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次北固山下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次北固山下优秀ppt课件

结构布局
逻辑清晰
PPT课件的结构布局合理,逻辑 清晰,让观众能够按照课件的思
路逐步深入了解内容。
层次分明
PPT课件的层次分明,每个幻灯片 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方便观众 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图文并茂
PPT课件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 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观众更 加直观地了解内容。
04 主题思想
家国情怀
内容描述
PPT课件通过深入挖掘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展现了作 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以 及他对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
。
分析
王湾在诗中通过描绘北固山下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景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 忧虑,这种情感正是家国情怀的
体现。
总结
通过PPT课件,学生可以更深入 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认识到 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诗人用“潮平两岸阔”形容 江面宽阔,用“风正一帆悬 ”形容船帆在和风中高高挂 起,整个画面显得开阔而宁 静。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用“海日生残夜”形容 夜幕初降,太阳从海面升起 ;用“江春入旧年”形容旧 年未尽,春天已到。这两句 不仅富有哲理意味,而且给 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诗人用“乡书何处达”表达 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 借归雁传递家书;用“归雁 洛阳边”表达了家在洛阳的 归心似箭之情。
02 诗意解读
诗意理解
诗意概述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描绘旅途中所 见所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 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
逐句解释
每一句诗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包括词语的含义、句子的结构以 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17、次北固山下--公开课-PPT课件

.
7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 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 书成,共200卷,名为《群 书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
8
重点词语解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
青 山、绿 水:描写景色,暗藏忧郁之情。
•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潮 平 、岸 阔: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之景。
.
12
•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海 日、 江 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残 夜、 旧 年——却使人产生惆怅之情
•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
15
.
16
.
17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
10
次北固山下
王湾
.
11
内容理解
•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第4课《次北固山下》课件(共45张ppt)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春潮涨起来淹没两岸使江面更
宽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 悬。
理解诗歌内容
升起来
进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年年关 • 夜将尽未尽之时 (除夕)
理解诗歌内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 新春已来。
理解诗歌内容
找一找
• 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 句抒情?都写了什么景物? 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 都写了什么景物?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了路、 山、舟、水、潮、岸、风、帆、日、 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运用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2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与情感。 3学习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 法。 4体会诗歌之美。
作者简介
选自《全唐诗》,王湾, 洛阳人,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是其最 为著名的一篇。尤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两句,得到当时 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 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 政事堂上。
课堂小测及答案
• 1这首诗的首联是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 2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 使人心胸开阔的句子是
•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 3“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句子是 风正一
帆悬
。
•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化、 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宽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 悬。
理解诗歌内容
升起来
进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年年关 • 夜将尽未尽之时 (除夕)
理解诗歌内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 新春已来。
理解诗歌内容
找一找
• 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 句抒情?都写了什么景物? 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抒情? 都写了什么景物?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 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了路、 山、舟、水、潮、岸、风、帆、日、 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 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运用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2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与情感。 3学习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 法。 4体会诗歌之美。
作者简介
选自《全唐诗》,王湾, 洛阳人,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是其最 为著名的一篇。尤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两句,得到当时 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 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 政事堂上。
课堂小测及答案
• 1这首诗的首联是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 2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 使人心胸开阔的句子是
•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 3“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句子是 风正一
帆悬
。
•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化、 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共24张PPT)

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
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
动的心情。
巩固练习
• 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 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 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 一千古名篇。
•
次北固山下
•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 而立。
•
• 校完内府图籍后,又于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藏书。他对南朝 梁、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 阳尉。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
创作背景
•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 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 的一篇。
合作探究
•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 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 表达不复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 书”,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 春景。 •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 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 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
• 对偶句发固山”。
• 炼字精妙传神:“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 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 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
动的心情。
巩固练习
• 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 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 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 一千古名篇。
•
次北固山下
•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 而立。
•
• 校完内府图籍后,又于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藏书。他对南朝 梁、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 阳尉。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
创作背景
•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 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 的一篇。
合作探究
•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 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 表达不复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 书”,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 春景。 •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 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 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
• 对偶句发固山”。
• 炼字精妙传神:“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 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 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语文第4课《次北固山下》(26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初读古诗,梳理字词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请说说其妙在何处。(3分)
4.画线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美丽画面。
风和日丽
和煦明媚(或:春意盎然)
(意思对即可)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颔联:写景。写船上所见之景。恢宏阔大之景。对偶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初读古诗,梳理字词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1)正音正字。(查阅字词典,注意辨识)(2)释义。(结合注解,理解词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脍炙人口,请说说其妙在何处。(3分)
4.画线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美丽画面。
风和日丽
和煦明媚(或:春意盎然)
(意思对即可)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作者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首联:叙事。船上想像,暗含旅途奔波劳苦之意
颔联:写景。写船上所见之景。恢宏阔大之景。对偶
次北固山下 课件(完美版)ppt

2024/1/12
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开展读书活动:独立阅读《朝读经典》1-2首 诗词,写读书笔记或再次创作,下周课堂上展示个 人诵读及感悟成果。
2024/1/12
注:客路、青山、风正、残夜、旧年、乡书等词 的理解。
2、哪些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思绪?这些景物传达了 怎样的情感? 3、带着情境理解,自由背诵这首诗。小组展示背诵。
2024/1/12
步骤四:赏析语句,品味情景,领悟诗情。
1、赏析语句 : 运用(赏析角度+描写内容+作用 表现主 旨情感或人物心情、人物特点)句式赏析 。(小组合作 探究)
拓展迁移
2024/1/12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著名歌唱家费翔用他那沧桑 的嗓音和声情并茂的唱法,为我们演绎创作的这首 同样蕴含漂泊、羁旅、思乡之情的歌曲,体味其人、 景、情的艺术魅力。
课堂小结
2024/1/12
今天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可以总结阅读古诗 从文字情景画面入手,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到阅读 活动中去感受诗的意境,然后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诗 的内容,所以我们也是诗歌的创造者。中国的文化 瑰宝古诗词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用心采撷,成为 审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感谢同学们的倾情配合! 再见!
悬: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写出了风顺、风 和的情景。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2024/1/12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绝妙千 古。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
“日”和“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到主语加以强调,并用 “生” 和 “入”字使 之拟人化,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形象的写出了夜 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 景物,蕴含着自然理趣。海日驱走残夜,江春闯 入旧年,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 术鼓舞力量。
王湾《次北固山下》ppt课件

景物: 长江地区;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 江春
特点: 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 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 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 舟”行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们 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他乡,漂泊 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 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 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 中诗人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 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 最为著名的一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北固山三面临江,
形势险要,号称“天 下第一江山”。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五年(717)唐朝 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 书,9年书成,共200 卷,名为《群书四部
录》。《全唐诗》存 诗十首。
名句分析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6、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一句,包含怎样的 哲理?
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新的事
物是挡不住的,可以使我们产生对 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 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特点: 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 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 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 舟”行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们 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他乡,漂泊 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 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 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 中诗人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 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 最为著名的一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次北固山下
(唐) 王 湾
北固山三面临江,
形势险要,号称“天 下第一江山”。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五年(717)唐朝 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 书,9年书成,共200 卷,名为《群书四部
录》。《全唐诗》存 诗十首。
名句分析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6、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一句,包含怎样的 哲理?
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新的事
物是挡不住的,可以使我们产生对 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 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17《次北固山下》课件(6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二级
全• 第文三级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 第四级 • 第五级
2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登幽州台歌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陈子昂
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Hale Waihona Puke 登幽州台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陈文子本昂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前•不第四见级 古人,后不见来者。 • 第五级
②象潮。平,指潮• 第与•三岸第级齐四级,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 第二级 的抱负,后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 • 第三级 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四十一岁时弃官 • 第四级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 第五级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 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 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 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 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 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有《陶渊明集》。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单山击气此:处南编山辑的母气版象文。本日样夕式:傍晚。相与:结 •伴第。二还级:飞回巢。
全• 第文三级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 第四级 • 第五级
2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登幽州台歌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陈子昂
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Hale Waihona Puke 登幽州台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陈文子本昂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前•不第四见级 古人,后不见来者。 • 第五级
②象潮。平,指潮• 第与•三岸第级齐四级,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 第二级 的抱负,后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 • 第三级 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四十一岁时弃官 • 第四级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 第五级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 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 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 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 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 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有《陶渊明集》。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单山击气此:处南编山辑的母气版象文。本日样夕式:傍晚。相与:结 •伴第。二还级:飞回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江春入旧年”这 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 一个是“江春”的“春”,指的是 立春,另一个是 “旧年”的“年”,指的是 旧历年的最后一天 。
? 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 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 ,你如何 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
(1).红日驱走黑暗 ------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积极 (3)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体现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主题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 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内容理解
?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青 山、绿 水:描写景色,暗藏忧郁之情。
?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潮 平 、岸 阔: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之景。
?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海 日、 江 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残 夜、 旧 年——却使人产生惆怅之情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家书
。
?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
翻译 :写给家人的书信早已写好,如何送达家里?掠过晴 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 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 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淡的乡愁。
4. 颔联对偶句 , 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
( )
湾王 唐
下山固北次
首四词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文学常识
近体诗
绝句(唐) 律诗
歌诗典古国中
词(宋)
小令
曲
散曲 戏剧
套数(元)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 1. 共有八句 诗 2. 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 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 舟”行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 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它乡,漂 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 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 你感觉如何?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 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 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 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 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 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 重要主题。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 今属河南) 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 年书 成, 共200卷, 名为《群书 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 答:“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 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 哲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人应对生活 乐观、积极向上。
? 8.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答: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 的思乡之切。
?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乡 书、归 雁:点出全诗的感情——淡淡的 思乡愁绪。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看出?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重点词语解释:
①客路 ,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
②潮平 ,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 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 ,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 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乡书 ,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 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 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 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 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 2、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 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 胸宽阔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 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
? 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 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 ,你如何 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
(1).红日驱走黑暗 ------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 -----乐观 积极 (3)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体现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主题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 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内容理解
?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青 山、绿 水:描写景色,暗藏忧郁之情。
?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潮 平 、岸 阔: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之景。
?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海 日、 江 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残 夜、 旧 年——却使人产生惆怅之情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家书
。
? 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
翻译 :写给家人的书信早已写好,如何送达家里?掠过晴 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 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 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淡的乡愁。
4. 颔联对偶句 , 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
( )
湾王 唐
下山固北次
首四词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文学常识
近体诗
绝句(唐) 律诗
歌诗典古国中
词(宋)
小令
曲
散曲 戏剧
套数(元)
律诗
唐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 1. 共有八句 诗 2. 二、四、六句押韵 的 特 3.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征
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 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 舟”行驶在绿水之间 因此我 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它乡,漂 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 。
首联:借景点题说明漂泊他乡---------------思乡
2.颔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 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放, 你感觉如何? 宽阔豪放的情感
颔联:宽阔之景-----------宽阔胸襟
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 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 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 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 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 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 重要主题。 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洛阳( 今属河南) 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 年书 成, 共200卷, 名为《群书 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 答:“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 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 哲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人应对生活 乐观、积极向上。
? 8.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答: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 的思乡之切。
?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乡 书、归 雁:点出全诗的感情——淡淡的 思乡愁绪。
课文巩固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表现出什么特点?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看出?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重点词语解释:
①客路 ,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
②潮平 ,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 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 ,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 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乡书 ,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 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 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 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 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 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 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 2、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 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 胸宽阔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 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