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书(含实验练习题

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书(含实验练习题
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书(含实验练习题

实验一 Eviews 的基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Eviews 软件基本使用功能、掌握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工作文件、数据的输入、数据的保存、生成新序列、 作序列图和相关图。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 实验步骤: 一、模型的构建

表 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作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的散点图,如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

(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

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

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X

Y

如下线性模型:

12i i i Y X u ββ=++ 二、估计参数

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i u 满足古典假定,可以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运用计算机软件EViews 作计量经济分析十分方便。

利用EViews 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如下: 1、建立工作文件

首先,双击EViews 图标,进入EViews 主页。在菜单一次点击File\New\Workfile ,出现对话框“Workfile Range ”。在“Workfile frequency ”中选择数据频率: Annual (年度) Weekly ( 周数据 )

Quartrly (季度) Daily (5 day week ) ( 每周5天日数据 ) Semi Annual (半年) Daily (7 day week ) ( 每周7天日数据 ) Monthly (月度) Undated or irreqular (未注明日期或不规则的)

在本例中是截面数据,选择“Undated or irreqular ”。并在“Start date ”中输入开始时间或顺序号,如“1”在“end date ”中输入最后时间或顺序号,如“31”点击“ok ”出现“Workfile UNTITLED ”工作框。其中已有变量:“c ”—截距项 “resid ”—剩余项。

在“Objects ”菜单中点击“New Objects”,在“New Objects”对话框中选“Group”,并在“Name for Objects”上定义文件名,点击“OK ”出现数据编辑窗口。

若要将工作文件存盘,点击窗口上方“Save ”,在“SaveAs ”对话框中给定路径和文件名,再点击“ok ”,文件即被保存。 2、输入数据

在数据编辑窗口中,首先按上行键“↑”,这时对应的“obs”字样的空格会自动上跳,在对应列的第二个“obs”有边框的空格键入变量名,如“Y ”,再按下行键“↓”,对因变量名下的列出现“NA ”字样,即可依顺序输入响应的数据。其他变量的数据也可用类似方法输入。 也可以在EViews 命令框直接键入“data X Y ”(一元时) 或 “data Y 1X 2X … ”(多元时),回车出现“Group”窗口数据编辑框,在对应的Y 、X 下输入数据。

若要对数据存盘,点击 “fire/Save As”,出现“Save As ”对话框,在“Drives ”点所要存的盘,在“Directories ”点存入的路径(文件名),在“Fire Name ”对所存文件命名,或点已存的文件名,再点“ok ”。

若要读取已存盘数据,点击“fire/Open”,在对话框的“Drives”点所存的磁盘名,在“Directories”点文件路径,在“Fire Name”点文件名,点击“ok”即可。 3、估计参数

方法一:在EViews 主页界面点击“Quick ”菜单,点击“Estimate Equation ”,出现“Equation specification ”对话框,选OLS 估计,即选击“Least Squares”,键入“Y C X ”,点“ok ”或按回车,即出现如下表那样的回归结果。

在本例中,参数估计的结果为:

^

282.24340.758511i i Y X =+ (287.2649) (0.036928)

t=(0.982520) (20.54026) 2

0.935685r = F=421.9023 df=29

方法二:在EViews 命令框中直接键入“LS Y C X ”,按回车,即出现回归结果。

若要显示回归结果的图形,在“Equation ”框中,点击“Resids ”,即出现剩余项(Residual )、实际值(Actual )、拟合值(Fitted )的图形,如图所示。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

20.758511β=,说明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每相差1元,可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相差0.758511元。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用EViews 得出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同时,已经给出了用于模型检验的相关数据。 拟合优度的度量:由结果中可以看出,本例中可决系数为0.935685,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被解释变量“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差异作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 检验:针对01:0H β=和02:0H β=,由回归结果中还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1β的标准误差和t 值分别为:^1()287.2649SE β=,^1()0.982520t β=;^

2β的标准误差和t 值分别为:^2()0.036928SE β=,^

2()20.54026t β=。取0.05α=,查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

231229n -=-=的临界值0.025(29) 2.045t =。因为

^

10.025()0.982520(29) 2.045t t β=<=,所以不能拒绝01:0H β=;因为^

20.025()20.54026(29) 2.045t t β=>=,所以应拒绝02:0H β=。这表明,城市人均年可支

配收入对人均年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u I Y I u C Y C G I C Y 21113692.05246.05631.5423420.03932.01016.760+-+-=+++=++=--

计量经济学实训指导书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1课时) 1. 实验目的 了解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对象,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2.实验要求 掌握EViews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 3.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 EViews计量分析软件、课程实验(赵卫亚编著:计量经济学教程)。 4. 实验内容 (1)EViews软件的安装; (2)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序列生成; (3)图形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 (4)数据文件的存贮、调用与转换。 实验内容中后三步以表1所列出的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为例进行操作。表1 我国税收与GDP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5. 实验操作指南 (1)安装EViews软件 ①EViews对系统环境的要求 a. 运行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NT或WindowsXP操作系统; b. 至少4MB内存; c. VGA、Super VGA显示器; d. 标、轨迹球或写字板; e. 至少10MB以上的硬盘空间。 ②安装步骤 a. 点击“网上邻居”,进入服务器;

b. 在服务器上查找“计量经济软件”文件夹,双击其中的setup.exe,会出现安装界面,直接点击next按钮即可继续安装; c. 指定安装EViews软件的目录(默认为C:\EViews3,),点击OK按钮后,一直点击next 按钮即可; d. 安装完毕之后,将EViews的启动设置成桌面快捷方式。 (2)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序列生成 ①创建工作文件 a. 菜单方式 启动EViews软件之后,进入EViews主窗口。 在主菜单上依次点击File/New/Workfile,即选择新建对象的类型为工作文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由用户选择数据的时间频率(frequency)、起始期和终止期。 b. 命令方式 在EViews软件的命令窗口中直接键入CREATE命令,也可以建立工作文件。 ②输入Y、X的数据 a. DATA命令方式; b. 鼠标图形界面方式。 ③生成log(Y)、log(X)、X^2、1/X、时间变量T等序列; ④选择若干变量构成数组,在数组中增加、更名和删除变量; ⑤在工作文件窗口中删除、更名变量。 (3)图形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 ①利用PLOT命令绘制趋势图; ②利用SCAT命令绘制X、Y的相关图; ③观察图形参数的设置情况; ④在序列和数组窗口观察变量的描述统计量。 (4)数据文件的存贮、调用与转换 ①存贮并调用工作文件; ②存贮若干个变量,并在另一个工作文件中调用存贮的变量; ③将工作文件分别存贮成文本文件和Excel文件; ④在工作文件中分别调用文本文件和Excel文件; ⑤在对象窗口中点击Name按钮,将对象存贮于工作文件。 6.实验结果 掌握EViews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 实验二一元回归模型(1课时) 1.实验目的 掌握一元线性、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

计量经济学实训

经济计量建模实训课程设计 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服务业同样保持快速发展。20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同比提高四个百分点。同时指导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要将提高服务业比重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第一目标;服务业的发展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服务业“走出去”战略等等。 当前中国正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而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重之重。在此情况下对我国服务行业的研究分析和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无论是对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发展国民经济还是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深远的意义,也有利于服务各行业的人员把握服务业的理论及其发展方向,从而能利用有关服务业的各种理论对我国的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我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尝试运用宏观定量的实证分析方法,并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应用Eviews分析工具,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估计确定国民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状况、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服务贸易赚取外汇的显著性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帮助分析宏观主体以及个体面对服务业发展及创业作出相应决策。并结合中国实际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对服务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揭示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构建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服务业不同因素对于国民经济的关系。同时根据模型,分析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服务业发展情况概述及相关理论 1.1服务业发展历程 服务业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继商业之后产生的一个行业。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为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人的食宿、货物的运输和存放等问题,出现了饮食、旅店等服务业。服务业最早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随着城市的繁荣,居民的日益增多,不仅在经济活动中离不开服务业,而且服务业也逐渐转向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为主。社会化大生产创造的较高的生产率和发达的社会分工,促使生产企业中的某些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从生产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如工厂的维修车间逐渐变成修理企业),加入服务业的行列,成为为生产服务的独立行业。 服务业从为流通服务到为生活服务,进一步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服务业的社会性质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为奴隶主和封建主服务,大多由小生产者经营,因而具有小商品经济性质。资本主义服务业以盈利为目的,资本家和服务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社会主义服务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是真正为全社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的行业。 “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仓储等主要服务 1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3.3 3.3 经调查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表 3.6为对某地区部分家庭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 (1T )的多 元线性回归:123i i i i u Y X T βββ=+++ 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模型的参数,对模型加以检验,分析所估计模型的经济意义和 作用。 步骤: 1.打开EViews6,点“File ”“New ”“Workfile ”。选择 “Unstructured/Unda=ted ”在Observations 后输入18,点击ok 。 2. 在命令行输入:DATA Y X T ,回车。将数据复制粘贴到Group 中的表格中。 3. 建立数据关系图为初步观察数据的关系,在命令行输入命令:sort Y ,从而实现数据Y 的递增排序。 4. 在数据表“group ”中点“view/graph/line ”,最后点击确定,出现序列Y 、X 、T 的线性图。 5. OLS 估计参数,点击主界面菜单Quick\Estimate Equation ,弹出对话框,如下图。在其中输入Y c X T ,点确定即可得到回归结果。

经济意义:家庭月平均收入每增加1元,家庭书刊消费将增加0.08645元。户主受教育年数每增加1年,家庭书刊消费平均将增加52.3703元。 作用:显示出各解释变量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情况。 (2)作家庭书刊消费(Y )对户主受教育年数(T )的一元回归,获得残差E1;再作家庭月平均收入(X )对户主受教育年数(T )的一元回归,并获得残差E2。 Y 对T 的一元回归: 步骤: 1. 打开EViews6,点“File ”“New ”“Workfile ”。选择 “Unstructured/undated”,在Observations 后输入样本容量个数:18。 2. 在命令行输入:DATA Y T ,回车,将数据复制粘贴到Group 中的表格中。 3. 作散点图在命令行输入命令:SCAT T Y 。 4. 在主菜单中点“Quick ”“Estimate Equation ”,在 Specification 中输入 Y C T ,点“确定”。 E1=resid X 对T 的一元回归: 步骤: 1. 打开EViews6,点“File ”“New ”“Workfile ”。选择 “Unstructured/undated”,在Observations 后输入样本容量个数:18。 2. 在命令行输入:DATA X T ,回车,将数据复制粘贴到Group 中的表格中。 3. 作散点图在命令行输入命令:SCAT T X 。 4. 在主菜单中点“Quick ”“Estimate Equation ”,在 Specification 中输入 X C T ,点“确定”。 E2=resid (3)作残差E1对残差E2的无截距项的回归:212i E E v α=+ ,估计其参数。 步骤1.打开EViews6,点“File ”“New ”“Workfile ”。选择 “Unstructured/Unda=ted ”在Observations 后输入18,点击ok 。 2. 在命令行输入:DATA E1 E2,回车。将数据复制粘贴到Group 中的表格 中。 3. 采用OLS 估计参数在主界面命令框栏中输入 ls E1 E2,然后回车,即可得到参数的估计结果。 由结果可知1=-6.3351+0.08645*2E E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实验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学时:14学时 二、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经济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为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实验教学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必须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分析能力,掌握一至两种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软件的运用,达到应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比较简单的经济问题的目的。同时,实验课程的开设也有利于学生立足于实际工作和社会需要,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 三、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实验课程在经济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

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要求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按实验内容,认真严肃地对待实验,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设法解决,或与老师、同学商讨,每个实验项目结束后写好实验报告。 (2)学生的实验报告要反映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总结等内容。 四、实验项目设置和内容

五、实验指导、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实验指导及评价体系 1.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实验指导教师可作个别解答;对多数学生都有的问题,在课堂上演示说明。 2.实验评分(100分)的70%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报告评定。其余的30%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到课情况、课堂抽查、学生做实验认真和规范化程度给予综合评分。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该课程考核包括由平时与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平时成绩由实验考勤情况、及实验报告撰写二部分构成,所占分值分别为30%和70%。 六、实验指导(参考)书

eviews实验指导书

计量经济学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Eviews的基本操作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1) 实验目的: (1) 实验内容: (1) 实验二:Eviews的常用函数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 实验目的 (6) 实验内容 (6) 实验三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8) 实验目的 (8) 实验内容 (8) 实验四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13) 实验目的 (13) 实验内容 (13) 实验五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修正 (18) 实验目的 (18) 实验内容 (18) 实验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求解 (22) 实验目的 (22) 实验内容 (22)

实验一 Eviews 的基本操作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实验目的: 1、熟悉Eviews 的窗口与界面 2、掌握Eviews 的命令与菜单的操作 3、掌握用Eviews 估计与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内容: 1、启动Eviews 双击Eviews 图标,出现Eviews 窗口,它由以下部分组成:标题栏“Eviews”、主菜单“File ,Edit ,…,Help”、命令窗口(空白处)和工作区域。 图1-1 2、产生文件 Eviews 的操作在工作文件中进行,故首先要有工作文件,然后进行数据输入、分析等等操作。 (1) 读已存在文件:File →Open →Workfile 。 (2) 新建文件:File →New →Workfile ,出现对话框“工作文件范围”,选取或填上数据类型、 起止时间。OK 后,得到一个无名字的工作文件,其中有:时间范围、当前工作文件样本范围、filter 、默认方程、系数向量C 、序列RESID 。 在主菜单上依次点击File/New/Workfile ,即选择新建对象的类型为工作文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所示),由用户选择数据的时间频率(frequency )、起始期 工作区域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 实验七 多重共线性模型的检验和处理

目录 R值和t值检验 (4) 一、2 二、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5) 三、辅助回归检验 (6) 四、CS对GDP1、GDP2、GDP3回归多重共线性的处理 (8) 五、TZG对ZJ、YY和CZ回归多重共线性的处理 (9)

实验七多重共线性模型的检验和处理 实验目的:掌握多重共线性模型的检验和处理方法。 R值和t值检验及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实验要求:了解辅助回归检验和掌握2 了解变量变换法和掌握先验信息法。 R值和t值检验、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和辅助回归检验,先验信实验原理:2 息法和变量变换法。 实验步骤: 一、2R值和t值检验 在实验二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中,根据广东数据把CS作为应变量,GDPS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得到结果为 CS=0.0802959511276*GDPS+12.5096023259 其含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S每增加一个单位,财政收入CS将增加0.0830个单位。实际上三个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是不同的,那么就应该把上述回归改为财政收入CS对三个产业增加值GDP1、GDP2、GDP3进行回归。进行这个三元回归,得结果为: 从结果看判定系数2R很高,方程很显著,但3个参数t检验值两个不显著,有一个较显著,其中一个参数估计值还是负的,不符合经济理论。显然,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在实验三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中,根据广东数据,建立了固定

资产投资模型,固定资产投资TZG取决于固定资产折旧ZJ、营业盈余YY和财政支出CZ,进行三元线性回归如下: 估计方程的判定系数2R很高,方程显著性F检验也显著,但只有两个参数显著性t检验比较显著,这与很高的判定系数不相称,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根据广东数据,CS对GDP1、GDP2和GDP3的回归中,解释变量GDP1、GDP2和GDP3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可以看出三个解释变量GDP1、GDP2和GDP3之间高度相关,必然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根据广东数据,TZG对ZJ、YY、CZ的回归中,解释变量ZJ、YY、CZ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可以看出三个解释变量ZJ、YY、CZ之间也高度相关,特别是ZJ和CZ之间高度相关,必然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精编)计量经济学(文科)实验指导书

(精编)计量经济学(文科)实验指导书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Eviews软件的基础知识1 实验二数据处理6 实验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与预测12 实验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28

实验一Eviews 软件的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 了解Eviews 软件的基本知识及操作对象,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了解Eviews 软件的安装; 2.熟悉Eviews 软件窗口和菜单的基本功能; 3.学会建立、保存和调用Eviews 的工作文件。 【实验要求】 在完成实验报告时,全班必须使用统一来源的数据资料。 【实验步骤】 一、Eviews 软件的安装 方法一 1 准备好Eviews 的安装盘,确保第一张盘没有写保护。 2 运行Window 程序,将其他应用程序关闭。 3 在光驱中插入安装盘。 4 在提示下依次点击“下一步”,安装完成,最后给出安装成功的信息: 方法二 1 由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发送Eviews3软件至学生端 2 接收到后,解压缩至当前文件夹 3 双击setup ,重复点击 next 二、Eviews 窗口简介 1.Eviews 1.1)。 图1.1 2.主菜单说明: File:有关文件的创立(New )打开(Open ),保存(Save/Saveas ),关闭(Close ),程序

运行(Run)等,选择下拉菜单中的Exit将退出Eviews软件。 ●Edit:通常情况下仅提供复制(Copy)功能,应与粘帖(Paste)配合使用,对某些特定窗口,如查看模型估计结果的表达式时,可对窗口中的内容进行剪切(Cut),删除(delete)等工作选择(Undo)表示撤消上步操作。 ●View和procs:两者的下拉菜单的项目,随着当前的窗口不同而改变,功能也随之变化,主要涉及变量的多种查看方式和运算过程。 ●Quick:提供快速分析过程,包括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各种重要的检验。 ●Options:系统参数设定选项。与一般应用软件相同,Eviews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如窗口的显示模式,字体,图象,电子表格等都有默认的格式,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Optios下拉菜单中的项目对一些默认格式进行修改 三、工作文件的创建、保存及调用 (一)工作文件的创建: Eviews要求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必须在特定的工作文件(Workfile)中进行,所以在录入和分析数据之前,应创建一个工作文件。 1.菜单方式 (1)在主菜单中选择File/New/Workfile(图1.2)。 图1.2 出现下面窗口(图1.3) 图1.3 注:各种时间频率对应的日期格式 ●Annual1990,2000 ●semi-annual1990:1,2000:2 ●quarterly1990:1,2000:3 ●monthly1990:1,2000:6,2000:12 ●weekly/daily月:日:年(美国格式) ●undatedorirregular1,50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答案过程步骤

实2:我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民生产总值(x )的数据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1978-2001年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试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给出模型t t t u x b b y ++=10的回归报告和正态性检验,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求置信度为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3)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4)若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求2002年财政收入预测值及预测区间(05.0=α)。 参考答案:

(1) t t x y 133561.06844.324?+= =)?(i b s =)?(i b t 941946.02 =R 056.1065?==σ SE 30991.0=DW 9607.356=F 133561.0?1 =b ,说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2))?()2(?02/00b s n t b b ?-±=α=±? )?()2(?1 2/11b s n t b b ?-±=α=±? (3)①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0133561.0?1 ?=b ,符合经济理论中财政收入随着GNP 增加而增加,表明GNP 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万元。 ②估计标准误差评价: 056.1065?==σ SE ,即估计标准误差为亿元,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亿元。 ③拟合优度检验:941946.02 =R ,这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它代表我国财政收入变动中,由解释变量GNP 解释的部分占%,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④参数显著性检验:=)?(1b t ?0739.2)22(025 .0=t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4)6.1035532002=x , 41.141556.103553133561.06844.324?2002=?+=y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课程负责人: 课程分类:专业基础课修读要求: 必修 课程类型:综合型 适用专业:经济类各本科专业 课程总学时:56学时课程总学分:2.5学分 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学分: 0.5学分 开课单位:财经学院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更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使学生对经济计量建模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并对现代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如:EViews 的实际操作流程有所了解,且能初步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分析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具体目的是: 1.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 3.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训练,掌握和提高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 实验教学任务及要求: 根据教学目的,必须完成下列实验任务: 1.学会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软件; 2.根据提供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和分析; 3.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分析。 二、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三、教材(讲义、指导书): (一)教科书: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二)参考书: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指导书:EViews User Guide 及《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手册》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体现计量经济建模的四个主要步骤: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模型中参数估计值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通过检验的模型进行简单的经济预测。 (2)考核方式 a.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根据上机操作结果以及写出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b.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五、使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EViews、SAS、SPSS等。 大纲制定人:任晓红 大纲审核人: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3)

1.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2.模型的建立 2.1 假设模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 )这个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用总就业人员数(1X )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X )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3X )去代表消费需求。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这里的被解释变量是,Y :国内生产总值, 与Y-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的经济因素作为模型可能的解释变量,共计3个,它们分别为: 1X 代表社会就业人数, 2X 代表固定资产投资, 3X 代表消费价格指数, μ代表随机干扰项。 模型的建立大致分为理论模型设置、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修正几个步骤。如果模型符合实际经济理论并且通过各级检验,那么模型就可以作为最终模型,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和经济预测。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活动人口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2年 26,923.48 66,782.00 8,080.10 106.4 1993年 35,333.92 67,468.00 13,072.30 114.7 1994年 48,197.86 68,135.00 17,042.10 124.1 1995年 60,793.73 68,855.00 20,019.30 117.1 1996年 71,176.59 69,765.00 22,913.50 108.3 1997年 78,973.03 70,800.00 24,941.10 102.8 1998年 84,402.28 72,087.00 28,406.20 99.2 1999年 89,677.05 72,791.00 29,854.70 98.6 2000年 99,214.55 73,992.00 32,917.70 100.4 2001年 109,655.17 73,884.00 37,213.50 100.7 2002年 120,332.69 74,492.00 43,499.90 99.2 2003年 135,822.76 74,911.00 55,566.61 101.2 2004年 159,878.34 75,290.00 70,477.43 103.9 2005年 184,937.37 76,120.00 88,773.61 101.8 2006年 216,314.43 76,315.00 109,998.16 101.5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参考答案(本科生)

《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参考答案 实验一: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的基本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3课时);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实验设备:个人计算机,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外围设备如U 盘。 实验目的:(1)熟悉Eviews 软件基本使用功能;(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方法;正态性检验;(3)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方法;(4)掌握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 实验方法与原理:Eviews 软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拟合优度评价、t 检验、F 检验、J-B 检验、预测原理。 实验要求:(1)熟悉和掌握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分析;(2)选择方程进行一元线性回归;(3)选择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4)进行经济意义检验、拟合优度评价、参数显著性检验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5)掌握被解释变量的点预测和区间预测;(6)估计对数模型、半对数模型、倒数模型、多项式模型模型等非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内容与数据1:表1数据是从某个行业的5个不同的工厂收集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估计这个行业的线性总成本函数:t t x b b y 10???+=;(2)0?b 和1?b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3)估计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 表1 某行业成本与产量数据 参考答案:

(1)总成本函数(标准格式): t t x y 25899.427679.26?+= s = (3.211966) (0.367954) t = (8.180904) (11.57462) 978098.02 =R 462819 .2.=E S 404274.1=DW 9719.133=F (2)0?b =26.27679为固定成本,即产量为0时的成本;1 ?b =4.25899为边际成本,即产量每增加1单位时,总成本增加了4.25899单位。 (3)产量为10时的总成本为: t t x y 25899.427679.26?+==1025899.427679.26?+=68.86669 实验内容与数据2:我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民生产总值(x )的数据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1978-2001年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试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给出模型t t t u x b b y ++=10的回归报告和正态性检验,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求置信度为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3)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计量经济学实验操作指导(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试验 (完整版) - —李子奈 ?目录 实验一一元线性回归5? 一实验目得.................................................... 5二实验要求. (5) 三实验原理5? 四预备知识5? 五实验内容5? 六实验步骤 (5) 1、建立工作文件并录入数据 (5) 2、数据得描述性统计与图形统计:............................. 7 3、设定模型,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8? 4、模型检验:.............................................. 8 5、应用:回归预测:9? 实验二可化为线性得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受约束回归检验及参数稳定性检验 (12) 一实验目得:12? 二实验要求 (12) 三实验原理 (12) 四预备知识.................................................. 12五实验内容12? 六实验步骤13? 实验三多元线性回归 (14) 一实验目得................................................... 14三实验原理15? 四预备知识.................................................. 15五实验内容................................................... 15六实验步骤15? 6、1 建立工作文件并录入全部数据15? 6、2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15? 6、3 结果得分析与检验16? 6、4参数得置信区间16? 6、5回归预测 (17) 6、6 置信区间得预测18?

计量经济学实验四、五

实验四 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实验目的 1、理解序列相关的含义后果、 2、学会序列相关的检验与消除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下表资料,试建立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并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 表3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GDP 统计资料(1978年=100) 一、模型的估计 0、准备工作。建立工作文件,并输入数据。 1、相关图分析 SCAT X Y 相关图表明,GDP 指数与居民储蓄存款二者的曲线相关关系较为明显。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线性、双对数等不同形式,进而加以比较分析。 2、估计模型,利用LS 命令分别建立以下模型 ⑴线性模型: LS Y C X x y 5075.9284.14984?+-=

=t (-6.706) (13.862) 2R =0.9100 F =192.145 S.E =5030.809 ⑵双对数模型:GENR LNY=LOG(Y) GENR LNX=LOG(X) LS LNY C LNX x y ln 9588.20753.8?ln +-= =t (-31.604) (64.189) 2R =0.9954 F =4120.223 S.E =0.1221 3、选择模型 比较以上模型,可见各模型回归系数的符号及数值较为合理。各解释变量及常数项都通过了t 检验,模型都较为显著。比较各模型的残差分布表。线性模型的残差在较长时期内呈连续递减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增趋势,残差先呈连续递增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减趋势,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种函数形式设置是不当的。而且,这个模型的拟合优度也较双对数模型低,所以又可舍弃线性模型。双对数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因而初步选定回归模型为双对数回归模型。 二、模型自相关的检验 1.图示法 其一,残差序列e t 的变动趋势图。菜单:Quick→Graph→line ,在对话框中输入resid ;或者用命令操作,直接在命令行输入:line X 。 其二,作e t-1和e t 之间的散点图。菜单:Quick→Graph→Scatter ,在对话框中输入resid(-1) resid ;或者用命令操作,直接在命令行输入:scat resid(-1) resid 。 2.DW 检验 因为n =21,k =1,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L d =1.22,U d =1.42,而0<0.7062=DW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数据 二,理论模型的设计 解释变量:可支配收入X 被解释变量:消费性支出Y 软件操作: (1)X与Y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粗略的看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性支出也在增加,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01i i i Y X ββμ=++ (2)对模型做OLS 估计 OLS 估计结果为 272.36350.7551Y X ∧ =+ 011.705732.3869t t == 20.9831.. 1.30171048.912R DW F === 三,模型检验 从回归估计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为0.98,表明家庭人均年可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8.31%可由支配性收入的变化来解释。 t 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1β不显著为0,表明可支配收入增加1个单位,消费性支出平均增加0.7551单位。 1,预测 现已知2018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预测消费支出预测值为 0272.36350.75512000015374.3635Y =+?= E(X)=6222.209,Var(X)=1994.033

则在95%的置信度下,E( Y)的预测区间为(874.28,16041.68) 2,异方差性检验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不一定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如经济越落后储蓄率越高,可能出现异方差性问题。 G-Q检验 对样本进行处理,X按从大到小排序,去掉中间4个,分为两组数据, 128 n n ==分别回归

1615472.0RSS = 2126528. 3R S S = 于是的F 统计量: ()() 12811 4.86811RSS F RSS --==-- 在5%的想著想水平下,0.050.05(6,6) 4.28,(6,6)F F F =>,即拒绝无异方差性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_2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Eviews软件,熟悉软件建立工作文件,文件窗口操作,数据输入与处理等基本操作。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学会用Eiews 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本实验使得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E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够对输出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选用美国金属行业主要的27家企业相关数据,如下表,其中被解释变量Y表示产出,解释变量L表示劳动力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试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关系。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数据的输入

STEP1:双击桌面上Eviews快捷图标,打开Eviews,如图1. 图1 STEP2:点击Eviews主画面顶部按钮file/new/Workfile ,如图2,弹出workfile create对话框如图3。在frequency中选择integer data,在start date 和end date 中分别输入1和27,点击OK,出现图如4画面,Workfile 定义完毕。在新建的workfile中已经存在两个objects,即c和residual。c 是系数向量、residual是残差序列,当估计完一个模型后,该模型的系数、残差就分别保存在c和residual中。 图2

图3 图4 STEP3:在workfile空白部分单击右键,选择New object,在Type of object 中选择Series,将该对象命名为Y,如图5.单击ok,得到图6。

图5 图6 STEP4:双击图6中的图标“y”,得到如下图7,是关于序列“y”的工作表。点击表示命令栏中的“Edit+/-”即可进入数据输入状态,利用给定的数据逐步输入27个数值。

计量经济学实验题目和数据

注意:实验报告的题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己命题,自己命题要与金融专业知识相关。 第一部分多元线性回归 1、经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表中为对某地区部分家庭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 家庭书刊年消费支出(元)Y 家庭月平 均收入 (元)X 户主受教 育年数 (年)T 家庭书 刊年消 费支出 (元)Y 家庭月平 均收入 (元)X 户主受教 育年数 (年)T 450 1027.2 8 793.2 1998.6 14 507.7 1045.2 9 660.8 2196 10 613.9 1225.8 12 792.7 2105.4 12 563.4 1312.2 9 580.8 2147.4 8 501.5 1316.4 7 612.7 2154 10 781.5 1442.4 15 890.8 2231.4 14 541.8 1641 9 1121 2611.8 18 611.1 1768.8 10 1094.2 3143.4 16 1222.1 1981.2 18 1253 3624.6 20 (1) 建立家庭书刊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 (2)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模型的参数; (3)检验户主受教育年数对家庭书刊消费是否有显著影响; (4)分析所估计模型的经济意义和作用 2某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耐用消费品支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及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的统计资料如表所示: 年份人均耐用消费 品支出 Y(元)人均年可支配 收入 X1(元) 耐用消费品价 格指数 X2(1990年 =1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37.16 124.56 107.91 102.96 125.24 162.45 217.43 253.42 251.07 285.85 327.26 1181.4 1375.7 1501.2 1700.6 2026.6 2577.4 3496.2 4283.0 4838.9 5160.3 5425.1 115.96 133.35 128.21 124.85 122.49 129.86 139.52 140.44 139.12 133.35 126.39 利用表中数据,建立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耐用消费品支出关于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检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及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人均全年耐用消费品支出是否有显著影响。

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书(含实验练习题

实验一 Eviews 的基本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Eviews 软件基本使用功能、掌握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工作文件、数据的输入、数据的保存、生成新序列、 作序列图和相关图。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 实验步骤: 一、模型的构建 表 2002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作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的散点图,如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 (Y)和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 收入(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 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X Y

如下线性模型: 12i i i Y X u ββ=++ 二、估计参数 假定所建模型及随机扰动项i u 满足古典假定,可以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运用计算机软件EViews 作计量经济分析十分方便。 利用EViews 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如下: 1、建立工作文件 首先,双击EViews 图标,进入EViews 主页。在菜单一次点击File\New\Workfile ,出现对话框“Workfile Range ”。在“Workfile frequency ”中选择数据频率: Annual (年度) Weekly ( 周数据 ) Quartrly (季度) Daily (5 day week ) ( 每周5天日数据 ) Semi Annual (半年) Daily (7 day week ) ( 每周7天日数据 ) Monthly (月度) Undated or irreqular (未注明日期或不规则的) 在本例中是截面数据,选择“Undated or irreqular ”。并在“Start date ”中输入开始时间或顺序号,如“1”在“end date ”中输入最后时间或顺序号,如“31”点击“ok ”出现“Workfile UNTITLED ”工作框。其中已有变量:“c ”—截距项 “resid ”—剩余项。 在“Objects ”菜单中点击“New Objects”,在“New Objects”对话框中选“Group”,并在“Name for Objects”上定义文件名,点击“OK ”出现数据编辑窗口。 若要将工作文件存盘,点击窗口上方“Save ”,在“SaveAs ”对话框中给定路径和文件名,再点击“ok ”,文件即被保存。 2、输入数据 在数据编辑窗口中,首先按上行键“↑”,这时对应的“obs”字样的空格会自动上跳,在对应列的第二个“obs”有边框的空格键入变量名,如“Y ”,再按下行键“↓”,对因变量名下的列出现“NA ”字样,即可依顺序输入响应的数据。其他变量的数据也可用类似方法输入。 也可以在EViews 命令框直接键入“data X Y ”(一元时) 或 “data Y 1X 2X … ”(多元时),回车出现“Group”窗口数据编辑框,在对应的Y 、X 下输入数据。 若要对数据存盘,点击 “fire/Save As”,出现“Save As ”对话框,在“Drives ”点所要存的盘,在“Directories ”点存入的路径(文件名),在“Fire Name ”对所存文件命名,或点已存的文件名,再点“o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