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相关推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篇1【教学内容】统计表。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课堂作业】教材第96页例3。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9-110页“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2、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a、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b、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c、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设计意图: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第一章:统计与概率的概念介绍1.1 统计与概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解释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
1.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数据,包括调查问卷、实验等方法。
演示如何整理数据,如制作表格、图表等。
第二章:概率的基本计算2.1 概率的计算方法教授学生使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2 独立事件的概率解释独立事件的定义,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两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三章:统计图形3.1 条形图和折线图教授学生如何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图形。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条形图和折线图展示数据。
3.2 饼图和散点图教授学生如何制作饼图和散点图,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图形。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饼图和散点图展示数据。
第四章:数据的分析和解释4.1 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平均数比较数据集的大小。
4.2 标准差和方差的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标准差和方差,并解释这些统计量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标准差和方差评估数据的稳定性。
第五章:概率的应用5.1 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如天气预报、医学诊断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概率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2 概率游戏和彩票介绍一些概率游戏,如掷骰子、抽奖等,并解释这些游戏背后的概率原理。
讨论彩票的概率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彩票。
第六章:概率分布6.1 随机变量的概念介绍随机变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随机变量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结果的变量。
讲解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区别。
6.2 概率分布的定义和性质解释概率分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概率分布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
教授概率分布的性质,如概率和为1,概率非负等。
第七章:期望和方差7.1 期望的定义和计算讲解期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6.3统计与概率导学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6.3统计与概率导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是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面,我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您详细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统计与概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求概率的方法,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求概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概率的概念,掌握求概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猜谜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概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概率的定义,举例说明如何求概率。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教材中的典型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率 = 所求情况数÷ 总情况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P103练习题第1题。
(2)求一组数据中,偶数的概率。
2. 答案:(1)教材P103练习题第1题答案。
(2)一组数据中,偶数的概率为5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了概率的求法,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理解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定义,并能够将概率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上册《初探概率与统计》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上册《初探概率与统计》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学生将会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认识概率(约500字)1.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工具。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事件,如天气预报、走路碰到同学的概率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概率的含义。
1.2 概率的表示方法介绍概率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形式、百分数形式和小数形式,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转换和比较。
1.3 实际问题中的概率计算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概率。
例如,某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15个是男生,15个是女生,学生随机抽取一人,计算他(她)是男生(女生)的概率。
第二节: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约500字)2.1 统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解释统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事物的特征,并介绍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如设计问卷、抽样调查等。
2.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如,对于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喜好调查,学生可以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然后利用表格或图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2.3 数据的表示方法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选择和绘制适当的图表。
第三节: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约500字)3.1 事件的发生与概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与概率的关系。
例如,掷骰子的案例,介绍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其概率。
3.2 数据的分析与推断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断和判断。
例如,收集班级同学的考试成绩,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如不同科目的平均分、考试分数段等。
3.3 全员参与的统计游戏设计一些简单而富有趣味性的统计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亲身体验概率和统计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 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主题是“统计与概率”。
我们将通过探究现实生活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理解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如何计算概率,并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利用图表表示数据,以及如何计算简单的概率。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利用图表表示数据,以及如何计算简单的概率。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包括统计表、统计图、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次抽奖活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概率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我将介绍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我将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利用图表表示数据,并计算概率。
4. 练习与讨论: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统计和概率的定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图表的表示方式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选取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利用图表表示数据。
2. 请学生们计算一下他们选取的主题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并解释他们的计算过程。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引导学生体验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数值数据、分类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概率:事件、概率、随机现象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查阅资料数据整理:图表绘制、数据筛选、信息提取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预测分析4. 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概率:概率的计算、概率的估计5. 概率的应用随机现象:模拟实验、概率实验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抽奖问题、概率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概率的计算与估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统计与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 小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计划安排1. 第1-2周: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2. 第3-4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第5-6周:数据的描述与分析4. 第7-8周:概率的基本概念5. 第9-10周:概率的应用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2. 辅助教材:《统计与概率学习指导》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统计软件4. 实物材料:调查问卷、统计图表、骰子等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精选15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篇1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发展统计观念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以下方面引导:第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他们在以下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没有采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第二,组织讨论需要收集那些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三,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
统计活动往往需要小组合作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实施调查和记录数据、如何整理数据等。
第四,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
第五,引导学生回顾统计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统计活动中我们一般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二、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报告诉人们哪些信息?例如,调查我们班级近视情况,这个统计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近视的原因,改善不良习惯。
也可以选择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姓氏、喜欢的颜色等开展统计调查。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本次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而引导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教师空间(针对班级情况适当补充)作业设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统计图。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可能性》。
详细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概率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如何正确地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以及与概率相关的实际问题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亲身体验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 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率的运用。
3. 练习:在讲解后,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概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率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2. 答案: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2,因为硬币有两面,正面和反面,每次抛掷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红桃牌的概率为1/48,因为一副扑克牌中有52张牌,其中红桃牌有13张,所以随机抽取一张红桃牌的概率是13/52,即1/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概率的奥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统计
一、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典例精析
例1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例2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按照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百分比情况如下图。
(1)在1500升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2)估计一下,你家的小卧室大约有多少升空气?其中氧气有多少升?例3 红红家去年的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如下: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最大?
(2)红红家去年总支出为6000元,其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有多少元?(3)生活费是教育支出的多少倍?
例4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面的各组数据。
1.光明小学图书角2003-2007年各年图书情况变化统计表。
2.李叔叔的野生禽类饲养场各种野生禽占饲养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如下表:
课后练习
一、填空。
1、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
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
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
5、4、7.7、8.4、6.3、7.0、6.4、7.0、8.
6、9.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6、在一组数据中,( )只有一个, 有时( )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
(填众数或中位数)
二、选择题。
1、对于数据
2、4、4、5、
3、9、
4、
5、1、8,其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A 4, 4, 6
B 4, 6, 4.5
C 4, 4, 4. 5
D 5, 6, 4.5
2、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
①众数是2 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下面记录的是六(1)班第一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位:分)
83、89、81、55、62、70、78、94、84、97、86、100、66、7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的分数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1)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
(2)优秀率(接满分80分以上计算)是()%。
(3)及格率是()%。
(4)优秀学生比其他学生多()人,多()%。
作业
一、将下面的两个表格填完整。
(表1)某服装厂去年和今年产量情况统计表
(表2)进入某市旅游人数统计表
二、六年级一班第一组男、女生体重情况如下表。
(单位:千克)
(1)这个组男生体重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女生呢?
(2)你认为表示这个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中位数哪个更合适?
三、应用题。
1、育英小学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3人得100分,4人得96分,其余5人共得348分。
第一小组这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六年二班第一组有6名男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39厘米、146厘米、153厘米、156厘米、149厘米。
这组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一段上坡路,往返路程共120千米,小林骑车上坡每小时行10千米,下坡每小时行15千米,求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4、15个学生给树苗浇水,平均每人要浇7棵,这时又来了几个同学,大家重新分配任务,平均每人浇5棵,又来了几个同学?
5、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184,丁数为64,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6、在一分钟跳绳比赛中,小丽两次跳的平均数数是120下,要使三次跳的平均数数是125下,她第三次应跳多少下?
7、5个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
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
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
如果
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为
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
分,平均得分9.66分。
最高分
和最低分各是多少分?
A B C D
85
94
62
27
费用/
月份
0 20
40 60 80 100 120
四、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
1、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多少元?
2、你估计C 月是哪个月?理由是什么?
3、你预测小明家接下一个月的水费可能
是多少元?说说你的理由。
五、阅读下面两张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
我国部分城市1996~2000年人均绿地面积统计图
1、1997年我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比1996年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增加了百分之几?
2、北京市的人均绿地面积比上海市多百分之几?比天津市、重庆市呢?
六、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
(1)()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后()
(3)开赛初()领先,开赛()分后()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米。
(4)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分多少米?(保留整数)
七、学龄儿童11~15岁标准体重的估算方法是:年龄×3-2。
(单位:千克)
实际体重比标
准体重轻(重)百分比轻20%
以上
轻11%~
20%
轻10%~
重10%
重11%~
20%
重20%
以上
等级营养
不良
偏瘦正常偏胖肥胖
小明今年12岁,体重41千克。
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千克?,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等级是什么?请你给小明提点建议。
八、下面是申报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得票情况统计图。
(1)四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总数是()票
(2)北京得()票,占得票总数的()%
(3)投票结果一出来,报纸、电视都说:“北京得票是数遥遥领先”,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