的旋转编码器与FX系列PLC的连接示意图。

编码器有4条引线,其中2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

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 电源。

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

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

有的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

说明:本文以三菱FX系列PLC与欧姆龙E6B2-CWZ6C型旋转编码器为例,介绍编码器与PLC的硬件接线方式。

对于其他系列以及使用高速计数模块时,接线方法要参考该手册说明。

而接到某端子对应的计数器号,需要参考《三菱FX编程手册》中关于高速计数器的说明。

收集的OMRON编码器的资料1、想问CQM1H PLC的九针接口能直接与手提电脑的USB接口用USB转232这条线通信吗?如果CQM1H PLC的九针接口与电脑的九针接口通信,要怎样连接这个通信线呢,请你帮助!。

1)CQM1H的232口直接和计算机9针口通信的话,用XW2Z-200S-CV或自己接线PLC 计算机2-------23-------34-------85-------79-------52)如果和计算机的USB通信,在电缆上再加个CS1W-CIF31就可以了。

2、我现在想通过触摸屏NT30C对CQM1 CPU21进行控制,不知在PLC中应如何来进行设置,NT30C如何来进行设置,才能进行通讯,通讯线怎么制造,请指教!CQM1-CPU21的DIP5为#ONNT30C中,系统菜单-维护菜单中-内存开关-通讯232C口设为hostlink9600即可PLC中做个程序,为NT控制字首字对应的PLC地址內赋"1"电缆:PLC NT2 33 29 9两边4,5自己短接3、 Omron的E6C3是绝对型NPN型编码器,它的零点可以改变吗?不能的零点是内部的码盘定的4、请教各位编码器有输出开关量信号的吗?是不是都是输出4-20mA或其它模拟量信号的?如果用模拟量信号怎样转化为开关量信号?编码器具体是如何安装的?谢谢!我们的编码器没有模拟量输出的,都是开关量的.比如电压输出,集电极,互不和线驱动输出型.安装是通过法兰盘来实现的5、请问你们的编码器具体输出是什么信号的?如果是开关量的话,电压输出,集电极,互不和线驱动输出型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可不可以像继电器输出一样的有触点?安装如果通过法兰盘来实现的话,能讲具体点吗?万分感谢!编码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是晶体管的通道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码器的输出方式有互补输出、电压输出、线性驱动器输出,三种输出方式,我要买NPN输出,需要选哪一
编码器的输出方式有互补输出、电压输出、线性驱动器输出,三种输出方式,我要买NPN输出,需要选哪一种输出方式呢?
互补输出是输出上具备NPN和PNP两种输出晶体管的输出电路。

根据输出信号的[H]、[L],2个输出晶体管交互进行[ON]、[OFF]动作,比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电路传输距离能稍远,也可与集电极开路输入机器(NPN、PNP)连接
电压输出是在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电路基础上,在电源间和集电极之间接了一个上拉电阻,使得集电极和电源之间能有一个稳定的电压状态
线性驱动输出是采用RS-422标准,用AM26LS31芯片应用于高速、长距离数据传输的输出模式。

信号以差分形式输出,因此抗干扰能力更强。

输出信号需专门能接收线性驱动输出的设备才能接收
通过以上判断应选择电压输出的NPN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