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24 最后一分钟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
3.拓展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从香港人民、祖国大陆人民、国际社会等角度,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教师情。
2.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祖国对香港的关爱和香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生理解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 人教新课标 (5)

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 人教新课标 (5)

三、再读全诗,抒发情感
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午夜。香港,
颜色密码:白色一起读 黄色女生读 绿色男生读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我来填填:
香港于( )年( )月( )日回到祖国
的怀抱,并设立了(
)。
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4 最后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文中的拼音读准本课5个生字 及组成的词语。
2.通过借助搜集的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带着 这种情感朗读诗歌。
一、自读全诗,初步感知
自读提示: 出声读全诗,读准字音,把句子
读通顺,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 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 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 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4课《最后一分钟》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4课《最后一分钟》ppt

至此 ,英国通过刺刀、洋枪与 大炮的野蛮征服,实现了对中国香港 地区领土的占领。
1860年10月24日,在武力威逼之下,清政府与英国
签订屈辱的《中英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最后一分钟
• 当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 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眼珠在缓 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
紫荆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 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 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 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可入 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 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 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 型雕塑,高6米,重70吨, 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 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 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 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4 最后一分钟
主讲:周春燕
授课班级:五(1)班
最后一分钟
24 最后一分钟
最后一分钟
想一想: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2、“叩问”怎样理解? 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
1、“让我拉住你的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最后一分钟
想一想: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 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么?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挺直的中国人 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 发黄的旧条约。)
最后一分钟
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
最后一分钟
读了诗、看了短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
最后一分钟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最后一分钟
东方明珠风采
24 最后一分钟
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祖 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 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 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 豪、喜悦,所有的泪珠在缓缓地流淌; “使大每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 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 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4.最后一分钟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4.最后一分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时间】2016年11月17日上午【执教人】徐树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诵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香港》,这节小诗说的是什么?2、你可知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背靠中国大陆,面朝南海,是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更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航道。

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

150多年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颗东方明珠落入了英国强盗之手。

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

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初读诗歌1、放声朗读,边读边想:每个小节主要讲什么?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正音)叩问脊梁硝烟深入骨髓悄然落地3、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指名分小节读,并试着归纳每节的主要意思)全诗共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子最后一分钟∣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子最后一分钟∣人教新课标

《最后一分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叩、刹、硝、髓、铸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英国,在1842年8月29日,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在1860年10月,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交给英国管辖,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

英国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最后一分钟,我们发出的心声。

2.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1. 出示香港图片,感受我们的祖国的一部分。

2.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音频范读课文,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3.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首诗描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4.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叩问刹那硝烟骨髓铸进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骨髓: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1.用4个字概括每小节。

第一节:等待回归第二节:升旗仪式第三节:回顾历史第四节:展望未来2.等待回归:(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4.最后一分钟

虎门销烟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暗示着什么?
香港这颗美丽的“东方之
珠”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更加 灿烂夺目。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 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米字旗徐徐降下……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手 捧 刚 刚 降 下 的 英 国 国 旗 , 彭 定 康 神 情 黯 然
香港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 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 。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 龙半岛尖端, 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 .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 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 片土地以及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 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义务教育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课件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课件

1.品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
意义段? 2.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核心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是在哪些地方?每一次表达的情 感有什么不同?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2.第二节连续的几个“是”写出了什么?
3.第三节“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中,“痛苦”和“欢乐”分别指什么? 4.“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第一朵紫荆”暗示着什么?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 历史意义的特;认真地听。
造句:课堂上我们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造句:香港大门前巨大的紫荆花雕塑,是全中国的 人民对香港的叩问与祝福。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 节、骨气。 造句:无论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都要挺起脊 梁做人。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ǎo)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 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
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发黄的旧条约”指
的是什么?为什么脸上会有泪珠在缓缓流淌? “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 香港界址专条》。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来的
理解词语
刹那: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短。
造句:刚才还面带笑容,刹那间怒目圆睁,大发雷霆。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造句: 踏上这块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造句:凛冽的寒风侵入骨髓,哨兵却如钢铸一般一动不动地
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理解词语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7.24 最后一分钟 课件1(共10张)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7.24  最后一分钟  课件1(共10张)

虎门销烟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兼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学习提示:
请选择诗歌中最让你热血沸腾的 一个或两个小节,运用你已有的学习 方法和同学合作学习,注意体会含义 深刻的诗句,写下你内心的感动,读 出你奔涌的豪情。
自学建议:
1、第一小节中写到香港的“风雨归程”, 你是怎样理解的?
2、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3、第三小节写到了哪些历史事件?分别是 怎样的?
4、第四小节写的是什么?让你想到了什么?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兼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暗示着什么?学习了课文,你源自懂些什么? (体会到什么?)❖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 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 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 一遍。
风雨归程 微微颤抖 刹那 铸进
万众欢腾 一缕硝烟 骨髓
叩问
悄然落地
交流讨论: 你觉得这是 最后一分钟. 的
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 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 散尽;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 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 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 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欣赏图片
香港迪士尼游乐园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bào),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ní ng)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dàn)着我的骨肉,
香港(因香江而得名)的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祖国 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董建华先生当选为香港特 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 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 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 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 志之一。香港回归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 人民的全面支持下,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 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 中心的作用。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香港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 。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 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942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 香港被日本占领。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投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 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咽(yàn)着我的脂膏(gāo);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崭新的日出”
“世纪的钟声”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 紫荆……”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