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棒垒球技术
1.软式棒垒球: 击球(5-3)

方法:分小组,手握棒, 同时向前行进。
规则:队伍保持整齐,全队最后一名同学到达终点后获胜。
要求:相互协作、注意安全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3、组织学生分 Nhomakorabea进行比赛。
4、师生共评。
10'
七、放松活动
拉伸活动
要求:轻松愉快、动作舒
1.教师组织学生放松练习。
2.师生再见。
3'
展
预 计 练习密度: 45%左右
预计练习强度:中
主要器材
T 架:20 个
软式棒垒球:20 个
吊环球:20 个球棒:40 根
预计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击球时,学生看不准击球部位、球棒不能水平挥击,我采用在球上做标志,利用平平棒、碰碰棒的闯关形式进行解决。
A.自由体验——将球击打更远。B.引导探究——球的飞行方向。
C.引导体验——击球部位及水平挥击。3、“层层闯关”活动:
A.“平平棒”——条件法进行水平挥击动作的练
习。
B.“碰碰棒”——增大击打面进行水平挥击动作的练习。
C.“乐乐棒”——挑战小球进行水平挥击动作的练习。
4、师生、生生互评。
20'
六、游戏:
四、课课练
趣味抢球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抢球活动。
要求:集中注意力
五、软式棒垒球:击球
动作要领: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握棒,引棒转体一脚向前伸踏,挥棒击球手臂自然翻腕,随挥上肩重点:水平挥击、击球的中下部
难点:身体协调用力
1、 复习击球动作,强化下肢协调发力蹬、转、击动作。
2、“击大球”体验活动:
内容要点与要求
实施过程
组织形式
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一、软式棒球基本规则软式棒球是一种源自美国的棒球运动形式,与硬式棒球相比,软式棒球的球具更为安全,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教学中通常使用的软式棒球是由泡沫和橡胶等材质制成的,表面光滑,可以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软式棒球运动的规则相对简单,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球场由包括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在内的四个垒组成,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18.44米。
比赛双方各九人组成,每场比赛共进行七局。
球员轮流击球,跑垒。
击球后,球员需要尽快跑到本垒,而球员队友则需借助棒球击打对方场地,使得队员获得进入本垒的机会,每名球员获得成绩后回到本垒后回到球场启用下位球员。
比赛的获胜者是先累积4回合制得到总分最高的一方。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处于成长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观察力有待提高,也容易感到疲劳,锻炼强度不宜过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软式棒球教学内容和方式。
1.动手能力: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大量的体育运动锻炼来提高。
软式棒球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
2.协调能力:软式棒球比赛对于团队合作的要求较高,需要球员之间相互协助,团结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软式棒球运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互助意识。
3.观察力:软式棒球比赛过程中,球员需要不断观察比赛场景,判断球的方向和速度,做出快速反应。
软式棒球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4.消耗能量:小学生的体力和耐力相对较差,容易感到疲劳。
软式棒球教学应该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对学生的身体造成过大负担,确保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活动。
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传统的体育项目虽然对学生的体育能力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是往往缺乏新颖的体验和趣味性,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软式棒垒球教材教案1

云溪区永济中学软式棒垒球教材教案二零一九年目录:第一章软式垒球发展概况第一节软式垒球的概念第二节:软式垒球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节我国软式垒球发展概况第二章基本技术第一节防守基本技术一传球二接球三传接球综合练习四各防守位置的特点第二节进攻基本技术一击球二跑垒第三节攻防综合练习第三章基本战术第一节八种基本局面第二节防守的基本战术一站位的基本原则二接球配合的基本原则三传球配合的基本原则四全场接力与补位第三节进攻的基本战术一击球顺序编排原则二击球战术三跑垒战术第四章规则第五章裁判法第一节裁判员的分工与职责第二节裁判员的手势第三节裁判员的选位四裁判基本技巧第一章 Teeball简介Teeball就是没有投手投球环节的棒垒球,在英文中Tee的意思就是可放置球的打击架。
Teeball中使用的球架现在也用于棒垒球的击球练习中。
Teeball的比赛中,击球员将放置在本垒后方的击球座上的球击出之后,就进行正常的跑垒,而防守队员也利用接球和传球试图将击球员杀出局。
在这个过程中,击球员可以很容易地将静止的球打向面前90度的比赛有效区内,因为击打的是静止的球,因此挥空和界外球都很少,球会频繁地飞向防守队员(内野手和外野手)。
这样,在较短时间内(1场比赛约30分钟),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不断地在快乐中重复棒垒球的基本动作——击球,接球,传球和跑垒。
同时,Teeball比正式的棒垒球运动更加安全,适合在室内和较小的场地上开展,规则和游戏方式灵活多变,和棒球运动同样充满了乐趣。
具备“器材安全、场地不受限、人人可上场、多样式玩法、选择性赛制、乐趣化教学,以及男女老少咸宜”的特性。
在美国、日本、韩国、大洋州、台湾地区的少年儿童中Teeball运动十分普及。
Teeball目前在世界上主要盛行于三个地区。
第一是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中心的大洋洲地区;第二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中心的美洲地区;第三就是以日本和我国台湾省为中心的亚洲地区。
Teeball运动是棒垒球运动的衍生,所以也是一项需要极度团队配合的运动。
软式棒垒球教案(简)

软式棒垒球教案(简)第一章:软式棒垒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演示法:展示软式棒垒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比赛方式和规则。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3. 播放软式棒垒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了解比赛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熟练掌握软式棒垒球的运动规则和比赛方式。
第二章:软式棒垒球基本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如击球、传球、接球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术进行比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比赛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演示基本技术的正确动作。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并示范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
3. 指导学生将基本技术应用到比赛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掌握软式棒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 学生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基本技术。
第三章:软式棒垒球战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如进攻、防守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2. 战术练习方法和比赛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2. 示范法:演示战术的正确运用。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战术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并示范软式棒垒球的常见战术及其运用。
软式棒垒球流程

软式棒垒球流程
软式棒垒球流程,如下:
1.进攻队击球员依次在击球区内用球棒击T座上的球后跑向1垒,若能逆时针依次踏过一、
二、三垒并安全穿越得分线则得1分。
2.防守队队员通过高飞球接杀、封杀(持球踩垒)和触杀等手段使进攻队的击球员或击跑
员或跑垒员出局。
3.9名进攻队的队员依次完成击球任务后或进攻队队员有3人被判出局,则两队交换攻防,
即进攻队改为防守队,防守队则改为进攻队。
4.两队进攻和防守各1次为一局。
比赛在规定的轮次或局数或时间内结束后,以得分多的
队为胜方。
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将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棒球教学。
传统的硬式棒球教学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实施难度较大、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等问题也为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如何推广一种更为安全易行的棒球教学方式,成为了小学教育者探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软式棒垒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1. 软式棒球的概念软式棒球是一种目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棒球运动,主要是通过软质棒球和软式球棒进行比赛的一种体育运动,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进口游戏,在击球、投球等技术上都较为简单,也较硬式棒球更为安全。
同时,软式棒球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轻松参与其中。
因此,软式棒球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热门项目之一。
1) 针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运动能力、技术水平等差异较大,因此在软式棒球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技术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注重体验、培养兴趣,因此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软式棒球运动规则,再教授一些简单的操作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短距离投球、接球、打击练习,以此提高他们的运动控制能力和战术感知能力。
对于年级较高、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比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增加专业技巧的教学内容。
2) 重视运动安全教育,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软式棒球教学的安全性较硬式棒球教学更高,但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尚需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减少学生的安全事故,如:在举行比赛前严格检查比赛器械,确保他们的对健康无害;在采取棒球技术训练时,要严格注意安全标准,防止学生受伤。
同时,教师在规则讲解时也应强调比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常规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素质软式棒球需要集体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中也能够培养竞技意识,调动比赛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内心士气,支持前进的信心和上进心。
软式垒球介绍

软式垒球介绍软式棒垒球属于典型的西方运动,逐渐的在也在国内流行,因为球和击球棒都是软的,在安全性上是没有问题的,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开展软式棒垒球这项运动。
下面们来详细了解下软式棒垒球的情况,欢迎阅读。
软式垒球介绍所谓“软式垒球,英文名称为“Tee-ball,原来是为推广棒垒球而设计,与棒垒球的性质相似,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规棒垒球相媲美,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而且球是软的,击球棒也是软的,极具安全性,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从中可以体会棒垒球项目的乐趣。
原来是为推广棒垒球而设计,与棒垒球的性质相似,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规棒垒球相媲美,软式垒球项目集跑、跳、投、打于一体,是一项非常好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动脑筋,强调选手机敏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
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而且球是软的,击球棒也是软的,极具安全性,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从中可以体会棒垒球项目的乐趣。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该项目已成为孩子们在十岁以前必须练习和掌握的运动项目;在中国部分学校已引入和开展了此项运动,未来也会成为学校体育课改革的内容之一。
主要优点软式垒球在国外叫teeball,台湾称它为乐乐棒球。
在2006年6月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胡建国主任正式向媒体宣布登陆中国。
这种软式垒球有很多优点。
安全软式垒球的球、棒都是由泡沫橡胶制成,质地柔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而硬式垒球适合于竞技比赛,不是很好的推广项目。
器材便宜从75年正式恢复棒垒球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这项运动的发展很缓慢,因为其器材很昂贵,一只手套至少也要几百元,高则上万元。
要组织一支球队至少要十万元的投资,而且球棒完全依靠进口,这种现状导致了棒垒球的推广很困难。
而软式垒球的器材一套只有几十元,可以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软式棒垒球-挥棒击球

教学主要过程 (准备部分)
1.慢跑 组织方法:男、女各两路纵队慢跑,教师跟随队伍慢跑 要求:慢跑时注意间隔,轻松自然。 2.软式垒球操(共8节) 组织方法:学生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操。 要求:做操队形散开时动作快,迅速到位。做操时动作整齐
2.要求:认真听老师的技术指导,练习击球, 注意动作要领,每人击球3-4次为一组换另 一个人击球,共击4组,学生之间要互评。
3.要点:在击球的瞬间要水平挥棒,眼睛盯 住球,直至击中球为止。
场地与队形变换
隔离网
击球练习
场地与队形变换
隔离网
移动中接传球
场地与队形变换
隔离网
集合
游戏
1.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八个队, 各成 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 组织者发 令后, 各队排头迅速起跑至5米线处返回 起跑线再跑至10 米处返回起跑线最后跑15 米处, 返回起跑线, 把垒球传给下一位同 学往返跑, 如此依次进行, 最后先跑完的 队为胜。 2.要求:积极参加游戏,争取胜利。
学生情况分析
软式棒垒球项目集跑、跳、投、打于一体, 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规棒垒球 相媲美,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提高 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增强学 生灵敏速度 及反应能力,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培 养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相 互配合的团队 协作精神,有利于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 质、培养团队精神来自 场地与队形变换隔离网
集合
教学主要过程 (结束部分)
1.整理操3节 组织方法: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操。 要求:身体放松,模仿老师做动作。 2.小结 组织方法:集合队形站好,教师小结本课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名称 自由人 本垒 一垒 二垒 三垒 游击 左外场 中外场 右外场
球员名称 自由人
捕手或接手 一垒手 二垒手 三垒手 游击手
左外场手 中外场手 右外场手
11
软 式 垒 球 场 示 意 图
12
比赛
进攻与防守 进攻方——击球、跑垒、得分 防守方——接球、传球 安全与出局 (1) (2) (3) 攻守交换(三人出局、五人出局、9人各轮击一次) 比赛的输与赢(没有平局)
25
5.09 击球员被判出局 a. 规则5.04中情况累计出现三次,裁判员
判三击,击球员出局; b. 击球员被裁判员判为违规击球时; c. 裁判员判定击球员球棒对守方造成干
扰或对他人安全构成危险时。
26
5.10 击跑员被判出局
a. 击跑员在到达一垒之前,被守场员持球触及身体时; b. 击跑员在到达一垒之前,守场员已持球触及一垒垒
软式棒垒球
哈市阿城区料甸中学 陆友徳
1
软 式 垒 球 简 介
2
软式垒球的由来
1、 软式垒球运动又叫“Teeball” 是由竞技 性棒球运动衍生出来的棒球启蒙运 动,也可称为启蒙游戏。一经推出, 在全球得以迅速普及。
2、起源于棒球训练手段“T座击球训练法” 。 即将棒球放在一个倒置的T型球座上练习 击打固定球。
—— 严谨 、严格、严肃
16
庄 严 的 入 场 式
17
赛后双方握手道别
教练讲话全体球员 必须脱帽
18
谢谢大家观赏
料甸中学 陆友德
2010年12月14日
19
防守技术——握球、肩上传球
20
接平直球
接球
接地滚球
21
● 握棒 ● 引棒 ● 挥击 ● 随挥
进攻技术——击球
22
跑垒
● 击中球后快 速跑向一垒。
包时; c. 击出高飞球或平飞球被守场员直接接住时; d. 在界内区与击出的球触及时; e. 击跑员妨碍防守(有意妨碍守场员处理球或妨碍传
球)时;这种情况,依据裁判员的认定,可判决前位 跑垒员出局,或击跑员和前位跑垒员两者同时出局。
27
6.05 跑垒员被判出局
以下的情况,跑垒员被判出局:
(1)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击球员尚未完成击球前已提早离垒时; (2)跑垒员离开垒包被守场员持球触及时; (3)跑垒员跑垒时冲出垒包并有向下一个垒进垒的意图时; (4)跑垒员为了躲避守场员持球触杀,而离开1米以上的范围时。 (5)被迫进垒时,跑垒员在尚未踏触次垒之前,守场员已持球触垒时; (6)跑垒员超越前位跑垒员时; (7)跑垒员因判断错误回到队员席时; (8)任何人(其他跑垒员除外)利用身体接触协助跑垒员时。
以下的情况,跑垒员因妨碍防守被判出局: (1)跑垒员妨碍守场员接球或是传球时,依据裁判员的认定,
判决产生妨碍的跑垒员出局; (2)跑垒员碰触击球员击出的界内球时; (3)跑垒员有干扰守场员的行为时;
28
死球
(1)当裁判员宣布击球无效时; (2)当裁判员宣布击球犯规时; (3)当裁判员宣布妨碍防守时; (4)当裁判员宣布影响击球时; (5)当裁判员宣布阻挡跑垒时; (6)当裁判员宣布跑垒员离垒过早而出局时; (7)当裁判员宣布界外球时; (8)当腾空球被直接接住时; (9)因球被击出球场外,不能处理时; (10)当裁判员宣布比赛暂停时; (11)除了比赛进行中之外的其他所有情况。
29
8.02 继续比赛(Ball-In-Play即活球)
A.继续比赛,是指比赛处于合法地 继续进行的状态;
B.以下的情况,属于继续比赛中: 主裁宣布比赛开始之后,比赛正
在进行时; 除了死球之外的其他所有局面
30
遇下列情况,裁判员判一 “击”:
a. 击球员挥击未中时; b. 击出的每一个界外球; c. 裁判员判定击球员有挥棒动作时; d. 试挥球棒触球时; e. 击球员在调整好击球座的高度后5秒之内必
3、美洲、亚洲、澳洲已有多个国家设立 了T-ball联盟赛事。
4、以我国台湾T-ball运动为例,经过五 年的发展,联盟注册球员已近百万。
5、2006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 正式命名为“软式垒球”
3
软式垒球运动的特点(一)
1、男女老少可以同场竞技的运动 2、简单易学的休闲游戏 3、身体冲撞几率最小的安全锻炼方式
● 不许甩棒, 要将球棒放置 在安全的位置
● 跑垒时要踩 外侧垒包,禁 止踩防守方的 垒包。避免跑 垒时发生冲撞
● 一垒和本垒踩 垒后可以冲过 垒位;
二垒、三垒不 须冲过垒位。
23
软
本垒打线
式
三垒
垒
二
垒
球
场
本
垒
一垒
地
24
得分
跑垒员在任何一局比赛结束之 前,正确地依次踏触一,二, 三,本垒,则判攻队得一分。
击球 跑垒
8
游戏篇
多人对传 追击到底 花间蜂忙 趣味击球 本垒打大赛 群龙戏珠 接力传球
9
规则篇-智者的游戏
场地
1、 直角扇形 2、 界内地区、界外地区 3、 内场、外场
10
球队组成
球队由12~20名队 员组成。
每次比赛各队派 遣9人上场比赛。
位置序号 ①号位 ②号位 ③号位 ④号位 ⑤号位 ⑥号位 ⑦号位 ⑧号位 ⑨号位
4
软式垒球运动的特点(二)
1、器材——价格低廉,安全性无忧。 2、场地——室内、室外均可练习。并可依据实
际地形,设置“场地特别规则”。 3、规则——除去标准的九人制软式垒球比赛规
则外,教师可将多项学生喜闻乐见 的运动融为一体,赋予软式垒球多 样化的教学内涵。
5
软式垒球指导思想
一、“身”“心”培养并重,诠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传统与创新并举,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13
软式垒球专用名词
击球员、击跑员、跑垒员 安打、本垒打 界内球、界外球 高飞球、平直球 封杀、触杀、接杀 夹杀 、双杀、三杀 死球、活球 一击、击球无效、违规击球
14
裁判篇
司球裁判 司垒裁判 司线裁判
15
礼仪篇
彼此尊重
——裁判、教、队友、对手、观众、场地…
着装要求
三、“集体运动项目”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 协作 忍耐 规律 勇气 进取)
四、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增加终身体育内涵
6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一、安全性无忧
五、建立赛事体系
二、场地不受限制 三、多样化教学
六、选择性赛制 七、人人都是高手
四、乐趣化教学
八、改良与发展
7
防守技术 进攻技术
握球、肩上传球 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