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一一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体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2生活中的透镜

1.4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1.5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 承接的像
1.6 虚像:由反射 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相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D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1.1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结构都有凸透镜
1.2 照相机成像特点: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3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投影仪成正立的像
凸透镜 ,来自物体 3.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倒立 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 (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 镜头 到胶片的距 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_____ 离。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5-2 生活中的透镜(含答案解析)

专题5.2 生活中的透镜1.生活中的透镜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
【例题1】(2019云南模拟题)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 , 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
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 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课前预习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1.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人教版2012秋八上物理 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及答案

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1.(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B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2.(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3.(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 ,则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为BA .小于6cmB .大于6cm ,小于12cmC .大于12cm ,小于24cmD .大于24cm4.(12济南)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DA .实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B .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C .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D .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5.(12龙东)下列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是AA .潜望镜B .老花镜C .放大镜D .显微镜6.(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平面镜7.(12来宾)下图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学元件是A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凹面镜8.(12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BA .投影仪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显微镜9.(12龙东农垦·森工)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C10.(12怀化)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 ,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距离AA .小于10cmB .等于10cmC .大于10cmD .在10cm 和20cm 之间11.(12铜仁)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BA .大于100mmB .大于50mm 小于100mmC .小于50mmD .等于50mm12.(12凉山)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 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符合CA .10cm <f <20cmB .f >10cmC .f <10cmD .f >20cm13.(12三明)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烛焰,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BA .5cmB .10cmC .15cmD .20cm14.(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检测
5.2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3. 图甲、乙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 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C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课堂检测
5.2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 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经过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 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演 示 照 相 机
5.2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 1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 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 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像。且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探究新知
知知识识点点 22
5.2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
探究实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 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5.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的调节
探究新知
5.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的调节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 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 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 天花板上就能得到图案清晰的像。
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使图像成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
F
f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解析】选B.幻灯机的结构和调节与投影仪类似,为了观众观察方 便,银幕上的像应是一个正立的像,这就需要将幻灯片倒置.幻灯机 镜头或照相机镜头成像时,物与像是全方位倒置,不仅上下倒置, 左右也倒置,故B正确.
(2010·广安中考)“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 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他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 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实像
放大镜成虚像
如图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 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 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 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
生活中的透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一、照相机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早期的照相机
2、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是怎样做到的?
1
2
第5-2 生活中的透镜(备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减小物距
B.使像变大
C.增大取景范围 D.缩短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答案】 C 【详解】用手机拍照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与直接 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的大小,则自拍杆的好处是增大取景范围,取得 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知识点 3 放大镜
生活中场用的放大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短焦距),它是最常用 的化学仪器之一。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当物距小于 放大镜焦距时,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这时我们看 到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水滴形成半圆形,相当 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老花镜就是一个放大镜, 于放大镜,把物体放大。 看到的鱼比实际的大。 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22·全国·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焦距较小的放大镜观察瓢虫,在保持眼睛和瓢虫的 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想让观察到的像更大一些,同时要保证观察到的像仍是清晰的,则他可以将放大镜适当 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瓢虫。
【答案】远离 【详解】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焦距较小的放大镜观察瓢虫,在保持眼 睛和瓢虫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让观察到的像更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应适当增大物距, 所以应将放大镜适当远离瓢虫。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精细梳理

5.2生活中的透镜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实像。
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异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与一点(2)承接方式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④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A.①②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一拥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
铜的密度8.9×103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 ) A.4m B.40m C.400m D.4000m3.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5.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A.B.C.D.6.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A.书自身发出的光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7.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 B.灯丝用久了变细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D.冬天窗户上的霜8.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9.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10.“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二、填空题11.已知ρ冰=0.9×103kg/m3,质量为90k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体积将增大_______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成像特点:
正立 放大 虚像
四 凸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三条重要光线画图:
照相机: 倒立 缩小 实像
F
F
四 凸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三条重要光线画图: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F
F
四 凸透镜成像作图
利用三条重要光线画图:
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这是露珠产生了_放__大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 ___虚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折___射现象的结果。
板书设计
二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倒立 缩小 实像
F
F
板书设计
二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F
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设计
二 生活中的透镜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F
F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一 照相机
照相机模拟: 照相机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 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 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 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 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照相机成像特点: 倒立 缩小 实像
二 投影仪
透镜种类及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发散作用
透镜有关的几个概念:主光轴、焦点、光心、焦距
三条重要光线:
一 照相机
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透镜的工具:
照相机: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二 生活中的透镜
回顾复习
一 透镜
透镜: 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透明的光学仪器
透镜种类及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作用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发散作用
透镜有关的几个概念:主光轴、焦点、光心、焦距
三条重要光线:
O
回顾复习
一 透镜
透镜: 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透明的光学仪器
投影仪及构造
二 投影仪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 (反光镜)取下,投影片 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 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 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 像的正倒。
投影仪成像特点:
倒立 放大 实像
二 投影仪
投影仪投影内容到屏幕
平面镜的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三 放大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F
F
五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D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如图所示,S′是物体S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 么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五 课堂练习
3.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__镜___,来自物体 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缩__小____ (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 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镜__头____到胶片的距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