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油气生产

合集下载

油气生产知识培训

油气生产知识培训

油气生产知识培训1. 概述油气生产是指通过各类工艺设备,将天然气和原油从地下油气藏中提取、分离和加工的过程。

油气生产工作涉及到石油钻井、油气采集、运输、储存、处理和销售等环节,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油气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设备及其原理,并提供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

2. 油气生产工艺流程油气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2.1 石油钻井石油钻井是为了从地下获取油气资源而进行的工艺。

其主要流程包括井下钻进、套管下套和井筒固井等。

石油钻井是油气生产的第一步,对于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和性质至关重要。

2.2 油气采集油气采集是将地下储存的原油和天然气通过井口采集到地面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卸油管、采气管和分离器等设备。

油气采集是油气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 运输与储存运输与储存是将采集到的原油和天然气运输到加工厂或储存设施的过程。

该过程涉及输油管线、气体分离站和储罐等设备。

运输与储存是确保油气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2.4 油气加工油气加工是指将采集到的油气进行脱水、脱硫、脱盐、分离等处理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油气加工厂、脱水设备、脱硫设备和分离设备等。

油气加工是提高油气质量、增加附加值的重要环节。

2.5 销售与利用销售与利用是指将加工好的油气产品销售到市场并进行利用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输油管道、加油站、燃气供应站等。

销售与利用是油气生产的最终环节,对于确保油气产品的利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3. 油气生产设备与原理3.1 井口设备井口设备包括卸油管、采气管和分离器等。

卸油管用于将地下储存的原油运输到地面,采气管用于将天然气从油气藏中采集到地面,分离器用于将采集到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

3.2 输送设备输送设备包括输油管线和气体分离站等。

输油管线用于将采集到的原油运输到加工厂或储存设施,气体分离站用于将采集到的天然气进行分离,提取纯净天然气。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三章 长距离输油管道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三章 长距离输油管道
第三章
第一节 概 述
一、输油管道的分类
企业内部输油管道 长距离输油管道 原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 常温输送管道 加热输送管道
二、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组成
输油站 线路 截断阀室
三、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特点
与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的 优点为: 1、运输量大
管道运输的优点(续)
加热输送的方法: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二、热油管道的温降
距离加热 站越近, 温差越大, 温降越大。
Tl
T0
(TR
T0 ) exp(
KD l)
Gc
热油管道的温降(续)
温降与管道 的总传热系 数以及管道 输量有关。
输量越大,
温降越平缓。
三、温度参数的确定
原则:输油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设备安全; 使输油总能耗降到最低。
4、翻越点
• 与地形起伏 的情况有关;
• 决定于水力 坡降的大小。
• i越小越易 出现翻越点。
5、管路工作情况校核
动水压力校核:油品 在流动过程中管路沿 线各点的压力。
静水压力校核:油品 停止流动后管路各点 由于位差引起的压力。
进出站压力校核
第三节 加热输送工艺
一、加热输送的特点和方法
2、热油管道摩阻计算方法
(1)分段计算法 将加热站间分成若干小段,每小段温降不超过2ºC; 求每小段平均温度; 由平均温度求相应的粘度; 计算各小段的摩阻; 计算整个加热站间摩阻。
(2)站间平均温度法
适用于流态为湍流,进出口粘度相差不到一倍。
计算加热站间油流的平均温度;
确定油品粘度;
五、减少混油的措施
1、影响混油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流态的影响, 另外还有: 初始混油的影响 粘度和密度的差异 停输 流速变化 副管

第三章 油气集输系统 油气储运 教学课件

第三章 油气集输系统 油气储运 教学课件

(或集中处理站)的输送能力。
单 井 气液混输
计量站 分井计量 油气分离
天然气 含水原油
联合站 油气分离 原油脱水和稳定 天然气脱水 天然气凝液回收
干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稳定轻烃 合格原油
污水处理
合格污水
图3—3 二级布站油气分输流程框图
8
•储 运 工 程
(2)二级布站油气混输流程
单井产物在分井计量站分别计量油、气、水产量值后,气
液再混合经集油管线进入集中处理站集中进行油气分离、原油 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天然气凝液回收等处理工艺, 得到合格的油气产品。采出水集中处理后回注。油气混输流程 框图如图3-4。
单 井 气液混输
计量站 分井计量
气液混输
联合站 油气分离 原油脱水和稳定 天然气脱水 天然气凝液回收 污水处理
干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稳定轻烃 合格原油 合格污水
气液混输
油气分离 原油脱水和稳定
天然气脱水
稳定轻烃 合格原油
天然气凝液回收 污水处理
合格污水
图3—2 一级半布站集输流程
5
•储 运 工 程
1. 由“井口→计量站→联合站”构成的二级布站流程,其中计量站的作用是用 于油井油气分离和油、气、水计量,联合站的作用在于实现原油脱水和稳定、 天然气脱水和天然气凝液回收、污水处理,得到合格的商品原油和天然气。 一般每8~12口油井设一座计量站,如果适当延长油井计量周期,缩短每口 井计量的时间,则可增加计量装置的使用范围。
图3—6 井口加热单管流程
1—水套加热炉;2—计量分离器;3—计量前水套加热炉;4—干线加热炉;
5—油气分离器;6—缓冲油罐;7—外输油泵;8—外输加热炉
2. 3. 对几座计量阀组范围的油井共用一座计量装置,可将计量装置放在联合站,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 石油天然气开采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 石油天然气开采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石油天然气(以下简称油气)开采活动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油气开采活动包括矿区权益的取得以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阶段。

第三条油气开采活动以外的油气储存、集输、加工和销售等业务的会计处理,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二章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第四条矿区权益,是指企业取得的在矿区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

矿区权益分为探明矿区权益和未探明矿区权益。

探明矿区,是指已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矿区;未探明矿区,是指未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矿区。

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根据地质和工程分析,可合理确定的能够从已知油气藏中开采的油气数量。

第五条为取得矿区权益而发生的成本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企业取得的矿区权益,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一)申请取得矿区权益的成本包括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土地或海域使用权支出、中介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矿区权益的其他申请取得支出。

(二)购买取得矿区权益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中介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矿区权益的其他购买取得支出。

矿区权益取得后发生的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和租金等维持矿区权益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六条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探明矿区权益计提折耗。

采用产量法计提折耗的,折耗额可按照单个矿区计算,也可按照若干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储层条件的相邻矿区所组成的矿区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探明矿区权益折耗额=探明矿区权益账面价值×探明矿区权益折耗率探明矿区权益折耗率=探明矿区当期产量/(探明矿区期末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探明矿区当期产量)第七条企业对于矿区权益的减值,应当分别不同情况确认减值损失:(一)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二)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油气地球化学

油气地球化学

二、生物标志化合物
• 3.甾萜化合物
• 1)萜类化合物 • 是分布广泛含量丰富的标志物,包括环状和非
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 主要指环状结构的萜类。包括双环倍半萜、三
环双萜、长链三环萜、四环萜和五环三帖。双 环倍半萜和三环双萜来自于高等植物 • 长链三环萜主要分布海相沉积中,藻类成因 • 五环三帖包括藿烷和非藿烷系列 • 藿烷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来源于细菌和 蓝绿藻和低等植物。 • 四环萜是无环萜类降解产物
• 1959年在美国匹兹堡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有机地球化 学分会。
• 1962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会议,出版了 《有机地球化学进展》,规定两年召开一届学术会议。
• 1963年布雷格主编《有机地球化学》,论述天然有机物 地球化学。
• 1964年苏联出版《有机质地球化学》,论述沉积金属矿 产的有机地球化学,标志着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独立。
• 80年代以后对煤成油的机理取得了深刻的认识。
二、油气地球化学的发展史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油气地球化学仍会为石油形成 与分布的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 对新区勘探和老区深化研究; • 对低成熟油、煤成油以及碳酸盐成烃机制的深入认识; • 运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非烃化合物来研究油气运移; • 油藏地球化学着重研究孔隙形成无机-有机反映并预测
三、有机质的研究方法
• 2.分离和纯化 • 根据研究的目的进一步进行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 主要采用方法有柱色层、薄层色谱、络合物加成等。 • 3.干酪根的分离 • 抽提后的岩样中还含有大量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干酪
根。分离的方法有物理的和化学的, • 物理方法不会影响干酪根的成分,但不能完全除去
全部矿物,尤其是黄铁矿,其与干酪根紧密共生。 • 化学方法可以较完全分离干酪根,但多少改变干酪

油气集输知识读本(教材)

油气集输知识读本(教材)

油气集输知识读本主编:孙广顺苏欲波张代红前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水井井况日益复杂,石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也日趋突出,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了解石油开采技术,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石油开采知识系列丛书。

《油气集输知识读本》以普及知识为目的,以油气收集、处理、输送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油气集输工艺的原理、方法、设施、流程,详细介绍了油气处理各个过程的工艺原理、方法、设施和管理石油,以及油气输送技术知识。

可供非专业人员初步了解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使用,也可用作转岗培训以及岗前培训教材。

本读本共分六章,第一章油气集输工艺,第六章油气输送,由苏欲波编写;第二章油气分离,第三章原油脱水,第四章原油稳定,第五章天然气脱水,由张代红、李红英编写。

最后全书由王金汤、王树山、张洪歧等同志通稿。

全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邓敦夏、程天阁等专家、老师的审定。

另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专家的科研报告及著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07-06-19目录第一章油气集输工艺第一节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第二节油气集输流程第三节气田集气系统第二章油气分离第一节油气分离概述第二节油气分离器类型第三节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第四节油气分离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第五节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第六节分离器的保养知识第三章原油脱水第一节原油脱水工艺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原油含水的影响第三节乳状液第四节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第四章原油稳定第一节原油稳定目的和要求第二节原油稳定的原理第五章天然气脱水第一节天然气脱水的方法第二节固体吸附法第六章油气输送第一节油气混输第二节原油输送第三节天然气输送油气集输主要是指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输送。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油藏工程是寻找原料,油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是提供原料,油气集输则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

第一篇 第三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第一篇 第三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第三章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所谓储层流体,这里指的是储存于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

其特点是处于地下的高压、高温下,特别是其中的石油溶解有大量的气体,从而使处于地下的油气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与其在地面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别。

例如,当储层流体从储层流至井底,再从井底流至地面的过程中,流体压力、温度都会不断降低,此时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原油脱气、体积收缩、原油析蜡;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凝析出油;油田水析盐—即离析和相态转化过程,而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对于油藏动态分析、油井管理、提高采收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又如,进行油田开发设计和数值模拟时,必须掌握有关地下流体的动、静态物理参数,如石油和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溶解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等;在进行油气田科学预测方面,如在开采初期及开采过程中,油田有无气顶、气体是否会在地层中凝析等,都需要对油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相态变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作出判断。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石油、天然气和水的性质及其问的相互关系,不掌握它们的高压物性参数,那么,科学地进行油田开发、采油及油气藏数值模拟等便无从讲起。

第一节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石油和天然气是多种烃类和非烃类所组成的混合物。

在实际油田开发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在同一油气藏构造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油气藏构造上同一高度打井时,其产出物各不相同,有的只产纯气,有的则油气同产。

在油气藏条件下,有的烃是气相,而成为纯气藏;有的是单一液相的纯油藏;也有的油气两相共存,以带气顶的油藏形式出现。

在原油从地下到地面的采出过程中,还伴随有气体从原油中分离和溶解的相态转化等现象。

那么,油藏开采前烃类究竟处于什么相态,为什么会发生一系列相态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描述烃类的相态变化?按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则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可以发现油藏烃类的化学组成是构成相态转化的内因,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是产生相态转化的外部条件。

因此,我们从研究油藏烃类的化学组成人手,然后再进一步研究压力温度变化时对相态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井口装置

第三章井口装置

4、法兰、钢圈
法兰是带有螺栓孔的凸缘并用于连接承压设备的 密封结构的端部连接。符合APl 规范的法兰即为 API 法兰。
盲法兰没有中心通孔,用于完全封闭法兰端面 或出口连接。盲法兰与所要封闭的出口法兰应具 有相同的压力等级并可配相同的密封元件。
按连接方式不同,法兰可分为螺纹式法兰和焊 颈式法兰。螺纹式法兰的一侧为密封面,另—侧 为内螺纹。焊颈式法兰的一侧为密封面,另一侧 为焊接坡口。
⑷表层套管用法兰与套管头下法兰连接,油层套管用丝扣与套管头内丝扣连接。
15—生产阀门
二、抽油井采油树及油管头
1—密封盒; 2—胶皮阀门; 3—生产阀门; 4—油压表; 5—套管阀门; 6—套压表; 7—三通; 8—油管头上法兰; 9—油管头; l0—温度计
1)光杆密封器
光杆密封器 1—主体;2—密封胶皮;3—芯子;4—丝杆;5—密封盒; 6、11—密封胶皮;7、12—压盖;8、13一密封胶皮压帽; 9—紫铜垫圈;10—导向螺钉
5—总阀门;6—测试阀门;7—回水阀门;8—套压表;9—注水压力表
层套管
第三章 井口装置

1— 上部套管头;

2—下部套管头;

3—油管头;
管 头
4—上部套管悬挂 器(卡瓦式); 5—上部悬挂套管;

6—下部套管悬挂

器(卡瓦式);

7—下部悬挂套管; 8—连接套管(表
层套管)
2.油管头
⑴位置:油管头装在套管头的上面,它包括
油管悬挂器和套管四通。
⑵.油管悬挂器的作用是悬挂井内油管
其他类型油管头
⑷顶丝法兰盘装在套管四通上,油管挂坐在顶丝法兰的
座上,并起到挤压盘根密封油、套环形空间的作用,同时 起到卡住油管,防止井内压力太高时将油管柱顶出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可以采用 ( )。 A.产量法 B.年限平均法 C.年 数总和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A
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可以采用产
量法
2油气开采活动主要阶段不包括( ) A.矿区权益的取得 B.油气 C.油气开发 D.油气销售
答案:D
油气开采活动主要阶段不包括油气
销售
四、其他固定资产的处理
油气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为了计算油气生产成本就必须设置多栏式成本明细 账,油气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填制按经济业务发生的 顺序逐月逐笔登记,每个会计月度的合计数额就是 该月份所发生的成本额,逐月累计汇总即为截止月 份所发生的全部总成本,除以矿区已探明经济可开 采的油气藏量即为单位成本,从横向上看起到明细 账作用,从竖式上看起到日记账作用,便于考核经 济责任制,找出原因,挖掘潜力,提高油气生产环 节的经济效益。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 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 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 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 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例题:某石油上市公司2007年期末某矿区井及相关设施 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预计本矿区可开采6年,预计净 残值率为5%,假设该公司对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按单个矿 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耗,假定可收回的金额为90万 元,做出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案例: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投入环节管理不善,形成大量闲置资产,导致存量资产盘子 大,无法发挥规模效益(二)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管理责任不明确,实物 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缺乏资产的使用分析,导致资产未能发挥应有的 效益石油企业固定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三)资产报废销账后,对账 销案存资产管理不善,形成国有资产流失(四)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参 差不齐 改进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从源头抓起,完善资产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 跟踪责任制,保证购建的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二)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落实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建立油气 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五、矿区废弃处理
矿区废弃,是指矿区内的最后一口井停产。 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
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 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 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 当期损益。
二、油气生产成本的构成
油气的生产成本包括相关矿区权益折耗、井
及相关设施折耗、辅助设备及设施折旧以及 操作费用等。操作费用包括油气生产和矿区 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如何对油气生产成本进行会计确认和 计量
在会计处理上,应设置“油气生产成本”会
计科目,借方登记油气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 权益买价、人工薪酬和油气生产环节的各种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贷方结转油气生产已 产出的原油产品生产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 油气生产阶段的在产品即地下储藏油量的存 量成本。
井及相关设施、辅助设备及设施的减值,应
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处理。 企业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 余额递减法和年限总和法对辅助设备与设施 计提折旧。
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解析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其他固定资产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震设备、
建造设备、车辆、修理车间、仓库、供应站、 通讯设备、办公设施等辅助设备及设施。 他们的处理方法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的解析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确认需要满足的条件 固定资产的确认要满足两个条 件:一是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二是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 件。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不使用公允价值,但如果是 按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靠实物抵债取得的,就应该用公允 价值—市场售价确认该固定资产。所以,整体来说,固定资 产都用成本计量,而不能用账面价值计量。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后续支出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井及相关设施的年折耗率=(1-5%)/6×100%=15.83% 井及相关设施的年折耗额=120×15.83%=19(万元) 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净值=120-19=101(万元)
由于其可回收金额90万元小于账面净值101万元,表明该项 资产发生了减值,减值损失为11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油气资产减值损失 11 贷:井及相关设施减值准备 11
三、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的计提



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井及相关设施计提折耗。 井及相关设施包括确定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探井和开 采活动中形成的井,以及与开采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种设施。 采用产量法计提折耗的,折耗额可按照单个矿区计算,也可 按照若干具有相同或类似地质构造特征或储层条件的相邻矿 区所组成的矿区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额=期末矿区井及相关设施账面 价值×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率矿区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率= 矿区当期产量/(矿区期末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矿区当 期产量)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包括矿区的开发井网钻探和 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已全面投入开采的探明经济可采储量, 以及在提高采收率技术所需的设施已建成并已投产后相应增 加的可采储量。
本组组员
潘辰 兰力 淦玉巧 吴万雪 王琴 李迎
主要内容
油气生产的概念
油气生产成本的构成 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的计提 其他固定资产的处理 矿区废弃处理 井及相关设施、辅助设备及设施的减值
一、油气生产的概念
油气生产是指将油气从油气藏提取到地表以
及在矿区内收集、拉运、处理、现场储存和 矿区管理等活动。 目的:生产石油,收回投资、获利 与钻井、完井工程、油藏工程和地面集输工 程紧密相关、交叉渗透。 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矿区废弃处理
符合确认预计负债条件的,应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 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废弃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在确认井及相关设施成本时,弃置义务应当 以矿区为基础进行预计,主要涉及井及相关 设施的弃置、拆移、填埋、清理和恢复生态 坏境等所发生的支出
六、井及相关设施、辅助设备及设施 的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