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6《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6《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6《巨人的花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巨人从一个自私、冷酷的人变成了一个善良、慷慨的人。

故事通过花园的变化和孩子们的到来,揭示了分享与关爱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故事道理,以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对于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来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人物情感的把握和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分享与关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分享与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难点: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学会分享与关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卡片。

3.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花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花园的印象。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巨人的花园》,就是一个发生在花园里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巨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中巨人的变化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吧!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受那里景象的变化多端。

(板书:巨人的花园)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3、4】硕果允许砌墙覆盖呼啸一缕搂住脸颊告示牌禁止惩罚踪迹呼啸自私拆除(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砌啸拆”都是左窄右宽,“允禁”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二)体会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道理。

(三)能体会文中拟人句的效果,并释读以下字词: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①读准音,注意查找工具书。

②读顺文,注意声情并茂的朗读。

③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

2、开课导语有一首歌这样唱到: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

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

那么,英国作家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童话《巨人和孩子》。

活动过程1、正因活动下列加点的字该怎样读(以多媒体显示,或小黑板显示,学生提问后随时补上)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2、听读活动(1)听的要求①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巨人的花园有过几次花园②你在预习时对本文的立意,已有初步感受,请再听听老师的诵读,进一步加深感受。

(2)读的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特点基础上,为课文选配适当的背景音乐,范读力求做到:音(清晰,准确,优美)的示范,情(欢快与苔闷)的感染,意(天真,稚趣〉的导引,发挥教师范读的多重隐性教育功能。

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是其他名人的诵读录音替代不了的。

3、思考活动(1)学生活动要求: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老师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听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等奖教学设计(优质教案)【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意在引导学生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文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展现童话故事的奇妙。

【学情分析】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温暖了许多人的心灵。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默读、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也能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他们已经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着这些爱幻想的孩子。

【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允许”等13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能说出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的态度又有哪些转变。

通过角色扮演能读懂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3.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能说出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的态度又有哪些转变。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自行预习。

2.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允许”等13个词语。

2.整体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知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几次变化并明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词语形容、借助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手段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品读花园前后发生的巨大变换。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情导入,了解作者1、激情导入(1)、看图猜童话故事。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图片,学生积极猜测童话故事名字;师引导学生谈读后感受。

(2)、导入课题,了解作者。

a师:看来大家不仅喜欢阅读童话故事,而且读有所获。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出示读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⑵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⑶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

(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⑴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⑵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⑶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宝宝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柔嫩、丰硕、斥责、颊”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柔嫩、丰硕、斥责、颊”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巨人的花园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字:花园(板书)。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五彩缤纷的花都盛开了,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观······)。

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

那你们见过:巨人的花园(板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花园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巨人的花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硕、砌、惩”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啸”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巨人的花园非常美丽,而后巨人回家看到孩子们非常生气,不给孩子们进入,花园后来变得荒凉,没有生气。

最后巨人明白是孩子们带来的春天,他开放大门,迎接孩子,花园叶开始重新恢复了生气。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花园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1.边读课文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上一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又会给我们留下的形象呢?请看课题《巨人的花园》。

2.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

(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二、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带着心中的疑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难读的地方也要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你指我认。

3.出示字词,指名轮读,聚焦易错的字音。

4.出示相关语句,加深字词印象。

①还有十二棵桃树,……结出丰硕的果子。

“硕”字音读准,“丰硕”意思:又多又大。

展示(挂满桃子的桃树)指导朗读语句。

②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禁止入内,违者重惩。

“允许”什么意思?(同意)怎么做的?(“砌墙”,挂布告牌。

)“砌”换个偏旁“沏”,组词沏茶,砌墙又是什么意思?(把墙垒高)这样垒高之后孩子就进不来了。

布告牌有什么作用?(时刻提醒孩子不准进入花园,否则的话,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指导朗读语句。

5.指导书写生字。

①牌左窄右宽②砌三部分紧凑③啸左部口字居于中上。

右部上宽下窄,三横间距均匀,第二横最长,中竖直长且挺拔。

④颊左右同宽,左高右低。

左部横须斜,点画有呼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溢、允”等生字,规范书写“荫、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能说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吗(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

这个课题很有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

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出去旅行了,跟我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1.课件出示:绿树成荫、洋溢、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呼啸、凝视、脸颊、愉快、拆除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荫”字上部横长盖住下部;“月”撇长,伸到“阝”的底下。

“溢”字“氵”要彼此呼应;“皿”底横稍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3、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美好的东西应与别人同享。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品味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中外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篇篇动人优美的童话让我们深深陶醉,久久迷恋。

有了童话,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绚丽多彩。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一同感受童话的魅力!
板书课题。

2、复习生字词
师: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增添训斥覆盖火辣辣凝视冷酷愉快拆除
以开火车的方式读,齐读。

词语大家都记住了,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谁来说一说。

巨人外出旅行时,他的花园是座()的花园,村里的孩子()。

巨人旅行回来后,赶走了孩子们,还(),他的花园变得()。

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明白了(),他把花园()。

从那以后,花园又()。

说得很好,这就是一个关于巨人和孩子们的故事。

同时板书:巨人——孩子们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去看看吧!
二、精读感悟
1、感受花园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的1—6自然段,边读边想,巨人外出旅行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巨人回来后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巨人外出旅行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师:指名说。

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耍。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你觉得此时的花园怎么样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师:孩子们请你们想象一下这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小朋友在树底下乘凉,树上鸟儿的歌声,水果的香味,花香……)师:我们看到花园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小朋友们在玩耍。

那小朋友们是偶尔到那里玩的吗?从“常年”这个词你可以看出什么?(他们经常到花园里玩耍,那里是他们自由自在的游乐王国。


让我们带着这份欢乐一起读出花园的美丽。

(生齐读)
师:巨人回来后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子?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你觉得此时的花园怎么样呢?(荒凉)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展现花园这种荒凉的景象吗?
出示: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荒凉的花园在孩子们偷偷回来之后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你们在怎中第七自然段中找一找,谁来说说你找的句子。

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孩子们回来
后花园的景象。

孩子们的到来给花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巨人又一次将孩子们赶出了花园,花园又有什么变化?谁来说一说。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孩子么,是什么原因使花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2、感受巨人的任性、冷酷
师:巨人的态度决定了花园的变化,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描写巨人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巨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①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这三句话都是巨人生气的时候说的话,你发现巨人生气的的程度怎么样呢?一次比一次?(生气、凶)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那他为什么一次比一次生气呢?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巨人内心的感受呢?请三个同学来,一人读一句。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巨人内心的感受。

下面请女孩子读第一句,男孩子读第二句,最后一句全班同学一起读。

师:孩子们,读到这你得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呢?(自私、霸道、任性、冷酷)ppt这是一个()的巨人。

3、体会巨人态度的转变
师:巨人后来的态度有了什么转变吗?(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接纳了孩子们,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自由玩耍)
师:是谁让巨人的态度有了这样大的转变?(小男孩)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8、9自然段。

读完后想想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同桌讨论指名说。

2对
师:小男孩当时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动作给了巨人启发。

你看:
出示: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让我们带着想象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小男孩好像有魔法般,用一个简单的动作点醒了巨人。

巨人抱住了小男孩,说:
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
师:巨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请你带着后悔的心情读出巨人的这番感受。

让我们带着后悔的心情读出巨人的这番感受。

师:巨人醒悟之后,于是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一起来体会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和谐的幸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看,有的孩子站在巨人的脚下,有的孩子爬上了巨人的肩膀,请你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还会玩些什么,怎么玩呢?然后把他们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师:在漂亮的花园里,在和孩子们一起共度的时光里,巨人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孩子们也感到幸福、快乐。

所以巨人明白了什么?
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那么你又明白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共享……)
板书:分享
三、升华拓展
朗读小诗《追寻心灵的幸福》
四、布置作业:
1、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2、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巨人小孩
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