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的心路历程

合集下载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发展阶段与心理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发展阶段与心理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发展阶段与心理作者:朱惠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缠绵悱恻,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在这其中也隐含着种种心理学规律,一切感情的发生、发展并非兴之所至,毫无章法。

本文对此加以研究和分析,大致总结了宝黛爱情的几个大致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宝黛爱情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宝玉;黛玉;爱情;心理作者简介:朱惠敏(1992.12-),女,东威海人,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全日制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一、宝黛爱情的开端中国有句古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中国人习惯于将今生的相遇归结于前世的缘分。

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前世的缘分”在唐传奇以来的叙事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中可以看出“缘分”、“命运”与人内心情感世界丝丝入扣的紧密联系,并影响深远,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可,并影响至深。

《红楼梦》中,宝黛的初遇就是这样一个前世缘分导致的一见钟情的范例。

宝玉和黛玉虽为表兄妹,但自出生即分隔两地,未曾见面。

直到黛玉进贾府,终于得见宝玉,“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不同于黛玉之“一惊”,宝玉却是“一笑”,“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一惊一笑”堪称绝妙,让人印象极深,但却不觉突兀,因为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

宝黛初见,未曾深交,却彼此印象极好,不得不说外在形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的外在形象都与内心潜在的标准形象两厢契合。

如黛玉看宝玉“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长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黛玉所钟意的宝玉的形象正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男子”的标准形象。

即带有女性美的特征的“玉面书生”型,这一类型我们可以从多部文学作品中看到,如《西厢记》的张生。

红楼梦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一部古代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身世高贵、聪明机智的青年,他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宝玉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一对情侣,他们两人的感情可以用“情深意切”来形容。

从小,宝玉与黛玉就是如影随形的伙伴,彼此关心、陪伴对方,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

这段悲剧般的爱情故事,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爱情的思考,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二、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与林黛玉的感情并未有好结果,宝玉的心中留下了一丝遗憾。

后来,宝玉与薛宝钗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薛宝钗温柔善良,与宝玉相处融洽,两人的感情发展得很逐渐。

然而,他们的爱情同样因为家族的利益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而难以圆满。

这段爱情故事既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干预,也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三、宝玉与黛玉、宝钗的三角关系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宝玉对黛玉有着深深的情感,黛玉也对宝玉充满了爱意。

与此同时,宝玉又对宝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这种三角关系在小说中引发了激烈的情感冲突和剧烈的心灵挣扎。

最终,在红楼梦的结局中,黛玉早逝,宝钗成了宝玉的妻子,这种命运的安排让人唏嘘不已。

四、宝玉与其他女子的爱情故事除了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外,宝玉还与红楼梦中许多其他女子产生了联系和情感。

比如他与贾母的外孙女王熙凤之间的微妙关系,与金钏之间的暧昧不清,以及与许多丫鬟、侍妾之间的情感纠葛。

这些爱情故事以及宝玉的复杂感情世界,丰富了小说的人物关系,也增添了小说的趣味和魅力。

五、宝玉的爱情观与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宝玉的感情经历来探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情感,揭示了他对真爱和追求的渴望,也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幸福的阻碍。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浪漫而动人,然而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本文将围绕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展开,探讨这段爱情悲剧的原因与影响。

一、缘分的邂逅和初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并非偶然。

贾府与林家自古有着姻亲关系,两个家族的相互联系让贾宝玉与林黛玉有了初次见面的机会。

他们在北静王府中重逢,他们互相吸引,并逐渐以友谊的方式相处,直到他们的感情发展成为爱情。

二、宿命的纠葛与矛盾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矛盾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贵公子,他身处一个贵族家庭的环境中,他的婚姻是由他人安排和控制的。

因此,他被迫与贾家的千金们成婚,无法与林黛玉走到一起。

林黛玉则是一个受尽折磨的女子。

她作为林家的女儿,被当做贾府的贵族女儿养育长大。

然而,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爱。

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与身份让她感到沮丧和无助,这使得她对贾宝玉滋生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仇恨。

三、悲剧的结局与意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当贾宝玉最终与王熙凤结婚并进入贾府后,林黛玉的嫉妒心和激烈的情绪让她变得脆弱而痛苦。

她的身心疾病加剧,在最后悲伤的情绪中,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段爱情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受到的束缚和无奈。

贾宝玉与林黛玉无法实现彼此的爱情,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身处一个世俗的环境中。

他们内心深处的自由和真挚的感情无法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这引起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反思。

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人们以深远的思考。

尽管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然而他们的感情依然是纯粹而动人的。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爱情故事,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思考和挑战。

它让人们思考自由与束缚、爱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启发人们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探究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

红楼梦探究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

红楼梦探究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一大亮点。

他们之间的情感复杂而深沉,引发了人们对于爱情、命运和人性的种种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究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以期对于故事的深层含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一、四十回以前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和林黛玉在故事初期便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贾宝玉深知林黛玉的美貌和才华,对她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疼爱。

尽管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存在矛盾和误会,比如黛玉误认贾母是对自己喜欢的人出手,并因此对贾宝玉心生嫌隙,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却从未削弱。

贾宝玉对黛玉深情款款,从梦中黛玉的影子、黛玉剪发记、他们两人在梅花庵相遇等情节可以看出他们之间那种天然的心灵契合。

二、红楼梦第四十回之后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红楼梦第四十回以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进一步升温。

贾宝玉在外娶了王熙凤,这让林黛玉感到了深深的失落和伤痛。

她久病不愈,最终因病而逝。

在黛玉病重之际,贾宝玉的痛苦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深深爱着林黛玉,却无能为力地看着她离去,这是他亲手为自己束缚命运的恶果。

而关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爱情纠葛的线索与转折点还不止如此。

三、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命运紧缚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红楼梦以命运为主线贯穿全书,贾宝玉与林黛玉都是命运的牺牲品。

他们的对话、他们因命运而离去的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爱情的苦涩与坚定。

在悲剧的情节中,我们不禁思考:他们之间的命运是否注定了他们的爱情?他们是否有能力抵抗命运的安排?四、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人性辩证红楼梦的另一重要主题是探究人性的复杂性。

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反映了人性的各种面向:欲望、嫉妒、自卑、恶心等。

他们之间的感情经历了甜蜜与苦涩的交织,贾宝玉对于黛玉的欲望与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痛苦嫉妒,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得读者对于人性的反省更有深度。

宝黛爱情重要片段

宝黛爱情重要片段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重要片断1、前世今生在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世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我们都知道:“木石前盟”.所以,“阆苑仙葩”指的是前身是绛珠仙草的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前身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因着前世的“奇缘”,他们在人间就演绎了一段以泪报恩的爱情故事.宝黛爱情的重要片断:为了使我们能对宝黛爱情的了解有一个连贯性,我们就按顺序来读吧.他们的爱情大致分来有这几个阶段,涉及到的主要回目有: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宝黛初会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青梅竹马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共读西厢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紫鹃试玉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焚稿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之死情窦初开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2、宝黛初会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让我们回忆先前学过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都知道:宝黛第一次见面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相见.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这就是“一见钟情”.接着宝玉送给黛玉一个表字“颦颦”.“颦”是皱眉头的意思,“颦颦”,老皱眉头,心里总有化不开的心事,解不完的心结.这个表字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这表明宝玉在那种心灵感应的启示下,一下子就把握了黛玉性格的特点.一见面就显示出两人在情感上的契合.接着,他们开始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3、青梅竹马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在红楼梦里,写到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片断不少,但“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写得最为集中.大家记下回目,自己阅读.在这一回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他们已经不是平常的兄妹间亲情与友爱的关系了,爱情已经不知不觉在他们各自的心中萌生.4、共读西厢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大家很熟悉的回目.贾宝玉和林黛玉偷偷阅读西厢记,贾宝玉大胆将自己与黛玉比作书中人物,来向黛玉表明心意.从此,宝黛二人的爱情在各自心里都明朗起来.通过偷偷阅读西厢记,他们都确定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目的后半回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贾宝玉被袭人叫走了,黛玉独自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墙内传出戏文,特别是那句“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触动了黛玉的心,让黛玉细嚼起来,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一时间凑聚在一起,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些诗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林黛玉听了暗自神伤明确: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怀春的人由自然界的春去花落而引发世事无情的愁思.这里除了表现黛玉对自己不明朗的未来的担忧,怕因此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之外,还有,对宝玉的爱在黛玉心中渐渐明朗起来以后,黛玉开始担忧宝玉对自己的心不真、不专一.也就是说,黛玉在刚刚意识到情感的美丽动人之后,同时感受到它的短暂易逝,黛玉担心宝玉对自己的爱也像春去花落一样短暂而又无情.热恋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诉肺腑心迷活宝玉5、黛玉葬花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接着在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中,他们的爱情思想原则逐渐明晰和自觉起来.写得最浓墨重彩也最完整的就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就是“黛玉葬花”,这是宝黛爱情发展中的一次高潮.黛玉担心宝玉受到贾政的责骂,晚饭后特意到怡红院来看看,却碰到晴雯在里面生气,不给开门;黛玉被关在门外,又听见宝钗和宝玉在里面说笑,且眼见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气得回去哭了一夜.第二天,黛玉来到花冢葬花,宝玉兜了一兜花,准备去葬花.宝玉来到花冢,发现黛玉在这里,一面悲戚一面吟诗.“宝玉听了不觉恸倒”.我们来看看这首诗.“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一个代表作,也是表现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红学家从这首诗中还能看出了宝黛爱情的结局,甚至贾府最终的遭遇,我们今天不做这样的解读,只解读他们的爱情.这首诗中能看见他们的爱情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比较关键的句子.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虽然锦衣玉食也不能弥补心灵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内心对……精神境界的渴求.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让我们想起“杜鹃啼血”,杜鹃是一个苦情的意象.说明她爱得苦.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如果得不到真爱,毋宁死.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为什么贾宝玉不开门或者对宝钗好就让林黛玉想到死呢这说明林黛玉把爱情和整个生命联系起来,从爱来遭遇生命,又用整个生命来成就爱.她对爱情专一就要求贾宝玉对爱情也要专一.林黛玉所有的忧虑都来自于没有得到宝玉可靠的明确的回答.所以,林黛玉的爱是以生命相许的爱,至上唯一的爱.以生命相许的爱就要求以生命相许的回答,至上唯一的爱就要求至上唯一的回答.这是黛玉第一次清楚明白地让宝玉知道她的爱情理想.6、诉肺腑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玉既然知道了黛玉把爱情和生命等同起来,那么是否就会有以生命相许的、至上唯一的回答呢.让我们一起解读“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的经过:宝玉在湘云和袭人面前一片私心地赞扬黛玉,不想这些话被正要进屋的林黛玉听见了,她又惊又喜,又悲又叹.喜于自己眼力不错宝玉果然是个知己,惊于宝玉于众人面前一片私心颂扬自己.但又悲叹既是知己了,为何又来个“金玉”之说,且自己体弱多病恐不能久待……想着想着又伤心了,正要转身,恰巧遇到宝玉出来看见,道:“怎么又哭了”说着就要替黛玉擦去眼泪,黛玉忙道:“你要死了,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也就顾不得死活了.”黛玉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可怎么好”宝玉急了,瞅了半天,才说出三个字:“你放心”接着又解释:“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黛玉一听,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千言万语却也半个字也不能吐.两人怔了半天,黛玉“咳”的一声,眼泪直流,转身便走.宝玉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到:“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说完转身就走.宝玉呆立着,袭人来给他送扇子,他也并未看出是谁,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肺腑之言是从内心吐露的真实之言,我们来看看这几句话.1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黛玉“不放心”的是什么黛玉虽与宝玉青梅竹马,但自从来了个宝姐姐,而且这个宝姐姐还带了个金锁,带来一段“金玉良缘”,现在史湘云有金麒麟,宝玉也拾得一个,黛玉担心宝玉因为这些小巧玩物上的撮合与别人又生出一段风流佳事.在封建社会,男子娶三妻四妾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黛玉却要求对感情要专一,她的“不放心”也就来自于宝玉对感情的不专一.再看这两句话.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平常的话,但黛玉为什么听了像“轰雷掣电”说明宝玉的话说到她心里去了,说中了她的心思,因此,黛玉听了就像“轰雷掣电”.而且,黛玉平日总忍不住悲伤,总是那样敏感,都源于“不放心”,她并未向人提起,自己也没有把这些千丝万缕的愁思好好整理一番,更没有像宝玉一样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精确地总结:“不放心.”因此,觉得“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也可以说是说出了黛玉内心的隐秘.而且这样了解黛玉的话语,也只有像宝玉这样对她处处在意的人才能说得出的.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玉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说明宝玉对黛玉处处在意,黛玉先前的用心他都知道.这番话实际上是他对黛玉的一种明确的爱情表白,“你放心”这三个字含义丰富,远比“我爱你”来的恳切、有分量.我们也来看看黛玉回答的这句话.2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黛玉的这句话,一方面含糊地透露出她也要让宝玉“放心”的意思,一方面我们不要忘记她的身份:贵族小姐.她有她一贯的矜持和骄傲,以及作为女孩子天生的羞涩.所以,初次听到明确的爱情表白时,她只想赶紧抽身走开.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抵得过千言万语,像黛玉这样生性敏感的人一定能听得出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听到这样的话,其它不听也够了.黛玉的确放心了.我们总是很惋惜黛玉没有听到后面的这两句话,也总是责怪宝玉为什么怔了这么久才说呢我们来揣摩下面表达得更为热烈的句子:3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宝玉的“病”是什么病心病.不只是黛玉有心病,宝玉也有,而且宝玉的心病皆因黛玉的心病而起,黛玉的心病怎么治,宝玉的心病也应怎么治,黛玉的心病什么时候好,宝玉的心病也什么时候好.我们能不能这样说:他总是快乐着黛玉的快乐,担心着黛玉的担心.“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表明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已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不再是青梅竹马时期朦朦胧胧的感情了.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宝玉的肺腑之言呢我们看看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林妹妹走了,他并未意识到,袭人来到面前,他以为是林妹妹说明他是在忘我的情况下说的,当他发现是袭人站在他的面前时,满脸“涨紫”,非常不好意思.可见这些话不是他随随便便就能说的,这些话都是宝玉在心里说了无数遍,现在终于鼓了莫大的勇气而且还是在忘我的情况下才吐露出来的肺腑之言啊.可见,宝玉对黛玉的爱不同于对其他任何人的喜爱,对黛玉的爱是真诚的、专一的、真正的爱情.心心相印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慧紫鹃情辞试忙玉7、宝玉赠帕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得到宝玉的肺腑之言之后,黛玉的感情便趋于平静,从此她再也不跟宝玉提“金”啊“玉”啊之类.但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宝玉挨打.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和黛玉先后来探望.宝钗先至,亲自送来化瘀散毒的药丸给宝玉疗伤,并有一番说头.黛玉的表现则完全不同,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气噎喉堵”.病榻上的贾宝玉不顾自己的疼痛假装不疼软语安慰黛玉,还责怪黛玉不爱惜自己,暑气未退就往外跑,万一中暑了怎么办.黛玉却抽噎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我们总以为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不知有多少话要互相倾诉;出乎意料的是,林黛玉哭了半天,仅仅向贾宝玉说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前头宝玉刚刚表扬过黛玉,说她“从不说”仕途经济这样的“混帐话”,现在“从不说”仕途经济这样的“混帐话”的黛玉为什么也劝宝玉“全都改了”呢如果不改会有什么后果呢再次挨打再次受苦受更大的苦黛玉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还不顾自己的形象来探望宝玉,挚爱,在她的心中,宝玉受苦,更甚于自己受苦.所以她违心地劝宝玉屈服.“我不忍心见着你受苦,如果你可以不受这样的苦,哪怕你变换一种行为,只要你的心还是这样,我也愿意接受.”这是汹涌的感情,冲破悲伤的阻塞而喷溅出来的一句话,这是一句只有林黛玉才能说得出来的话.宝玉也完全理解黛玉的这种心情,所以这一晚才特意遣晴雯将自己用的两条“半新不旧”的手帕送去给黛玉,黛玉细心揣度体贴出其中的意思来,一时五内沸然,于是在帕上走笔写下以“泪”为主题的三绝句.但是,为什么是送帕,不是别的为什么送旧帕子不是新的为什么送两块,不是一块为什么让晴雯送明确:①送帕有相思之意,有宝玉思念黛玉也知道黛玉挂念他的意思.②同时,帕是用来拭泪的,黛玉先前落泪的时候,宝玉总要为她拭泪,现在,宝玉猜想黛玉必定又在房中垂泪.若是平日,自己定要打叠了千般百样的温柔去劝慰,直至回转过来方罢.可偏那一刻身子却动不得.所以送了帕子去,是一股缠绵体贴之意.仿佛在嘱咐颦儿:我在挂念你,我更知道你的眼泪是为我而流的.你哭了,自有我在一旁相伴,为你拭泪.即使我的身子不在,心神却时刻在左右的.宝玉送帕,不送新,偏送旧;不送一,偏送二,更是大有深意之举.①旧帕者,“就怕”也.就怕你总不放心,哭坏了身子②不以新相赠还有一层意思.旧帕子用的日子久些;跟自己也近些.那些新的,不过是些个物件,是任谁都可以送的.而家常的旧手帕带着自己的气息,只有中意的人才可以给的.③且送旧帕暗示黛玉:东西还是旧的好,自己是个恋旧的人,“人不如故”,让黛玉绝了“如今又多了个宝姐姐、云妹妹”之虑.两条者,一对儿也.暗指宝玉内心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成双成对,永结同心.为什么让晴雯送呢病榻上的宝玉惦记着黛玉,想了个办法把袭人支走.因为按袭人平日里的脾气,她很可能会拿大帽子压宝玉,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加上“我都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十有八九会噎得宝玉没话说.所以宝玉让心思相对单纯,不会另生枝节的晴雯到潇湘馆看看林妹妹.尚在病榻上的宝玉能为安慰黛玉想得这样仔细,不能不让黛玉感动不已.只两方旧帕子,“却教你知道,我待你之心”.而再题上这三首诗,就更具有定情物之意,这个承诺远胜过“金玉良缘”,因为从意义上来讲,“金玉良缘”是物质上的,而这两方帕子是感情上的,是“金玉良缘”所不能换取的.黛玉体会出这样的意思,会有怎样的回应呢我们来读黛玉的诗,看看这三首诗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播放幻灯:题帕三绝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 “空蓄”、“空垂”每日这样无端地哭是为什么为暗洒闲抛更向谁谁下文作答:“为君”.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 为君整日流泪,枕上袖边难拂拭,那就任由它流淌镇日无心镇日闲. 吧.眼泪是什么绛珠仙草来人间是来还泪的.泪枕上袖边难拂拭, 就是情,至情:就任由我这样挥洒我的眼泪吧,也任他点点与斑斑. 就是说,就让我这样表达我对你的情感吧.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香痕”都指泪珠.典故:舜妃娥皇、湘江旧迹已模糊. 女英哭夫而自投湘水,泪水洒上湘水边的竹子成斑窗前亦有千竿竹, 竹.天帝被她们感动,封“舜”为湘君,娥皇、女不识香痕渍也无英为湘夫人湘妃.在这首诗里,黛玉不惜自比湘妃,在她的内心已将宝玉视同为丈夫,想象宝玉如遭不测,自己也会同娥皇、女英一样殉情.“来报答你对我的真心”.黛玉体会到了这意思,因此在诗里不惜把自己比作湘妃,以生命作为承诺:“如果你遭遇不测,我也一定为你泪尽而亡,来报答你对我的真心.”红楼梦里,有许多像“诉肺腑”这样的话语,“赠帕”这样的细节值得人一再咀嚼、揣摩.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选择一二玩味一下,一定会有许多乐趣.8、紫鹃试玉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如果说,这些交往都只是他们在私下表达爱意,那么,紫鹃试玉就是他们向所有的人宣布他们的爱情.这就是“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大家也记下回目,自己回去看.这一试不但试出了宝玉视黛玉为生命,也让人看到了黛玉也视宝玉为生命,从此他们不仅在感情上更是结为一体,也更让贾府上上下下的人感受到他们彼此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尾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9、黛玉之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但是凤姐巧设调包计,让宝玉与宝钗结婚,黛玉得知消息,急得吐血,气息奄奄,魂归离恨天之际,焚稿、撕帕,这些诗稿是她视同为生命的爱情的见证,焚稿、撕帕就为了断了痴情,断了痴情就是断了生命.回答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誓言.■我们知道,整部红楼梦就是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牵出许多世间难得的人和难得的情.而最为难得的就是宝黛的爱情.这段爱情难得在哪里呢宝黛爱情的光彩不只是以生命作为承诺,还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在他们初次相会时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在读西厢时就证实了.还有在以娶三妻四妾为荣的封建社会,他们却要求对爱情执着、用情专一.这样的爱情观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都是很难得的.。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一)《红楼梦》一书究竟是何题旨?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言人人殊。

社会小说论者有之,家庭小说论者有之,伦理小说论者有之,性理小说论者有之,种族小说论者有之,政治小说论者有之,爱情小说论者有之。

各家各派主张虽异,在肯定《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其爱情描写表现出前无古人的大手笔这点上,是共同的。

大家都认为曹雪芹善于描摹儿女之真情,通部书中把人类情感的这一侧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如火如荼、死去活来。

特别是爱情故事的主要角色宝黛的心理活动过程,作者揭橥得尤为细密生动且醉人心脾。

一、前世宿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按书中介绍,是有前世宿因的。

这是传统社会解释爱情故事的老套。

《红楼梦》的高明处,是袭老套却有新创获。

作者引入了一段非常奇妙的“还泪之说”。

据说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由于殷勤的神瑛侍者,天天用甘露浇灌,结果这株草变成了人,而且是个女儿身。

恰好神英侍者动了凡心,想到人间经历经历。

警幻仙子知道绛珠因一直没有回报神瑛的灌溉之恩,心里好大不自在,便征询意见于绛珠。

绛珠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段叙述是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僧一道的对话。

听僧人如此一讲,道人说:“实未闻有还泪之说。

”因此他认为这段故事一定与以往的风月故事不同。

僧人说当然不同,特别是以往的故事从未有写出“儿女之真情”。

这是我们理解《红楼梦》一书极重要的话,它告诉我们宝黛爱情故事的特点,就是写出了“儿女之真情”。

“绛珠草”三字尤耐人寻味。

脂砚斋批语说:“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而草,是比喻女儿的薄命。

《红楼梦》第一回预置的绛珠仙女还泪给神瑛侍者的神话故事,既埋伏下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前世宿因,又提示这不是寻常的爱情故事,而是一出饱含血泪的爱情悲剧,女主角悲剧命运的缠绵悲惨可想而知。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作文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作文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作文从宝黛初会开始,到共读西厢。

在这个阶段宝黛经历了初会、暂别、重会等多个小的阶段,而这期间又伴随着多次的小吵、小和。

这都是孩童时期两小无猜的写照,也是宝黛爱情基础的建立。

这绝对不同于贾母所批判的一见钟情!这期间宝黛的情感发展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未察觉。

宝黛爱情的发展还体现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之中。

先看:“(宝玉)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

那宝玉心内不自在,”标准的青春期烦躁。

于是有了共读西厢,证实黛玉与其思想观念最近--之前的对黛玉感觉。

于是大胆将自己与黛玉比作书中人物来试探。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这时二人的关系进入初恋。

从共读西厢,到宝玉挨打。

这阶段宝黛基本没干别的,情感交流方式就是吵,而且升级,再不是小吵而是大到惊动贾母。

其中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是《红》最牵动人心感情笔墨。

这时宝黛爱情可说是惊天动地。

宝玉挨打。

之后黛探宝玉,宝玉送帕。

两人的关系从此巩固。

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所以,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黛玉纵然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对着这份犹如水中只月的感情枉自嗟呀,黯然垂泪,耗损着生命的精魂直至散灭,而以"木石前盟"为今世主线的宝玉,在黛玉死后,也必然注定会道悟出家,回归前世!。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们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样性。

贾宝玉是贾府的公子哥儿,而林黛玉是贾府的贤妹儿,他们的相识与情感互动贯穿整个小说。

初见与情感萌芽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初见是在荣府。

贾宝玉赴荣府寻找自己提亲的未婚妻,却无意间发现了林黛玉与其他女子的对比。

林黛玉聪明机智,但却带有一丝忧郁的气质,这引起了贾宝玉的注意。

两人在短暂的相处中逐渐产生了情感的萌芽。

情感纠葛的发展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并非一帆风顺,中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

贾宝玉原本应该娶林黛玉为妻,但因为众多复杂的原因,最终他与薛宝钗成婚。

然而,他对林黛玉的情感却一直没有能够完全释放。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情感也是复杂而深沉的。

她渴望得到贾宝玉的宠爱,但又害怕被贾宝玉背叛。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情感的高潮和转折情感纠葛达到高潮的时刻是在贾宝玉被贬出京时。

林黛玉得知贾宝玉被贬后,心生悲痛,悲伤过度导致身体逐渐衰弱。

贾宝玉得知林黛玉的病情后,对自己的冷漠感到后悔,他回到贾府,竭尽全力照顾林黛玉,但林黛玉的病情却无法挽回。

最终,林黛玉因病而去,贾宝玉心碎欲绝。

这一转折点使贾宝玉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

他意识到自己对林黛玉的爱是真挚而深沉的,但却来得太迟。

他深感悔恨和痛苦,时常忆及林黛玉的一幕幕,对她的爱意不已。

情感的延续与结束尽管林黛玉去世,但贾宝玉对她的情感却没有消散。

贾宝玉以及其他贾府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和怀念林黛玉,使她的精神依然驻留在贾府。

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中,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力量与痛苦的产生。

他们的故事通过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脆弱性,使读者深入思考爱与命运的关系。

结语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是小说的核心之一。

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让读者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感受着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交织。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故事,更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宝黛爱情的心路历程王建一、教学要求:1.了解宝黛爱情呈现出的与传统爱情相异的全新特质,体会其间所蕴涵的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2.通过对宝黛爱情的心理过程分析来引导学生研读欣赏《红楼梦》。

3.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宝黛爱情的心路历程(一)讲座内容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个爱情故事。

确实,自它问世以来,宝黛感情的纯真及结局的凄美一直令读者感动不已。

我们都知道宝黛的相知相爱并非偶然,而是由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西方灵河岸有个三生石,三生石边生长着一株绛珠草,得了神瑛侍者之甘露浇灌,受天地精华,脱草木之质,修成女体,只因未报神瑛侍者灌溉之德,五脏六腑里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遂要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

这便是我们熟知的“木石前盟”。

从书中的描述来看,宝黛爱情似乎诞生于一个神话。

这个神话似乎想告诉我们宝黛爱情原本是宿命。

但如果这真是一种宿命,那宝黛似幻似真的初见,时嗔时喜的辗转试探,那些爱中的挣扎、抗拒、煎熬,所有种种,岂不全成了电脑早已编就的程序,宝黛二人不也成了上天的提线木偶?这样的爱情如何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宝黛二人彼此钟情仅仅是缘于宿命吗?为了使我们能对宝黛爱情的了解有一个连贯性,我们就按顺序来读吧。

他们的爱情大致分来有这几个阶段,涉及到的主要回目有: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宝黛初会)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青梅竹马)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共读西厢)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葬花)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诉肺腑)第三十四回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赠帕)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紫鹃试玉)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焚稿)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之死)宝黛初会(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让我们回忆先前学过的《林黛玉进贾府》,我们都知道:宝黛第一次见面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相见。

他们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

这就是“一见钟情”。

接着宝玉送给黛玉一个表字“颦颦”。

“颦”是皱眉头的意思,“颦颦”,老皱眉头,心里总有化不开的心事,解不完的心结。

这个表字非常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这表明宝玉在那种心灵感应的启示下,一下子就把握了黛玉性格的特点。

一见面就显示出两人在情感上的契合。

接着,他们开始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

青梅竹马(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十九回)在《红楼梦》里,写到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生活片断不少,但“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写得最为集中。

大家记下回目,自己阅读。

在这一回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他们已经不是平常的兄妹间亲情与友爱的关系了,爱情已经不知不觉在他们各自的心中萌生。

共读西厢(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大家很熟悉的回目。

贾宝玉和林黛玉偷偷阅读《西厢记》,贾宝玉大胆将自己与黛玉比作书中人物,来向黛玉表明心意。

从此,宝黛二人的爱情在各自心里都明朗起来。

通过偷偷阅读《西厢记》,他们确定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回目的后半回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贾宝玉被袭人叫走了,黛玉独自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墙内传出戏文,特别是那句“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触动了黛玉的心,让黛玉细嚼起来,想起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之句;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之句。

这些诗词句一时间凑聚在一起,黛玉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思考:这些诗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林黛玉听了暗自神伤?明确:这些诗句都表达了怀春的人由自然界的春去花落而引发世事无情的愁思。

这里除了表现黛玉对自己不明朗的未来的担忧,怕因此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之外,还有,对宝玉的爱在黛玉心中渐渐明朗起来以后,黛玉开始担忧宝玉对自己的心不真、不专一。

也就是说,黛玉在刚刚意识到情感的美丽动人之后,就立即感受到它的短暂易逝,黛玉担心宝玉对自己的爱也会像春去花落一样短暂而又无情。

黛玉葬花(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接着在一次次的生气、解释、重归于好中,他们的爱情思想原则逐渐明晰和自觉起来。

写得最浓墨重彩也最完整的就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就是“黛玉葬花”,这是宝黛爱情发展中的一次高潮。

黛玉担心宝玉受到贾政的责骂,晚饭后特意到怡红院来看看,却碰到晴雯在里面生气,不给开门;黛玉被关在门外,又听见宝钗和宝玉在里面说笑,且眼见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气得回去哭了一夜。

第二天,黛玉来到花冢葬花,宝玉兜了一兜花,准备去葬花。

宝玉来到花冢,发现黛玉在这里,一面悲戚一面吟诗。

“宝玉听了不觉恸倒”。

“葬花吟”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一个代表作,也是表现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

红学家从这首诗中还能看出了宝黛爱情的结局,甚至贾府最终的遭遇,我们今天不做这样的解读,只解读他们的爱情。

这首诗中能看见他们的爱情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呈现一些比较关键的句子。

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虽然锦衣玉食也不能弥补心灵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内心对精神境界的渴求。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让我们想起“杜鹃啼血”,杜鹃是一个苦情的意象。

说明她爱得苦。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如果得不到真爱,毋宁死。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为什么贾宝玉不开门或者对宝钗好就让林黛玉想到死呢?这说明林黛玉把爱情和整个生命联系起来,以爱来滋润生命,又用整个生命来成就爱。

她对爱情专一就要求贾宝玉对爱情也要专一。

林黛玉所有的忧虑都来自于没有得到宝玉可靠的明确的回答。

所以,林黛玉的爱是以生命相许的爱,至上唯一的爱。

以生命相许的爱就要求得到以生命相许的回答,至上唯一的爱就要求得到至上唯一的回答。

这是黛玉第一次清楚明白地让宝玉知道她的爱情理想。

诉肺腑(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宝玉既然知道了黛玉把爱情和生命等同起来,那么是否就会有以生命相许的、至上唯一的回答呢。

让我们一起解读“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诉肺腑”的经过:宝玉在湘云和袭人面前一片私心地赞扬黛玉,不想这些话被正要进屋的林黛玉听见了,她又惊又喜,又悲又叹。

喜于自己眼力不错宝玉果然是个知己,惊于宝玉于众人面前一片私心颂扬自己。

但又悲叹既是知己了,为何又来个“金玉”之说,且自己体弱多病恐不能久待……想着想着又伤心了,正要转身,恰巧遇到宝玉出来看见,道:“怎么又哭了?”说着就要替黛玉擦去眼泪,黛玉忙道:“你要死了,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也就顾不得死活了。

”黛玉说:“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可怎么好?”宝玉急了,瞅了半天,才说出三个字:“你放心!”接着又解释:“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一听,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竟有千言万语却也半个字也不能吐。

两人怔了半天,黛玉“咳”的一声,眼泪直流,转身便走。

宝玉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

”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到:“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说完转身就走。

宝玉呆立着,袭人来给他送扇子,他也并未看出是谁,拉着袭人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肺腑之言是从内心吐露的真实之言,我们来看看这几句话。

(1)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黛玉“不放心”的是什么?黛玉虽与宝玉青梅竹马,但自从来了个宝姐姐,而且这个宝姐姐还带了个金锁,带来一段“金玉良缘”,现在史湘云有金麒麟,宝玉也拾得一个,黛玉担心宝玉因为这些小巧玩物上的撮合与别人又生出一段风流佳事。

在封建社会,男子娶三妻四妾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黛玉却要求对感情要专一,她的“不放心”也就来自于宝玉对感情的不专一。

再看这两句话。

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平常的话,但黛玉为什么听了像“轰雷掣电”?说明宝玉的话说到她心里去了,说中了她的心思,因此,黛玉听了就像“轰雷掣电”。

而且,黛玉平日总忍不住悲伤,总是那样敏感,都源于“不放心”,她并未向人提起,自己也没有把这些千丝万缕的愁思好好整理一番,更没有像宝玉一样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精确地总结:“不放心。

”因此,觉得“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恳切”。

这些话道破了黛玉的病根,也可以说是说出了黛玉内心的隐秘。

而且这样了解黛玉的话语,也只有像宝玉这样对她处处在意的人才能说得出的。

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宝玉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说明宝玉对黛玉处处在意,黛玉先前的用心他都知道。

这番话实际上是他对黛玉的一种明确的爱情表白,“你放心”这三个字含义丰富,远比“我爱你”来的恳切、有分量。

我们也来看看黛玉回答的这句话。

(2)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黛玉的这句话,一方面含糊地透露出她也要让宝玉“放心”的意思,一方面我们不要忘记她的身份:贵族小姐。

她有她一贯的矜持和骄傲,以及作为女孩子天生的羞涩。

所以,初次听到明确的爱情表白时,她只想赶紧抽身走开。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抵得过千言万语,像黛玉这样生性敏感的人一定能听得出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听到这样的话,其它不听也够了。

黛玉的确放心了。

我们总是很惋惜黛玉没有听到后面的这两句话,也总是责怪宝玉为什么怔了这么久才说呢?我们来揣摩下面表达得更为热烈的句子:(3)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宝玉的“病”是什么病?心病。

不只是黛玉有心病,宝玉也有,而且宝玉的心病皆因黛玉的心病而起,黛玉的心病怎么治,宝玉的心病也应怎么治,黛玉的心病什么时候好,宝玉的心病也什么时候好。

我们能不能这样说:他总是快乐着黛玉的快乐,担心着黛玉的担心。

“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表明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已达到了炽热的程度,不再是青梅竹马时期朦朦胧胧的感情了。

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宝玉的肺腑之言呢?我们看看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林妹妹走了,他并未意识到,袭人来到面前,他以为是林妹妹说明他是在忘我的情况下说的,当他发现是袭人站在他的面前时,满脸“涨紫”,非常不好意思。

可见这些话不是他随随便便就能说的,这些话都是宝玉在心里说了无数遍,现在终于鼓了莫大的勇气而且还是在忘我的情况下才吐露出来的肺腑之言啊。

可见,宝玉对黛玉的爱不同于对其他任何人的喜爱,对黛玉的爱是真诚的、专一的、真正的爱情。

宝玉赠帕(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得到宝玉的肺腑之言之后,黛玉的感情便趋于平静,从此她再也不跟宝玉提“金”啊“玉”啊之类。

但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和黛玉先后来探望。

宝钗先至,亲自送来化瘀散毒的药丸给宝玉疗伤,并有一番说头。

黛玉的表现则完全不同,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气噎喉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