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汤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4•【字号】临政字〔2022〕50号•【施行日期】2022.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临政字〔2022〕5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人民政府2022年5月14日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我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的重要阶段。

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奋力开创我市生态环境工作新局面,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一章开启美丽临沂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新旧动能转换一体推进,成立“6+2”工作专班,全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1+1+9”方案,切实加强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面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务,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十三五”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1.推进“四减四增”成效显著。

强力推进源头污染防治,实施退城入园,基本解决主城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

临沂市湿地保护办法

临沂市湿地保护办法

临沂市湿地保护办法【发文字号】临政令第31号【发布部门】临沂市政府【公布日期】2020.12.22【实施日期】2021.05.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临政令(第31号)《临沂市湿地保护办法》已经2020年11月30日市政府第84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孟庆斌2020年12月22日临沂市湿地保护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认定第三章保护和利用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功能,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及相关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适宜野生动植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潮湿地带、水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库塘等人工湿地。

第四条湿地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湿地保护中重大事项和问题。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湿地管护责任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第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投资、合作、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湿地保护。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

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

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第1篇临沂汤泉区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汤泉区位于临沂市区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

为充分发挥汤泉区的资源优势,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汤泉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汤泉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2. 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汤泉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汤泉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规划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合法合规。

2. 科学合理:充分考虑汤泉区的地理、资源、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突出特色:深入挖掘汤泉区的温泉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4. 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内容1. 空间布局规划(1)核心区:以温泉资源为核心,打造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区。

(2)配套服务区:在核心区周边布局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3)产业发展区: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发展温泉农业、温泉工业、温泉服务业等产业,实现产业融合。

2. 旅游产品规划(1)温泉养生产品:开发温泉浴、温泉SPA、温泉疗养等养生产品,满足游客健康需求。

(2)休闲度假产品:建设温泉度假村、温泉酒店、温泉别墅等度假设施,提升游客度假体验。

(3)文化体验产品:挖掘温泉文化,举办温泉文化节、温泉摄影大赛等活动,丰富游客文化体验。

3.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加强温泉资源保护,确保温泉水质稳定,防止资源枯竭。

(2)实施生态绿化工程,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确保区域环境质量。

4. 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设施: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提高道路等级,改善交通条件。

(2)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解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增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旳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合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旳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照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旳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旳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旳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旳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保证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旳科普宣传教育设施,合理运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旳建设管理,增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运用、持续发展”旳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构造和功能旳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旳可持续运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旳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旳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运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旳前提下,合理运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旳规模和速度要充足考虑湿地生态系统旳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现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旳需要,又能满足后裔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运用规定旳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互相增进,共同发展。

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都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立案。

临沂汤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精品PPT课件

临沂汤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精品PPT课件

2.4 功能分区
生态保育区 管理服务区 科普宣教区 恢复重建区 合理利用区
湿地休闲区 湿地体验区 生态渔农体验区
三、保护和恢复规划
3.1 保护和恢复规划原则
1、分区保护、突出重点 2、整体一致、生态协调 3、最小干预、保护自然 4、可行性原则 5、因地制宜原则 6、 优先性原则 7、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
保护目标:保证水系的联通和良好的水质,为 湿地公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 保护措施: 1、规范河道内的人为活动,清理河道 2、退塘工程 3 、水系贯通 4、水闸管理 5、外源污水排放治理 、 6 、内源污染控制 7、生态浮岛
3.4 水岸保护规划
护岸主要采用生态护岸,模拟自然护岸的生态功能, 借助土木工程措施保护护岸
通讯:连接城区宽带、电信和有线电视线 网络,并结合公园行政管理系统建设公园内部 局域网。在综合管理服务区内建地波调频广播 系统,园区的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紧急广播系 统合用。
运河(输水河) 水产养殖场
1.4 景观与文化资源
1.自然景观资源 2.人文景观资源 3.历史遗址与遗迹 4.民间工艺
二、总体布局
2.1 湿地性质定位
维护汤河原生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展示体验湿地景观; 湿地科普、宣教、科研; 休闲、娱乐、旅游、集会;
2.2规划原则
五、防御灾害规划
5.1 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1.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 体系建设
2.认真落实科学防控措施 3.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 4.对已入侵的外来物种的治理 5.对未入侵强与地震局、气象局、防 汛办等相关灾害发布机构和灾害预警组织的合 作
4.3 合理利用项目规划
生态旅游用地分为:合理利用区(木瓜养 生园、滨水度假营、林果休闲观光园、大田 农业观光园)、科普宣教区(世界海棠博览 园、柳编展览馆、湿地博物馆、室外展示 区)、管理服务区

汤河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汤河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汤河综合治理工程一、工程概况:汤河是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沂南县河阳镇,于河东区汤河镇禹屋村东汇入沭河,主流纵贯南北,流经莒南县许口,沂南县河阳、葛沟,河东区汤头、八湖、相公、郑旺、汤河等八个乡镇。

汤河全长56.9km,其中河东区全长41.25km。

流域面积460.2km2,现状河底宽为100-260m,上游比降为1:1000,中游比降1:2000,下游1:4000。

2015年国家林业局已经批复汤河作为国家湿地公园。

汤河综合治理工程自汤河入沭河河口(中泓桩号0+305)至汤头街道盖家五湖橡胶坝段(中泓桩号25+318)和汤头街道御汤街(中泓桩号30+528)至尹家寨村牧鹅湖段(中泓桩号31+228),治理长度共计26.208km,主要涉及河东区汤河镇、郑旺镇、八湖镇和汤头街道办。

二、工程任务:本次治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整治、新建堤防工程、道路工程、险工段工程及建筑物工程等工程措施,提高汤河的防洪排涝能力,环节区域交通压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堤顶道路工程、护险工程、拦蓄建筑物工程及穿堤建筑物工程等。

三、工程等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的规定,依据河道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

四、工程规模和标准:汤河治理工程主要保护河东区汤河镇、郑旺镇、八湖镇以及汤头街道办共计20.3万人,23.3万亩耕地以及沿岸公路等重要设施,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山东省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以及工程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参照沭河其他支流治理情况,确定汤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4级,穿堤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汤河治理工程成果及思考

汤河治理工程成果及思考

汤河治理工程成果及思考作者:姜春岭,胡文学来源:《山西农经》 2016年第12期!汤河又名温水河,位于临沂市沂沭河之间,是沭河流域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沂南县杨家坡乡左泉村东、西两山丘之间,流经沂南、莒南、河东三县(区),于河东区汤河镇禹屋村东汇入沭河,全长56.9km,流域面积460.2km2。

工程区地处沂沭深断裂带丘陵、剥蚀平原区,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67.20m~70.20m,汤河发育在沭河右岸冲积平原上,经人工改造,河谷呈开阔的“U”字型,为基本对称河谷,局部受河流侧向侵蚀作用,凹岸岸坡后退而陡立,凸岸产生堆积现象。

主要的微地貌为主河床、漫滩,主河床宽度一般50m~150m,河底高程为63.00m~65.58m,平均比降约为0.46‰,漫滩呈零星带状分布,宽度10m~30m,高出河床1m~3m,倾向河床,呈缓坡状与河床相接,阶地不发育。

1 存在问题1.1 防涝标准低、淤积、堵障严重汤河堤防总体防洪减灾能力低,拦河建筑物损坏未修;该流域夏季洪水较大,河堤坍塌现象严重。

在对汛前的全面普查中,发现多处水毁工程及险工段,严重威胁沿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河道内建筑、生活垃圾以及农牧残留物倾倒现象十分严重。

1.2 冲刷严重该流域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冲刷、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尚未治理段堤身单薄,断面不足,河岸冲刷坍塌严重,仍然存在多处险工险段,危及两岸大片良田。

1.3 河道生态遭受破坏随着该河道周边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大幅增加,导致河道内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

2 加固内容及措施2.1 河道工程2.1.1 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2.1.1.1 洪水标准和工程等别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的规定,确定汤河,防洪堤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级别为4 级。

建筑物级别为4 级,涵洞按5 年一遇排水标准设计,生产桥按2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荷载标准采用公路-Ⅱ级。

秦皇岛市汤河两岸带状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秦皇岛市汤河两岸带状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市汤河两岸带状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绿林中的红飘带——野绿缠幽波,火虹邀彩云前期分析篇•周边用地现状分析•现状竖向分析•现状交通分析•现状场地构筑物分析•现状植被分析•用地适宜性分析问题,现状场地构筑物分析现状植被分析用地适宜性概念篇•方案特色汤河幽波,菖蒲护岸,狼尾菱角竞相迎,轻踏月光,高塔寻踪,蛙响蝉鸣皆有情;长桥平卧,栈道依林,七进八出绕轻音,火红邀云,水漾泛舟,品茗呷酒入画境。

概念篇汤河幽波,菖蒲护岸,狼尾菱角竞相迎,欣赏自然界中的植物概念篇轻踏月光,高塔寻踪,蛙响蝉鸣皆有情;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感受水畔林地的风光穿越林中的红飘带•总体布局•鸟瞰图结构篇•道路交通规划机动车交通:场地内基本不考虑机动车通行,东岸车行基本利用外部城市规划路,西岸结合场地出入口、停车场,在南北两端开设车行路,可与将来植物园的总体规划相连接,使植物园形成一个整体的交通网络。

自行车道:2.5M宽,贯穿于整个场地的两岸,与步行道并行。

步行道:•一级步行道:东岸采用透水树脂粘接红色玻璃碎粒,穿越在林地与滨水之间,宽度由1.5M到2.4M之间变化;另一种为与外界联系结构篇•竖向规划•场地内整体竖向变化复杂,基本保持原地形地貌,只在局部进行调整。

•场地西南岸设计停车场,外围与周边相衔接,形成缓坡地形•将东岸中部回填土高丘以及北侧堆料场靠岸边一侧平整,降低高差,形成连续的视线通廊•东岸南侧自行车道与规划路之间回填土形成缓坡结构篇•夜景灯光规划本案灯光的设计以各种照明方式和照明手法强化了汤河滨水景观区的生态性,创造了诗意地游憩和观光环境,享受自然之精华,创造天地人之和谐。

本项目灯光照度设三个层次,按照度强弱依次为•高照度区:景观区入口及汤河两岸景观节点区,此处灯光设计手法丰富,采用地灯、霓虹灯、聚光射灯、泛光灯、庭院灯等构成丰富的艺术性光环境,突出了景观区入口、标志性构筑物和主题雕塑。

•次照度区:两岸自行车道及植物园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合用。
6.3 给排水规划
水分成生活用水和景观用水两部分。 生活用水主要采用接入市政管线的方式解决。
景观用水在场地中设臵抽水泵站,利用湿地系统处
理干净汤河水,作为植物灌溉和景观用水的水源。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原则。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及明 渠等雨水收集设施直接排至最近的水体中;服务设施 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送至市政管线排出。
2.4 功能分区
生态保育区 管理服务区 科普宣教区 恢复重建区
合理利用区
湿地休闲区 湿地体验区
生态渔农体验区
三、保护和恢复规划
3.1 保护和恢复规划原则
1、分区保护、突出重点 2、整体一致、生态协调 3、最小干预、保护自然 4、可行性原则 5、因地制宜原则 6、 优先性原则 7、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 恢复为辅的原则
3.2 生态保护规划
1、重点保护 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侧重植被恢复,资 源的绝对保护,保护动植物免受人为干扰。 2、次重点保护 生态敏感度稍低的科普宣教区,侧重于环境保 护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3、一般保护 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为一般保护区。
3.3 水系与水质保护(恢复)规划
保护目标:保证水系的联通和良好的水质,为 湿地公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 保护措施: 1、规范河道内的人为活动,清理河道 2、退塘工程 3 、水系贯通 4、水闸管理 5、外源污水排放治理 、 6 、内源污染控制 7、生态浮岛
4.3 合理利用项目规划

生态旅游用地分为:合理利用区(木瓜养
生园、滨水度假营、林果休闲观光园、大田
农业观光园)、科普宣教区(世界海棠博览 园、柳编展览馆、湿地博物馆、室外展示 区)、管理服务区
4.4游客容量测算依据
◆根据景观资源特点确定估算方法; ◆保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取得良好的游赏效果和
投资成本 建设内容 投资额 投资期限
建安费
设备费
其它
一期
二期
三期
建设总投资
1.工程费用 1.1保护工程
25614
23634 1722.9
11098
11098 1387.8
7496
7496 335.1
7021
5041
17727
16356.3 1722.89
5824.05
5214.20 0.00
2063.50
共计 3483(127万/年)
五、防御灾害规划
5.1 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1.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 体系建设 2.认真落实科学防控措施 3.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 4.对已入侵的外来物种的治理


5.对未入侵的外来物种的预防
5.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自然灾害的预警:加强与地震局、气象局、防 汛办等相关灾害发布机构和灾害预警组织的合 作 2.自然灾害的防范: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灾害 救援指挥中心,建立安全警示和灾害防范机制, 并分别制订多套科学、周密的紧急救援预案 3.自然灾害的救援:协调医疗、公安、武警、 消防、通讯、交通等多个部门,调遣人员控制 游人秩序,协助紧急求助治疗。

8.2对生态效能的影响分析


1.生态脆弱性影响分析 就汤河湿地公园而言,生态脆弱性影响重点在于上游 来水减少和工业污染。而汤河湿地公园已经通过修筑 拦河坝和开挖输水河从沂河引水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2.生态安全性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将增加汤河湿地面积,保证湿地生态安 全性。 3.生态敏感性影响分析 公园游览按照环境容量控制日容量,加之严格管理, 游览活动不会对生态敏感性造成显著影响。
1.1 自然地理条件
1.位臵:N34°35′~35°20′, E118°22′~118°40′
2.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
3.地质:郯庐大断裂带中段 4.地貌:临郯苍平原
5.土 壤与植被:暖温带阔叶林带
6.水文:沂河、沭河、汤河、李公河 7.交通:港口、铁路、机场、高速 8.地方经济:2011年GDP127.45亿元
临沂汤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临沂市河东区林业局 临沂大学 2012年11月
临沂汤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一、概况及资源评价; 二、总体布局; 三、保护和恢复规划 ; 四、合理利用规划; 五、防御灾害规划; 六、基础工程规划; 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八、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况与资源评价
6.4 能源规划
为减少烟尘污染,保护优美的湿地环境,
公园内生活取暖、供暖尽可能采用太阳能、
电能和化学能(石油液化器)等。公园内
餐饮设施、炉具采用液化气或柴油等能源, 禁止使用燃煤炉具
七、投 资 概 算 与 效 益 分 析
7.1 概算依据

1、《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参考指标》;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护岸主要采用生态护岸,模拟自然护岸的生态功能, 借助土木工程措施保护护岸 1、全自然护岸 2、半自然护岸
3.4 水岸保护规划
3.5 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1、保护滩涂区域 2、营造鸟类栖息环境 3、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 4、鱼塘的管理 5、完善湿地与绿地系统,建立生物多样 性网络体系 6、栖息地防火防灾措施 7、加大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 参与意识 8、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
6.2 电力、通讯规划
电力:市政就近10KV高压接至规划区,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入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
电方式。高、低压线均需采用埋地电缆。 通讯:连接城区宽带、电信和有线电视线 网络,并结合公园行政管理系统建设公园内部 局域网。在综合管理服务区内建地波调频广播
系统,园区的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紧急广播系
1.2湿地类型与面积
1.河流湿地
永久性河流
洪泛平原 2.沼泽湿地(草本沼泽) 3.人工湿地 运河(输水河)
水产养殖场
1.4 景观与文化资源
1.自然景观资源 2.人文景观资源 3.历史遗址与遗迹 4.民间工艺
二、总体布局
2.1 湿地性质定位

维护汤河原生态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展示体验湿地景观; 湿地科普、宣教、科研; 休闲、娱乐、旅游、集会;
2.2规划原则
一、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二、最小干预
三、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四、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五、具有可操作性 六、以人为本原则
2.3规划期限
规划分三期实施
2013年至2018年,共计6年。
一期(起步阶段):2013-2014年,共计2年; 二期(发展阶段):2015-2016年,共计2年; 三期(完善阶段):2017-2018年,共计2年。
3、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林业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办法》; 4、《山东省园林绿化工程价目表》;


5、《全国市政园林概算定额》;
6、林业、旅游现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7、当前市场情况及现行政策规定等。
7.2 估算原则
1.“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重点投放,经济合理”的原则。 2.分期投入的原则。

7.3 临沂汤河省级湿地公园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2063.50 0.00
1.2恢复工程
1.3科研监测 1.4科普宣教 1.5基础设施 1.6合理利用
4986
284.50 3476.9 9797 3366.7 300.00 7325.0 2084.5 269.50 3136.9 2472.0 1282.2
4986 4986.00
15.00 40.00 110.00 3416.00 8040.00 681.40 174.50 60.90 1057.00 1321.80 700 1363.50

5.3洪涝防治规划

1.抗旱措施 2.抗洪涝措施

( 1)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地表径
流 (2)通过水利工程措施调蓄洪水

六、工程规划
6.1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原则:
1、道路规划以旅游线路安排为基础;
2、步游道、自行车道、车游道相结合; 3、尽量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基 本维持场地现状高程,对生态敏感度高的范围 仅设步道。
8.3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措施






1.污染治理实验 2.改变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方式,控制农业面 源污染 3.加强生物吸收和吸附作用 4.确保公园水体间及与周边水体间的流动和 周转 5.废弃物集中清理 6.水面日常保洁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2012.11四、Biblioteka 理利用规划4.1 规划原则
1、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2、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突出生态主题
4、充分体现湿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5、充分利用场地条件,规划要经济、环保
6、项目的设臵以人为本
7、旅游经营策划原则
4.2 资源利用方式


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以保持原始风貌为主,适当改造为辅。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文化资源设臵不同区域进行展示,邀请文化名人参与, 定期举办节事活动,加强临沂文化宣传。 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以讲解与展示为主,体验为辅。 4.人造景观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公园内的人造景观,如湿地博物馆、观景塔、柳编展 览馆等,都可供游客参观使用,但避免进行大的改造
2.其它费用
3.预备费
759.95
1219.7
759.9
1219
759.95
609.85 609.85
7.4 社会效益分析
1、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 2、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处游览、休憩的空间.完善河 东区的旅游景点,带动住宿、交通和餐饮业的发展。 3、汤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促进当地第三产业 的发展,增加就业人员。 4、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信息交流,扩大对外开 放,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5、通过科普宣传设施的建设,可以普及湿地生态方 面的科学知识,使游客充分认识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