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计算书

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计算书
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计算书

A 匝道桥第一联计算书

1 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纵向验算 1.1 荷载组合

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相组合

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相组合 标准组合:作用取标准值,汽车荷载考虑冲击系数

基本组合:永久作用的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相组合

偶然组合: 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

标准值效应相组合

1.2 验算规则

1.2.1 裂缝宽度验算

新《公桥规》第6.4条规范以及《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A.0.3 3) 条规范: 1.2.1.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

1.2.1.2 钢筋混凝土构件 其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下列规范的限

值:

1)Ⅰ类和Ⅱ类环境 0.25mm 2)Ⅲ类和Ⅳ类环境 0.15mm

1.2.1.3 矩形、T 行和I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W f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23

30(

)0.2810SS

fk SS

d

W C C C E σρ

+=+ (mm )

0()S P

f f

A A bh b b h ρ+=

+?

1.2.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2条规范: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 形截面受弯

构件,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000002

d cd sd s s pd p p p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a γσ?

?≤?+?+?????

?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应按下式计算:

()'''''

sd s pd p cd sd s pd po p f A f A f bx f A f A σ+=++?

1.2.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0d cs sb pb V V V V γ≤++

31230.4510cs V bh ααα?=×30.7510sin sb sd sb s V f A θ?=×∑ 30.7510sin pb pd pb p V f A θ?=×∑

新《公桥规》第5.2.9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000.5110d V γ?≤× ()kN

1.3 计算模型

4x20m (8.0m 宽)箱梁纵向计算模型

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验算

短期效应组合弯矩图(kN*m )

短期效应组合裂缝图(kN*m )

经计算,最大负弯矩处裂缝宽度为0.12mm ,最大正弯矩处裂缝宽度为0.16mm ,均符合规范要求。

1.5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计算

1.5.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黑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小抗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

其中:内力= 0d M γ,抗力= ()()()''''''

'00002cd sd s s pd p p p x f bx h f A h a f A h a σ???+?+?????

?

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1.5.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剪力图(kN )

根据《公桥规》第5.2.9条规范:

0d 00.5110()V kN γ?≤×

最不利支点截面:0d 06094.90.51106703.9V kN kN γ?≤×==,可以满足要求。

另外:《规范》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30d 200.5010()td V f bh kN γα?≤×

本中横梁:30d 206094.90.50101714.7td V kN f bh kN γα?>×==

所以不能仅按照构造配置箍筋,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按照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进行计算:

0d cs sb pb V V V V γ≤++

其中:31230.4510cs V bh ααα?×==7462kN 第一项为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二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三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现只计算第一项。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6094.9

7462

满足规范

2A03墩顶横梁验算

2.1应力验算规则

2.1.1 正应力

新《公桥规》第6.3条规范:正截面抗裂应对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拉应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σst-0.85σpc≤0

分段浇筑或砂浆接缝的纵向分块构件σst-0.80σpc≤0

2. 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σst-σpc≤0.7fck

但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σlt-σpc≤0 新《公桥规》第7.1.5条规范: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未开裂构件σkc+σpt≤0.5fck

允许开裂构件σcc≤0.5fck

允许开裂构件σcc≤0.5fck

2.1.2主应力

新《公桥规》第6.3条规范:斜截面抗裂应对构件斜截面混凝土的主拉应力进行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σtp≤0.6ftk

现场浇筑(包括预制拼装)构件σtp≤0.4ftk

2. A类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

预制构件σtp≤0.7ftk

现场浇筑(包括预制拼装)构件σtp≤0.5ftk

新《公桥规》第7.1.6条规范: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应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σcp≤0.6fck。

本工程预应力箱梁按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

2.2计算模型

1.6m高中横梁横向计算模型

2.3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按照新《公桥规》第6.1.3条规定,钢丝、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0.75fpk,故允许值为0.75fpk=0.75×1860=1395MPa。

下表所列为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表

钢束号 钢束束数 钢束根数 张拉控制应力(MPa)

1 5 15 1339.2

2 5 15 1339.2

由上表可见,所有预应力束的张拉控制应力均满足要求。

按照新《公桥规》第7.2.8条规定,在预应力和构件自重等施工荷载作用下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压应力σcct≤0.70fck’,拉应力σctt≤0.70ftk’。本桥施工时混凝土强度已达到标准强度95%,故压应力允许值0.70fck’=0.70×0.95×26.8=17.82MPa,拉应力允许值0.70ftk’=0.70×0.95×2.4=1.596MPa。

施工阶段混凝土应力表(MPa)

上缘最大 上缘最小 下缘最大 下缘最小

6.06 6.0 6.0 6.0

由上表可见,施工阶段混凝土应力满足要求。

2.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验算

1.短期效应组合

下图中红、蓝、紫、黑色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正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正应力。

短期效应组合正应力图(MPa)

下图中红、黑色分别代表最大主压应力及最大主拉应力。

短期效应组合主应力图(MPa)

短期效应组合抗裂验算表(MPa)

项目 荷载效应 允许值

正应力 上缘最小 2.1 -1.68

下缘最小 2.6 -1.68

主应力 最小 -0.5 -1.20

由上表可见,本桥在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抗裂验算满足要求。

2.长期效应组合

下图中红、蓝、紫、黑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应力。

长期效应组合正应力图(MPa)

由上图可见,本桥在长期效应组合下截面正应力未出现负值,抗裂验算满足要求。

2.5持久状况应力验算

按照新《公桥规》第7.1条规定,持久状况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计算时其应力值取标准组合值。

下图中红、蓝、紫、黑分别代表上缘最大、最小正应力及下缘最大、最小正应力。

标准组合正应力图(MPa)

下图中红、黑分别代表最大主压应力及最大主拉应力。

标准组合主应力图(MPa)

持久状况混凝土应力验算表(MPa)

项目 荷载效应 允许值

正应力 上缘最大 12.8 13.4 下缘最大 8.0 13.4

主应力 最大 12.8 16.1 由上表可见,本桥在持久状况下混凝土的应力满足要求。

持久状况预应力钢筋应力验算表(MPa)

钢束号 最大应力 允许值 是否满足

1 -1104 -1488 是

2 -1132 -1488 是

由上表可见,本桥在持久状况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满足要求。

2.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

1.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下图中红、黑分别代表最大弯矩对应抗力及最大弯矩。

最大抗力及抗力对应内力图(kN*m)

下图中红、黑分别代表最小弯矩对应抗力及最小弯矩。

最小抗力及抗力对应内力图(kN*m)

由上图可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全桥的正截面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取用的荷载效应为基本组合效应值,按照新《公桥规》第5.2.9条验算截面尺寸,按照第5.2.7~5.2.8条验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经计算主梁截面尺寸及斜截面抗剪强度均满足要求。

2.7预应力钢束长度及钢束引伸量

钢束长度及引伸量(cm)

钢束号 左端引伸量右端引伸量合计引伸量

1 5.08 5.78 10.86

2 5.36 5.36 10.72

3钢筋混凝土中横梁计算

3.1验算规则

3.1.1裂缝宽度验算

新《公桥规》第6.4条规范以及《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A.0.3 3) 条规范:

3.1.1.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

3.1.1.2 钢筋混凝土构件其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下列规范的限值:

1)Ⅰ类和Ⅱ类环境 0.25mm

2)Ⅲ类和Ⅳ类环境 0.15mm

3.2.1.3 矩形、T行和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W fk可按下

列公式计算:

123

30(

)0.2810SS

fk SS

d

W C C C E σρ

+=+ (mm )

0()S P

f f

A A bh b b h ρ+=

+?

3.1.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2条规范: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

'000002d cd sd s s pd p p p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a γσ??≤?+?+?????

?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应按下式计算:

()''''

'sd s pd p cd sd s pd po p f A f A f bx f A f A σ+=++?

3.1.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0d cs sb pb V V V V γ≤++

31230.4510cs V bh ααα?=×30.7510sin sb sd sb s V f A θ?=×∑ 30.7510sin pb pd pb p V f A θ?=×∑

新《公桥规》第5.2.9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000.5110d V γ?≤× ()kN

3.2计算模型

8.5m宽箱梁横向计算模型

3.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验算

短期效应组合弯矩图(kN*m)

经计算,最大负弯矩处裂缝宽度为0.107mm,均符合规范要求。

3.4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黑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m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766.1

4420.4

满足规范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小抗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m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1873.1

4420.4

满足规范

其中:内力= 0d M γ,抗力= ()()()''''''

'00002cd sd s s pd p p p x f bx h f A h a f A h a σ???+?+?????

? 结果均满足规范。

3.5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剪力图(kN )

根据《公桥规》第5.2.9条规范:

0d 00.5110()V kN γ?≤×

最不利支点截面:0d 04384.80.511011015.2V kN kN γ?≤×==,可以满足要求。

另外:《规范》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30d 200.5010()td V f bh kN γα?≤×

本中横梁:30d 204384.80.50102817.4td V kN f bh kN γα?>×==

所以不能仅按照构造配置箍筋,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按照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进行计算:

0d cs sb pb V V V V γ≤++

其中:31230.4510cs V bh ααα?×==8872kN 第一项为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二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三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现只计算第一项。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4384.8

8872

满足规范

4 钢筋混凝土端横梁计算 4.1 验算规则

4.1.1 裂缝宽度验算

新《公桥规》第6.4条规范以及《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A.0.3 3) 条规范: 4.1.1.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应按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影响进行验算。

4.1.1.2 钢筋混凝土构件 其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下列规范的限

值:

1)Ⅰ类和Ⅱ类环境 0.25mm 2)Ⅲ类和Ⅳ类环境 0.15mm

4.1.1.3 矩形、T 行和I 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W f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23

30(

)0.2810SS

fk SS

d

W C C C E σρ

+=+ (mm )

0()S P

f f

A A bh b b h ρ+=

+?

4.1.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2条规范: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T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

'000002d cd sd s s pd p p p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a γσ??≤?+?+?????

?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应按下式计算:

()''''

'sd s pd p cd sd s pd po p f A f A f bx f A f A σ+=++?

4.1.3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0d cs sb pb V V V V γ≤++

31230.4510cs V bh ααα?=×30.7510sin sb sd sb s V f A θ?=×∑ 30.7510sin pb pd pb p V f A θ?=×∑

新《公桥规》第5.2.9条规范:矩形、T 形和I 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000.5110d V γ?≤× ()kN

4.2计算模型

8.5m宽箱梁横向计算模型

4.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验算

短期效应组合弯矩图(kN*m)

经计算,最大负弯矩处裂缝宽度为0.112mm,均符合规范要求。

4.4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黑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m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288

1987.2

满足规范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小抗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弯矩图(kN*m )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m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1052.5

1987.2

满足规范

其中:内力= 0d M γ,抗力= ()()()''''''

'00002cd sd s s pd p p p x f bx h f A h a f A h a σ???+?+?????

? 结果均满足规范。

4.5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下图中,红色代表最大抗力对应内力,黑色代表最小抗力对应内力

承载能力组合剪力图(kN )

根据《公桥规》第5.2.9条规范:

0d 00.5110()V kN γ?≤×

最不利支点截面:0d 019720.51105287.3V kN kN γ?≤×==,可以满足要求。

另外:《规范》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30d 200.5010()td V f bh kN γα?≤×

本中横梁:30d 2019720.50101352.3td V kN f bh kN γα?>×==

所以不能仅按照构造配置箍筋,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按照新《公桥规》第5.2.7条规范进行计算:

0d cs sb pb V V V V γ≤++

其中:31230.4510cs V bh ααα?×==3756kN 第一项为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二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第三项为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提供的抗剪承载力,现只计算第一项。

最不利截面内力抗力比对表(kN )

截面位置 内力 抗力 结果 支点截面

1972

3756

满足规范

箱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一)设计目的及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设计通过自行拟定桥梁形式及断面尺寸,设计下部结构——墩台与基础并编制施工方案,使我们全面地掌 握桥梁的设计及施工理论,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践。桥梁的设计是系统性十分强的工作,有了本次设计我们可以对 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综合系统的回顾和学习,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桥位在考虑它的使用、经济、美观的同时,我们还要着重解决其在工程实际中的问题。在建桥实践中,该桥 采用20m跨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减少施工中的麻烦,特采用装配式结构。使桥梁构件的尺寸和形式趋于 标准化,便于预制和施工,并节省大量支架模板和劳动力,缩短工期。 (二)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桥位地质情况,从上到下的土层均为砂土、黏性土、砂砾。 (三)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 本设计涉及内容广泛,需应用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桥梁学、结构设计学及基础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采用 是2004年颁布的新规范《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严格执行其规定。根据设计荷载等确定桥长、跨径及孔数。根 据《桥梁工程》《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中的简支梁桥的计算进行行车道板的计算;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主梁内力计算; 横隔梁内力计算及挠度、预拱度的计算。根据《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主梁、横隔梁、行车道板及墩台与基础的截面 尺寸设计及配筋计算。根据《基础工程》及《公路桥涵设计手册》进行墩台与基础的设计。并根据《桥梁工程》《基 础工程》拟订施工方案。根据《有关桥涵标准图》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知识涉及相对全面,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四)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在我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早在70年代,我国就建成了跨径达五十多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除了简支梁桥以外,近年来我国还修建了多座现代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刚架桥、连续梁桥和悬臂两梁桥。目前,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的施工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研究起步较早,法国著名工程师弗莱西奈经过20年研究使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付诸实践后,新颖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首先在法国和德国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西德最早用全悬臂法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特别是在1952年成功地建成了莱茵河上的沃伦姆斯桥后,这种方法就传播到全世界。近年来,国外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的结构体系有这样的见解,倾向于采用悬臂浇筑工艺来修建连续梁桥。这种方法在世界发展甚快。 二、研究(设计)思路 跨径大于20米的简支梁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它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一般可节省钢材30%,跨径越大节省越多。其刚度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桥要大,因此建筑高度可显著减少,使大跨径桥梁轻柔美观。由于能消除裂缝,扩大了对多种桥型的适应性,并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本设计采用装配式梁桥,其优点是:桥梁构件的尺寸和形式趋于标准化,便于预制和施工,并节省大量支架模板和劳动力,缩短工期。 三、研究(设计)内容

结构梁板荷载计算书

梁板荷载计算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一、楼面恒载 1、120mm 厚楼板 120 厚砼板: 25×0.12=3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KN/m2 取值 4.5KN/m2 2、130mm 厚楼板 130 厚砼板: 25×0.13=3.25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25KN/m2 取值 4.5KN/m2 3、140mm 厚楼板 140 厚砼板: 25×0.14=3.5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5KN/m2 取值 4.5KN/m2 4、楼梯间:恒活荷载:8 , 3.5 二、屋面恒载 1、120mm 厚楼板 反光涂料 0.04 KN/m2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及涂料 1.25 KN/m2 20 厚抗裂防渗砂浆 0.4 KN/m2 70 厚挤塑聚苯板 0.3 KN/m2 10 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 0.2 KN/m2 防水卷材及涂膜 0.2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找坡层 0.7 KN/m2 砼结构板 25×0.12=3.0KN/m2 恒载合计 6.49 KN/m2 取值 7KN/m2

2、140mm 厚楼板 反光涂料 0.04 KN/m2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及涂料 1.25 KN/m2 20 厚抗裂防渗砂浆 0.4 KN/m2 70 厚挤塑聚苯板 0.3 KN/m2 10 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 0.2 KN/m2 防水卷材及涂膜 0.2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找坡层 0.7 KN/m2 砼结构板 25×0.14=3.5KN/m2 恒载合计 6.99 KN/m2 取值 8KN/m2 活荷载:楼梯取值 3.5KN/m2 ;办公区 2.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三、梁间荷载 1、楼层内墙(200 厚),使用加气砼砌块,容重 7.0 KN/m3 加气砼砌块0.2×7=1.4 KN/m2 两侧找平粉刷 0.04×20=0.8KN/m2 恒载合计 2.2KN/m2 1.1 、标准层框架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5m) 2.2× 3.1=6.82 KN/m 取值 7 KN/m 1.2 、标准层次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4m) 2.2× 3.2=7.04 KN/m 取值 7.5 KN/m 1.3 、四层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4m,梁高 0.4m) 2.2×3=6.6 KN/m 取值 7 KN/m 2、外墙(200 厚),使用加气砼砌块,容重 7.0 KN/m3 内墙找平粉刷 0.02×20=0.4 KN/m2 加气砼砌块 0.2×7=1.4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02×20=0.4 KN/m2 30厚挤塑聚苯板 0.1KN/m2 12 厚 1:3:1 中砂水泥抗裂砂浆 0.012×20=0.24KN/m2 8 厚 1:3 聚合物防水砂浆 0.008×20=0.16KN/m2 真石漆 0.04KN/m2 恒载合计 2.74 KN/m2 2.1 、标准层框架梁上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65m) 2.95×2.74=8.08KN/m 取值 8.5 KN/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算书

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1 初步设计 1.1 设计基本资料 1.1.1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 I 级 2)桥面宽:净 2×(12.5+2×0.5)m 防撞墙 3)桥面横坡:1.5% 4)桥面纵坡:1.0% 5)竖曲线半径:桥梁围无竖曲线 6)平曲线半径:桥梁围无平曲线 7)温度:季节温差的计算值为-15℃和+20℃ 1.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2)连续梁:C50 3)桩基、承台、桥墩、桥台、搭板:C50 2、钢筋 1)主筋:HRB335 2)辅助钢筋:II 级钢筋 3)预应力筋:箱梁纵向预应力束采用φj15.24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270K级钢绞线 ,ASTMA416-90a270 级标准,标准强度 Ry =1860MPa ,Ey=1.95×10 MPa。 3、预应力管道 预应力管道均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 4、伸缩缝 采用S SF80A 大变位伸缩缝。 5、支座 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1.1.3 相关参数 1. 相对温度75% 2. 管道摩擦系数u=0.25 3. 管道偏差系数λ=0.0025l/米 4. 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为4mm 1.1.4 预应力布置

箱梁采用O VM 型锚具及配套的设备。管道成孔采用波纹圆管,且要求钢波纹管的钢带厚度不小于 0.35mm。预应力拉采用引伸量和拉吨位双控。并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误差不得超过-5%~10%。 1.1.5 施工方式 满堂支架 1.1.6 主要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 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JTG C30-2002) 6.桥涵水文 7.桥梁工程 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9.结构设计原理 10.基础工程 11.桥隧施工技术 12.公路桥涵现行标准图 第三章上部结构设计 3.1 横截面和纵断面尺寸拟定: 1、纵截面 桥梁分孔关系到桥梁的造价。跨径和孔数不同时,上部结构和墩台的总造价是不同的。跨径愈大,孔数愈小,上部结构的孔数就愈大,而墩台的造价就愈小。最经济的跨径就是要使上部结构和墩台的总造价最低。因此当桥墩较高或地质不良,基础工程较复杂而造价较高时,桥梁跨径就可选的大一些。反之,当桥墩较矮或地基较好时,跨径就可以选的小一些。 由于桥位处地质情况为素填土或杂填土、圆砾、黏土、强风化岩,部分桥位处岩石裸露,海堤上地质情况为淤泥、黏土、中风化岩。地质状况不良,本桥位处桥长150米,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所以设置为六跨连续梁较好。基础拟采用钻孔灌筑桩。 当桥梁总长度很大,当采用顶推或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时,则等跨结构受力性能较差所带来的欠缺完全可以从施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得到补偿。本桥桥长150米,对于连续体系,拟取30m。

现浇箱梁计算书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K135+199.445分离立交桥位于郓城互通区内,横跨338省道,交角为90°,跨径为22-28-22m,全长72m。该桥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共30颗,桥台钻孔桩直径1.2m,长38m,桥墩钻孔桩直径1.5m,右幅钻孔桩桩长47m,左幅钻孔桩桩长48m。桥墩、桥台桩顶皆设有承台,桥台为肋式台,桥墩为立柱,立柱直径1.3m。上部构造为现浇连续箱梁,左幅箱梁宽13.5m,为三室结构,右幅箱梁宽17.0m,为4室结构。箱梁高1.4m,梁室高0.98m,底板厚0.2m,顶板厚0.22m,腹板宽0.4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1381.56m3。 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搭设满堂支架时,封闭338省道交通,从3#台路基进行改道,确保满堂支架施工的安全。碗扣支架上搭设纵横方木,箱梁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强度竹胶板,箱室内模采用木模板。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待箱梁砼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Ⅰ、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 1、338省道两侧排水沟回填处理 将排水沟内松散浮土和淤泥挖除干净,然后按照50cm一层分层回填山皮石,回填高度略低于省道路面高度,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至无沉降为止。然后填筑40cm 厚6%灰土,分两层回填,压实度达到93%以上,回填土顶面与省道路面齐平,并做出2%—4%的横坡,以利于排水。 2、桥梁范围内路基地表处理 用平地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并将地表整平。然后用铧犁翻松30cm厚表面土层,掺入10%生石灰粉,用旋耕犁拌和均匀,待含水量合适实,压路机碾压密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 设计计算书
姓名: 学号: 专业: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设计题目 ................................................................................................................. 1 1.1 基本条件 ....................................................................................................... 1 1.2 基本条件 ....................................................................................................... 1 2 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 ............................................................................................. 1 2.1 结构的布置 ................................................................................................... 1 2.2 板的截面尺寸确定 ....................................................................................... 2 2.3 次梁截面尺寸确定 ....................................................................................... 2 3 板的设计计算 ......................................................................................................... 3 4 次梁的设计计算 ..................................................................................................... 5 5 主梁的设计计算 ..................................................................................................... 7 6 施工图 ................................................................................................................... 15
I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一榀框架计算书范例)

1 结构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 1.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2.1 设计依据 a) 国家及浙江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1.2.2 设计资料 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7 工程结构抗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科学出版社 10 实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BG5000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BG50105-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I0I-8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 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 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 简明砌体结构设计施工资料集成中国电力出版社

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贝雷片+顶托)

福清项目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 钢管桩+贝雷梁+顶托支架方案 1、方案概况 1.1编制依据 ⑴《福清市外环路北江滨A段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⑵《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⑶《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⑸《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⑹《公路桥涵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⑺《公路桥涵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⑻《装备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⑼《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⑾《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⑿《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⒀《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 工程概况 外环路(北江滨路-利桥至融宽环路段)道路工程范围西起于龙江路与利桥交叉口,向东穿甲飞客运站后,斜跨过龙江,而后沿玉塘湖布设,东止于融宽环路,线位基本呈现西北-东南走向,施工里程段为K0+000~K1+800。 瑞亭大桥:中心桩号为K0+377.8,起终点桩号:K0+116.46—K0+638.5。桥梁跨径组成为(3×20)+3×(3×35)+(4×35)的形式,桥面宽度2-19.25米,全桥长522.4米。桥梁上部结构:第一联采用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其余各联采用35m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下部: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墩、桩基础。桥梁纵面位于i=2.5%上坡段接i=0.3%上坡段再接-2.1%下坡段,R=5000m直线、凸曲线、直线、凸曲线、直线上;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接半径R=500m 圆曲线接直线上,梁体按等角度70°布置,墩台沿着分孔线径向布置。

(参考资料)32m预制箱梁计算书

32m 预制箱梁计算书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 ?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城-A 级验算); ?桥面宽度:(路基宽26m ,城市主干路),半幅桥全宽13m ,0.5m (栏杆)12.25m (机动车道)+0.5/2m (中分带)=13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类别一类。 1.1.2. 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简称《通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预规》)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1.3. 参考资料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预制梁及现浇湿接缝、横梁为C50、现浇调平层为C40;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1860pk f MPa =,51.9510p E Mpa = × 3)普通钢筋:采用HRB400,400=sk f MPa ,5 2.010S E Mpa =× 1.3. 设计要点 1)预制组合箱梁按部分预应力砼A 类构件设计; 2)根据小箱梁横断面,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小箱梁简化为单片梁进行计算,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 3)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值0.75σ=con pk f ,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才允许张拉预

应力钢束; 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张拉锚固龄期为7d; 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 6)存梁时间不超过90d。 2.标准横断面布置 2.1.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公式汇总(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附图表)(2012-10-16 23:39) 标签: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全套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书

预制箱梁张拉计算书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公称直径15,24mm,f pk=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 1.1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1860Mpa,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0.75 f pk Mpa。 1.2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 注:摘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 根据钢绞线试验结果取得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Ep(一般为1.9~2.04×105Mpa) 1.3 材料检测: 金属螺旋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7之要求检测; 锚具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329.1-1997)及《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 329.2-1997)之要求检测; 钢绞线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之要求检测 2 理论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 计算公式: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 ΔL=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 一、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 2、桥面宽度:3m人行道+0.25m路缘带+2x3.5m车行道+0.5m双黄线+2x3.5m 车行道+0.25m路缘带+3m人行道=21m 3、荷载等级:汽车-80级 4、设计时速:30Km/h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6、设计基准期:100年 二、计算依据、标准和规 1、《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三、计算理论、荷载及方法 1、计算理论 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2012软件计算。 2、计算荷载 (1)自重:26KN/ m3 (2)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层+8cm钢筋混凝土铺装 (3)人行道恒载:20KN/ m (4)预应力荷载:

采用4束5φs15.2和6束4φs15.2 fpk=1860MPa钢绞线,控应力1395MPa。(5)汽车荷载: 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部道路,通行的重车较多,本次设计考虑《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汽车-80级,计算图示如下: 根据图示,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4.3.2条考虑。 (6)人群荷载:3.5 KN/ m2 (7)桥面梯度温度: 正温差:T1=14°,T2=5.5° 负温差:正温差效应乘以-0.5 3、计算方法

(1)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以此来建立模型。 (2)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架梁阶段、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二期恒载阶段、收缩徐变阶段。 (3)进行荷载组合,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力和位移。(4)根据规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按照A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的各项规定。 四、计算模型 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共划分为273节点和448个单元。全桥模型如下图: 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五、计算结果 1、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1)架梁阶段 架设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1.0MPa,最大压应力为2.7MPa;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12.0MPa,最大压应力为13.7MPa。根据《公路钢筋混凝

部颁图30米小箱梁计算书

目录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 1.1 标准及规范 (1) 1.1.1 标准 (1) 1.1.2 规范 (1) 1.1.3 参考资料 (1) 1.2 主要材料 (1) 1.3 设计要点 (2) 2 横断面布置 (2) 2.1 横断面布置图 (2) 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3) 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 (3) 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3) 3.1.1 刚性横梁法 (3) 3.1.2 刚接梁法 (7) 3.1.3 铰接梁法 (10) 3.1.4 比拟正交异性板法(G-M法) (14) 3.1.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7) 3.2 剪力横向分布系数 (18) 3.3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18) 3.3.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18) 3.3.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18)

4 主梁纵桥向结构计算 (18) 4.1箱梁施工流程 (18) 4.2 有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19) 4.3 计算程序 (20) 4.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0) 4.4.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20) 4.4.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21) 4.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1) 4.5.1 抗裂验算 (22) 4.5.2 挠度验算 (23) 4.6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25) 4.6.1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计算 (25) 4.6.2 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26) 4.6.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27) 4.7 中支点下缘配筋计算 (29) 4.8 支点反力计算 (29) 4.9 其他 (30) 5 桥面板配筋计算 (30) 5.1 荷载标准值计算(弯矩) (30) 5.1.1 预制箱内桥面板弯矩计算 (31) 5.1.2 现浇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3) 5.1.3 悬臂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5)

框架梁模板计算书

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本高支撑架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书中钢管全部按照Φ48×3.0计算。 本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计算梁段:BKL-407(3A)。高支架搭设高度为18.08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500mm×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8.28;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5;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龙骨间距(mm):500;次龙骨根数:4; 主龙骨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龙骨材料:钢管;截面类型为圆钢管Φ48×3.0; 主龙骨合并根数:2; 次龙骨材料:木枋,宽度50mm,高度100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箱梁设计计算书

1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1.1 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40m 主梁全长:39.96m 计算跨径:39 m 桥面净空:净11.25+2×1 1.2 设计荷载: 公路I级人群荷载:3kN/m2,每侧栏杆,人行道重量的作用力分别为5kN/m和3.0kN/m 1.3 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主梁C50,栏杆及桥面铺装C30 钢筋:预应力钢筋采用φj15.2低松弛钢绞线,每束6根; 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的采用Ⅱ级热扎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的均用Ⅰ级热扎光圆钢筋; 钢板:锚头下支承垫板、支座垫板等均采用A3碳素钢。 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直径70mm的波纹管和OVM. 1.4 设计依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001—2004) 2. 构造布置: 2.1 主梁尺寸的拟定: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之间,本设计主梁高度取用200cm,其高跨比为1/18~1/19之间。 2.2 横断面布置(见图1) 依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主梁间距为 3.25米,翼板宽均为270厘米,净 11.25+2×1.0米的桥宽选用4片主梁(见图1) 2.3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箱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系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翼板受压要求。 绘制梁截面如图2所示。

2.4主梁截面几何特性的计算 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希望ρ在0.5以上) 上核心距 k u =ΣI/ΣA i y b =47.14cm 下核心距 k b =ΣI/ΣA i y u =64.81cm 截面效率指标ρ= (ku+ kb)/h= 0.559751>0.5 符合要求。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是合理的。 支点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希望ρ在0.5以上) 上核心距 k u =ΣI/ΣA i y b =48.92cm 下核心距 k b =ΣI/ΣA i y u =55.76cm 截面效率指标ρ= (ku+ kb)/h= 0.52>0.5 符合要求。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初拟的主梁支点截面是合理的。 2.6 横隔梁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挑梁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挑梁计算书 一、构件编号: TL_1 二、示意图: 三、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四、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梁宽度b = 340 mm 梁尾端高度h1 = 350 mm 墙边缘处高度h2 = 350 mm 梁顶端高度h3 = 180 mm 挑梁类型: 楼层挑梁 外挑长度L = 1500 mm 埋入墙体长度L1 = 1800 mm

墙体高度L W = 2800 mm 门洞宽度b M = 800 mm 门洞高度h M = 2100 mm 门洞至挑梁尾端距离D = 500 mm 墙厚b W = 240 mm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受拉边距离a S = 25 mm 支撑处墙体类型: 有构造柱 2. 参数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 t = 1.100N/mm2f c = 9.600N/mm2纵筋种类: HRB335 f y = 300.000N/mm2 箍筋种类: HPB235 f yv = 210.000N/mm2 箍筋间距s = 200 mm 箍筋肢数n = 2 墙体材料: 烧结普通砖 砌体强度等级: MU20 砂浆强度等级: M7.5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 2.39 N/mm2 砌体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γa = 1.00 3. 荷载信息 端部集中恒载F k = 4.500 kN 外挑部分活荷载q k1 = 8.300 kN/m 外挑部分恒荷载g k1 = 10.000 kN/m 埋入部分恒荷载g k2 = 10.000 kN/m 挑梁容重γL = 25.000 kN/m3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二分册) 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工程概况 挖色立交桥(主线K46+060)现浇箱梁采用C40砼,左幅上部结构设计为:(3×20)米现浇连续箱梁,顶板宽12.0米,底板宽7.5m,梁高1.4m,单箱双室。右幅上部结构设计为:(3×20)米现浇连续箱梁,顶板宽14.5米,底板宽10m,梁高1.4m,单箱三室。箱梁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5cm,腹板宽度55cm。现浇箱梁支架采用Ф48×3.5mm 碗扣式满堂支架。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10cm×10cm木方,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 因本桥曲率半径较小,为方便施工,对横隔板、腹板、箱室部分采取相同的支架布距。碗扣式钢管支架的纵、横间距分别为60cm、90cm,水平横杆层距为120cm;横向分配梁采用[8槽钢,间距90cm;采用可调托撑、可调底座调节顶、底部标高,顶、底托伸出钢管长度不大于30cm;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模板背楞及支撑采用10×10cm的方木;地基进行换填碎石土处理(换填50cm碎石土处理,压路机碾压密实),并浇筑15cm 厚C20砼。支架计算取右幅单箱三室箱梁进行受力分析,箱梁结构图及支架设计断面详见2-1。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25m箱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杏树凹大桥左线桥中心桩号为ZK9+875,上部构造采用16×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406m,,右线中心桩号为YK9+782.5,上部构造采用15×25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全桥分4联,桥长381m。本桥左线位于R-3600左偏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3400左偏圆曲线上。每跨横桥面由4片预制安装小箱梁构成。25m预制箱梁为单箱单室构造,箱梁高度为140厘米, 跨中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18厘米,支点断面腹板、底板厚度为25厘米,顶板一般厚度为18厘米,箱梁底宽为100厘米,中梁翼缘顶宽为240厘米,边梁翼缘顶宽为284.5厘米。 本桥共有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24片。 各梁的预应力筋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预应力筋均为纵向,分布在底板、腹板及顶板,其中底板4束,腹板4束,顶板5束,对称于梁横断方向中线布置。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 MP、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驰高强度,其力学性能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公称截面积Ap=139mm2,

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驰系数:0.3。试验检测的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腹板及底板为圆孔,所配锚具为M15-3及M15-4,顶板为长圆孔,所配锚具为BM15-4及BM15-5。 2、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力学指标及计算参数 预应力筋力学性能指标及相关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p=1.91*105 MPa ※标准强度:f pk =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 pk =1395MPa ※钢绞线松驰系数:0.3 ※孔道偏差系数:κ=0.0015 ※孔道摩阻系数:μ=0.15 ※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每端按6mm计 2.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如下公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