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这历史的长河里,我国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道路、桥梁的修建和车辆制造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道路交通对于繁荣经济和交流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道路和桥梁建筑,在世界曾处于过领先地位,在世界道路交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公路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到200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8.37万公里。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陆开始新建高速公路。

20多年来,陆续投入运行的主要高速公路有京石、京津塘、沈大、合宁、济青、开洛、广深、太旧、合芜、成渝、沪宁、沪杭、桂柳、呼包、哈大、泉夏、石安、安新等线路,到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39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为汽车快速、高效、舒适地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和科学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世界上修建高速公路最早的是德国。

早在1928年至1932年就建成了从科隆至波恩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从1959年至1970制定了三个四年建设计划,开始了公路的大发展。

德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为1.1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美国于1937年建成了加州高速公路。

国会于1956年通过了立法,正式开始全国高速公路网(州际与国防公路系统)的建设。

至1993年,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8.75万公里,为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国家。

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国、法国、俄罗斯等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的高速公路网。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其中拥有1000公里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除前述国家及我国以外,还有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南非、比利时、韩国、墨西哥、奥地利、澳大利亚等。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高速公路设计开题报告1沥青路面设计概要世界各国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可分为经验法和力学―经验法两大类。

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采用弹性层状体系作为力学分析基础理论,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整体沉降(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以疲劳效应为基础,处理轴载标准化转换与轴载多次重复作用效应。

路面工程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本地区实践经验,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对可选方案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设计中通过对不同基层材料组成设计试验,确定最佳设计配合比,以减轻路面的早期反射裂缝、卿浆等破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面层应注意高(低)温下的稳定性、耐久性、抗滑能力和抗渗能力,设计中通过面层结构的材料的合理选材、骨料的合理级配等措施,另外,合理、慎重的使用SMA、改性沥青等新材料、新技术,改善路面整体使用性能。

然而,对于现有的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主要是以经济为主,并没有考虑到道路的重载、超载以及交通量的迅速发展,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一条能既能符合交通需求,也能满足经济效益是道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2选线设计要点公路路线设计及选择时,应尽可能地利用荒坡、荒地、滩涂等荒芜土地,而少占耕地、少拆迁,一般来说,会根据沿线具体情况,来选择选线的侧重点。

对山区的公路来说,一般主要考虑了地质灾害的可治性以及发生后的处理费用等,而忽略了保护耕地资源,增加了工程中的耕地占用量;同时,山区耕地形状一般极不规则,如果修筑公路,会使其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因此在路线选择时,要充分顺应地形、地貌,确保山体平衡体系不被破坏,避免大挖大填,加强桥梁隧道的设计,使路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相对山区来说,平原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好的多。

然而平原地区有大量的耕地、房屋,一旦修筑公路,就会占用大量的耕地,甚至造成拆迁。

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交通中,双车道线技术已经成为了必备的交通设施。

汽车双车道线的作用是在路面上设置黄色实线或白色虚线,将道路分为两个车道,以便于车辆行驶和管理。

双车道线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路面安全性、优化车流量和减少交通拥堵,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汽车双车道线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我国,双车道线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施工难度较大等。

因此,加强对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汽车双车道线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提高双车道线技术的应用水平,在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1. 双车道线技术的概念和分类本部分主要阐述双车道线技术的基本概念,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以及不同类型中的施工标准和规范。

2. 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现状本部分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汽车双车道线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本部分主要根据国外和国内的标准和规范,制定合理的汽车双车道线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4. 案例分析本部分将对多个实际工程中的汽车双车道线工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优化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图书馆、网络和资料中心的文献,了解汽车双车道线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

2. 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汽车双车道线工程,了解其施工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文献调研提供实证依据。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找到规律、总结经验,提出结论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总结汽车双车道线技术在我国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法。

2. 制定合理的汽车双车道线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提高双车道线技术的应用水平。

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

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

1 绪论毕业设计是综合应用大学四年所学道路交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来完成一个工程实例的全过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总结、深化和拓展过程。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K64+000~K66+000),此设计路段,是湖南省内运输主干线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运输任务。

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湖南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IV5),大陆季风型湿润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500mm,春夏多暴雨,4~8月份年降雨量子60%以上,8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年平均气温16.5ºC一月份最低气温4.3ºC,七月份最高气温29ºC。

全线按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修建,设计车速为100km/ h。

路基宽度为33m。

路幅划分方式为:中央分隔带3.00m,土路肩为2×0.75m,硬路肩为2×3.0m,行车道为6×3.75m。

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路线所经地区为河湖相冲积平原地貌。

沿线水田分布广泛。

土质主要为高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及粘土质砾,少量高液限粘土。

沿线砂石丰富,砂质好,石料主要为石灰岩,质量可靠,运输便利。

在设计过程中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并参考有关设计资料,贯彻“以人为本,结合安全、经济、耐久、环保”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路线纵面线型设计、路基一般设计、防护设计及路基综合排水设计、路面结构及排水设计、路段沿线涵洞和通道设计等。

并运用了路面设计软件HPDS2003、公路综合设计软件Hard2006、桥梁设计软件为桥梁通、造价软件为同望概预算软件等辅助设计完成了在工程上可行,在结构上可靠,在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

总之,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已学的课程,并能查阅资料、专业文献,熟悉、理解和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设计规范。

诚然,该设计也有些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

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

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路桥梁毕业开题报告1题目:山东省马莱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一、课题名称《山东省马莱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是我们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这也是对我们大学4年所学知识的一次最重要的检验。

二、设计背景我国公路建设方面成就十分显著。

我国的高速公路从1992年的652公里增加到20xx年的13.1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有16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其中山东省突破3000公里,江苏、广东省突破20xx公里,河北、山西、辽宁、浙江、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云南、陕西13个省突破1000公里。

公路的技术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国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了86.89%,比上一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技术等级公路达到18.9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3.48%,分别比上一年和“八五”末增加0.96个和5.2个百分点。

公路路面等级进一步提高。

到20xx年底,全国有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5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路面铺有沥青、水泥的等级公路达到13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8.7%。

拥有二车道及以上的宽阔好路有22多万公里。

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里程达到59.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比重达到42.5%,比上一年增加1.6个百分点。

三、设计内容基本概况马站至莱芜段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公路青岛至红其拉铺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高等级公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莱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和发展、打通青岛市向西出口通道的重大举措。

本路段起点桩号K126+000,终点桩号K226+400。

公路施工方案开题报告

公路施工方案开题报告

公路施工方案开题报告公路施工方案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公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加,公路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公路施工方案的优化与改进,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二、问题陈述公路施工方案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流量、施工成本等。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时间过长、施工成本高、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公路施工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公路施工方案,找到一种优化的方案,以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期管理能力;2.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缩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收集公路施工方案的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综合分析;2.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和比较;3. 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施工方案的实际效果和问题。

五、研究内容1. 公路施工方案的规划与设计1.1 地理环境因素对公路施工的影响1.2 交通流量对公路施工的影响1.3 施工成本与效益的平衡2. 公路施工方案的施工管理2.1 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与控制2.2 施工队伍的组织与管理2.3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供应与管理3. 公路施工方案的环境保护3.1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3.2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3.3 施工结束后的环境修复与保护六、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提出一种优化的公路施工方案,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保护环境;2. 提供一套科学的公路施工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3. 推动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公路建设水平。

七、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两个月):收集公路施工方案的相关资料和案例,进行综合分析;2. 第二阶段(三个月):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和比较;3. 第三阶段(一个月):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施工方案的实际效果和问题;4. 第四阶段(两个月):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在该地区设计一条二级公路,从而改善鹰潭各地区之间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满足地区之间迅速增长的交通之间的要求。

鹰潭该地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该公路必定会存在高填陡坡及桥涵等。

要求我们充分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公路有关技术标准及定额,进行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技术分析;培养和训练我们的专业设计能力、独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需完成利用收集的资料、处理数据、设计计算、编制图表、书写文字说明(一律打印),部分内容必须手工完成以增强学生的设计理念,大部分内容需上机完成,以增强我们的计算机及相关程序的运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担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

中国的乡村公路发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乡村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发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筑路材料、机械和桥梁建设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筑路材料方面目前有砂石骨料、各种性能的水泥、沥青、钢筋、砖等传统材料,交通运输对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就迫使传统材料改性,如改性沥青就能更好适应温度、弹性方面的要求。

现在工程上越来越用到工厂化生产的材料,如防水板、止水带、预应力钢筋、支座等。

新型材料也逐渐地用在工程上,在某些岩土工程处理方面就会用到溶液浆液,诸如水玻璃类、木质素类。

路基施工技术开题报告

路基施工技术开题报告

路基施工技术开题报告路基施工技术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建设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道路的基础,也就是路基施工技术,对于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二、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 路基施工技术对道路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它承受着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如果路基施工技术不合理,会导致路基不稳定,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路基施工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路基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生态破坏的程度。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等,都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1. 土方开挖与填筑。

在道路建设中,土方开挖与填筑是最基本的工程环节。

通过合理的土方开挖与填筑技术,可以保证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2. 路基排水。

在道路建设中,路基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路基排水技术,可以避免因积水而导致的路基松软和沉降等问题。

3. 路基加固。

在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需要采取路基加固措施,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路基加固技术包括土工格栅加固、灰土加固等。

四、路基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 环保技术的应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的路基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进行路基施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3. 数据化管理的推进。

未来的路基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化管理。

通过采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结论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路基施工技术,可以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目的意义:
①通过实际公路项目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②学会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③能够查阅资料、专业文献、熟悉、理解和应用公路技术标准和公路设计规范。
④具备从事专业路桥设计、施工、工程项目管理、造价编制的能力。
⑤熟练运用各种专业软件。
⑦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9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⑧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⑨孙家驷,高建平。道路设计资料集-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⑩孙家驷,李松清。道路设计资料集-路面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⑥熟悉和掌握国内外各种动态,拟在设计时引进新方法、新工艺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程成本。
3.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水平:
由于过去二十年大规模基础建设后设施水平的提高,使得本世纪交通发展面临重大转变:由注重偿还历史欠帐转向适度超前,交通不仅为适应区域与城市发展的需要提供保障,而且要发挥交通的引导作用,积极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由注重数量转向质量与数量并重,不仅要满足人民基本交通需求,而且要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交通服务;由注重建设转向"建管"并举,不仅要加快交通建设,而且要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发挥交通设施效率;由注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转向综合考虑区域交通发展,全局统筹、内外结合,重视市域交通对外辐射和衔接,既优化市域范围内的交通资源配置,又形成与周边交通融会贯通的格局,实现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规划体系。当前国外科技的发展动向是:研究开发智能运输系统和环境保护专利技术,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保护环境;以人为本、重点开展交通安全技术的研究;以经济合理为目标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3.准备采取的措施:
首先根据实际地形选线,进行道路平面设计(圆曲线,缓和曲线,弯道超高与加宽等);纵断面设计(纵坡、竖曲线设计,注意平、纵面线形组合);横断面设计(路拱、边沟及边坡设计)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再进行路基工程设计(如排水、防护等);路面设计(如路面方案的比选,结构设计等);在需要设置桥涵的位置进行设计计算;最后要对此工程进行造价计算。其中的具体要求需参考有关规范及资料。
XX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K64+000~K66+000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学生姓名XX
学号XX
院(系)、专业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
指导教师X
2007年04月02日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课题来源:
课题是由该组讲师根据工程实际拟定一段路线,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每人选定了其中的一段(K64+000 ~K66+000)设计。课题类型为工程设计、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其性质为模拟。
④桥涵设计
涵、通道构造物设计。
⑤.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说明及框图
⑥.某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⑦.中英文摘要(不少于250词)和专业英语文献翻译(1000字)
2.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
根据公路设计已知资料参照公路相关规范的规定和计算方法确定该路段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工程结构及排水设施,其中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和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比选的最优方案;并根据设计的施工图进行工程造价及施工工艺流程设计。
2.主要设备:
①建筑材料室:压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混凝土抗渗仪等;
②土工室:高压固结仪、直接剪切仪、静力三轴仪;
③测量室:水准仪、全站仪、J6、J2型经纬仪。
3.参考资料:
①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②交通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1.主要内容:
①.公路路线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根据给定的平面图,进行公路路线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并进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②.路基工程设计
进行路基排水、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挡土墙、高填深挖、软土等特殊路基设计。
③.路面工程设计
路面横断面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进行路面结构技术方案比选,路面排水设计。
③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④交通部颁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⑤交通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⑥交通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11.姚祖康,公路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2.姚祖康,公路设计手册路面(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3.李峻利,姚代禄.路基路面设计原理与计算.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工作任务:
土木建筑工程实验室主要的实验项目有:水泥密度试验;水泥性能试验;砂、石筛分析试验;普通试验(和易性和成型);水泥、砂浆强度测定;砂浆(稠度);粘土砖试验;木材、防水材料试验;容重实验;含水量实验;液、塑限实验;压缩实验;直接剪切实验;三轴剪切实验;击实实验;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水平角观测(测回法);经纬仪的使用;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竖直角观测及竖盘指标差的检验;钢尺量距及磁方位角测定;视距测量;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几种精密和新型测量仪器的使用;
二、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1.实验室:
土木建筑工程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环境等。内容包括:结构工程耐久性与正常使用期限研究,结构模型试验,构件力学性能试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地基基础处理,基桩静、动载测试,建筑施工技术,岩石力学性能分析与测试,建筑材料性能研究,道路、管道工程测量,基坑围护与开挖、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环境检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