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 既包括心理过程, 也包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及其机制的规律性。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点上生长出来的社会心理学, 它既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由此可见, 心理学是对组织行为学影响最大的一个学科。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本身及其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类学与心理学结合, 又产生了人类工程学, 或者叫做工程心理学。它主要是研究人与设备的适应问题, 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对人的影响、物理条件对工作效率、疲劳对事故的影响等。这些都对组织行为学有重大影响。 还有一些学科的知识对组织行为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例如: 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法学、行政管理学以及生理学、生物学等都与组织行为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组织行为学与人机工程学
二者均以心理学作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前者 倾向于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后者倾向于组织中 人与机器关系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 认为是狭义的论对组织行为学有什么贡献?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麦格雷戈
莱维特
一、20世纪初期(二十年代之前)起步阶段
表现为 1 心理技术学,劳动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 研究的兴起。 2 各种心理测试手段的运用。 3 研究内容属于个体取向,侧重于人与机 器关系与工作效率问题。 二、组织行为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表现为 1 霍桑试验(即1927 1932年 美国学者霍桑所进行的照明试验、福利试验、 群体试验、谈话试验)的成功进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简介

三、心理技术学
– 斯腾(L.W.Storn 德国人) • 劳动心理学的鼻祖 • 职业选拔、职业培训、疲劳问题、 劳动合理化问题 人 --- 机关系问题
四、群体动力学:
– 其他心理学研究 马斯洛理论等
– 勒温(K.Lewin 德国人) • “场理论” B = f(P、E) B:行为 P:个人 E:环境 • 用于群体动力的研究, 诸如:规范、沟通、领导等
方法: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去做 (搬—走—放—休息—搬—走—放—休息)
– “铁锹实验”、“金属切割”实验
– 泰勒的4条管理原则 • 给每个人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科学的工作方法 • 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 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已提出的科学原理
• 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基本实现工作与责任的对等分工,管 理者承担那些比工人更具有适应性的工作
五、社会测量理论 – 莫里诺(J.L.Moreno) • 角色扮演的心理剧 • 广泛的社会-心理调查为研究企业行为提供了工具
六、行为科学的正式提出
–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开创了运用多学科研究人类行 为
– 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开办了一个跨学科大会,正式 命名为综合性学科 —— 行为科学:研究人的行为
4、观察研究(1931-1932)—— 银行报务观察室研究
• 十四个男性与监督人员共同工作
• 结果:任何工作团体都可构成一个有固定行为 准则的复杂社会组织,并享有正式组织 的感情需求--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小 团体研究)
• 整个实验最终结论: – 工人并非“经济人” – 个人的态度对行为起重要作用 – 管理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 – 团结奋斗对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工人满意度的作用 – 非正式组织的问题
第1章.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5.权变理论 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分别能够解释不同条件下人的 行为,但是却很难完整地解释各种情景下人的行为,因此在20世纪60年 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变理论逐渐进 入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普适的方案并不存 在,必须按照对象和具体情景,选择具体的对策。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Schein 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认为人的需 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随着人的发展和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人在同 一时间内会有多种需要和动机,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因此, 管理者不能将所有的人视为一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 根 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权变的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对组织行为学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组 织行为学认为,遵循权变理论,人们就能知道如何从复杂的情景中寻找 到主要变量,并根据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特定的情景采取特定 的对策。
组 织 行 为 学
主讲 宋 加 升
组 织 行 为 学 第一部分 绪 论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第1章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学科意义 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1.3 组织行为学科体系的最终形成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行为科学的定义 由于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我们界定 组织行为学的内涵时首先要了解行为科学的概念。 美国《国际管理词典》(1980)把行为科学看成是一门管理学科,定 义为: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 社会学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 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罗素(F.Luthan)把行为科学看成是社会科学的一 个分支,是社会科学中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统称。
组织行为学概述

案例导入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之海盗大会
age 24 of 39 精选ppt
案例导入
讨论题:
1. 影片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2. 组织中有哪些个人让你印象深刻? 为什么? 这
些个人对该组织以怎样的方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 这个组织是如何进行决策、如何采取行动的?
age 25 of 39 精选ppt
结论: 组织行为学是以组织中人的行为为研
究重点。目的是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 及规律,然后采取措施,提高组织人员的 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age 22 of 39 精选ppt
本章学习目标
1. 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 2.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4.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新的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1 2 3
组织与组织行为
组选ppt
一、组织
组织的概念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种定义。 (1)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斯蒂
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2)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部门劳 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 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薛恩E. H. Schein)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则是人。人的积极 性和能动性一旦发挥,力量是巨大的。
对员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般按时计酬 的员工仅发挥20%-30%的能力便可以不受 解雇;如果受到充分激励,这些职工的能力 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还可以激发员 工的创造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促进组织的 革新。
2.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识别人才,用好人才,发 挥人才潜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 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 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为组织 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
系统性
组织行为学强调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系 统的研究,以揭示其内在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 人文性:组织行为学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强调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详细描述
实验法也是组织行为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一,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某些变量,观察 和测量组织成员的行为反应,从而揭示变量 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实验中改变工作 条件或奖励方式,观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 为变化,进而探讨不同管理策略对员工行为 的影响。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通过对特定组织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织的竞争力,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学科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 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研究领域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 织层面的行为与心理,包括知觉、 沟通、领导力、激励、决策等。
应用价值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组织 的竞争力。
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组织行为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多样 性、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技术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组织行为学提供更多数据和实证支 持,推动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组织变革与适应
面对全球经济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行为学将更加关注组织变革 与适应性的研究,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挑战。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发展历史

· 其中心思想为: 企业中发生的种种问题根源 在于没有发挥职工的潜力 。主要代表人为: 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麦格雷戈
(D.McGregor)。
· 阿吉里斯在1957年发表《个性与组织》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一书 ,抨
· 我们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 为的能力, 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根据此定义
· 1、它是研究规律性
¡ 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把客观必然部分和人为部分区分 开来,是用模式还是用规律
· 2、范围是研究组织中的人 · 3、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 、引导 、控制人的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发展历 史
· 组织行为学还是一 门新兴的学科 ,而且发展迅速 , 其内涵和外延都在发展变化。
· 杜布林(A. J. Dubrin)教授所下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 是系统 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 。 以成员个人、 群体 、整个组 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 为作研究对象 ”
· 工业个体心理学(后发展为人事心理学) · 工业社会心理学(后发展为管理心理学) · 工业消费心理学
二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它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 当然也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政治经济等)也受其 他学派研究发展的影响 ,如人力资源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和组织文化学派
(一 )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年)
Forma l organ ization theory Bureaucracy
Or gan iza tion t e chno lo gy
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科学性
多层面性
情境性
组织 行为学
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 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
在多个学科的贡献下发展起来的组织行为的学科体系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即个体的行为、群体和人际的行为、组织的行为。
组织 行为学
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工作环境中人的行为。 ➢ 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
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 对行为的分析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个体、群体和组织。
组织 行为学
个体
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微观的考察研究,考虑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 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思维方法、归因过程、动机、个性、态度、 情感、能力、价值观等。
——Andrew J Dubrin
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即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 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怎样对各个成员、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其他组织 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Jee Kelly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 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绩效。——Stephen P Robbins
组织 行为学
本章内容结束
组织 行为学
某旅行社导游的个人行 为动机与归因研究?
某旅行社导游群体信息 传递方式的相关研究?
某旅行社企业文化与外 部环境的调适研究?
组织 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北美的组织行为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划分为 三个阶段:
• 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第一阶段 (1900—1927年)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有着历史的渊源。
二战前,美国将心理学用于工业,一直称之为“工业心理学”。
1892年,雨果·芒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实验室,率先提出心理学能应用于工业以提高生产率。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继泰勒之后对工业生产中劳动者的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外,开辟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领域。
“人群关系理论”闻名于世,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先声.从此,更多的管理者关注并致力于对人的行为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不断取得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程,从而导致在一次跨学科的研究讨论会上,经过对这一学科问题的讨论,正式把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60年代中叶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该研究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群关系学派和组织理论的综合。
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目前比较流行把该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组织的演变、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这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组织行为的研究探索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学理论、权变理论、组织文化理论不断融合的结果。
(一)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包括对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等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研究。
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人是社会人;企业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二)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与此同时,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又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员工的需要和期望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 组织都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组织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开放的系统、非线性系统; 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3)行为和组织行为 行为 ( behavior ) 是机体种种外显动作和活动的总和。根据卢因的观 点,人的行为是个体特征变量和环境变量二者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组 织 行 为 学 第一部分 绪 论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第1章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学科意义 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1.3 组织行为学科体系的最终形成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行为科学的定义 由于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我们界定 组织行为学的内涵时首先要了解行为科学的概念。 美国《国际管理词典》 (1980)把行为科学看成是一门管理学科,定 义为: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 社会学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 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罗素 (F.Luthan) 把行为科学看成是社会科学的一 个分支,是社会科学中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统称。
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s a field of study that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that individuals, groups, and structure have on behavior within organiz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applying such knowledge toward improving an organization’s effectiveness.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3.组织行为的相关概念 (1)组织 组织的形成既是个体意志的结果,也是整个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社会化分工的结果。 现代管理理论鼻祖的巴纳德 (C.I.Banard) 将组织定义为 : “ 有意识地 加以协调的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协作系统”。 组织包含不同的类型,譬如,政府、企业、公司、学校、研究所、 医院、基金会、学会、协会。 组织可以分为:赢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2)组织的特征
B= f(P×E)
其中, B ~ 行为; P ~ 个体变量 ( 如遗传、能力、个性、健康情况 等 ) ; E ~ 环境变量 ( 如是否有别人在场、个体的行动目标是否受到阻碍 等 ) ; f ~ 函数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个体的特征和环境的特征 来解释人的行为表现,同时当我们已经掌握了行为、个体特征、环境特征 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也可以根据当时的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变量来预测人 的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时表现出来的、体现在个体/群体/ 组织三个水平上的行为。
2.管理好他人 / 团队
管理好他人/团队就是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有利于个人和组织发展的良 好人际关系氛围,建立一个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的团队,为实 现整个组织目标服务。 3.管理好组织系统 管理组织系统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能够深入认识到 由人所组成的组织系统的本质,掌握必要的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 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机制,使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率地运行。
①个体的行为——人作为个体表现出来的行为; ②群体的行为——人们作为群体成员整体表现出来的行为; ③组织的行为——人们作为组织成员整体表现出来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1.1.2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1.管理好自己 学会正视自己,理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合理地确立自己的目标 和定位;了解自身的价值观、态度、兴趣、偏好、性格、能力面的特点, 找到合适并能发挥自身长处的工作,做好职业规划;培养自己的敬业精 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热情而有创造性地工作,不断地学 习和成长、超越自我、提升自我。
我国学者认为:行为科学像人为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 是一个学科群的总称。也就是说,行为科学是由研究与行为有关的学科 组成的学科群。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重点是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 杜布林 (A.J.Dubrin)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 成员的行为。它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组织行பைடு நூலகம்学及其发展历史
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史
组织行为学是由于西方有了企业,特别是有了管理教育以后,在商 学院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和课程。组织行为学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过程, 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对企业中人的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 以下几个阶段。 1.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真正形成一门科学,这一时 期称为科学管理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 (Taylor) 。 泰勒是 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誉为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方法用讲究效 率、技术、方法的管理来代替凭个人方式和凭经验办事的 管理,他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工作效率是 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理性人的假设。认为劳资双方追 求的都是物质利益,只有物质利益才能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我国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分析方 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中有关的知 识,系统地研究各种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及其发展历史
综合考虑上述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 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 (包括心 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工程学、信息和系统科学等 )中的 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形成的各种组织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 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目标的学科。 该定义包含四个要点: ⑴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⑵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⑶组织行为学研究不同层次上人的行为。 ⑷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在一定环境和时期遇到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