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地铁上盖逆作法应用简介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7T05:15:39.77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0月19期作者:夏敢[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内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此时代背景下,就需要重视城市内部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设夏敢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00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内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此时代背景下,就需要重视城市内部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设。
其中,以地铁项目工程为基础的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具有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工程建设效率的目的。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逆作法原理,围绕该项施工技术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成槽施工1.盖挖逆作法的应用原理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从地面开始向下建造基坑围护结构和中桩柱,再从地面组织开挖作业,直至挖掘工作进行到主体结构顶板地面标高位置。
整个过程中,应该将没有经过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就能够形成稳定性良好的顶板,使其成为重要的地下结构。
在整个维护结构中,顶板的支撑作用良好具有强化维护结构稳定性,避免顶板向基坑内变形的作用。
然后,在顶板处进行回填土作业,能够使道路快速恢复至原来的状态。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顶板覆盖下进行开挖作业,开挖顺序从上至下进行,这也就是盖挖逆作法的由来[1]。
2.盖挖逆作法的应用优势(1)占用地面的时间短。
顶板成型且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就需要进行土方回填作业,之后才能够恢复现场交通。
尽管整个过程会占用到部分地面,但是占用时间短,对地面生产活动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活性强。
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比如,右分幅法以及分段法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现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工法

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工法一、前言1、工艺工法概述盖挖逆作法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地区修建浅埋地铁车站,尤共是修建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地铁车站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修建地铁车站的多种工法中,盖挖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而其中的盖挖逆作法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施工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
其路面敞口作业时间较短,对工程周边的商业及交通环境影响较小;其立柱结构本身作为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分为钢管桩(柱)、H 钢桩(柱),刚度较高,可显著减小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施工方法分为打入法(精度低)、湿作业钻孔安装法(有地下水时,精度居中)、干作业钻孔安装法(精度高)。
盖挖逆作法造价介于明挖与暗挖之间,较为低廉。
本工法采用钢管柱作为支撑,湿作业钻孔安装法进行阐述。
2、工艺原理盖挖逆作法工艺的原理是先施工围护体系(桩、墙)和顶板的承重体系(中间柱),开挖土方至顶板结构底高程后,施做顶板并恢复周边环境,在顶板的防护下,依次开挖土方和自上而下施做结构,最终形成完整的永久结构。
当顶部支护体系形成后,暗挖和盖挖二者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二、工艺工法特点1、优点1.1 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小。
1.2 临时支撑少,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
1.3 主要施工作业均位于地下,对地面和地下环境的影响很小。
1.4 在稳定的支撑体系下作业,安全风险较低。
2、缺点因工艺原因,盖挖逆作法亦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体系的不利影响比顺做法严重;结构体由上向下施作,施工缝多。
由于混凝土结构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与下沉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缝,对结构的刚度、耐久性、防水性均产生不利影响;多数交汇于同一节点的工程构件非同步施工,其连接精度控制难度较大;层板一般采用土模施工,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三、适用范围商业繁荣、建筑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域或交通枢纽地区、软弱地质地区、跨度比较大、无法用锚索施工的地铁车站。
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工法

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工法盖挖逆作法是一种高效的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它可以在城市中心或交通繁忙的区域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盖挖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优点,以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盖挖逆作法、地下工程、施工工艺、优点、应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城市中心或交通繁忙的区域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传统的明挖法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影响,而盖挖逆作法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那么,什么是盖挖逆作法?它的施工工艺和优点是什么?盖挖逆作法是一种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在工程底部先进行支撑,然后从上向下逐层开挖,同时从下向上逐层建设支撑结构,直到完成整个工程。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包括:1、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小。
盖挖逆作法采用逐层施工的方式,不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和临时道路,可以减少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2、工期短。
由于采用了上下同步施工的方式,盖挖逆作法的工期相对较短,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3、安全性高。
盖挖逆作法在施工过程中有完整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地面沉降和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盖挖逆作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在工程底部进行支撑结构的施工。
2、从上向下逐层开挖,同时从下向上逐层建设支撑结构。
3、在每层挖掘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测和支撑结构的调整。
4、完成最后一层支撑结构的施工后,可以进行顶板的封顶和结构物的建设。
盖挖逆作法在地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管道等。
例如,在北京地铁建设中,盖挖逆作法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和区间的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盖挖逆作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地下工程建设中,盖挖逆作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逆作法施工工艺逆作法施工工艺:一种创新型的建筑技术逆作法施工工艺是一种创新的建筑技术,它与传统的建筑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
逆作法是在地下工程中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与传统的从上至下的施工方法相反,因此被称为“逆作法”。
盖挖逆做法施工工艺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2 . 缺 点
封 闭。施 作车站 内部结构、顶板防水及保护层、车
站压 顶梁 ,拆除军用梁 恢复交通路面 ,车站土建旌 工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四 、 应 用实 例
I Ab s t r a c t 1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a u t h o r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c o v e r d o wn e x c a v a t i o n , c o mb i n e s wi t h t h e c o ・
m p l e t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m e t r o p r o j e c t , b a s e s o n t h e a c t u a l c o n s -
o b l e ms o f he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s u b wa y s t a t i o , a n n d a c c o r - d i n g t o t h e p r a c t i c e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e t r o c o v e r e x c a v a t i o n , S U -
盖挖逆作法在我国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盖挖逆作法在我国地铁工程中的应用一、啥是盖挖逆作法呢?简单来说呀,盖挖逆作法就像是盖房子的时候倒着来。
普通的建筑施工可能是从下往上一点点建,这个盖挖逆作法呢,是先把地面上的部分盖好,就像是给地下工程先戴了个帽子。
然后再从这个“帽子”下面开始向下挖,一边挖一边做下面的结构。
这就好比是先把屋顶盖好,再慢慢盖房子里面的墙和地板一样。
二、为啥在地铁工程里用它呢?1. 对地面交通影响小。
你想啊,要是修地铁的时候直接在马路上挖个大坑,那交通不得瘫痪啦?盖挖逆作法就不一样啦,它先把地面的盖子弄好,这个盖子就可以当作临时的道路,车照跑,人照走,就不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太大的麻烦。
就像给地面交通铺了个保护垫,让大家还能正常生活。
2. 安全系数高。
地下工程可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城市里,周围都是高楼大厦。
盖挖逆作法因为是从上面开始做,就像是给地下工程先打了个保护伞。
上面的结构稳定了,再往下挖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塌陷之类的危险情况。
就像有个大哥哥在上面保护着下面施工的小弟弟一样,可安心啦。
3. 对周边环境友好。
地铁周围可能有很多居民楼或者商业区。
如果施工方法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建筑,比如说造成地基下沉之类的。
盖挖逆作法因为施工比较稳定,就不会轻易去打扰到周围的邻居们。
就像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到人家附近做客,但是不会给人家捣乱。
三、盖挖逆作法在我国地铁工程中的实际例子。
在好多大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呢。
比如说上海的某条地铁线,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就采用了盖挖逆作法。
那里可是寸土寸金,人多车多。
采用这个方法之后,地面上的商店还能正常营业,路上的车也不会堵成一团。
还有北京的一些地铁站点,因为靠近古建筑或者重要的设施,盖挖逆作法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助手,既把地铁工程顺利推进了,又没有对那些重要的东西造成破坏。
四、它的一些小缺点呢?虽然盖挖逆作法有好多优点,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啦。
它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就像一道特别难做的数学题,需要很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施工团队才能搞定。
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

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铁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本文通过对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介绍和分析,探究了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应对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城市地铁,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优势,不足,改进。
一、绪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铁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地铁车站是地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建设涉及到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人们的出行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城市地铁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空间受到限制、施工给地面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本文对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旨在探究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应对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城市地铁建设中的施工难题,推进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建设。
二、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车站场地上建设外壳结构,即车站盖,然后将地面出土挖掉内部结构,即车站挖空,这种施工方式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市民出行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减少对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干扰。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减少对地面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并且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2. 缩短施工周期。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并且减少一些工程变更和施工期间造成的问题。
3. 减小对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影响。
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能够减少对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影响,降低施工期间的事故风险,并保护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整性。
三、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具有众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优势:1. 加速施工进度。
盖挖逆作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例

盖挖逆作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盖挖逆作法的原理、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全方位的阐述了此施工方法,采用盖挖法施工,能有效缩短局部施工占地时间、缓解了交通压力。
【关键词】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高层建筑地下室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地下工程建设(地下室、地铁车站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起。
在多数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均采用传统的正作法程序,即:开挖基坑——施工基桩——施工底板——施工地下室竖向构件——施工地下室梁板。
地下部分施工耗费的时间往往占据整个工程相当大的比例。
近几年来,一种“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
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多层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及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采用。
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区及交通复杂的车站等闹市区的地下工程施工。
逆作法要先开挖顶板土方,挖深到顶板底,然后施工顶板结构,随后进行顶板以上路基和市政管线施工,并修复道路、恢复交通。
其余主体在地下暗挖施工,依次完成柱子、墙板、底板结构。
地下施工要在地面道路两侧设置出土口(兼材料进出口),除了出土口外,地下施工基本不对路面交通造成影响。
下面我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该工法的特点以及运用。
1、盖挖逆作法运用于地铁车站建设1.1施工特点先沿车站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主要有以下优点:1)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2)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3)盖挖逆作法施工一般不设内部支撑或锚锭,施工空间大;4)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暴露时间短,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
盖挖逆作城际车站施工工法

盖挖逆作城际车站施工工法
盖挖逆作城际车站施工工法是一种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地区修建地铁车站的有效方法,特别适用于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地铁车站。
以下是该工法的主要特点:
1.施工顺序:先在地表面向下做基坑的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然后
开挖表层土至主体结构顶板底面标高,利用未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浇筑顶板。
顶板可以作为基坑强有力的横撑,以防止围护结构向基坑内变形。
待回填土后将道路复原,恢复交通。
以后的工作都是在顶板覆盖下进行,即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并建造主体结构直至底板。
2.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柱或H钢桩作为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
立柱
结构本身作为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其刚度较高,可显著减小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
3.施工方法: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方法包括打入法(精度低)、湿作业
钻孔安装法(有地下水时,精度居中)和干作业钻孔安装法(精度高)。
其中,湿作业钻孔安装法常用于钢管柱的安装。
4.优缺点:盖挖逆作法的优点包括结构本身用作支撑,刚度大;适
用于任何不规则形状平面或大平面;可以缩短工程的工期;减少施工费用等。
缺点包括立柱承载力要求高;需在顶板处设置临时孔,对顶板加强措施;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需要控制地基回弹量等。
总之,盖挖逆作法是一种有效的城际车站施工方法,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和工艺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环境地铁上盖逆作法应用简介
摘要:紧邻地铁站和老旧居民楼,周边管线复杂,对基坑稳定和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非常高,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的同时可以保证基坑安全和周边环境。
关键词:复杂环境;地铁上盖;逆作法;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同时方便百姓生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修建到地铁站和老旧小区附近。
为了不影响地铁正常运行同时保护老旧小区的结构安全,往往采用逆作法施工工艺。
作为施工企业,不仅仅要对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完善,而且要加强管理建设,施工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轨道交通18号线国权路站上盖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283街坊,东至居民小区,南至国权路,西至四平路,北至居民小区。
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为696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882.2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0185.2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8697平方米)。
项目地上部分采用钢结构,其中2#楼坐落地铁以及项目两个基坑之上,项目基坑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面积约3768平方米,拟建二层地下室。
基坑开挖深度约11.05m,属于深基坑。
基坑东侧及北侧为居民小区住宅,距离基坑最近处仅6.1m,西侧四平路下为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区间隧道,距离基坑最近处为27.9m;基坑南侧紧邻轨道交通18号线国权路站(在建),地铁监护标准为特级。
2周边环境概况
1、场地内拟建物位置处主要为空地,局部有活动用房,场地地表覆盖较厚
水泥地坪。
场地西侧距四平路约13m;场地西北侧距北侧住宅约3.5m,北侧距住
宅约7.8m;场地东侧距住宅约9.5m;场地南侧局部与轨交18号线国权路站重叠,拟建地库与地铁站地下相连通。
2、拟建场地施工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地铁线路的保护要求成为重要
的环境制约因素,各类基础及基坑围护工程施工需慎重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及其
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 施工技术要点
逆作法是利用地下结构自身的抗平衡能力对基坑坑壁形成支撑,以保证坑内
土方的开挖,同时完成地下结构的自身施工,其施工顺序是自上而下进行,地下
结构、基坑支护以及因逆作而带来的特殊要求,都需要在结构设计中解决。
3.1设计中的逆向思维
传统设计中是自下而上的作业模式,但是逆作法是完全相反的,是自上而下
的施工模式,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场材料运输和吊运的便利性,出土口的布
置要相对均衡,尽可能避免在地下大量倒土,同时也要兼顾后期补洞的方便性,
减少渗水的可能和补洞的工作量。
3.2 地连墙施工控制要点
地连墙在施工之前应与设计沟通,建议将地连墙整体外扩10cm,以减少后期
剔凿的工程量,特别是像上海这样地址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很容易出现雍包的情况。
新旧地连墙在施工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接口处理,地连墙的外侧需要用MJS
工法桩喷搅,尽可能减少后期渗漏问题。
3.3 钢管柱吊装的垂直度控制
与一般传统做法不同,逆作法施工工艺特殊,很多钢管柱在地下室施工阶段
作为临时支撑来承载上部结构,在地下室水平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开始施工竖向
结构,钢管柱又作为永久结构使用。
所以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要求很高。
在吊装过
程中特别注意垂直度的控制,在地面洞口需放平调垂架,调整好之后进行钢管柱
吊装,此时需用激光调垂仪随时进行复核,待钢管柱下放完毕后需用全站仪进行
复核。
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有专人指挥,以免在罐车碰撞调垂架,导致钢管柱歪斜。
3.4 地下室楼板梁与地连墙的连接
在逆作法工程施工阶段,内衬墙尚未施工,本项目边跨的楼面梁一端支承在
钢管柱上,另一端则需要支承在地连墙上。
原设计的思路是通过预埋钢筋和预埋
接驳器来连接,但是由于地连墙施工时定位的不可控制性,所以不建议采用这样
的方式。
同样,由于通过植筋的方式来连接难以绑扎圈梁钢筋,所以根据相关规
范修改为采用吊筋连接地连墙和圈梁的方式。
3.5 土方开挖技术
逆作法想要顺利施工必须要有可靠的土方开挖技术,如果土方开挖不合理的
话将会导致出土难度急剧加大,导致施工困难,影响施工周期,并且影响施工质量。
因此对施工作业区域要进行合理划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调整主体结构需要,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并且要合理安排地下室顶板布局。
开挖之前务必保证降水
施工到位,地下室土方开挖时要注意土方开挖深度,在首层开挖时注意开挖深度
一般不建议超过3m,特别是针对临近危旧居民楼和地铁区域。
在二层开挖时需要
注意进行二级放坡,避免出现塌方等问题。
并且要及时组织工人和材料进场,尽
可能快地形成对撑减少变形。
3.6 节点处理技术
逆作法中节点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性技术,原设计采用可焊接套筒进
行钢柱和钢筋的连接,由于钢柱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倾斜或扭转,所以采用
可焊接套筒往往难以施工,所以要建议设计改为采用搭接板的形式进行连接。
这
样的方式方便快捷但是焊接工作量很大,可能会延误工期,所以要及时组织足够
数量的电焊工进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钢管柱中部分后期需要割除的钢管柱外
包混凝土柱尺寸较小,所以柱钢筋若遇到无法插入的情况需要及时给钢板上割孔
方便插入柱钢筋。
3.7 防渗漏技术
在逆作法施工中需特别注意防渗漏处理,针对地下室底板防水建议采用预铺
反粘高分子防水卷材,该卷材可以湿铺对施工作业环境要求比较低同时达到一级
防水的要求。
针对地下室外墙原设计采用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根据相关规范
该设计无法满足防水要求,建议在原有防水的基础之上加上防水毯,并且在施工
水平结构时每一层均需要上返安装止水钢板。
后期施工竖向结构时需要分段施工
并且在下挂梁上口部位固定遇水膨胀止水条。
在封堵地下室顶板时特别要注意防渗漏处理,在出土口部位封堵时需要在其
周边固定遇水膨胀止水条,针对浇筑孔部位预埋的时候建议采用波纹管预埋,不
建议使用PVC管,同时封堵时需要分两次进行封堵,采用高一强等级的膨胀混凝土,在第一次封堵之后需要蓄水检查是否存在渗漏的问题,如果有渗漏的情况需
预先用防水涂料处理之后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
3.8 竖向结构施工
在竖向结构施工时注意钢筋采用“一体式”连接,这样可以减少钢筋的浪费。
内衬墙在施工时需采用单边支模的形式,所以在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需要预埋
钢筋,方便后期作为单边支模的斜抛撑同时搭设操作架,方便泥工振捣。
在浇筑
之前需要准备较小的振动棒,特别是针对框架柱的浇筑尤其需要注意采用小型振
动棒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逆作法施工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依靠地下室外墙作为围护墙,地下室现浇的楼板作为围护墙的支撑结构,使得结构在受力更加合理,不仅
能省去明挖法所需的大量支撑结构体系,还能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极大的提高土地
的利用率,而作为地铁上盖的项目,采用逆作法施工,完全符合项目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姚大庆.逆作法土方开挖施工的应用与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2(01)
[2] 徐至钧,赵锡宏.逆作法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作者简介:
储瑞东(1992.02-),男,本科,工程师,建筑施工,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