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10

合集下载

10 济南的冬天_背景知识

10 济南的冬天_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出身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19l2年入北京师范学习,喜爱文学、曲艺和京剧。

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文创作。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的东方学院教中国语文,并开始创作小说。

在伦敦6年间,先后写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主旨在“反抗那压迫人的个人或国家”。

1930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停留半年,写成童话《小坡的生日》。

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并从事创作。

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并陆续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由济南到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为团结和组织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等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9年曾赴西北战地慰问抗敌战士。

1946年,老舍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

1949年底,历经艰难,回到祖国。

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创作非常勤奋,写出《龙须沟》《茶馆》等23个剧本、童话喜剧《宝船》、小说《无名高地》等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

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并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65年,他仍不顾年老多病,到北京郊区深入生活,进行创作。

“文革”期问,老舍遭受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投湖自尽。

本文写作及发表的有关情况《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原系长篇散文《一点印象》中的一节,原无标题。

最初发表在《齐大月刊》1931年4月1O日出版的第一卷第6期上。

《齐大月刊》是当时济南大学的一个综合性刊物,以刊登学术文章为主,同时也刊登一些新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翻译介绍等。

概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概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概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济南位于中国的东部,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

由于地处内陆,济南的冬天相对较冷,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气温较低。

从12月到次年的2月,济南的平均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寒冷的气温使得人们需要穿上厚重的衣物来保暖,同时也会给户外活动带来一定的不便。

济南的冬天相对干燥。

冬季是济南的旱季,相对缺少降水。

在这个季节,降水量较少,空气湿度较低,常常出现晴朗的天气。

这种干燥的天气会导致皮肤的干燥和唇部的干裂,因此保湿成为冬天生活的重要一环。

济南的冬天还经常出现雾霾天气。

由于济南是一个工业城市,城市中的工业排放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会在冬季的静稳天气条件下积聚,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济南的冬天也有一些美丽的景观。

济南的冬季很少下雪,但是当有雪的时候,城市的街道、树木和建筑物都会披上一层洁白的雪,给人们带来了冬日的美丽景色。

人们可以在冬天的晴朗天气下,欣赏到阳光照射在雪地上的美景,感受到冬日的宁静和祥和。

总的来说,济南的冬天具有较低的气温,干燥的气候,常见的雾霾天气以及偶尔出现的美丽雪景。

这些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既有一些不便之处,同时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人们在冬天需要注意保暖和防护,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冬天特有的美景。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

《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济南的冬天》课堂笔记主题:济南市的冬季气候特点和文化风貌一、济南的冬季气候特点1. 温度低:冬季平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可达-10摄氏度甚至更低。

2. 干燥:冬季湿度较低,空气干燥,往往伴有大风天气。

3. 少雪:济南市冬季降雪相对较少,一般以零星小雪为主。

二、济南冬天的景观1. 泉水景观:济南以“泉城”闻名,冬天虽寒冷但泉水仍然流动,泉水在寒冷的冬天显得更加神奇。

2. 冰雪景观:尽管济南的冬季降雪较少,但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形成美丽的冰雪景观,如冰雪雕塑、冰灯等。

3. 温泉景观:济南市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冬天是享受温泉的好时节,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中感受到温泉的温暖和舒适。

三、济南冬季的文化风貌1. 温泉文化:济南的温泉文化历史悠久,冬天是人们享受温泉的最佳时机,也是传统的文化活动。

2. 冰灯文化:冬季,济南市会举办冰灯节,展示各种精美的冰灯作品,吸引游客和市民观赏。

3. 唱戏文化: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山东是戏曲之乡,冬季是观赏戏曲表演的好时机,市区的剧院会举办各种戏曲演出。

四、济南冬季的生活习惯和特色1. 保暖措施:冬季济南的气温较低,人们会采取一系列的保暖措施,如穿厚衣服、喝热饮料等。

2. 冬季美食:济南冬季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羊汤、麻花等,是人们冬季的美食选择。

3. 冬季活动:冬季,人们会进行一些冬季活动,如溜冰、滑雪等,丰富了冬季的生活。

总结:济南的冬天寒冷干燥,但泉水和温泉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

济南冬季的文化风貌丰富多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同时,冬天也是人们进行各种保暖措施、享受美食和参与冬季活动的好时机。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案(10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案(10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案(10篇)篇一: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立冬将至,寒意便迈着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天气一下子冷了许多。

北中国的冬天即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想起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

身处寒冬的人们总是渴望春天早日来临。

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确是面上含笑的,他们好像并不渴望春天早日来临,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啦,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著名写景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也许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整体把握1、走进作者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请看大屏幕,掌声请出老舍先生。

(投影作者简介,学生齐读)(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1930年,作者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

从此在山东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2、听录音,说感知,解字词。

就是这个对济南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听配音朗读课文。

(投影要求:注视画面、用心倾听、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济南的意境美。

)听了录音,你心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一句话说出来。

(学生活动,老师评价。

)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济(jǐ)南伦敦(dūn)镶(xiāng)贮(zhù)蓄水藻(zǎo)髻(jì)3、感知简析,展示才华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意境是相当的美,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思考题,请看投影,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投影展示)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学生合作讨论思考解决,教师板书:济南的冬天)请同学们把思考所得告诉大家,展示你的才华。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济南的冬天》同步阅读(pdf)(新版)语文版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济南的冬天》同步阅读(pdf)(新版)语文版

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乡韵自多情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

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

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

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

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

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

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大不容易。

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

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

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

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

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

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

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

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

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⑦乡亲乡韵自多情。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通用10篇)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通用10篇)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济南的冬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教学中要体现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变化进行描写这个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有关词语,特别是形容词的学习;模仿本文写法,练写短文《家乡的冬天》。

课型:自读课。

启发式,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解题。

1.板书: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老舍2.简介作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同时板书重点词。

(三)学生查字典。

查好的同学上黑板注音。

(四)讲析第1自然段。

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问方式。

1.你对冬天的景色进行过观察吗?冬天的气候特点有哪些?2.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3.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教师小结: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

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板书:气候温晴(五)讲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问题。

(1)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温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这一特点,并板书。

)(2)为什么要写济南人的感觉:“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使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比较映衬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暖和)2.学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1、2启然段。

2.写出“慈善”“宽敞”“澄清”三个词的反义词,并造句。

3.预习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用得贴切的形容词。

第二课时(一)检查课外作业。

(二)讲析3、4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3、4自然段。

2.提问:济南的冬天除了天气温晴、有山有水这两个特点外,作者说,这还算不上济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总结出这个特色吗?(小雪胜景)板书。

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0篇)

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0篇)

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0篇)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0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的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济南的冬天》听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觉得很熟悉吧!前几天,我在老师的帮助下,真正地阅读了这篇文章。

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

在老舍笔下的这篇《济南的冬天》真是栩栩如生。

就连我读着读着,也仿佛置身在济南的冬天下。

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当中,老舍先生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用他的那支神笔,以山、水为主描写对象,用了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

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

让人读后回味无穷,令人真的想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是不是很温情、暖和安闲。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似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当我阅读完这一句后,我就非常喜欢这一小段。

这段话写得很可爱。

老舍先生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

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再现了这一“理想境界”的明净,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冬天,在我眼里,在我笔下,是一个冷静、庄严、到处都是寒风吼叫的季节。

可是,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眼里,笔下,却是一个温情、暖和安闲的季节。

我不喜欢冬天,但自从我读了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后,我就开始喜欢上了冬天。

冬天,虽然是寒风吼叫,大雪纷飞。

但是,正是这个季节,能考严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意志力。

我喜爱冬天。

济南的冬天,能有温情的天气,真得算个宝地。

在老舍笔下的冬天的济南,更像张写意的水墨画,浓郁的情致浸透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读来有几点感受颇深。

没有真正被外界风光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

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

济南的冬天读后心得10篇

济南的冬天读后心得10篇

济南的冬天读后心得10篇济南的冬天读后心得1冬,被许多文人墨客所赞赏,从古至今写冬景名篇层出不穷,但只有老舍才把冬天具有的独特风格完全表现出来,济南的冬天更给文章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

读了老舍的文章,让我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济南冬天的美丽。

老舍的这篇文章让我身临其境,感到济南冬天阳光的温和,照在身上,仿佛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济南冬天的山十分可爱,远远望去一个个小摇篮,济南冬天的雪十分奇特,到处都是,像白花,像花衣,像薄雪。

济南冬天的水十分奇怪,反倒冒热气,像一块透亮的蓝水晶。

读了老舍这篇文章,让我深深了解了冬天,心不由的自已想去济南看一看,领略一下冬天济南的神奇风光,老舍把济南冬天的美景无一例外比喻化,拟人化,更加写出了济南冬天的迷人风光。

济南的冬天是美丽的,却又不灿烂,济南的冬天是多姿多彩的,却又不眼花缭乱,济南的冬天让人神往。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济南的冬天读后心得2当语文老师布置我们预习课文《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好奇心驱使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

然后便是一遍又一遍,连续读了这篇课文四遍!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确实好美、好美!老舍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词汇,但字里行间无不透过着老舍对济南的深爱,济南在老舍眼里简直是人间天堂!我记得他老人家曾说过“济南的秋天是诗意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从此你可以看出我们的先师是多么地喜爱济南!瑞士只占了一个夏天,西湖只占了一个春天,而济南确足足占了一个秋天和冬天!!可见济南在先师心目中的份量!在这篇文章里,老舍用了一个词“暖和而安适的睡着”很能体现出这篇文章的中心。

老舍在这篇文章里,运用了还几个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句,这个比喻句写得非常好:“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换醒。

”还有一个拟人句:“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不算出奇”这个重 要的过度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济南的冬天-知识讲解(1)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通过对比突出济南 的冬天的特点。 2.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绘济 南冬天的美景。
济南的冬天-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写了什么?怎样写?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 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 爱?
用比喻、拟人手法及从人们的感受三个方面
济南的冬天-知识讲(4)
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 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 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1、标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再读一读。
济南 (jĭ) 围了一个圈(quān) 着落 (zhuó) 薄雪 (báo) 看护 (kān) 贮蓄 (zhù)
救济 (jì ) 羊圈(juàn) 看着 (zhe) 薄弱 (bó) 看着 (kàn) 储蓄 (chŭ)
将对应的词义用线连起来。 北平 英国首都,多雾。 伦敦 即现在的北京。 设若 很明亮的天气。 响亮的天气 假如。 髻( jì) 这里的意思是清净。 看护妇 当时护士的俗称。 贮蓄 清澈明净。 空灵 存放、储藏。 澄清 在头顶或脑后束起来的发。
总结反思: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
景色会如此动人?
济 南 的 冬 天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运用修辞
写 景 文 章
情景交融
看谁的板书设计最好
巩固复习:
老舍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 舒庆春 舍予 名____,字___。 温晴 2、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____,作 北平 伦敦 热带 者通过济南和___、___、___ 的对比得出这个结论。 3、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 幅 阳光照耀的小山 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 薄雪覆盖的小山 _______和__ 城外远山 ______、 澄清碧绿的水 ______。
2、
济南的冬天
温 晴
与北平比,无风声——奇迹 与伦敦比,见日光——怪事 与热带比,无毒日(温晴)— —宝地
老城全貌: 有山有水, 暖和安适地睡着
济南的冬天-作者的描写手法
1、温情 2、阳光下的小山(或阳光下济南全景) 小雪后的小山 济南冬天的水 3、从第二段开始展开对济南冬天景物的描写。 具体方法是?
老舍
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 特点来写景的方法,领会文章融情于 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2. 通过朗读,揣摩,体会文章准确生动、 清新朴实的写景语言,体会作者对济 南冬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 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 京。老舍作品甚多,主要 作品有长篇小说: 《猫城记》《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话剧 《龙须沟《茶馆》等。
伦敦的冬天云遮雾笼<->而济南的冬天温暖响晴
3. 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比较
热带地方的冬天日光永远火毒响亮<->而济南的冬 天温晴舒适
比较的结果是:
济南的冬天-知识讲解(3)
1.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 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 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 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 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 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 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 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 任教时写成的。
老舍1936年在青岛
老舍故居
老舍书法
★预习检查:
5、作者把什么比作一张“小水墨画”? 怎样理解? 6、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写景顺序有什么 不同? 7、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 冻上”,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 写起什么作用? 8、文中最后一句写“这就是冬天的济 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我推荐……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推 荐给同学们,并说说你要推荐 的理由。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 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 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 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 逝世,终年67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 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 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无风(与北平比) 总写-济南的冬天
响晴(与伦敦比)
温晴(与热带比)
宝地(暖和安适)
地形(小山、围、圈儿、摇篮) 小雪后 山 分 写 景色 阳光下 在山坡上卧着 村 屋顶上卧着雪 不结冰 水 冒热气 水藻绿 柳照影 空灵的蓝水晶 小水墨画 秀气 冬 天 的 济 南
读读画画:
根据你的理解把文章内 容用一幅简单的图片画出来, 并说说你这样画的理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 何处? (l)妙在雪光、雪色;(2)妙在雪态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l)比喻 (2)拟人
济南的冬天-知识讲解(5)
第4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狭窄” ↔ “宽敞”
“卧”
“水墨画”
第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水的绿 水的清、亮
济南的天气。对比写法
2、抒了什么情?怎样抒?
赞美济南是个宝地。直抒胸臆
3、用对比有什么作用?
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以“奇迹”“怪事” 引出“宝地”
4、对比来自哪?
作者的亲身感受
济南的冬天-对比手法
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 1. 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比较
北平的冬天搅天风雪<->而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
2. 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比较
速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请用课文 (第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速读思考: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
了出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 上含笑的”?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在何 处? 4、作者把薄雪覆盖小山说成“一件 带水纹的花衣”,用意何在?
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喜欢?请试着用 自己的话描绘这幅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