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正义观的制度前提批判_谌林

合集下载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英国哲学家艾伦·伍德在1990年出版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正义理论的著作。

这部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和重新思考,对于我们理解正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提炼出一些观点和观点,对正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

伍德在书中指出,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和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概念是虚假的,它是资产阶级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控制。

马克思主张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

从这个观点来看,马克思的正义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解放和社会公平的要求出发的,他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公正和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现象。

伍德认为,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分析之上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等现象,决定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利益冲突。

在这样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概念必然是虚假的,它只是掩盖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幌子,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张要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以消除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从而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伍德指出,马克思的正义批判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为目标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概念是片面的和局部的,它只关注对商品和劳动力的交换关系,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实现。

马克思主张要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使人们不再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剥削和压迫。

从这个观点来看,马克思的正义批判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他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真正公平和正义,而不是狭义的商品交换关系和权利保障。

伍德认为,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前提的。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艾伦·伍德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政治哲学家,也是正义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他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书中,他对正义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批判。

本文将从伍德的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书中,伍德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理解是片面的,它将正义仅仅定义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合理与否,而忽略了对待个体的道德义务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伍德认为,正义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普遍的伦理问题,它涉及到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责任。

伍德还对自由主义的正义观进行了批判。

自由主义视正义为个人权利的保障和平等机会的实现,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

伍德指出,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忽略了社会背景的不平等和市场机制的不公正,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他批评自由主义的正义观缺乏对社会公正和共享的关注,仅仅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伍德提出了一种新的正义观,即“自由实体主义正义观”。

他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人自由和选择的保障,更是一种社会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

伍德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是基于社会的公正和共享的,社会应该提供公正的机会和资源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伍德主张通过调整市场机制和增加社会福利来实现正义,以平衡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

伍德进一步分析了正义的三个维度: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和反差正义。

实体正义关注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帮助。

程序正义关注决策过程是否公正,强调公正的规则和程序的建立。

反差正义关注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强调减少不平等和提供社会保障。

伍德认为,这三个维度是正义问题的核心,只有通过平衡这三个维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

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艾伦·伍德的一部著作,其中探讨了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和重新诠释。

在这本书中,伍德首先回顾了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并试图重新思考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重点分析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以及伍德对正义概念的重新诠释,从中探讨正义问题。

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之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观念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上的,它主要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正义概念被用来掩饰和合理化统治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提供了道德和法律上的合法性。

马克思还指出,正义概念的实质是建立在人们的交换关系之上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交换关系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而正义概念则是通过货币等价关系的形式来体现的。

正义概念实质上是建立在对等交换和个人私利之上的,它与共产主义的原则相悖,无法被视为一种真正的正义。

在这里,伍德对马克思的这一批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他指出了正义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特点和局限性。

伍德认为正义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严重扭曲,它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而是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利用和操纵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正义通常被用来维护和合理化资产阶级的统治,成为一种维护既定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

伍德指出,正义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践往往是表面化和虚伪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以正义概念来掩饰自身的私利和剥削行为,这种假正义不仅使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得以合理化,还会对社会公正和平等造成严重的障碍。

伍德认为,正义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需要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新思考。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英国哲学家艾伦·伍德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对正义问题的见解,并对西方对正义的理解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艾伦·伍德的角度来看正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并对正义概念进行重新思考。

我们需要了解艾伦·伍德对正义的定义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

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伍德认为,正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公平、平等、自由、权利等多种含义,而这些含义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伍德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正义观念的揭露和批判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观念是虚假的,它掩盖了阶级对立和剥削的真相,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之上的。

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假正义观念,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反思和改变社会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它为我们重新思考正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对正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时,我们需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生产关系和生活条件的变革,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面临种种阻碍和困难。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很容易被误解为一种对传统正义观念的否定,而实际上它更多的是要引导人们去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义正义的概念和内涵。

我们在重新思考正义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以期能够找到一种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正义观念和社会秩序。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英国哲学家艾伦·伍德所著的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正义问题的重要著作。

该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析和批判,以及对正义概念的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立场和看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以下从该书的几个重要视角来看,对正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和对资本主义正义观念的否定上。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异化和剥削现象,使得资本主义正义的主张变得虚假和虚伪。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揭示了其背后的剥削机制和不公正现象,从而对资本主义正义进行了否定。

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也包括对资本主义道德和观念的批判。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深受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影响,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利益偏见。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正义观念的虚假性和偏见性,主张建立起一种无阶级和真正公正的社会正义观念。

伍德还从国家和政治权力的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将正义问题归结为阶级斗争和政治经济结构的问题,主张通过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社会正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和政治权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无法实现真正的正义。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一本探讨正义问题的重要著作。

本书旨在通过分析马克思对正义概念的批判,揭示正义问题的本质和现实意义。

伍德认为正义是与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概念。

他指出,正义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资源分配问题的一种体现。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揭示了正义概念背后的阶级利益,指出正义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和利益而强加于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

伍德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基础,提出了对正义概念的新理解。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是虚假的,因为社会中存在剥削和压迫,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使得正义只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形成的幻觉。

伍德强调,真正的正义不仅仅是法律和道德的问题,更是对社会制度和权力关系的根本批判。

伍德对正义问题的讨论还从历史和经济的视角出发。

他指出,正义的实现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劳动条件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的研究,伍德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正义危机,并提出了实现真正正义的路径。

伍德的研究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下,社会不平等和正义问题仍然是热点话题。

伍德的批判理论为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正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他的研究呼吁我们从资本主义制度和权力关系的根源出发,通过变革社会结构和重建权力关系,实现真正的正义。

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一本对正义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重要著作。

通过马克思的视角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伍德揭示了正义问题背后的阶级利益,重新界定了正义的概念,并提出了实现真正正义的途径。

这本书对于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的正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艾伦·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她的著作《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对当代的正义问题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本文将从伍德的这部著作来探讨正义问题,并分析她对正义的批判和观点。

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伍德首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问题。

她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正义往往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的,它并不是真正的公正和平等,而是为了维护私有财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谎言。

在这样的社会中,正义往往是为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对工人阶级和贫困者不公平,是一种虚假的正义。

伍德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私有制密切相关。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化导致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利润,而工人则被剥夺了劳动价值。

这种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得正义成为了维护资本家利益的工具。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问题,伍德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批判。

她认为,要解决正义问题,就必须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私有制,建立起一种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劳动者是直接控制生产资料和自身劳动的,这样就能够避免剥削和不公平,实现真正的正义和平等。

伍德还探讨了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

她指出,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正义观念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他们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来宣扬正义,但实际上这种正义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利益的一种工具。

马克思对这种虚假的正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它是对真正正义的歪曲和掩盖。

通过对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正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她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虚假性和不公平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解决正义问题的关键。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是英国哲学家艾伦·伍德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其中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批判。

本文将从艾伦·伍德的观点出发,探讨正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意义。

伍德认为,正义不是一种超越历史和社会的普世准则,而是和具体社会形态密切相关的。

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正义的理解和追求都会有所不同。

正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在于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虚伪。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正义往往被控制阶级用来维护自身利益和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常常是虚假的,是一种掩盖剥削和压迫的伪装。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和权力而制定和宣扬的。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的批判,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虚伪进行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还在于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正义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正义应当是建立在全体人民的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应当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和人格发展要求的正义。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劳动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公共制度就是为了实现这种正义理念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被赋予了应有的尊严和价值,财富和权力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社会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正义。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正义现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正义理念和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正义虚伪和社会不正义现象进行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在对全新的正义理念提出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求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批判,实际上是在为人类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4 年第 3 期
所以是充分正义的 , 乃是因为它超越了 “ 机 会 平 等” 或 “ 程 序 公 正” 那 些 形 式 的 东 西 , 而将目标直接指向结果平等和实质 正 义 ; 它 破 除 了 “ 应 得” 或 “ 不 应 得” 的 财 产私有边界 , 在那里 , 没有任 何 不 应 得 , 凡 需 要 即 为 应 得 ; 这 个 正 义 社 会 之 所 以 能
一 、 作为研究方法进路的整体性原则
在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 解 中 , 整 体 性 原 则 之 不 可 或 缺 , 是 因 为 这 一 原 则 根 植 于准确把握马克思全部思想理论的根本旨趣的内在要求之中 。 在整体性原则看来 , 马克思 一 生 事 业 的 最 高 目 标 , 乃 是 追 求 一 个 旨 在 人 类 获 得 彻底解放的正义社会的实现 , 追 求 建 立 一 种 充 分 正 义 的 社 会 制 度 。 这 种 社 会 制 度 之
② ( 正义之倡导者的马克思的通常形象是虚幻的形象 ” 即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
, 不仅只能是一个价值 不正义的 , 马克思也从未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正义的王国 )
③ 判断 , 而且无法回应胡萨米关于 “ 被压迫者不能批评他所处的存在状况的不正义 ”
等致命诘难 。“ 塔克 — 伍德 ” 命题迷失于所谓 “ 客观文化 ” 的哲学分析之中 , 完全遗 忘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与价值 理 性 的 统 一 精 神 , 从 而 把 马 克 思 关 于 正 义 的 思 想 孤 立为价值中立的纯粹事实判断 , 因 而 其 所 描 绘 的 马 克 思 只 能 是 断 章 取 义 之 后 服 务 于 某种特殊需要的马克思 。 塔克等 人 迷 失 于 哲 学 分 析 的 结 果 , 只 能 是 把 马 克 思 对 资 本 主义制度设计的虚伪性所进行的 批 判 , 以 及 具 体 语 境 下 对 历 史 阶 段 性 的 局 部 正 义 和 形式正义的肯认 , 通过清除马克 思 思 想 的 价 值 立 场 和 阶 级 属 性 , 变 成 马 克 思 似 乎 认 同资本主义制度整体正义性的一 个 证 据 , 从 而 与 马 克 思 一 生 对 资 本 主 义 的 猛 烈 批 判 马克思反对马克思 ” 的 莫 须 有 的 思 想 矛 盾 。 这 种 高 级 形 态 的 对立起来 , 造成所谓 “ 断章取义 , 因其 “ 科学性 ” 外表而危害尤烈 。 简言之 , 对待马克思的 正 义 观 , 依 靠 “ 寻 章 摘 句” 或 “ 断 章 取 义” 不 仅 是 不 够 的 , 甚至是危险的 。 因为这既可能使我们遗 忘 马 克 思 真 正 重 要 的 思 想 洞 见 , 更 可 能
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社会正义
马克思对正义观的制度前提批判
谌 林
建基于对资本主义应得正义 的 制 度 前 提 批 判 , 落 实 为 对 共 产 主 义 完 全 正 义 的 图 景构画 , 马克思在其全部著述的批判性话语和建构性话语中阐述了自己的正义思想 。 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马克 思 有 没 有 正 义 思 想 , 而 是 马 克 思 正 义 思 想 的 独 特 品 格以及这种正义思想是如何得 以 构 建 的 。 要 证 成 上 述 观 点 , 就 必 须 彻 底 清 算 形 形 色 色的寻章摘句或断章取义的方法 论 立 场 , 确 立 贯 通 和 理 解 马 克 思 正 义 思 想 的 整 体 性 原则 。 这个原则一旦遭遇背弃 , 我们就极有可能将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孤立起来 , 使其支离破碎 , 彼此脱节 , 甚至造成 “ 马克 思 反 对 马 克 思 ” 的 混 乱 局 面 , 从 而 遮 蔽 或扭曲马克思思想理论的整体性和统 一 性 。 主 要 肇 始 于 “ 塔 克—伍 德 命 题” 的 有 关
、海南省教育厅项目 编号1 3 Y J A 7 2 0 0 0 3) 本文系教育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基 金 项 目 ( ( ) 的阶段性成果 。 编号 H s k 2 0 1 2 6 9 - j ① 关于 “ 塔克 — 伍德命题 ” 及其批判 , 参阅如下文献 : 威 廉 · 麦 克 布 莱 德 : 《 马 克 思、恩 , 王贵贤译 , 《 格斯与其他人论正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0 8 年 第 5 期; 王 玉 鹏、 冯 ,《 颜利 :《 马克思与正义 : 国外学者观点评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1 2 年第 4 期 ; 诺 , 姜海波译 ,《 曼 · 杰拉斯 :《 关于马克思和正义的争论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0 9 年第 — — 关于 “ ,《 历史漩涡中的正义能指 — 塔克 — 伍 德 命 题 ” 的 若 干 断 想 》 马 6 期 ; 周凡 :《 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1 1 年第 3 期 ; 等 。 ·1 7·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1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 0 1 2年,第1 0页。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 第 1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 0 0 9年,第1 8 5页。 , 何 怀 宏 、 何 包 钢 、 廖 申 白 译 , 北 京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2 罗尔斯 : 《 正 义 论》 0 0 9 年,第3页。 ④ ⑤ ·1 8· ,《 威廉 · 麦克布莱德 :《 马克思 、 恩格斯与其他人论正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0 8年 第5期。 , 初晓译 ,《 兰 :《 马克思的公正观 》 哲学译丛 》1 W. 9 9 1 年第 5 期 。
⑤ 但这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克思没有丰富 、 深刻和独到 ” 点当作独立自存的课题研究 。
的正义思想 , 甚至是反对或淡漠正义的呢 ? 研 究 马 克 思 经 典 文 本 可 以 发 现 , 马 克 思 正义思想的表达和建构无需仰仗 语 义 学 上 “ 正 义” 词 汇 的 使 用, 他 既 可 以 直 接 使 用 正义 、 平等或公正等词汇进 行 正 义 思 想 阐 释 , 也 可 以 使 用 自 由 、 权 利 、 分 配 这 些 词 汇 , 甚至使用资本 、 劳动 、 剩余 价 值 和 剥 削 等 这 些 经 济 学 词 汇 , 来 实 质 性 地 表 述 他 对正义的理解 。 即是说 , 虽然马克 思 在 字 面 上 确 实 没 有 多 少 专 门 关 涉 正 义 问 题 的 表 述 , 但其正义观却包含在他思想 理 论 的 整 体 当 中 , 包 含 在 其 论 述 各 种 问 题 的 方 方 面
④ 使我们曲解马克思 , 造成马克思不同意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那种可笑的局面 。
由此 , 对整体性原则的呼唤 就 成 为 题 中 应 有 之 义 。 我 们 将 避 免 空 泛 地 谈 论 这 一 原则 , 而是在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分析中彰显其价值和意义 。 在整体性原则观照下 ,
,《 兰 :《 马克思的公正观 》 哲学译丛 》1 W. 9 9 1 年第 5 期 。 : , R o b e r t C. T u c k e r, T h e M a r x i a n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I d e a, N e w Y o r k N o r t o n 1 9 6 9, . 3 7 . p y — — 关于 “ ,《 转引自周凡 :《 历史漩涡中的正义能指 — 塔克 — 伍德命题 ” 的若干断想 》 马 克思主义与现实 》2 0 1 1 年第 3 期 。 ④ “ 马克思本 人 对 他 未 来 的 学 生 利 用 他 的 思 想 感 到 愤 怒 , 以 至 于 他 在 生 命 将 尽 时 宣 称 : ‘ ’” ( , 王 珍 译, 北 有一点可以肯定 , 我 不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麦 克 莱 伦 :《 马克思传》 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1 0年,第4 7 3 页) ·1 9·
① 这一哲学命题 , 够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 是因为马克思基于 “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 ② , 将正义的最高目标直接指 向 “ 人 和 自 然 界 之 间、人 和 人 之 间 的 矛 盾 的 真 正 解 决”
亦即共产主义的实现 , 包 括 为 共 产 主 义 的 最 终 实 现 创 造 条 件 的 社 会 主 义 历 史 进 程 。 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中 , 完 成 了 的 自 然 主 义 等 同 于 人 道 主 义 , 而 完 成 了 的 人 道 主义也等同于自然主义 , 二者归 于 完 全 的 同 一 性 。 这 种 人 类 解 放 和 自 我 实 现 的 马 克 思正义观是在对应得正义论的历 史 扬 弃 和 超 越 中 获 得 的 , 较 之 应 得 正 义 论 具 有 不 可 , ③ 如果我们并不迷失在 同日而语的 优 越 性 。 既 然 “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 要 德 性” “ 寻章摘句 ” 和 ”“ 断章取义 ” 的 方 法 论 雾 障 之 中 ( 假设寻章摘句和断章取义在技术 , 那么 , 在整体上把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理解为关于始终追求实现正 上确实堪称方法 ) 义社会的正义理论 , 就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 。 坚持整体性原则必须反对 “ 寻章摘句 ” 和 “ 断章取义 ” 这两种碎片化研究方法 。 就寻章摘句而言 , 研究中援引文 献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 但 如 果 离 开 对 一 种 思 想 的 整 体 把 握 , 而陷入机械刻板的语义 学 搜 寻 之 中 , 那 就 不 能 不 说 是 误 入 歧 途 。 比 方 , 众 所 周 知 , 马克思没有字面上专门讨论正义的著 作 和 篇 章 , 甚 至 正 面 论 及 “ 正 义” 或 “ 公 正 ” 的地方也极为少见 。 美国学者 麦 克 布 莱 德 在 一 篇 专 门 讨 论 马 克 思 正 义 思 想 的 论 也许会 有 这 么 一 天 , 我 们 用 一 部 精 密 的 扫 描 装 置 来 搜 寻 他 ( 指马克思 文中指出 :“ — — — 引者注 ) 的著作中出现的所有涉及正义 一 词 的 例 证 。 我 确 信 搜 寻 的 结 果 将 会 非 。 ④ 波兰学者 W. 常少 ” 兰 更 是 认 为: “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把 ‘ 公 正’ 的 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