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运动与健康》

合集下载

《运动与健康》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运动与健康》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强的运境康

度注动的的
实 用 的 有
室 内 健
太 极 拳
健 美 操
游 泳
跑 步
步 行
的 指 标
意 事 项
量 的 选 择
要 求
好 处
氧身
运器
动械
有氧运动对健康的好处有哪些
• (1) 对心肺及血管有保健作用。 • (2) 可强壮肌肉、塑造形体。 • (3) 对骨骼有保健作用。 • (4) 改善脑和神经系统功能。 • (5) 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 (6) 可调节心理状态。
• 下午四点~七点左右。
• 每周进行 5 次或 5 次以上更 好些,每次坚持 20 ~ 40 分 钟或 1 小时。
四季有氧运动的注意事项
★春季要注意有氧健身,注意防寒保暖,保护皮肤及眼耳。 ★夏季要注意有氧健身,注意防暑,不适合做比较剧烈的运动,运动持
续时间不宜过长。 ★秋季要注意有氧健身,注意防止干燥。 ★冬季要注意有氧健身,注意做好防感冒措施,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冬夏锻炼的七戒六忌:
最方便的有氧运动 —— 室内健身器械
•室内器械健身的 4 大功效 •利用器械健身的原则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器 •如何安排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室内器械健身的 4 大功效
• 增强肌肉力量 • 健身减肥 • 健身美体 • 培养情操
利用器械健身的原则——
•目标明确; •科学安排; •均衡健身; •热身运动; •保证休息、增加营养; •精神集中;交替锻炼; •动作准确。
•无氧运动,是指肌 肉在“缺氧”的状 态下高速剧烈运动。 比方说赛跑、举重 投掷、跳高、跳远 拔河、肌力训练等。
生命在于运动
最专运十八 佳家动大大 的为助作理 运你你用由 动科更 时学健 间选康

《运动与健康》课件

《运动与健康》课件

结论和建议
1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键。
2 运动的长期益处
坚持运动可以预防慢性疾病、增强免疫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3 建议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每周制定计划,坚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值得参考: 1. 《运动与健康》,作者:John Doe 2. 《健康的运动习惯》,作者:Jane Smith 3.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David Johnson
运动有助于释放身体内的化学物质,促进 情绪的稳定。
3 提高自信心
4 提高集中注意力
通过实践和达成目标,运动可以增强自信 心和积极态度。
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流动,提高思维 灵活性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运动的种类和建议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 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至少 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1 有氧运动的好处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并有助于减轻体重和降低心脏病风险。
2 无氧运动的好处
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促进骨骼健康。
3 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
运动与心理健康
1 缓解压力
2 减抑郁和焦虑
定期运动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加身心 放松。
无氧运动包括举重、俯卧撑、 深蹲等,每周进行2至3次无 氧运动。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和拉伸, 每周进行3至4次柔韧性训练。
1 开始前的准备
2 每周的运动次数和
运动前进行热身和拉伸,
时长
避免受伤。
根据个人目标和时间安
排,每周参与足够的运

健康教育复旦大学教材

健康教育复旦大学教材

健康教育复旦大学教材复旦大学健康教育教材
第一章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1. 健康的定义
2. 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营养与饮食
1. 膳食均衡的概念
2. 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方式
3. 饮食中的坏习惯及其危害
第三章锻炼和运动
1. 锻炼的好处和方法
2. 不同年龄段的运动需求
3. 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压力的种类和产生原因
3. 应对压力的策略和技巧
第五章具体疾病的预防
1.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 慢性病预防知识
3. 高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第六章健康环境
1. 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2. 外部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七章心身灵的平衡
1. 心身灵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3. 拥有积极的人际关系
第八章性与健康
1. 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目的
2. 安全性行为和避免性传播疾病的方法
3. 健康的性关系建立
第九章健康宣传与倡导
1. 发挥个人影响力的方式
2. 社会健康问题的宣传方式
3. 健康倡导的实际行动。

体育与健康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体育与健康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WHO对健康的定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概念:“健 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WHO1948.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健康不 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增强体能的方法

常见的身体锻炼活动:走、跑、跳绳、自行 车、游泳、有氧操、瑜伽、武术、球类 常见的身体活动:散步、爬楼梯、骑自行车、 做家务、逛街

身体活动强度
强度指身体活动的做功速率或进行某项活动 或锻炼时所用力量的大小。可以认为是“完 成活动的用力程度”。 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强度因人而异。身体活 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人以往的锻炼情况及其相 对健康程度。
WHO建议的身体活动
5-17岁年龄组 对于该年龄组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包括在家庭、学校 和社区中的玩耍、游戏、体育运动、交通往来、家务劳动、 娱乐、体育课或有计划的锻炼等。为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 健康,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 5-17岁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 活动; 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 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体育锻炼与健康





预防心血管疾病 改善呼吸系统机能 提高消化系统机能 改善神经系统机能 降低糖尿病 预防骨裂 控制体重 缓解心理应激 促进社会交往

大学体育健康与教育课课件——运动与健康.ppt

大学体育健康与教育课课件——运动与健康.ppt

运动不足和运动过量

人体在适宜的运动过程中,机体将产生 一系列适应性的良性变化而达到健身防 病的目的。而运动量过大,则可能因身 体承受不了而导致伤害;运动量过小, 又达不到刺激体内各组织器官从而提高 生理机能的目的。严重的运动不足会导 致人体机能下降,甚至整个人类物种的 退化。
19
紧张和压力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大众传 媒日益普及,人际交往更加频繁每个人 接受的信息量剧增,升学、就业、婚恋 、事业等方面带给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不能适应这些社会变迁和竞争压力 ,就会出现不堪重负的感觉。一个人长 期处于过度紧张和压力之中会导致生理 机能失常、心理感受异常,导致生理疾 病加重,身心受到损害。
大学健康教育课 主讲人:郭健
您知道吗??

我国癌症患者新增700万/年,死亡140万/年; 全世界死亡630万/年; 平均6.64/秒有一个人死亡,原因于慢性病(心脑 血管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等)。 高血压患者1.3亿人
2


每5人中有1人死于癌%!
2001—2004年癌症死
高文焕 2005年1月26日 肺癌
享年46岁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陆幼青 37 岁



1963年10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毕业 1992年起下海,1993年与朋友合作开 上海青苹广告公司任总经理。 1994年,被确诊为胃癌并开刀。1997 年起任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 经理直至2000年12月11日去世。 自2000年8月起在网上连载发表《死 亡日记》,记录生命最后100来天的思 考和感想。
罗京 48岁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 音员 2008年奥运会前 夕 检查出淋巴癌 2008年8月31日最 后一次播报新闻联 播 2009年6月5日去 世

运动与健康PPPPT课件全

运动与健康PPPPT课件全
人体的器官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第1页/共82页
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心、肝、肺、肾等)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
第56页/共82页
第57页/共82页
第58页/共82页
第59页/共82页
第60页/共82页
第61页/共82页
第62页/共82页
第63页/共82页
第64页/共82页
第65页/共82页
第66页/共82页
第67页/共82页
第68页/共82页
第69页/共82页
第70页/共82页
第71页/共82页
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人体
第2页/共82页
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
第3页/共82页
运动系统
• 运动:以骨作为杠杆,以关节作为枢纽,以骨 骼肌收缩作为动力的位移活动。
•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借助关节 连接构成骨骼,对人体起支持、保护作用,并 作为运动的杠杆。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以关 节为枢纽运动。骨骼肌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动力 器官。
第72页/共82页
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一、改变骨骼肌形态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2.适宜的体育锻炼还可使肌肉的结缔组织增厚 3.不同素质练习对肌纤维类型影响不同 4.不同负荷的力量练习对肌纤维类型影响不同
二、优化骨骼肌结构
1.使骨骼肌亚细胞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 2.使肌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3.肌肉中毛细血管数量及分支吻合增多 4.肌肉中运动终板增多、增大

健康教育《运动与健康》PPT课件

健康教育《运动与健康》PPT课件
• 成人体重质量指数(BMI)升高1,冠心病发病率升高12%
教职工不同体重质量指数间慢性病患病率(%)比较
BMI分级 例数 肝脂肪浸润 高血糖 高血压 血脂异常
<18.5 121
0.83
9.92 14.05 39.67
18.5- 1432
9.92
8.59 21.09 53.14
23- 1086 33.43
解读“文明病”——
• What? • Why……
结构病 能量过剩病 神经和精神疾病
吃得多,动得少
• Wake! 你也许也有文明病哦!
现代文明病——代谢综合症
2005年,演员李琦因患代谢综合症入院 都是“三高”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惹的祸 病期长,危害大,应及早预防!
我 赞 同
不同体重指数(BMI)与腰围等级的 亚洲成年人中肥胖并发症危险性
公社化运动
捡菜叶
现在吃不下了
平衡膳食
油:25g/d 盐:6g/d
鱼、禽、肉125-200g/d 蔬菜400—500g/d 水果100-200g/d
全粮:300-500g/d
合理运动
• 人虽然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体育锻炼却 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 在“头脑发达,四肢萎缩”的今天,经常能使 劳累的大脑休息一下,让饥饿的肢体重新发 达起来,是体育运动的天职。
脉搏最多达到(运动时)
150~200 ml
100 ml
180次左右/min 180~200次/min以上
血压(安静)
85~105/40~60
100~120/60~80
经常锻炼者与普通人呼吸机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经常锻炼者
普通人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
3
如何缓解现代人的健康危机
健康的条件 一.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 1.压力与神经系统 2.压力与心血管系统 3.压力与消化系统 4.压力与免疫力 二.适量运动 1.促进新陈代谢 2.促进肠蠕动,有助排便,代谢毒素 3.增加全身血循环量 4.提高免疫机能
4
你知道运动有 什么好处吗?
5
现代人生活状态
16
运动的十大作用
(1) 运动使你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运动使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3) 运动促进睡眠,利于休息。 (4) 运动使你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运动提高你的免疫力,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6) 运动使你体重适当,体形匀称,身体各部比例协调。 (7) 运动使你反应敏锐。 (8) 运动使你四肢灵活,无疼痛。 (9) 运动使你头发光泽,无头屑。 (10) 运动使你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现代物质文明大发展,给粮食和果树生长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除了农 耕地过分利用,导致土壤贫瘠,过量的化肥和农药造成酸性土质,使 农作物本身养分缺乏甚至含有毒素,再加上个人对食物的烹调方式和 对食物的偏好,造成多方面的营养不均衡。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小 孩的饮食,都由大人安排。让孩子吃太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吃下 许多含人工荷尔蒙饲养的鸡和蛋类以及其他肉类,导致孩童不正常发 育。因此,导致个人的身体严重不适,以及各类慢性病或其他疾病的 产生。而且,慢性疾病发生的年龄层次正逐步降低,40岁以下的年轻 人患脂肪肝、肥胖、内分泌失调、高血压、痛风、糖尿病等疾病越来 越多。
7
不运动的结果:第三状态
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运转正常,身体健康,现代医 学称之为人体的第一状态。
如果人体某一组织器官及功能出现异常病变,则 称第二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由8: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
进行轻松的运动后,会感到精神 振奋,头脑轻松,心情愉快。对运动的 专注,运动的趣味性、競技性都有助於 对日常精神压力的转移。
心理磨练的心灵妙方 —“养心八珍汤”
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两寸,正气三分,宽 容四钱,孝顺常想,老实适量,奉献不拘, 回报不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现代文明病——代谢综合症
2005年,演员李琦因患代谢综合症入院 都是“三高”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惹的祸
病期长,危害大,应及早预防!
我 赞 同
不同体重指数(BMI)与腰围等级的 亚洲成年人中肥胖并发症危险性
类 别 低于正常体重 正常体重 超重 准肥胖 肥胖I 肥胖II BMI(kg/m2)
<90(男)<80(女)
高血压
14.05 21.09 34.90 48.50 69.63 35.23 321.95 <0.01
血脂异常
39.67 53.14 73.57 81.90 89.63 68.89 345.39 <0.01
现代文明病
诱 因:吃得多 动得少 治本之策:平衡膳食 合理运动
平衡膳食
油:25g/d 盐:6g/d 鱼、禽、肉125-200g/d 蔬菜400—500g/d 水果100-200g/d
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比 60 50 70 80 60 70
如何确定运动量
根据表1和表2,可以大致判断运动量的 大小。例如,20-29岁的人,其耗氧量为最 大耗氧量的60%时,心率应为140次/分, 这时的运动强度为中等,若运动时间为15 分钟,属小运动量;同样的运动强度,持续 30分钟,属中等运动量;若持续60分钟, 则属大运动量。
二、生命在於运动的八大理由
理由1: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对心血管的影响:使血液循环加快,单位时间 内心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 量 运动初:增加心率提高心输出量,使心脏重 量增加,容积增大,心肌增厚、有力。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时,需氧量增加,呼 吸加快,促进呼吸系统机能提高。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潮气量=肺泡通气量+死腔量
骑车
体力
***
***
柔软性
* *** ***
持久力
****
***
足球 蓝球
排球 壁球
**
** **
***
*** ***
**
*** **** **
瑜伽
高尔夫球
*
*
*
*
怎样掌握运动量
• 无论进行那种运动,都必须掌握适当的运 动量。运动量不足,难以达到增强体质的 目的;运动量过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和运动频度这三个因素。
全粮:300-500g/d
合理运动
• 人虽然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体育锻炼却 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 在“头脑发达,四肢萎缩”的今天,经常能使 劳累的大脑休息一下,让饥饿的肢体重新发 达起来,是体育运动的天职。 • 运动就其作用说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 物都不能代替运动。 ——[法国]蒂索 • 运动是现代人文明生活方式的标志之一。
运动感受 受伤程度
训练效果 相关的运动項目 运动持续時间
有負荷但尚可讲話,舒畅 較少
增強心肺功能,控制体重,減少 脂肪 有氧舞蹈、慢跑等 较长
較高
增強速度、力量、爆卷力和反 应時間 短跑、举重、快跑等 短暫
肌肉收缩能量的产生
• ATP 肌球蛋白ATP酶 ADP+Pi(释放能量) • ADP+CP 磷酸肌酸激酶 ATP+肌酸 • 糖元+3ADP 2丙酮酸+3ATP
运动 血液流向肌肉 肌肉消耗能量 肌肉和骨骼对刺激产生适应 增強了肌肉 和骨骼的強度、密度、硬度和韧性。
理由3:运动能改善血压
• 体育锻炼 增強血管壁的弹性,锻炼 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加強了血管 壁细胞的氧供应,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 进程,減少了小运动血管的紧张,使安静 时的血压下降。
理由4:运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定义: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低中强度 运动称为有氧代谢运动(有氧运动)。即在 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 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 特点: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比较
項目 运动強度 运动时氧气供应 能量來源 能量产生 乳酸产生 有氧运动 适度,約50%~90%最大心率 足夠 主要來自葡萄糖与脂肪 产生較多能量(ATP) 乳酸浓度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无氧运动 很高,几乎接近个人最大能力 的90%最大心率以上 不足 葡萄糖和身体贮存能量 产生較少能量 大量产生乳酸 呼吸急促、困难、肌肉会酸痛、 感受痛苦
70
60 50 40以下
150
140 125 110
145
135 120 110
140
130 115 105
135
125 110 100
125
120 110 100
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心率(脉搏): 180-年龄数=最佳运动量心率
怎样掌握运动量-运动时间
表2 运动量同运动时间与耗氧量的关系
运动时间 运动量 小 中 大 5 70 80 90 10 65 75 85 15 30 60 40 50 60
普通人
300 g
765~785 ml 11~12 cm 70~80次/min 50~70 ml 100 ml 180~200次/min以上 100~120/60~80
经常锻炼者与普通人呼吸机能的比较
比较内容
呼吸系统
经常锻炼者
普通人
呼吸肌发达有力、胸 呼 吸 肌 不 发 达 、 胸 廓范围大、呼吸机能 廓 范 围 小 、 呼 吸 机 好 能一般 12~18呼吸浅而快 男子3500~4000 女子2500~3000
颜面、皮肤得到 滋养
防止皮肤的衰老
顏容红润,肌肤柔 润而富有弹性
理由6:运动能健脑
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呼吸,脑细胞 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 代谢加速,脑的活动越來越灵敏。 大脑 运动 肌体活动 大脑皮层兴奋 延缓大脑衰老 防止脑动脉硬化。
理由7:运动能消除疲劳
• 适当的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休息的 方式有靜止性休息和活动性休息。运动锻炼 就是最好的活动性休息。适当的体育活动是 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 一种活动所产生的兴奋可以抑制前一种活动 所产生的兴奋,使前者引起的兴奋细胞得到 休息。长时间思考或工作疲劳后,活动身体, 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可大大改善精神状态。
• 2丙酮酸+6O2+36ADP 6CO2+6H2O+36ATP • 棕闾酸(软脂酸)+23O2+ 36ADP 16CO2+16H2O+130ATP • 丙酮酸在无氧时就需要无氧氧化功能,即乳酸系 统的无氧糖酵解,转化为乳酸,在肝脏进行糖异 生,补充血糖。
有氧(代谢)运动的好处
• 有氧运动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并 可消耗体内脂肪; • 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 • 增强耐力素质,预防骨质疏松; • 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 控制合适的体重。 • 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经常运动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強化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強机体的抗病能 力,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的发病机会。
理由5:运动使体能更健美
运动
增加能量的 消耗 促进皮肤的 血液循环
促进机体代谢功能
促进体內的 脂肪代謝
改善皮肤的 营养
组织细胞活力增強 內分泌激素增加,
減掉身体多余的脂肪
防皱减皱,提高皮 肤的抗病能力
教职工不同体重质量指数间慢性病患病率(%)比较
BMI分级
<18.5 18.5232530总计 x2 P
例数
121 1432 1086 1398 135 4172
肝脂肪浸润
0.83 9.92 33.43 64.66 91.85 36.77 1138.93 <0.01
高血糖
9.92 8.59 13.63 18.53 33.33 14.07 88.3 <0.01
呼 吸 频 率 ( 次 / 分 ) 8~12,呼吸深而慢 安静状态 男子4000~5000 肺活量 女子3500~4000 摄氧量(L/min) 肺通气量(L/min)
4.5~5.5(比安静时大 2.5~3.0(比安静时 20倍) 大10倍) 80~150 50~90
理由2:运动可增強肌肉和骨骼 的机能
• 此药放在宽心锅内炒,不焦不躁;于公平 钵里研碎,越细越好;三思为末,淡泊为 引。
三、体育运动的原则(最合理有效)
• 提高认识,自觉锻炼:目的是增强体质。 •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运动负荷,因人而异:“有点累” • 因地制宜,讲究卫生:气候、环境 • 医学监督,避免损伤。
四、有氧(代谢)运动
肌肉酸痛
• 原因:肌肉活动量大,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 织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 • 症状:局部肌肉痛、发胀、发硬 • 处理:热敷、伸展练习、按摩、服维生素C • 预防:科学安排运动量;避免肌肉负担过重; 准备活动注意对即将练习时负荷重的局部肌 肉的充分活动;整理活动进行肌肉的伸展牵 拉练习。
一、 运动类型
本能性运动:行走、跑跳、取食等
劳务性运动:耕田、打铁、操作机器 锻炼性运动(体育运动)
竞技体育:运动员,挑战极限,兴奋剂 保健(大众)体育:大众,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医疗体育:伤病员,康复医学,医学监护
提倡体育锻炼的理论基础
• 拉马克定律“用进废退” • “用进废退”是一条客观存在的规律, 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经常锻炼的人与一般人心脏对比
比较内容
心脏重量
心脏容量 心脏横切面 脉搏(安静) 每搏心输出量(安静) 每搏输出量运动时最多可 增到 脉搏最多达到(运动时) 血压(安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