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在人体血液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在炎症和感染等疾病过程中的浓度会显著增加。
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的水平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本文将探讨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固有免疫系统蛋白质,属于急性相蛋白,它主要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细胞会释放信号分子,促使肝脏合成和释放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通过结合细胞壁的磷脂多糖、坏死细胞、凝血酶和一些病原体等,从而激活补体系统,并介导炎症过程。
因此,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炎症和感染程度的一个指标。
2.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2.1 作为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是一种早期反应蛋白,其水平通常在炎症或损伤发生后的6-8小时内开始升高,达到峰值需要24-48小时。
因此,C反应蛋白常被用作监测炎性疾病的标志物,如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
2.2 预测心血管风险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来预测心血管风险,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
2.3 监测慢性疾病除了急性炎症外,C反应蛋白还可以用来监测一些慢性疾病的状态,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
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3. 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法、免疫比浊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等。
这些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测量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4. 结语总的来说,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指标,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医生可以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预测患者的预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C反应蛋白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在多个领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CRP临床意义PPT课件

CRP还能诱导产生抗菌肽和细胞因子 等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增强机体对 感染的防御能力。
CRP能够与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 生物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清除感染源。
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
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 的Fc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监测疾病活动
CRP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情 况,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 和评估治疗效果。
判断疾病预后
CRP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 判断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 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 治疗和制定管理方案。
肿瘤的预测和监测
肿瘤预测
高水平的CRP可能与肿瘤 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助 于肿瘤的预测和早期发现。
CRP能够促进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以及肿瘤细胞对化疗 药物的抵抗。这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然而,CRP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 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03 CRP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感染性疾病
CRP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 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后迅速 升高,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佳或出现并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总结词
CRP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活动程度,有助于监测病情、指导治 疗和评估预后。
VS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因自身免疫系统异 常引发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 性红斑狼疮等。CRP作为炎症指标之一, 其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活动程度。通过监测CRP水平,医生可以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例 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如 果CRP水平下降,可能表示病情得到控制 ;如果CRP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病情 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可溶性的急性相应蛋白,其在炎症和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CRP水平的测定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CRP测定的临床意义,并介绍它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应用。
首先,CRP的测定对于感染和炎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感染和炎症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常见反应,CRP的测定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
通过监测CRP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炎症的活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用于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因为细菌感染通常导致CRP水平增高更明显。
其次,CRP的测定在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与炎症的关联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高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被用作心脏事件的预测指标。
一些研究还发现降低CRP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一步强调了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此外,CRP的测定也在肿瘤的监测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与肿瘤的发展和恶化密切相关,CRP水平的升高与肿瘤的存在和预后有关。
通过连续监测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事实上,一些研究指出,CRP的测定在早期发现肿瘤和预测肿瘤预后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性和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
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等长期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CRP水平的升高与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情恶化相关。
通过测定CRP的水平,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策略,评估疾病的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CRP的测定还可以用于早期预测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败血症、脓毒症等的诊断和监测。
动态监测CRP的水平,可以迅速发现并诊断这些严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
总结而言,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RP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CRP是典型的急性相蛋白,且是在历史上首先被认识的急性相蛋白之一。
其血清或血浆浓度的增加是由炎性细胞因子如IL-6释放所致,它几乎恒定不变地显示有炎症存在,但一些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和肾癌也可产生这些细胞因子,从而导致APR,其中包括发热和血浆CRP浓度的上升。
一、指征可用于对炎症过程的筛选,特别是在初级保健医疗场所:-明确急性器质性疾病的存在,如:心肌梗死、深静脉栓塞和感染,或慢性状况,如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和炎性肠道疾病。
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感染,当微生物试验较慢或不可能进行试验时:—明确术后的感染并发症.—在重症医疗监护,新生儿监护的方案制定中;在相关细胞毒素的治疗过程中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在骨髓移植中可快速辨别感染。
—鉴别诊断病毒性或细菌性发热疾病,如脑膜炎和肺炎。
—监测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的反应,支持使用较简单,便宜的抗生素和协助及早停用昂贵形式的抗生素疗法.—提示胎膜过早破裂后所引起感染的存在.-提示结缔组织疾病的病人并发感染的存在可用于风湿病的处理:-早期检测滑膜炎.—快速明确一个合适的抗炎治疗(类固醇或非类固醇)和确立最小的有效用药剂量。
-帮助鉴别诊断关节痛、肌痛和不典型背痛。
可用于帮助鉴别诊断胃肠道症状:—区别激惹性肠道综合征和器质性疾病。
-帮助区分溃疡性肠炎和局限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二、检测方法半定量:胶乳凝集试验(已弃用)。
定量:散射免疫比浊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限度应该至少5 mg/L,用于新生儿的检测必须更低。
三、样本血清,血浆四、参考范围成人和儿童:0。
068~8。
2 mg/L,中值0.58 mg/L新生儿,脐血:≤0.6 mg/L出生后第4天至1个月的婴儿:≤1。
6 mg/L分娩母亲:≤47 mg/L五、临床意义器质性疾病的筛选血浆CRP浓度升高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是产生CRP最有力的刺激)。
—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
CRP的解析-以及临床意义

CRP的理化性质解析
总结词
CRP的理化性质包括其溶解度、等电点、 稳定性以及与其它物质的结合能力。
VS
详细描述
CRP是一种低溶解度的蛋白质,其在生理 pH值下的等电点约为6.8。CRP具有较好 的稳定性,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 件下保持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此外, CRP可以与多种物质结合,如补体、免疫 复合物、细菌表面等。
CRP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关,可作为预测和评估心血管 疾病的指标。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CRP水平升高, 可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病情监 测。
CRP的治疗价值
感染治疗
01
对于感染性疾病,CRP水平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助于评估
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抗炎治疗
02
CRP水平可用于监测抗炎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肿瘤治疗
03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CRP水平可用于监测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
果。
CRP的预后评估价值
疾病预后
CRP水平可作为疾病预后的参考 指标,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CRP水平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并发症风险
CRP水平可预测并发症的风险, 如心血管疾病患者CRP升高可能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复发风险
部分疾病如恶性肿瘤患者,CRP 水平可预测复发风险,有助于制 定后续治疗方案和监测计划。
CRP的解析以及临床意义
• CRP的概述 • CRP的解析 • CRP的临床意义 • CRP的临床应用 • CRP的研究前景
01
CRP的概述
CRP的定义
总结词
CRP是C-反应蛋白的简称,是一种由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
详细描述
CRP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其本质是含5个亚基的环状五聚体, 属于一种球蛋白。
CRP临床意义范文

CRP临床意义范文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会显著增加。
CRP的浓度在血液中可以很快地发生变化,成为医生用于评估患者炎症状态和临床诊断的有用指标。
CRP的水平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而获得,在一些情况下,CRP的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作出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CRP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炎症指标:CRP是一种最常用的炎症指标之一,其浓度会在炎症反应中迅速上升。
因此,通过检测CR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区分慢性炎症和急性感染,并评估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在感染、外伤、手术等情况下,CRP水平显著升高,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明确患者的炎症状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感染诊断:CRP在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感染时,机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导致CRP的升高。
通过检测CR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提高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外,随着感染的治疗和康复,CRP水平也会随之下降,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3.心血管风险评估:许多研究表明,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高敏CRP已被认为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在缺乏其他明显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中。
高CRP水平提示机体的炎症状态可能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因此可以作为心血管风险的预测指标之一4.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伴有炎症反应,导致CRP水平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CR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5.肿瘤相关炎症:在一些肿瘤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浸润会引起炎症反应,CRP水平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CR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患者的炎症状态和预后,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
总的来说,CRP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评估炎症状态、感染诊断、心血管风险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评估以及肿瘤相关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
C 反应蛋白升高的 8 种临床意义解读
C 反应蛋白升高的8 种临床意义解读C 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质,其正常参考值<5 mg/L。
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检测CRP 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现有检验仪器可测出样本血清中极低浓度的CRP,即为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CRP 在血浆中急剧上升,通过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发挥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因此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CRP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记物,其升高不能简单地断定细菌感染。
除感染外,组织损伤、炎症和应激也能使CRP 在6 h后开始升高,且在1~2 d达到高峰。
CRP 在炎症反应中的病理机制较复杂。
如图 1 所示,在外周系统中,炎症触发因子诱导细胞因子(如IL-1β或IL-6)的释放,肝脏合成CRP。
CRP 激活补体系统和单核细胞FcγR 受体,促使巨噬细胞活化、运输并诱导炎症信号级联。
该级联反应亦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内皮细胞FcγR 受体活化,小胶质细胞上调CRP 表达。
图 1 CRP 在外周和 CNS 炎症反应中的病理机制[1]CRP 与补体C1q 及FcTR 的相互作用使其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和调节作用等。
因此,CRP 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RP 作为临床常用的感染或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其数值对临床评估感染病原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疾病等具有重要价值。
当病因明确后,CRP 的升降与治疗措施是否得当、疾病转归的判断密切相关。
CRP 用于感染病原体的判断病毒感染者的CRP 多正常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感染者的CRP 数值上升更明显;80% 细菌感染者的CRP >100 mg/L [2]。
另有研究指出,CRP <10 mg/L 基本可排除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机体组织在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时,体内一些血浆成分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显著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而血浆成分中出现最明显变化的是一些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就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C反应蛋白(CRP)就是这些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
它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血浆中的浓度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
2-3天达高峰,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
因此测量血清中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感染、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指标。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
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
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
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
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⒈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
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⒉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
CRP 与WBC存在正相关。
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
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
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
检验指标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
注:急性时相反应包括感染、炎症及创伤时某些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这些蛋白除CRP外,还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触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
其中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5 mg/L),而在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显著升高,故被认为其最有价值。
CRP能反应啥1、器质性疾病的筛选;2. 急性或慢性炎症如伴有细菌感染;3. 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4. 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C R P十大临床用法1.感染的诊断与鉴别:CRP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 h即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
★革兰阴性感染:可发生最高水平的CRP,有时高达500 mg/L。
★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典型的是在100 mg/L 左右。
★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 mg/L,极少超过100 mg/L。
在细菌感染的急性期,CRP显著升高,寡聚腺苷合成酶正常。
在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寡聚腺苷合酶水平升高。
2.预测将来心肌梗塞与中风的危险性: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强的危险指标,C 反应蛋白水平可预测将来心肌梗塞及中风的危险性。
C反应蛋白含量>2.1 mg/L的人与<1 mg/L者比较: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发生外周动脉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为后者的4.1倍。
在痛疼开始后数小时内,CRP升高,3~4 d达高峰,在CK-MB回到正常后7~10 d也降至正常。
3.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系统性硬化症CRP无明显改变,所以可用于与风湿性疾病鉴别。
若存在发热为并发感染而非疾病的恶化。
CRP-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CRP-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CRP1.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 分解代谢物激活蛋白;2.cathode-ray tube/keyboard printer 阴极射线管/键盘打印机;3.cyclic-AMP receptor protein 环磷酸腺苷受体蛋白CRP是作为诊断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
C反应蛋白(CRP)。
正常参考值≤10mg/L。
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
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
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
C反应蛋白简介CRP=C reactive protein,C反应蛋白CRP,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蛋白,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10mg/L。
本身由肝细胞产生能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糖蛋白,能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为非特异性的检验指标,很多疾病时都可以表现出来。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其一级结构包含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弧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RP配体结合位点(与配体的结合需Ca2+参与),其另一面含有Clq及FcTR结合位点[1]。
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耐热及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6,IL一6)是CRP合成的主要刺激因子。
在mRNA水平还受到白细胞介素一1(interleukin一1,IL一1)、皮质激素等影响。
与五聚体蛋白家族的另一成员血清蛋白P(serum protein P,SAP)不同,SAP经过糖基化修饰,而CRP经过未知的翻译后修饰。
主要功能CRP与补体Clq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很多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P-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CRP1.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 分解代谢物激活蛋白;2.cathode-ray tube/keyboard printer 阴极射线管/键盘打印机;3.cyclic-AMP receptor protein 环磷酸腺苷受体蛋白CRP是作为诊断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
C反应蛋白(CRP)。
正常参考值≤10mg/L。
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
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
炎症恢复过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
C反应蛋白简介CRP=C reactive protein,C反应蛋白CRP,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蛋白,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10mg/L。
本身由肝细胞产生能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糖蛋白,能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为非特异性的检验指标,很多疾病时都可以表现出来。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其一级结构包含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弧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RP配体结合位点(与配体的结合需Ca2+参与),其另一面含有Clq及FcTR结合位点[1]。
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耐热及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6,IL一6)是CRP合成的主要刺激因子。
在mRNA水平还受到白细胞介素一1(interleukin一1,IL一1)、皮质激素等影响。
与五聚体蛋白家族的另一成员血清蛋白P(serum protein P,SAP)不同,SAP经过糖基化修饰,而CRP经过未知的翻译后修饰。
主要功能CRP与补体Clq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很多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CRP的检测被广泛用于监测不同的炎症状态,也可用于监测对炎症的治疗效果。
随着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CRP还是心血管疾病强的预测因素,并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介质。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小鼠的狼疮性肾炎中发现,CRP能延迟狼疮性肾炎的发病、降低抗体水平、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并使尿蛋白症状减轻。
依赖钙离子,CRP还能与受损组织以及某些病原微生物结合,表现出其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CRP与FcTR的相互作用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IL一6等)的产生,从而放大了炎症反应。
CRP在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能在肝脏快速合成,通常炎症刺激后24~48 h血清CRP水平出现峰值,血清CRP水平会从每毫升小于1 p-g增加到每毫升几百微克,而且随着疾病的消除,CRP能从血循环中快速清除。
由于CRP不受年龄、性别、贫血、妊娠等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CRP是感染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
CRP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介质——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
与免疫球蛋白IgG 相似,CRP能与Clq结合,活化补体经典途径,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调理素作用。
与IgG 不同的是,CRP不具有特异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能力,但能识别自身的改变和外源性分子,这种识别作用会导致前炎性反应信号的产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了机体防御能力。
最近的研究发现,CRP通过与细胞表面Fc7受体的结合而与免疫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可能在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间架起了桥梁,从而提供了早期、有效的抗菌反应,这是CRP对机体防御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此外,CRP能抑制机体对脂多糖的损伤性炎症应答,因此阻止了细菌代谢产物对机体的致命性作用。
人类FcTR至少有3种类型,高亲和力受体CD64和两个低亲和力受体CD32和CDl6,人CRP的FcTR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1]各种因素对CRP的影响1.病人的年龄:儿童较正常成年人CRP结果低,重新合成有关2.吸烟:吸烟可影响病人的CRP水平基线3.营养状况: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消弱CRP的产生4.激素状况:严重的激素不足可以消弱CRP的产生5.怀孕:怀孕期间CRP水平有少量的增加,在分娩时达到20mg/L6.临床状况:并发感染的过程将影响CRP的水平7.疾病的持续时间:CRP水平在发病的第一个12小时内可能是正常的8.感染类型:病毒和表浅细菌感染只引起较低水平的CRP水平增高,全身性的和深度的细菌感染引起大幅度的CRP水平的增高9.治疗药物的影响: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将影响CRP水平10.单个和连续的测量:连续的CRP测量和单个样品的测量相比,通常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和疗效评价的意义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临床上一般<8mg/L为正常,所有年龄段<6mg/L (平均低于1mg/L)新生儿:<3.2mg/L (平均0.32mg/L)儿童:<2.2mg/L (平均0.16mg/L)成年男性:<5.2mg/L (0.55mg/L)成年女性:<4.6mg/L (平均0.42mg/L)吸烟者:中值为11.5mg/L孕妇:<20mg/LCRP的临床意义1.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
ØCRP与血常规一起检测更有实用价值。
Ø病毒感染时CRP测定值没有明显增高。
ØCRP 6—12h后浓度开始升高。
ØCRP 24—48h后达到最大值。
Ø反复的炎症刺,CRP水平可持续上升。
发热患者连续的CRP检测对诊断更有价值。
<12h<20mg/L不能确诊细菌感染8--12h再测升高确诊细菌感染浮动不大确诊病毒感染2.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度。
a.内科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肺炎平均增高200mg/L活动性结核升高与ECR比较不受性别、贫血、高球蛋白、妊辰影响。
膀胱炎<30---50mg/L肾盂肾炎高值230mg/L,中值75mg/L,底值>10—20mg/L肝脏异常CRP合成降低败血症均值150---200mg/L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b. 全身感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200mg/L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60mg/L并发细菌感染恶性肿瘤高达300mg/L出现转移或细菌感染>10mg /L(治疗中)预后不好白血病>100mg/L考虑感染再障病人CRP+血培养区分细菌、病毒感染c.外科疾病和感染时间CRP值诊断少于12h可能正常含糊几小时升高有价值备注与WBC综合分析是最佳指标。
二项均正常可排除,某一项升高全面考虑是否手术。
d.组织损伤和术后感染Ø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前者CRP均值20mg/L,后者CRP均值100mg/L。
(胆囊切除)Ø术后6—8小时CRP开始增加,2—4天达最高峰。
6天后>75mg/L提示有并发感染。
Ø肝移植排异反应不会引起CRP上升,术后细菌感染CRP可大幅度上升。
Ø肝功能减退的病人,蛋白合成障碍CRP会低于正常。
(评估CRP时应考虑肝功能影响。
e.妇科及孕妇的感染怀孕期6mg/L分娩期20mg/L顺产后60mg/L顺产24h后25mg/L妇产48h150mg/L表示感染超出或更高f.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广泛心肌梗塞160mg/L轻度心肌梗塞40mg/L不稳定心绞痛略高稳定心绞痛正常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高敏C-反应蛋白新指标(HSCRP)动脉栓塞/静脉栓塞前者高/后者底(与缺血时间相关)3.观察治疗效果。
时间CRP 值疗效3---4天下降疗效满意2---4周正常备注否则应考虑更换抗菌素4.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二例肺炎患者治疗后CRP、WBC变化试验WBC×109 CRPmg/L天数1 2 3 4 1 2 3 4病例病例1 13.8 7.2 6.3 4.4 168 141 70 18病例2 8.6 7.0 4.8 4.6 220 74 35 22上表说明:* CRP在抗生素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值明显> WBC值说明CRP敏感性较高。
* 单一观察WBC值可能会掩盖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
WBC正常幅度较大:4 .0-10.0×109/L。
有些低WBC人,8.0已是高值;即使出现WBC升高,亦在24h后。
*CRP动态观察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在心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CRP与心血管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不仅仅是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而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前瞻性研究已明确CRP是CVD存在和将来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应用乳胶增强凝集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可以检测到较低水平的CRP,即超敏CRP(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
CRP水平与腰围及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另外吸烟者CRP 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目前,CRP已成为CVD的重要预测性指标,CRP预测CVD的发生独立于其他传统预测指标,这些万方数据传统指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而且,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联合使用比单一因素能更强地预测CVD的发生。
多变量分析表明,CRP是急性代偿失调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也表明了炎症是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成分。
hs—CRP不仅能预测具有亚临床CVD症状的老年女性将来CVD的发生趋势,而且也能预测中年男性在今后6~7年CVD 发生的高度危险性,甚至对表面看似健康的个体也能预测将来CVD发生的危险性。
hs—CRP 浓度预测AS的进展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降低CRP水平和抑制炎症反应的治疗策略可以阻止AS的进展,从而阻止CVD的发生。
CRP水平大于15 mg/L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 d内病情恶化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Morrow等发现CRP水平低于10 mg/L及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二4年随访死亡率接近于0,而肌钙蛋白阴性合并高水平CRP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升高。
CRP水平大于15.5 mg/I,时,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增加了18倍。
在欧洲CVD高危险人群中,hs—CRP水平男性高于女性,而正常情况下,女性hs—CRP水平高于男性。
hs—CRP预测CVD的能力对于女性取决于其BMI,而男性则取决于腰围;最高的hs—CRP水平主要见于BMI和腰围都高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