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C.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答案】B【解析】A.釜底抽薪,薪是柴火,具有可燃性,选项说法正确;B.钻木取火,摩擦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升高,但着火点不变,选项说法错误;C.真金不怕火烧,高温时金也没有变化,因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钻硬度大,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考点】化学与生活2.(2014广东广州)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答案】B【解析】鲫鱼中富含蛋白质.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B.有机物多数不易溶于水,熔点低,易燃烧C.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直接和氢、氧、氮原子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D.有机物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解析】有机物不但含有碳、氢元素,很多还含有氧、氮、硫等元素,所以有机物燃烧不但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可能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4.(2011泰州)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四类物质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B.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D.都属于有机物【答案】A【解析】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所以糖类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5.(2012菏泽)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四种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完成以下各题:A.金刚石B.硝酸铵C.聚乙烯D.淀粉(1)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填序号)________.(2)属于糖类,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之一的物质是(填序号)________.(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填序号)________,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答案】(1)C (2)D (3)A【解析】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淀粉属于糖类,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6.(2014山东烟台)2013年11月,某快递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快递有毒化学品,因化学品泄漏,导致多人伤亡,被称为“夺命快递”.“夺命快递”中的化学品是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是有毒液体,在染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1)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的质量比是________.(2)有人说这“都是化学惹的祸”,你如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般成人接触400mg氟乙酸甲酯就会急性中毒.如果检测到被氟乙酸甲酯污染的某物品上含有氟元素57mg(氟元素都来自氟乙酸甲酯),通过计算说明接触该污染物品的成年人会不会急性中毒.【答案】(1)36︰5︰19︰32 (2)见解析(3)不会引起急性中毒【解析】(1)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5)︰19︰(16×2)=36︰5︰19︰32;(2)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3)某物品上含有氟乙酸甲酯的质量为mg,276mg<400mg,不会引起急性中毒.(1)36︰5︰19︰32(2)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科学技术有两面性等合理答案均可)(3)氟乙酸甲酯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92物品上的氟乙酸甲酯质量为57mg÷(19/92)=276mg<400mg答:不会引起急性中毒.7.(2014北京)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瓶B.纯棉衣服C.玻璃杯D.羊毛围巾【答案】A【解析】A项,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项,纯棉属于天然材料;C项,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羊毛属于天然材料.8.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1)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2)小明给爸爸、妈妈各倒上一杯雪碧,妈妈说雪碧是酸性饮料不适合她,用pH试纸测定雪碧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鲜牛奶加工得到的,它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4)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若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5)小明洗碗时用洗洁精去除盘子表面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________功能.【答案】(1)灼烧(2)把雪碧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蛋白质糖类(4)白色污染(5)乳化【解析】(1)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的是丝、毛;无味成灰的是棉花;熔化结球的是合成纤维.(3)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9.(2012江苏连云港)以下列举的连云港特产中,主要成分(水除外)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汪恕有滴醋主要成分:醋酸B.汤沟酒主要成分:乙醇C.贝雕主要成分:碳酸钙D.葛藤粉主要成分:淀粉【答案】C【解析】醋酸、乙醇、淀粉中都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中的一种,属于有机物;碳酸钙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碳酸钙属于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10.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每人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5.5mg~19mg.下图为“××牌补锌品”的说明书,请分析回答:(1)指出该“补锌品”中含有营养素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2)若服用这种“补锌品”补锌,根据你的年龄,相当于每日补锌________mg.(3)你认为“不宜超过推荐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葡萄糖(或鸡蛋蛋白粉或乳酸锌)(2)8 (3)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解析】(2)10岁以上每日2次,每次4粒,则每日补锌量为2×4×1mg=8mg;(3)适量元素有益健康,过多则不利于健康.11.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HB.ZnC.CaD.O【答案】B【解析】H、Ca、O是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Z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2.“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海产品中加适量的甲醛溶液浸泡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C.在果汁中加入少量的“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答案】B【解析】甲醛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A不正确;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能补充人体需要的碘元素,B正确;“塑化剂”对人体有害,C不正确;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D不正确.13.(2014安徽)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A.牛奶B.青菜C.豆类D.虾皮【答案】B【解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青菜中钙含量最低.14.(2011浙江嘉兴)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1)食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________克.(2)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摄入量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85毫克.某种体积25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咖啡因的质量分数为0.02%.若某同学一天喝了2罐这种饮料,则他摄入的咖啡因有________毫克.(该饮料密度约为1g/mL)(3)了解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后,当你在选购食品时应该________(可多选).A.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B.尽量选择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以保证口味C.多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答案】(1)5.85 (2)100 (3)AC【解析】(1)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这些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需要食盐的质量为克.(2)体积为25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咖啡因的质量分数为0.02%,若某同学一天喝了2罐这种饮料,则他摄入的咖啡因质量为250mL/罐×2罐×1g/mL×0.02%=0.1g,合100毫克.(3)食品添加剂如果被过度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所以应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同时还应多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15.(2013江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某校课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包饼干.饼干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答案】A【解析】饼干主要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人应该合理膳食,保障六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A错误;人体血糖中含葡萄糖,不是蔗糖,B错误;蔬菜、水果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C正确;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肪均能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D错误.17.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维生素的是()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中营养素的分布,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较高,所以选B.18.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C.用霉变的大豆清洗后榨豆浆D.大量添加增白剂使面粉更白【答案】B【解析】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对人体无害;霉变的大豆含有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大量添加增白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9.(2014山东潍坊)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如下:A.鲜鸡蛋、奶油中富含蛋白质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答案】C【解析】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奶油中富含油脂,A说法不正确;小麦粉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B说法不正确;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从配料表可以判断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C说法正确;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属于无机盐,D的说法不正确.20.(2012百色)下列塑料制品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的是()A.雨衣B.食品包装袋C.手电筒外壳D.盖大棚蔬菜用的薄膜【答案】C【解析】雨衣、食品包装袋、盖大棚蔬菜用的薄膜都是用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而手电筒外壳是用热固性塑料制成的.21.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1)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B的作用是什么?(3)仪器E中的现象是什么?(4)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答案】(1)2H2O22H2O+O2↑(2)干燥氧气(或吸收水分).(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a/9(5)偏大【解析】浓硫酸有吸水性,因此仪器B的作用是干燥氧气(或吸收水分);因反应中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增加的质量是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a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仪器A中产生的氧气含有的水分会进入仪器D中,仪器D中增加的质量会偏大,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也必然偏大.22.(2012怀化)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钙片出售,如图是某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1片片剂研碎;②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③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55g二氧化碳.试分析:(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________(填序号).A.坏血症B.贫血C.佝偻病D.甲状腺肿大(2)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1g=1000mg)【答案】(1)C(2)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属实【解析】(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佝偻病并发育不良.(2)根据CO2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然后与包装说明标注的每片含钙500mg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1)C(2)解:设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0.55g100︰44=x︰0.55gx=1.25g则1.25g碳酸钙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25g×40%=0.5g0.5g×1000mg/g=500mg,与说明中每片含钙500mg一致,则标注说明属实.答: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属实.23.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规定实行后预计塑料袋的使用量将减少2/3,但是其危害作用并没有根本解决,为尽量减少其危害,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CH2CH2)制成的,可用于盛装食品;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制成的.聚氯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Cl+O22nCO2+nH2O+nHCl(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塑料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塑料燃烧的产物.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C、D两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沉淀.【答案】防止污染环境用布袋等替代塑料袋回收利用废旧塑料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答出合理的两种即可)(1)聚氯乙烯(2)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瓶内壁有水雾(或瓶内有白雾)产生HCl+AgNO3=AgCl↓+HNO3、Ca(OH)2+CO2=CaCO3↓+H2O 不能【解析】因为超薄塑料购物袋易破损,容易坏掉,造成“白色污染”,所以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污染环境;要减少塑料袋带来的危害,要抓根本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如寻找替代品、回收、不乱扔塑料袋或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等均可.聚乙烯不合氯元素,燃烧后无刺激性气味,聚氯乙烯含氯,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24.(2013佛山)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元素是()A.碘B.硒C.氟D.铁【答案】A【解析】人体内碘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人体内缺硒元素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缺氟元素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缺铁会引起贫血.25.下图是某制药厂生产的“××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产品直接服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氧化钙(B)氢氧化钙(C)葡萄糖酸钙【答案】(1)396 84︰11︰4 (2)50%(3)C【解析】1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00mg×10-3g/mg)÷[(40/100)×100%]=1.25g,其质量分数为(1.25g÷2.5g)×100%=50%;氧化钙、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不能用来补钙,故选C.26.(2013哈尔滨)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锌、氧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0.9~1.5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D.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答案】C【解析】铁、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氧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A错;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7.35~7.45,B错;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C正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也会导致疾病,D错.27.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A.合金为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造成的污染,故B说法错误;C. 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故C说法错误;D. 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故D说法正确。

2.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 B.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C.食用面条时放入少量食醋 D.食盐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答案】B【解析】A. 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有利于健康。

B. 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C. 食用面条时放入少量食醋,有利于健康。

D. 食盐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有利于健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3.下列食品或制剂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鱼肝油B.糙米C.牛奶D.水果【答案】C【解析】富含蛋白质的是C. 牛奶。

A. 鱼肝油富含脂肪。

B. 糙米富含淀粉。

D.水果富含维生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营养元素。

4.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纯碱 NaOH B.酒精 C2H5OHC.生石灰 Ca(OH)2D.小苏打 Na2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纯碱是Na2CO3,错误,B、酒精 C2H5OH,正确,C、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错误,D、小苏打是NaHCO3,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5.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醛是一种有机物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3【答案】D【解析】A. 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 乙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4,故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C. 乙醛是一种有机物,正确;D. 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铁、锌、磷、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C.乙醇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D.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A【解析】【详解】A、磷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B、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得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正确;C、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获得,氢气可以通过金属和酸反应、电解水等方式获取,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正确;D、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

故选A。

2.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疾病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橡胶、纤维、合金、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禁止烟火、保持通风可防止矿井内瓦斯爆炸【答案】C【解析】A、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泡沫丰富,无浮渣的是软水,泡沫较少起浮渣的是硬水,正确;B、预防甲状腺疾病可以食用加碘盐,正确;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D、因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矿井通风能降低瓦斯的浓度,避免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以内,并带走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控制烟火是为了万一瓦斯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时没有火种也不会发生爆炸,从而避免瓦斯爆炸,正确。

故选C。

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C.酒精属于有机物D.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C2H5OH中个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6 46 ×100%,碳元素:24 46 ×100%,氧元素:16 24 ×100%;显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B、已知C2H5OH,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6=4:1,故B错误;C、酒精属于有机物,因为含有碳元素,具有有机物的特征,故C正确;D、“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A.尼龙绳子 B.塑料水杯 C.纯棉T裇 D.篮球【答案】C【解析】A.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错误;C.纯棉T裇是纤维素制成的,属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正确;D.篮球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错误;答案为C。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橡皮塞④大理石地板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⑤⑦D.①③⑥⑦【答案】B【解析】分析:7种物质的成分分别是:①“飞火流星”足球,是橡胶或毛皮做成②铝合金门窗,是合金材料③橡皮塞,橡胶组成④大理石板,无机物碳酸钙组成⑤羊毛衫,天然纤维制成⑥铅笔芯,碳的单质主要成分是石墨⑦保鲜膜,聚乙烯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的成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7种物质的材料分别是:①“飞火流星”足球,是橡胶或毛皮做成②铝合金门窗,是合金材料③橡皮塞,橡胶组成④大理石板,无机物碳酸钙组成⑤羊毛衫,天然纤维制成⑥铅笔芯,碳的单质⑦保鲜膜,聚乙烯材料,其中①③⑤⑦由有及高分子材料组成,②是金属材料⑥是碳的单质.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分类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掌握这些物质的组成材料,并依据材料判断其归属.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关于青蒿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15:22:5【答案】D【解析】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正确;B. 青蒿素中碳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2×15,氢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22,氧元素所占的质量份数是16×5,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正确;C.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D. 青蒿素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错误。

故选D。

3.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西红柿B.牛肉C.鸡蛋D.面包【答案】D【解析】A、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B、牛肉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套(带答案)(20211002024856)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套(带答案)(20211002024856)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 套( 带答案 )一、选择题1.由表中供给的信息判断,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以下四种不一样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正确选择是()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B.酒精C.汽油D.苯【答案】C【分析】【剖析】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则碘污渍能溶于溶剂中。

【详解】A、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正确选择,故 A 不正确;B 不正B、碘在酒精可溶,能除掉碘污渍,但不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正确选择,故确;C、碘在汽油中易溶,是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正确选择,故 C 正确;D、苯有毒,不可以做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溶剂,故 D 不正确。

应选C。

2.以下属于人体所必要的微量元素不足会致使小孩发育阻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呆小症的是()A.钙B.铁C.碘D.锌【答案】 D【分析】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惹起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3.婴儿“尿不湿”最重点的资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 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响而制得。

以下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此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 1C.此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分子构成【答案】 C【分析】试题剖析:丙烯酸(C3H4O2)是有机分子化合物,但不是高分子;此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2:4=8:1;此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丙烯酸分子由 3 个碳原子、 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应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4.维生素 A 的化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

其化学式为C20H30O,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维生素 A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维生素 A 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维生素 A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维生素 A 分子中含有51 个原子【答案】 B【分析】【剖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几万到几十万,维生素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286,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 A 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 A 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选项 B 正确;C、维生素 A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40:30:16 ,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 C 错误;D、 1 个维生素 A 分子中含有51 个原子,选项 D 错误。

专题01 化学常识 化学与生活(解析版)

专题01  化学常识  化学与生活(解析版)

1.【2023年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答案】B【解析】A.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其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说法不正确;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SO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C.2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2.【2023年辽宁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CO2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答案】A【解析】A.常见的脂肪酸有: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大,但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范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A错误;B.嫦娥石因其含有Y、Ca、Fe等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又因含有磷酸根,是无机盐,B正确;C.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D.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成分,可以将大多数物质腐蚀,而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称为塑料王,耐酸、耐碱,不会被含水腐蚀,D正确;故答案选A。

3.【2023年1月浙江卷】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A.Cu为29号元素,位于IB族,属于ds区元素,故A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故选:A。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5.一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易燃烧、易爆炸,有麻醉作用。下列有关一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
C.一氯甲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 3
【答案】D
【解析】A、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错误;B、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错误;C、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氯、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2:(1×3)=71:24:6,一氯甲烷分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3,正确。
点睛:掌握分子结构模型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6.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涤纶B.塑料C.羊毛D.合成橡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为有机合成材料,羊毛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选项符合题意
7.通常我们所吃的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尼龙绳子B.塑料水杯C.纯棉T裇D.篮球
【答案】C
【解析】A.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错误;C.纯棉T裇是纤维素制成的,属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正确;D.篮球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错误;答案为C。
16.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套(带答案)(20211002030551)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套(带答案)(20211002030551)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题20 套( 带答案 )一、选择题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以下物质属于Z 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乙醇D.铁锈【答案】 B【分析】【剖析】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详解】A、由图可知 ,X 为单质 ,Y为化合物 ,Z 为氧化物。

A.红磷为单质,故 A 不正确;B、干冰为固体的二氧化碳 ,为氧化物,故 B 正确;C、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属于化合物 ,但不属于氧化物,故 C 不正确;D、铁锈为混淆物 , 故 D 不正确。

应选 B。

2.食醋是调味品,此中含有醋酸( C2H4O2).以下对于醋酸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属于有机物B.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 8D.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 2:1【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醋酸(C2H4 O2)它则属于有机物;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6 ×2=6:1: 8;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 :2: 1。

应选 B.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3.以下做法中,不切合此刻倡导的环保理念的是()A.使用洁净能源取代化石能源B.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C.尽量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减少农药用量D.回收利用金属资料,做好防锈工作【分析】 A 、使用洁净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产生,符合环保理念,故切合环保理念;B 、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切合环保理念;C 、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会更大,故不切合环保理念;D 、回收利用金属资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好防锈工作,保护金属资源,故切合环保理念。

4.以下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切合的是( )A .纯碱 NaOHB .酒精C H OH25C .生石灰 Ca (OH ) 2D .小苏打 Na CO23【答案】 B【分析】试题剖析:A 、纯碱是 Na 2 3 2 5CO ,错误, B 、酒精 C H OH ,正确, C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CaO ,错误, D 、小苏打是 NaHCO 3,错误,应选 B考点: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5.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亲密,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可用肥皂水鉴识硬水和软水B .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疾病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橡胶、纤维、合金、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资料D .严禁烟火、保持通风可防备矿井内瓦斯爆炸 【答案】 C【分析】 A 、肥皂水能够鉴识软水和硬水,泡沫丰富,无浮渣的是软水,泡沫较少起浮渣的是硬水,正确; B 、预防甲状腺疾病能够食用加碘盐,正确;C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资料,合金属于金属资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资料,错误; D 、因甲烷拥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淆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防备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 ”爆炸事故,矿井通风能降低瓦斯的浓度,防止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之内,并带走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控制烟火是为了万一瓦斯浓度在爆炸极限之内时没有火种也不会发生爆炸,进而防止瓦斯爆炸,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初三化学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一)含解析一、选择题1.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答案】C【解析】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故A正确;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故B正确;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危害更大,故C错误;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故D正确。

点睛∶吸烟危害健康,尽量少吸烟或不吸烟,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不要吸烟。

2.13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答案】A【解析】根据物质与元素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含有氮、磷、钾元素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解:A. 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水银”属于单质,故错误;B.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正确;C. 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正确;D.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视频3.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疾病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橡胶、纤维、合金、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禁止烟火、保持通风可防止矿井内瓦斯爆炸【答案】C【解析】A、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泡沫丰富,无浮渣的是软水,泡沫较少起浮渣的是硬水,正确;B、预防甲状腺疾病可以食用加碘盐,正确;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D、因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矿井通风能降低瓦斯的浓度,避免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以内,并带走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控制烟火是为了万一瓦斯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时没有火种也不会发生爆炸,从而避免瓦斯爆炸,正确。

故选C。

4.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必须要均衡,如图中的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A.豆类 B.青菜C.大米 D.虾皮【答案】C【解析】A、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错误;B、青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错误;C、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正确;D、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错误。

故选C。

5.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

下列有关乙醇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1:3B.乙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不相等D.乙醇溶液溶质的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共九个原子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乙醇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

A.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水的化学式为H2O,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1:3,故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元素组成物质,不能说乙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故错误;D.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9个原子,故错误。

故选A。

6.“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C【解析】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但会污染大气,符合题意;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钙B.甲烷C.乙醇D.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含碳的化合物,据此定义进行判断【详解】由分析可知,碳酸钙不符合有机物定义,不属于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8.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A.空气B.水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A【解析】【详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分析四个选项A空气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故选:A。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现在提倡的环保理念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B.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C.尽量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减少农药用量D.回收利用金属材料,做好防锈工作【答案】C【解析】A、使用清洁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产生,符合环保理念,故符合环保理念;B、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符合环保理念;C、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会更大,故不符合环保理念;D、回收利用金属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好防锈工作,保护金属资源,故符合环保理念。

10.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A.静宁烧鸡B.刘家峡草莓C.陇宝牌当归醋D.永登丁娃烧饼【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静宁烧鸡,富含蛋白质;B选项刘家峡草莓,富含维生素;C选项陇宝牌当归醋,含有电解质;D选项永登丁娃烧饼,富含糖类物质;故答案选择D11.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适量摄入油脂,错误;B、亚硝酸钠致死量是3克,在香肠中加适量的亚硝酸纳,可保持肉制品鲜美,错误;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元素,错误;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鸡蛋清含有蛋白质,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淸可减轻毒性,正确。

故选D。

12.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B.缺钙会引起贫血C.氟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答案】C【解析】【详解】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A错;缺钙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B错;缺铁会引起贫血,D错。

故选C。

13.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

14.淀粉(C6H10O5)n 在空气中能直接燃烧,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元素的含量最高B.分子中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10:5C.属于有机物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详解】A.淀粉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由此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淀粉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和5n个氧原子,即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10:5,此选项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淀粉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此选项正确;D.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淀粉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行的是()①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②由于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④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A.②③B.③⑤C.②⑤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故①错误,②淀粉遇碘变蓝色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而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②错误,③重金属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喝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后,会保护组成人体的蛋白质不受重金属的侵害,故③正确,④馒头需要经过消化逐渐的转化为葡萄糖再被人体吸收,而喝葡萄糖水可以直接的被吸收,故④错误,⑤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故⑤正确,故选B.16.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C.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物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1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H、O原子个数比为8∶4=2∶1,选项A正确;B、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选项B正确;C、阿司匹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C正确;D、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8)∶(16×3)=27∶2∶1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