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案第一课时
16《太阳》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二、粗读课文,了解文意。
(出示幻灯片P4)说明步骤:粗读课文,就是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意思。我们按“划读想说”四个步骤来学习 ,看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划:就是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读: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想:想一想各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
说:用概括性的词语说出各自然段要说明的意思,并按文意把文章分为几说法,也才是科学的态度。
师:即使告诉我们有一亿五千万米,我们也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具体有多远。课文又加了什么样的说明?(步行 、坐飞机)
师概括:举例子具体、形象,同时也运用了列数字
第1自然段一开始就引用一个神话传说,这个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利于引出科学的解读 )用哪个词由神话转入科学的?(其实)
虽然她的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棒。
虽然我们的经济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各行各业依旧呈现出毫不示弱的姿态。
小明同学不仅在生活上乐于助人,而且在学习上也乐于助人。
师:你也能用“虽然……但是……”或“不仅……而且……”来表达意思吗?
(2)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幻灯片P12)
第4自然段共5句话,除第1句是承上启下外,其余4句都是说的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第2句和第3句都是说的动植 物与太阳的关系,但它们在表达上却不相同,你看出来了吗?(分别从“有”与“没有”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 、深刻)
师:我们要学习这种正反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 (2)学习第5、6自然段 师:课文的5、6自然段说明了自然现象与太阳的关系,这里涉及一些科学原理,我们借助示意图来理解。(出 示幻灯片PI3、P14)(3)学习第7自然段
太阳杀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举个例子吗?(出示幻灯片P15) (4)学习第8自然段 第8自然段,是从正面说太阳的重要的,还是从反面说的?(出示幻灯片P16)演示美好场景的消失。
太阳教案

四下九单元《太阳》教案(第一课时)一、学习内容分析:《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二、学习者分析:说明文相对来说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怎样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的想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学这课时,教给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学习情绪,是本课时使用的主要教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两方面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3、了解阅读说明性课文的方法。
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媒体资源:现代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2—14)1、同学们,还记得本单元的主题吗?对,是太阳。
(课件2)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图片)我听到有的同学说,这不像字,更像是一幅画。
16《太阳》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太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准确”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学会作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为家乡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导学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太阳的知识。
(板书课题:太阳)(2)出示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2. 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读,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交流反馈,重点理解“辽阔、距离、推测、庞大、人类、存在、估计、诞生、提供、能源、节省、燃料、坚固、抵御、灾难、浓厚、物质、尘埃、冷却、熄灭”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太阳系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哪些内容?(2)出示太阳系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精讲细读,体会语言(1)学习第一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很大、很远、发光发热”几个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B. 出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C.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发光发热”的物体。
(2)学习第二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提供了……提供了……还提供了……”句式,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B. 讨论:为什么说太阳是“万物生长”的动力?C.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讨论: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2)学生汇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气候、生物、人类生活等方面。
4.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填空练习:太阳是___________的,它距离地球约___________亿千米,发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24年《太阳》第一课时教案通用

2024年《太阳》第一课时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太阳》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太阳的基本概念”第13节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的结构与组成、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结构与组成,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掌握太阳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太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阳的结构与能量来源。
教学重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1)展示太阳图片,学生观察。
(2)提问: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新课导入(1)太阳的结构与组成a. 教师讲解太阳的结构与组成。
b.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的结构与组成。
c.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太阳的能量来源a. 教师讲解太阳的能量来源。
b.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
c.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a. 教师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b.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c.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太阳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哪里?(3)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结构与组成2. 太阳的能量来源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太阳的结构与组成。
(2)简述太阳的能量来源。
(3)举例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答案:(1)太阳的结构与组成:太阳由核心、辐射带、对流层、光球、色球、日冕等部分组成。
(2)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教案设计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 学会快速浏览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
3. 学习说明文方法的运用及其运用效果,学习使用说明方法写话。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和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1.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太阳的特点三、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运用效果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过程及内容(按导学卡学习内容进行授课)一、【自主预习】1.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给下列生字注音:摄氏殖粮炭区杀菌疗3.读准以下词语: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地区杀菌治疗寸草不生飘浮4.看拼音写字,把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shè fán zhí tàn shā jūn zhì liáo 氏度煤5.根据释义填写词语①用日光、高温、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
()②事先防备。
()③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④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
也形容灾情严重。
()6.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先通过《》的传说,引出了说明对象:。
接着依次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告诉我们没有太阳就没有。
7.浏览课文,思考: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二、【合作探究】1.边读边思考课文1—3段2.课文开头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觉得介绍传说有什么作用?选择回答(在正确的答案上打“√”)(1)说明太阳本身很多。
()(2)说明太阳很热。
()(3)说明古人的箭法很好。
()(4)增加文章神秘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内容。
()3. 太阳的特点是、、,课文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找出相关的句子,说说它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和表达作用,填写下列表格内容:4.比较下面两组两个句子,说说加点字否去掉,为什么?(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16太阳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太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滋润”、“硕大”等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2)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提高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第一课时。
2. 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2)学习生字,会用“滋润”、“硕大”等词语造句;(3)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中所用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滋润”、“硕大”等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用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2)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用生字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讨论课文中所用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5. 小结(2)教师补充并强调太阳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特点:巨大、遥远、炽热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生命之源、气温变化、光照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2. 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述太阳的形象和作用,并初步注意语言的得体和生动。
3.能够发现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2.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述太阳的形象和作用。
教学难点1.怎样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太阳的作用和形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和相关的图片材料2.学生准备好《语文》第一册教学过程1. 复习预告•让学生回忆上一学年所了解的太阳知识,复习太阳的作用和形象。
2. 导入新课•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太阳的作用和形象是什么?”•引入关于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太阳的颜色、形状及环境背景等。
3. 新授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图文材料,让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形象。
•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不要机械化地接受别人的陈述,而应该自己思考归纳,提问解惑。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单独完成练习与应用部分,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述太阳的形象和作用,并注意语言的得体和生动。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表达不清晰、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纠正,加强训练。
5. 总结延伸•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太阳对我们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师生互动•以学生活跃下周开放式课堂氛围为引子,引导师生互动。
•引入本课的超级挑战环节和学生手抄报评比活动。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和形象,并初步能够用所学的语言表述太阳的形象和作用。
同时,学生也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更进一步。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是什么,太阳的直径、距离、温度等基本特征。
2.了解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太阳是什么?2.太阳的基本特征。
3.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太阳的特征。
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设计1. 营造学习氛围(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快乐地学习科学,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调整心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导入主题(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等,让学生对太阳有初步了解。
3. 实验探究(3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手段来了解太阳的特征。
实验流程如下:1.准备实验仪器:透明玻璃球、玻璃凸透镜、黑纸、光源等。
2.实验操作:将光线通过透明玻璃球、玻璃凸透镜和黑纸等依次照射,观察和记录每一个步骤的不同情况。
3.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太阳的基本特征。
4. 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就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认知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与同桌进行互动交流,借鉴群体智慧,让学生达到自我认识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5. 小结(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梳理学习重点,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时的表现表述。
2.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3.对于太阳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教学扩展1.通过博物馆、科技馆等实地参观,了解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播放相关的科学纪录片,深入了解太阳的奥秘。
3.课后布置太阳相关的信息搜索和小结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太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太阳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会读“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后弈射日》的传说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熟巩固。
4、重点指导翘舌音“兽、殖、蔬”,三拼字“较、辽”
5、写字指导5重点指导“稼、兽、蔬、滴、凝、菌”等字的写法。
(1)齐读
(2)观察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师重点指导易错字,“稼、兽、滴”,难写字“繁”。
师范写,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知识?
2.汇报交流
预设1.太阳离我们很远
师相机板书:远
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师相机板书:第一自然段
预设2.太阳很大。
师相机板书:大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第二自然段
预设3.太阳很热。
师:师相机板书:热
师:第三自然段
预设4: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很密切。
师: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很密切?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
(板书:4—8段)
3、根据板书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以及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师:我们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合并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叫内容合并法,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归纳。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
21.太阳
远(1)大(2)热(3)
与人类的密切关系(4—8)
课题:太阳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用举列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
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太阳。
二、品读课文
(一)品特点
过渡:课文是怎样写出太阳的特点的?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太阳远的句子。
展示句一: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生齐读句子。
(2)太阳离我们有多远?(1.5亿公里)
(3)1.5亿公里这是什么?(生:数字)师:没错,,1.5亿公里是一个数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说明方法,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
比较句子:(1)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2)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第一句好:用列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
)
2、学习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太阳大的句子。
展示句二: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师:这里拿130万个地球和一个太阳对比,这叫做?没错,这叫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板书:作比较)
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遥远的太阳作比较,通熟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3、再读句子
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讨论,找出描写太阳热的句子。
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交流讨论:a.列数字(师板书:列数字)
b.打比方(师板书:打比方)
出示句子一: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出示句子二: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
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
倍。
小结: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形象具体地了解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二)品密切关系
1、出示句子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
密切。
2、生朗读。
3、默读4—8自然段,说说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4、汇报交流
5、指导生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怎样?
课件出示,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到处
是(),没有(),没有(),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就没有我们这个()。
(1)填空。
(2)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学法迁移: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21.太阳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1)动植物的生长
与人类的关系(2)与地球关系密切
(3)预防、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